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後來代指建築裝飾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須彌座
- 別名:金剛座
- 起源:印度
- 用途:安置佛、菩薩像
- 構成:多層磚石構件疊埋而成
- 適用場合:宮殿、廟宇等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後來代指建築裝飾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後來代指建築裝飾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蓮花須彌座是東亞傳統建築和雕塑的基座,宮殿、寺廟、塔、華表、石碑、石獅子、門墩都有須彌座造型。須彌座源於印度佛教,象徵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有獨尊與穩固之意,...
唐。華清宮遺址出土。長方體,青石質地,為建築台階的欄桿底座,上平面削平磨光,中心部鑿有兩個長為22厘米、深約3厘米的正方形凹槽。須彌座台基是台基形式等級最...
北宋磚雕仰覆蓮須彌座文物介紹 1965年白象塔出土。此座為束腰仰覆蓮式。仰蓮雕二層蓮瓣,座面呈蓮子紋飾,中空深凹;覆蓮為單層蓮瓣。...
綺春園露水神台亦稱仙人承露台。寓意承接天降甘露。現圓形石雕須彌座倒撲在中山公園,青雲片石之北側。 ...
建築雕刻之一。在我國古代大型建築及紀念性建築物下部(或神像下)石座,常有須彌座的設計, 來源於佛教建築。...
仙人承露台須彌座編輯 鎖定 仙人承露台,位於鳳麟洲湖西岸山凹。相傳,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妄求長生,聽道士說用天降甘露拌玉石碎屑服食,可止陰氣生...
基座是古代建築的三大部分(基座、屋體、屋頂)之一,具有承重、加固、保護房屋作用,也是等級地位的象徵。基座按外部樣式可以分為須彌座和平素座兩種。...
圭角又稱龜腳,是須彌座最底部的水平劃分層,位於土襯石上方,一般都要雕做如意雲的紋樣。整個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為10份。在大式黑活屋脊的檐頭或屋脊的頂頭有...
該塔以磚石為結構建造,塔高約13米,建造在台基上的長方形金剛座,下面是須彌座,束腰部分是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座身下部鑲嵌蒙、藏、梵...
1 簡介 2 營造法式 3 須彌座 壼門簡介 編輯 壼門,壼讀音為kǔn,在宋代李誡所編的《營造法式》中寫作“壺門”,是一種佛教建築中門的型制,也是一種鏤空的...
大政殿建在約1.5米高的八角形“須彌座”上,台基用青磚壘砌、外鑲雕刻石條。從下至上由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幾部分組成。上繞以雕刻精細的荷葉、...
基座雙重須彌座,高約3.5米,中間是束腰,以間柱分為三間,柱間浮雕海堂曲線形壺門三個,內有陰刻牡丹、蓮荷等線條的花卉,繁簡相宜,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宋代...
奉先殿為建立在白色須彌座上的工字形建築,四周繚以高垣。中文名 奉先殿 位置 紫禁城內廷東側 重建 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 始建 明初...
壼門為建築中須彌座的圖案及家具中的裝飾。一說為壼(音同“捆”)門。...... 壼門為建築中須彌座的圖案及家具中的裝飾。一說為壼(音同“捆”)門。...
台基依據使用功能和外形,大體分為普通台基和須彌座兩類。台基普通台基 普通台基,是由夯土台到磉墩的發展過程。夯土台,即將土夯實形成台基,構造簡單、施工便捷;...
【塔式蓋罐】罐式之一。流行於元代。是從唐代塔式罐發展而來的。見1979年江西元代景德鎮後至元四年墓出土器。蓋頂作喇嘛塔式,塔基為六方形須彌座,塔龕內置坐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