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座(金剛座)

須彌座

金剛座一般指本詞條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台座。後來代指建築裝飾的底座,比如影壁底座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須彌座
  • 別名:金剛座
  • 起源:印度
  • 用途:安置佛、菩薩像
  • 構成:多層磚石構件疊埋而成
  • 適用場合:宮殿、廟宇等
須彌座來源,歷史發展,須彌座的構成,

須彌座來源

須彌即指須彌山,在印度古代傳說中,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另一說指喜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用須彌山做底,以顯示佛的神聖偉大。
須彌座
其側面上下凸出,中間凹入,正是由佛座逐漸演變而來。

歷史發展

我國最早的須彌座見於雲岡北魏石窟,是一種上下出澀、中為束腰的形式。迨至唐、宋,上下澀加多,且有蓮瓣之類為飾,束腰部分顯著加高,並有束腰柱子(蜀柱)將之分割成若干段落,這類形制在宋代叫做“隔身版柱造”。但宋代南方有的不用束腰柱子,而用鼓凸出的曲線。
須彌座
唐塔上出現兩層用須彌座作承托的佛像、塔幢、壇台、神龕、家具以至古玩與假山。須彌座已從神聖尊貴之物,發展成為由土襯、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和上枋等部分組成一種疊澀(線腳)很多的建築基座的裝飾形式,通常用於尊貴的建築物基座。後來一些家具,如屏風之類的底座也經常採用這種形式。宋《營造法式》中規定了須彌座的詳細做法,上下逐層外凸部分,稱為疊澀,中間凹入部分稱束腰,其間隔以蓮瓣。從元朝起須彌座束腰變矮,束腰的角柱改為“巴達瑪”(蓮花),壺門、力神已不常用,蓮瓣肥碩,多以花草和幾何紋樣做裝飾,明清成為定式,上下部基本對稱,且束腰變矮,蓮瓣肥厚。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築物中,清式須彌座欄桿尺度較宋式為小。

須彌座的構成

宋式須彌座宋式須彌座
宋式須彌座
宋式須彌座一般為磚制,自上而下分別為澀平磚(二份)、罨澀磚(一份)、壺門與柱子(三份)、仰蓮磚(一份)、束腰磚(一份)、合蓮磚(一份)、罨牙磚(一份)、牙腳磚(一份)、單混肚磚(一份)。
清式須彌座清式須彌座
清式須彌座
清式須彌座一般為石制,自上而下分別為上枋(九份)、皮條線(一份)、上梟(六份)、皮條線(一份)、束腰(八份)、皮條線(一份)、下梟(六份)、皮條線(一份)、下枋(八份)、圭腳(十份),共高五十一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