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寺金剛寶座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金剛寶座塔,其原型是印度人為紀念佛詛釋迦牟尼成佛而建的五塔佛陀伽耶大塔。此塔雖仿自印度,但在風格上已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特點。該塔由寶座和石塔兩部分組成。外表雕刻精美,題材豐富,有金剛界五部部主的座騎,有天玉、羅漢、菩薩、佛等等。佛教傳說須彌山上有五座U峰,是諸神聚居處。此處金剛寶座的台座象徵須彌山,而五座小塔則象徵須彌山上的五峰。
基本介紹
正文,配圖,
正文
在北京西直門外。正覺寺創建於明永樂年間,原名真覺寺,因寺內金剛寶座塔的高基座上有五座小塔並峙,又稱五塔寺。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剛寶座塔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是按照西域僧人板的達所貢的金剛寶座規式建造的。全部為石砌,分基台和五塔兩部分。基台下部為須彌座,上部台身分為五層,每層皆雕出柱、栱、枋、檁和短檐。柱間為佛龕,龕內刻佛坐像。基台四周共有佛像381尊。
金剛寶座塔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是按照西域僧人板的達所貢的金剛寶座規式建造的。全部為石砌,分基台和五塔兩部分。基台下部為須彌座,上部台身分為五層,每層皆雕出柱、栱、枋、檁和短檐。柱間為佛龕,龕內刻佛坐像。基台四周共有佛像381尊。
基台上有造型相同的五座密檐式小塔,四角四座較矮,中央一座較高。五塔形制代表佛教經典中的須彌山,傳說山上有五座山峰,為諸佛聚居處。此外,基台的梯口上尚有琉璃瓦罩亭一座。基台和小塔周壁雕刻題材十分豐富,有佛像、八寶、法輪、金剛杵、天王、羅漢以及代表金剛界五佛寶座的獅、象、馬、孔雀和迦樓羅(“金翅鳥”)圖樣,屬佛教密宗裝飾題材。
金剛寶座塔,是按照印度比哈爾邦的菩提迦耶大塔(Buddhagaya)設計的。敦煌壁畫上見有此形之塔,但無實物遺存。明代正覺寺塔的建造反映出古代中印建築藝術的交流。此塔整體造型雖溯源於印度,但其比例、細部、構造、紋樣皆明顯地因承中國傳統風格。中外建築藝術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佛教塔型。
此類佛塔在中國尚有多座。昆明妙湛寺金剛塔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
金剛寶座塔,是按照印度比哈爾邦的菩提迦耶大塔(Buddhagaya)設計的。敦煌壁畫上見有此形之塔,但無實物遺存。明代正覺寺塔的建造反映出古代中印建築藝術的交流。此塔整體造型雖溯源於印度,但其比例、細部、構造、紋樣皆明顯地因承中國傳統風格。中外建築藝術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佛教塔型。
此類佛塔在中國尚有多座。昆明妙湛寺金剛塔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
其基台為方形,上建五座瓶式喇嘛塔。基台四面作券洞,十字對穿,俗稱穿心塔,這種處理手法是受傳統的城市鼓樓建築的影響。
北京西黃寺清淨化城塔建於乾隆四十七年,為紀念六世班禪喇嘛而建;全部為漢白玉石造,基台為“亞”字形平面,前面有踏步可以直接登台,因此不設罩亭;基台上列五座石塔,中間一座為瓶式塔,頂部有鎦金寶瓶,四角各設八角經幢式塔一座,造型同印度式金剛寶座塔差異較大。此外,如北京玉泉山靜明園的妙高塔、五台山圓照寺塔也是金剛寶座式,但五小塔皆為喇嘛塔。上列諸塔各具特點,反映出古代匠師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