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業務基礎》是2017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震減災業務基礎
- 作者: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編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4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2848262
《防震減災業務基礎》是2017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
《防震減災業務基礎》是2017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地震局震害防禦司。內容簡介 《防震減災業務基礎/市縣防震減災業務培訓教材》正是切合當前市縣地震機構領導幹部隊伍的現狀,為開展面向基層的防震減災業務培訓而專...
防震減災行業基礎能力是做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支撐。堅持不懈地提升隊伍職業素養,推進地震科技創新,強化地震監測基礎服務,提高地震預測準確率。建立行業科學總結與反思機制,在大地震事件發生後,及時總結經驗和剖析不足,不斷實現行業自我完善。社會影響 (一)拓展行業人才資源,提升隊伍職業素養。 人才資源是...
《“十四五”國家防震減災規劃》於2022年4月7日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印發。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防災減災救災和防震減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防震減災提供根本遵循。出...
《青海省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經青海省政府審示同意,由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規劃的印發實施,是青海省防震減災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對進一步提升防震減災基層基礎能力、進一步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深化防震減災事業改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內容解讀 防震減災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創新是推動防震減災事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十三五”時期,迫切需要聚焦防震減災關鍵技術、重大科技問題和基礎科學研究,持續開展技術和理論創新,推動地震預測預報、防震技術研發套用和地震災情快速獲取等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面增強地震科技創新對防震減災事業的帶動支撐能力,更加有力有效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總體...
國家地震專業基礎設施項目核心是為防震減災各項任務提供基礎平台和保障系統,把各項目新建內容與原有的地震觀測系統、資料庫系統、計量系統、信息系統、培訓系統、服務系統、實驗系統、探測系統、行業管理系統融為一體,實現觀測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服務資源、處理資源等的集成共享與遠程服務,最大限度地...
《湖南省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總結了湖南省“十二五”防震減災工作,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全省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目標。為了切實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穩步提升全省防震減災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一、基礎和背景 (...
預防為主,綜合減災。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風險調查、工程防禦、宣傳教育等預防工作,堅持防災、抗災和救災相結合,綜合推進災害管理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工作。 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從戰略高度統籌謀劃防災減災工作,著力推進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夯實基礎,循序漸進,講求實效,優先解決防災減災領域的關...
到2020年,全省城鄉具備抗禦6級地震的能力,防震減災總體能力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全省地震監測預測預報能力顯著增強,建成自動觸發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技術系統;地震工程基礎性探測及其成果套用獲得新進展,地震高風險區農村民居抗震改造地震安全示範工程全覆蓋;建成完備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和救助保障體系,防震減災社會公共...
綜合減災工程穩步實施。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建設,紮實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穩步推進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農村危房改造、學校抗震加固、高鐵災害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預報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省應急廣播終端行政村全覆蓋。建成城市中心避難場所87處,...
3. 災害防禦基礎工程成效顯著 縣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平台全部建成,現有火箭作業點21個,新建景洪市地面煙爐增雨作業系統11套,圍繞抗旱減災、減輕農業災害、保障水資源、降低森林火險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完成景洪市、勐海縣城市抗震防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開展人員密集場所新建項目抗震設防審查監管和...
地震監測全面服務於防災減災、國防建設、資源開發、重大工程和地球科學研究等領域。防震減災基礎能力向更高水平邁進。領軍、優秀、儲備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初見成效,行業人員業務素養顯著提升。地震科技服務防震減災任務需求的能力明顯提高,形成若干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優勢領域。基本形成多學科、多手段覆蓋我國大陸的綜合觀測...
地震科學技術不僅是防震減災工作的支撐,也是開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解決資源和環境等問題的重要基礎,在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和外交服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國際地震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 1.防震減災需求是地震科學技術進步的推動力 在防震減災需求的推動下,地震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持續發展。地震孕育過程的複雜性...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既有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抗震鑑定和抗震加固工作的組織領導,逐步建立以風險識別和管控為基礎、鑑定加固強制和引導相結合、專項工作任務和長期機制相統一的既有建築抗震防災管理制度。 (二)強化重要工程抗震普查、鑑定與加固。各地要按照《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國發〔2010〕18號)...
完善國土空間等規劃安全風險評估會商機制,強化城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用地保障,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的城市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布局。深化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分災種防治區劃,科學設定高危行業產能的生產區域、儲存場所、經營市場和運輸幹道,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及風險容量。完善...
依託現有基礎設施,採取政府支持、企業共建等形式,建設具備地震災害體驗訓練、火災逃生體驗訓練、道路及水面救援訓練、緊急醫療救護培訓等多功能的實景訓練體驗基地。整合利用各級公共安全館、消防館、科技館、青少年培訓基地和示範學校、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等平台,植入防震減災展覽展示、圖書版畫、音像視聽等科普資源和設施設備...
特別重大地震災害發生後,啟動Ⅰ級回響。在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下,省指揮部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工作。省指揮部派出前方指揮部,根據需要設立綜合協調、搶險救援、通信保障、交通保障、醫療衛生、監測評估、救災救助、基礎設施保障、社會治安、新聞宣傳、涉外事務等工作組,領導地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重大地震災害:重...
將城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用地需求納入當地土地利用年度計畫並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嚴禁隨意更改應急避難場所和應急基礎設施的使用性質。2.強化風險監測預警預報 提升風險監測能力。充分利用物聯網、衛星遙感、視頻識別、5G等技術,最佳化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布局,實現重點行業領域安全聯網監測。以感知設備智慧型化...
配套制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辦法,建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動態管理機制,引領基層積極落實自然災害防治責任。構建安全韌性社區標準規範,探索建立社區安全顧問制度,推動開展社區應急防災技能提升實施項目,提升社區防範風險和綜合減災能力。統籌強化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和應急救援物資儲備能力,夯實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
近年來,煙臺市地震局在推進地震群測群防建設的過程中,努力堅持“專群結合、社會參與、優勢互補”的原則,依靠科技、依靠全社會力量,拓展思路,創新工作模式,在不斷加強巨觀骨幹點建設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畜牧部門動物防疫網路和水利部門水資源觀測網路,開展地震巨觀監測工作,實現了地震巨觀監測由部門化單一監測向社會...
健全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壓實企業第一責任人責任、全員崗位責任以及安全防控、基礎管理和應急處置等責任。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將災害事故防範和應對納入地方高質量發展考核的內容,嚴格責任目標考核,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工作,深化巡查巡視協作機制。強化各級黨委政府防災減...
(三)現場工作組。含以下專業工作組:搶險救援組、醫療衛生防疫組、應急資金管理組、通訊保障組、交通運輸組、震情監視組、治安保衛組、物資供應組、基礎設施搶險和應急恢復組、災民轉移安置組、宣傳報導組、次生災害預防組、後勤生活保障組、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組。各專業工作組按本預案分工,負責實施各項抗震救災工作。
(省應急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消防救援總隊牽頭,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加大農村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普及,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加大農村安全基礎設施投入,排查消除安全風險隱患,全面提高鄉村安全保障水平。(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各有關部門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