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一)“十三五”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全省應急管理體系日趨完善,應急管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防範應對與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省安全紅線意識、風險防控效能、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開創新局面,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十二五”末相比,2020年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75.6%和75.4%,較大及以上事故起數下降53.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3.3%,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68.8%。“十三五”時期,全省受災人口、因災直接經濟損失比“十二五”時期分別下降82.4%和39.2%,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下降,下降率達到63.6%。。
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健全。改革完善了應急管理體制,組建省應急管理廳,相繼建立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初步建立有序、順暢、高效的運行機制,基本形成上下對應、左右協調的工作格局。制修訂《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江蘇省防洪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出台《江蘇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江蘇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等規章。全省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制修訂省總體應急預案和31件省級專項應急預案,設區市總體應急預案全部修訂完成、專項應急預案制修訂300餘件,縣(市、區)總體應急預案制訂率達100%。全省基本形成以總體應急預案為核心,各類專項應急預案為支撐,部門和基層應急預案為補充的應急預案體系。
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制定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幹部年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清單,出台部門監管職責任務清單,細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20條”,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更加健全。建立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巡查制度,實現各級安委會辦公室實體化運行,安全生產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建立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加強危險化學品、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等領域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風險管控和隱患處置能力顯著增強。在危險化學品、冶金等工貿、礦山、危險廢物、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城鎮燃氣等27個領域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年小灶”取得顯著成效。
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高。建立省級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建設,開展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完成59處地質災害治理和8處避險移民搬遷工程,系統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作,實施長江幹流江蘇段崩岸應急整治、鎮揚河段三期整治、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等重大水利工程,城鄉和基礎設施災害設防水平及綜合防範能力明顯提升。新增496家“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組建各類專項志願服務隊伍1260餘支,省、市、縣、鄉、村五級設立災害信息員2.9萬人。
應急救援能力明顯增強。打造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政府專職及部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各司其職、相互協同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有序推進,建成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南京基地、國家油氣管道應急救援華東(徐州)基地、江蘇沿江(江陰)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和連雲港徐圩新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十三五”時期,成功處置了連雲港“12·9”重大爆炸事故、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鹽城“6·23”特大龍捲風和2020年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等一系列社會影響面廣、情況複雜、處置難度大的突發事件。
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建成各類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儲備庫100餘個,初步建成覆蓋13個設區市的省級物資儲備網路,共儲備10大類200多個品種的救災物資和應急救援裝備。構建應急管理信息化框架,“一網一池一平台”信息化基礎初步形成。建成省、市、縣一體化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台,發布預警信息3萬餘條。建成城市中心避難場所87處,固定避難場所440處,有效避難面積3292萬平方米。建成9個省級應急測繪保障中心基地,完成國家應急測繪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江蘇單項工程。縣級以上應急機構小型攜帶型應急通信終端配備率達100%,一般災害情況下災害幹線公路路段搶通平均時間快於12小時,受災民眾基本生活12小時內得到初步救助率超過95%。
(二)“十四五”發展面臨的挑戰
“十四五”時期,我省自然災害種類多、影響範圍大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安全生產防控壓力大,重點行業領域的高風險特徵未徹底轉變。各種災害事故風險相互交織、疊加放大、易發多發的客觀形勢依然存在,應急管理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
安全生產形勢複雜嚴峻。安全生產存量風險尚未清底,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和建築施工等傳統高危行業領域和城鎮燃氣、社會服務機構等公共服務行業的安全風險因素依然突出,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城市發展空間結構深刻變化帶來的安全風險越來越複雜,人員密集場所、地下管網、開發區(園區)的安全風險防控難度加大。傳統風險與新型風險交織,風險隱患更加隱蔽複雜,安全生產仍處於爬坡過坎期和瓶頸制約期。
防災減災任務依然繁重。我省濱江臨海,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80%的地域面積在洪水位之下;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極端天氣發生機率有所增加。多災並發和災害鏈特徵日益突出,防災減災救災任務十分艱巨,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
應急管理基礎有待加強。企業主體責任仍需壓實,基礎設施和社會治理仍存短板。應急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統與分”“防與救”的職責邊界還不夠清晰,部門配合、條塊結合、區域聯合、軍地融合等機制還不夠順暢。應急管理法規標準體系尚不健全,應急預案效能有待提高。風險隱患早期感知、早期識別、早期預警、早期發布的能力還不強,風險防控水平仍需提高。應急救援力量、專業處置水平仍需增強,極限救援能力缺乏。應急物資、緊急運輸、應急通信、科技支撐等保障還不完善。公眾風險防範意識尚待強化,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全社會協同應對災害事故的局面需進一步鞏固。應急管理投入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存在差距。
(三)“十四五”發展面臨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應急管理著眼“全災種、大應急”的加快轉型升級期,這為我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應急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提供了重要機遇。
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提供了強大動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我國應急管理體系不斷調整和完善。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並對江蘇工作提出“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為做好新時期應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為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提供了有利契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為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提供了更堅實的物質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新舊動能快速轉換,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有利於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提升;大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安全基礎設施條件持續完善,防災減災抗災基礎不斷夯實。
科技創新提供了強大支撐。我省科教實力雄厚,人才資源富集,應急產業基礎較好,有利於促進應急管理領域技術革新、裝備研發和先進技術套用。衛星遙感、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及區塊鏈等高科技成果在應急管理領域的深度集成套用,將大幅提升風險管控、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指揮決策、救援實戰和社會動員能力。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環節,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深入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制度優勢。堅持黨對應急管理事業的全面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轉化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強保障,推進全省應急管理事業向縱深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築牢生命防線。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把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擺在首位,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災害和事故風險,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堅持預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樹牢紅線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堅持事前防範、事中回響、事後恢復相結合,做到防抗救相統一,強化風險全過程管控。
堅持依法應急,提升治理效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完善應急管理領域法規和標準體系,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應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制度化步伐。
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科技支撐。進一步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最佳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強科技自主創新,提升應急管理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和精細化水平。
堅持社會共治,形成強大合力。建立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強化群測群防群治,大力弘揚應急文化,切實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安全意識,積極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5年,建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相符合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風險防控更加嚴密,應急處置更加精準,支撐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協同更加高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持續壓降較大事故,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降幅均大於全國平均水平,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到2035年,全面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安全風險防控精準高效,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自然災害防禦應對能力國內領先,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水平邁上新台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
2.分項目標。
——應急管理體系更加健全。領導體制、指揮體制、協同機制、責任體系更趨完善,應急管理法治水平全面提升,監管執法能力顯著增強,應急預案效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安全生產、自然災害、城市運行風險評估和防範化解機制不斷健全,監測預警預報效能顯著增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災害事故信息發布公眾覆蓋率達95%以上。
——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推動形成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為協同、社會應急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人員配置、裝備配備更加合理。
——應急綜合保障更加有力。綜合應急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應急物資、應急運輸、應急通信、應急裝備等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一般災害情況下,幹線公路路段搶通平均時間快於8小時。災害事故發生後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時間縮短至10小時以內。
——應急科教支撐更加有效。科技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配置更加最佳化,應急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智慧應急水平明顯提高,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建成一批應急管理學院。
——社會協同效能充分發揮。規範有序的社會應急力量發展環境進一步形成,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明顯提升。建成一批應急科普綜合體驗場館或基地、主題公園、廣場或車站、碼頭、機場。全省增創2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主要任務
(一)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1.最佳化應急管理體制。
強化統一領導。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集中領導,健全完善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完善應急管理領導機構、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進一步明確應急管理領域議事協調機構的架構設定、職能關係。根據國家部署,建立完善黨委政府領導下的省、市、縣三級應急指揮體系。按照有班子、有機制、有隊伍、有裝備物資、有預案演練、有宣傳教育培訓“六有”標準,整合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職能,做強做實鄉鎮(街道)應急管理機構,建立統一指揮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隊伍。進一步完善分級回響機制,明確各級各類災害事故回響程式,理順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防震減災(抗震救災)等議事協調和專項指揮機制。強化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牽頭抓總、綜合協調、會商會辦職能,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的專業優勢,整合應急資源,形成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
完善責任體系。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定“職責清單”和年度“工作清單”。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強化行業部門監管責任,明確新興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健全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壓實企業第一責任人責任、全員崗位責任以及安全防控、基礎管理和應急處置等責任。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將災害事故防範和應對納入地方高質量發展考核的內容,嚴格責任目標考核,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巡查工作,深化巡查巡視協作機制。強化各級黨委政府防災減災救災主體責任,落實涉災部門自然災害防治責任。完善調查評估機制,嚴格責任追究。
完善監管執法體制。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整合最佳化應急管理系統執法職能,統籌執法資源,強化執法力量,完善執法體系。釐清不同層級執法管轄許可權,整合監管執法職責,明確執法範圍和執法重點。建立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建立安全監管職責動態調整機制,明確新產業新業態安全監管責任,釐清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的職責邊界。完善煤礦、非煤礦山的安全監管監察體制。
2.完善應急協同機制。
強化部門協同。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防範化解和災害事故處置應對的多部門會商研判、協同聯動機制,明確各部門在事故預防、災害防治、救援救助、物資保障、調查評估、恢復重建、秩序維護等方面的工作職責,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強化預案聯動、信息聯動、隊伍聯動、物資聯動。
強化區域協同。健全自然災害高風險地區、毗鄰市縣協調聯動機制,統一應急管理工作流程和業務標準,聯合開展區域風險隱患普查,編制區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聯合指揮、災情速報、資源共享機制。定期組織區域綜合應急演練,強化跨區域互助調配銜接。深化長三角區域合作,構建和完善應急管理專題合作的政策標準、應急預案、聯防聯控、應急指揮和應急保障體系。推動南京都市圈、淮海經濟區等應急管理區域合作。
強化軍地協同。健全應急救援軍地協同機制,完善駐蘇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參與搶險救災的程式方法。強化軍地聯動指揮、災情動態通報和兵力需求對接,推動軍地數據共享和資源共用。加強民兵應急力量建設,統籌運用民兵與地方應急力量。
3.強化應急管理法治。
加強地方立法。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發布和修訂情況,統籌推進地方應急管理綜合性立法,穩步推進地方自然災害防治、安全生產和消防立法,探索開展地方應急救援隊伍管理立法,及時制修訂應急管理相關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
規範監管執法。增強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實行行政執法事項清單制度,依法及時調整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權力事項,編制公布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事項目錄。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健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細化行政處罰等級,合理確定自由裁量幅度。積極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強化執法保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嚴把執法人員學歷、職業資格和實踐經驗等準入門檻,建立執法人員入職培訓、定期輪訓和考核制度。落實執法制式服裝、標誌和執法執勤用車配備,加強基層移動執法快檢設備、移動執法終端、執法記錄儀等裝備配備。
加大普法力度。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建立常態化普法教育機制,創新應急法治宣教手段,開展豐富多樣的普法活動。結合執法檢查、政策宣講等,向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及廣大從業人員精準宣傳法律法規標準。
健全標準體系。組建應急管理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完善應急管理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一批安全生產、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消防等行業領域地方標準,推動重要標準的套用實施。
4.加強預案效能建設。
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預案的統一規劃和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規範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公布、備案、實施及監督管理。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銜接有序、管理規範、注重實效的全省應急預案體系,突出基層和企業應急預案建設,科學編制預案配套工作手冊和事件行動方案等檔案,提升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
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和評估。定期組織開展綜合演練和專項應急演練,加強多災種、規模化聯合應急演練,通過桌面推演、實戰演練、無腳本“雙盲”演練等形式,檢驗預案、磨合機制、鍛鍊隊伍、提升能力。建立應急演練評估機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修訂和完善預案,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最佳化和規範管理。
加快預案數位化智慧型化。運用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推動預案內容的數位化、信息化轉換,實現應急需求下的快速查詢、識別、篩選與匹配等輔助指揮決策功能。
(二)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建設
1.提升風險源頭治理水平。
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及風險容量,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紅線約束機制。統籌最佳化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化工、鋼鐵、煤電等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布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的力度,持續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進一步推動化工企業入園,制定完善新建化工項目準入條件及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城市安全韌性相關要求,以安全為前提進行居民生活區、商業區、開發區(園區)、港區以及其他功能區的空間布局。科學編制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嚴把準入門檻,合理布局區內企業,完善區內公共安全設施。
2.加強風險辨識評估管控。
加強安全生產風險評估管控。加強對道路交通、消防、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重大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防範化解機制。嚴格執行《江蘇省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推動企業增強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加強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全面開展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化工園區等功能區安全風險評估。
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按照“全省統一部署、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原則,全面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摸清全省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編制全省主要災種的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形成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區劃和防治對策。
開展城市運行風險評估管控。建立完善城市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平台,完善風險和隱患信息資料庫,實現城市生命線、關鍵基礎設施、重要防護目標等安全可管可控。持續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和大型民眾性活動風險評估。開展各類開發區(園區)應急資源和能力調查,建立應急資源情況基本資料庫。
3.強化風險監測預警預報。
大力提升風險感知監測效能。運用物聯感測、智慧型識別、邊緣計算、5G網路等技術,推動危險化學品、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和企業重大風險聯網監測,完善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等主要災種的日常分類監測網路,探索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提高風險早期識別能力。
持續提升預警預報水平。開展高危行業領域風險特徵提取、風險指標體系建設、風險預警模型開發、災害預測信息發布等,提高多災種和災害鏈的風險預報預警能力,全面打造多域覆蓋、智慧型敏捷、精準高效的事故災害綜合預警預測體系。疊代升級省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台,提升預警信息發布覆蓋率、準確率和時效性。創新研發基層接收終端,推動共享各級應急、廣播電視、城管等部門建設的應急廣播、電子顯示屏等設施資源,拓寬災害預警信息傳播渠道。
4.深化隱患排查治理。
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一年小灶”成果,紮實推進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強化危險化學品、礦山、消防、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重點區域、重點場所的隱患排查治理,動態更新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定期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強化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全程督辦,規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檔案管理。大力開展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等隱患綜合治理,削減各類災害隱患存量。重點實施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提高工程防禦標準,增強城鄉和基礎設施抗災減災能力,防範化解重大災害風險。
(三)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1.強化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
提高“全災種、大應急”救援能力,依託省、市、縣三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健全專業救援隊伍體系,實現專業隊伍層級特點鮮明、輻射布局科學,形成災種全面覆蓋、力量全域輻射、優勢相互補充的消防救援力量格局。健全人員配置、裝備配備、後勤保障等制度,全面提高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提升“一專多能”能力。實施消防員分崗分級和專業救援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大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和微型消防站,推動重點地區實現專職消防隊全覆蓋,實行聯勤聯管聯訓聯戰。
2.強化專業救援力量建設。
科學規劃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規模和布局,依託相關部門和企業,整合利用現有應急力量和應急資源,建立省市縣各級重點領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明確隊伍建設、訓練、管理、保障等相關職責,建立隊伍調動、快速回響機制。加大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與專業救援力量合作,組織聯訓聯演。加強安全生產、防汛防旱防台、地震和地質災害、森林滅火等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加大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儲備,著力打造集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實操培訓、物資儲備等功能為一體的應急救援“綜合體”。規劃建設省級綜合性航空應急救援基地。
3.發展社會應急救援力量。
強化對社會團體、企業等社會應急力量的監督管理和行業指導,對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實施分類分級管理,進一步規範應急志願服務,引導鼓勵社會應急救援隊伍有序參與各類應急工作。加大應急實訓設施向社會應急力量開放共享力度,提供集中救援訓練和能力測評基礎設施保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建立健全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緊急徵用和補償、救援補償獎勵、保險、撫恤等服務保障政策措施。
(四)加強綜合保障能力建設
1.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健全和完善省、市、縣、鄉四級應急物資儲備布局,制定應急物資儲備目錄清單,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儲備品種和規模,省級層面能夠滿足啟動Ⅱ級應急回響的應急物資保障需求,並留有安全冗餘。建立省級儲備和地方儲備相互補充、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互銜接、實物儲備和協定儲備相互結合的多元儲備體系,建立應急物資統一指揮、分級動用、緊急調配、輪換回補機制。
2.強化應急運輸保障能力。
加快建設布局合理、平戰結合、回響快速、安全高效的應急物流保障體系,布局建設一批應急物流基地和轉運場站。建立高效回響的運力調度機制,深化軍地應急運輸合作,鼓勵社會應急運力參與,開闢應急運輸綠色通道,推動應急物資儲運設備集裝單元化發展,提升人員、物資跨區域大規模調運組織能力。加強交通應急搶通能力建設。
3.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持續強化公眾通信網路、專用通信網路、衛星通信網路的應急通信能力建設。綜合運用網際網路、專用網路、寬窄帶無線通信網、衛星通信、無人機、單兵裝備等手段,建成天地一體、全域覆蓋、全程貫通、韌性抗毀的應急通信網路。推進應急通信裝備標準化管理,規範省市縣各級應急系統和基層各類專業救援隊伍應急通信裝備配備,基層各類專業救援隊伍小型攜帶型應急通信終端配備率達到100%。開展危險化學品、核設施、海洋等特殊領域應急通信保障研究。
4.提升應急救援救災裝備保障能力。
研究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裝備配備標準,推動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先進適用的應急調查、監測、救援、通訊、交通等裝備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等,提升生產安全事故、核安全事件、防汛抗旱、地震和地質災害、森林防火和園林安全應急救援救災裝備水平。及時更新換代、提檔升級,隊伍裝備配備率達到100%。建立應急裝備信息共享及統一調配工作機制,建立全省特殊作業應急救援裝備與服務需求信息平台,確保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實現即時搜尋和調用。鼓勵企業聚焦5G、人工智慧、工業機器人、新材料等在安全應急裝備智慧型化、輕量化等方面的集成套用,依靠科技創新提高應急救援裝備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
5.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積極構建各類應急避難場所合理搭配、場地型和建築型有機結合、地上地下統籌兼顧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科學合理確定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內容和規模,提升公園綠地、民防工程、體育場館和學校等設施應急避難功能,做到一場多用、一建多能。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及設施日常維護,規範啟用運行及關閉管理。
(五)加強科教支撐能力建設
1.提升應急科技創新能力。
落實省科技改革相關政策,加快應急科技成果研發、轉化,構建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主體的應急科技創新體系。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推動在省重點研發計畫(社會發展)中設立應急管理專題,開展應急領域關鍵技術和新型裝備攻關,引導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合作共建應急管理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等科技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建設應急管理科技創新平台。
2.提升智慧應急水平。
圍繞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的核心需求,建設最佳化省應急管理綜合套用平台,實現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共享服務,消除“信息孤島”“數據煙囪”,提高信息化服務實戰的能力。推動信息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的深度融合,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虛擬/增強現實、5G通信等科技手段,提升監測預警、監管執法、指揮決策、救援實戰和社會動員的信息化和智慧型化水平。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建設。加強合作創新,鼓勵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營造眾創眾智新局面。
3.推動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
健全應急產業發展機制,圍繞監測預警、預防防護、處置救援等重點方向,推進應急產品標準化、模組化、系列化、特色化發展,推動應急服務專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形成區域性應急產業鏈。推廣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等國家安全產業示範園區做法和經驗,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引領應急技術裝備研發、應急產品生產製造和應急服務發展。加強應急產業展覽、體驗和交流,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品牌經營,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大力推廣江蘇應急產業技術產品使用,制定省級優秀應急產品技術推廣計畫,逐級推動落實,激發應急產業發展動能。
4.加快應急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推動省內有關高校加強應急管理類專業學歷教育和相關專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建設應急管理相關的優勢學科、品牌專業。鼓勵高校最佳化調整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快培養應急管理領域複合型人才。建設一批以高校為主導、應急管理部門和行業領軍企業共同參與辦學的應急管理學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申報應急管理領域碩士點、博士點,加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應急管理領域博士後流動站建設。
加強應急管理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建設應急管理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隊伍。開展領導幹部培訓、幹部專題培訓和幹部入職培訓,提升各級應急管理幹部專業技術水平、專業管理能力。推動企業開展應急知識培訓,實現從業人員懂應急、會應急、能應急。
(六)加強社會共治能力建設
1.完善社會參與機制。
明確社會力量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定位及權責,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捐贈、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參與應急管理。全面規範社會力量在社會動員、志願者培訓、應急資源與捐款、災後救助、恢復重建等方面的行為。建立緊急徵用、志願捐助、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制度,將能力與公信力雙優的社會組織、企業、志願者等社會力量納入協同力量主體清單,按有關規定給予稅收、補貼、表彰等政策激勵。建立完善的政府與社會力量溝通協調機制,保障社會力量及時有效參與災害事故應對,打造政社協同的災害事故應對新模式。
2.發揮市場主體作用。
實行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對安全生產領域嚴重失信主體依法實施失信聯合懲戒。鼓勵行業協會、專業技術服務機構、保險機構參與開展風險評估、隱患排查治理、管理諮詢、檢測檢驗、應急演練、教育培訓等活動,支持行業協會制定行約行規、自律規範和職業道德準則。發揮保險等市場機制在風險防範、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巨災風險分擔機制,大力推廣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在高危行業領域依法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豐富應急救援人員人身險等險種。
3.加強應急文化建設。
推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應急文化建設。聯動各級各類媒體、相關單位和企業,拓展社會資源參與應急文化建設的渠道。大力選樹、宣傳江蘇“最美應急人”事跡,充分發揮好示範引領、典型推動作用。結合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普及應急知識,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提升基於網際網路的科普宣教培訓能力,加強應急科普內容創作和徵集。將應急知識融入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編寫一批結合應急科學知識、應急救援案例的高水平、高質量的應急管理基礎教材、專業教材,定期組織校園防災減災和逃生避險演練。做好應急狀態下的輿論引導,理順應急輿情處置流程,建立日常監測和聯動處置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重大工程
(一)指揮體系建設工程
全省各級結合自身特點和現有資源,突出實戰性、綜合性,以“縱向貫通、橫向互聯、科學指揮、高效運轉”為目標,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各級應急指揮中心。逐步形成集中、統一、高效、覆蓋省、市、縣三級的應急指揮體系,平時用於日常事務處理,戰時用於突發事件處置,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將各級應急指揮中心建成“指揮處置樞紐”和“權威信息樞紐”。高標準建設全國一流的智慧型化、可視化省級應急指揮中心,同步推動市、縣應急指揮中心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指揮中心指揮大廳、會商研判室、綜合值班室等主要場所建成率100%,應急指揮車配置率100%。
(二)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工程
著力提升風險防控能力,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建立健全風險基礎資料庫,編制風險區劃,實施自然災害綜合治理。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平台,推動城市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提升城市安全發展水平。
(三)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不斷推進“全災種、大應急”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建設。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實現層次特點鮮明、輻射布局科學。加強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推動各級實訓基地提檔升級,推動訓練模式從處置“單一災種”向“全災種”轉型。加強應急救援航空力量建設。
(四)物資保障建設工程
推進全省應急物資倉儲體系建設,提升應急物資倉儲保障能力。新建1個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庫,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庫,推進縣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95%以上縣(市、區)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探索在多災易災的鄉鎮(街道)、村(社區)設立應急物資儲備點。建立省級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雲平台。
(五)科技支撐保障工程
依託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全省應急管理科技資源,加快科技平台載體建設,全面提升應急管理科技支撐保障能力。建設“省化工本質安全研究院”“省城市安全技術研究院”“危險化學品分類鑑別平台”“事故災害快速應急監測平台”“重大事故調查分析與鑑定中心”“長三角安全發展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一系列支撐平台,建成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等應急管理科技平台。
(六)“智慧應急”建設工程
建設完善應急通信網、綜合套用平台、數據治理體系、標準規範體系等基礎支撐系統。匯聚融合危化品、礦山、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數據和應急領域各類監管執法數據,開展數據挖掘、信息融合、態勢感知、綜合研判、智慧型分析等智慧型化套用,實現事故災害防治和應急指揮救援的全鏈條可視、全維度感知、全過程回響,推動應急管理工作方式轉變和業務流程再造,提升應急管理全體系智慧型化水平。
(七)應急文化培育工程
堅持面向公眾、注重實效,推進應急文化教育體驗基地建設,為公眾提供寓教於樂的宣教場所,增強公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建設應急宣教平台,創新應急宣教手段,提升應急宣傳覆蓋面,提升市民安全保護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規劃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將加強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重大任務的分解、細化和落實。各地各部門要依據本規劃方案並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分解落實規劃重點目標任務,加快啟動規劃重點項目,積極推動規劃實施,確保規劃任務和目標如期完成。
(二)完善政策支持
在稅收、投資、產業、金融、人才等領域研究制訂規劃實施的配套政策,加強政策間的統籌協調,為規劃實施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各級財政做好對規劃實施的保障工作,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積極性,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認真落實應急管理現行各項支持政策,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三)嚴格考核評估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考核評估機制,制定規劃實施方案,細化時間表、任務書,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納入政府和部門年度工作考核。牽頭部門對目標、具體任務、重點工程實施動態監控,通過科學的考核體系和激勵制度,保障規劃順利實施。開展規划動態監測,2023年組織完成規劃實施中期評估,2025年完成規劃總結評估。
解讀
9月10日,《江蘇省“十四五”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規劃》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該規劃是“十四五”省級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江蘇省應急管理廳負責編制,是今後5年江蘇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全省應急管理體系日趨完善,應急管理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防範應對與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與“十二五”末相比,2020年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75.6%和75.4%;“十三五”時期,全省受災人口、因災直接經濟損失比“十二五”時期分別下降82.4%和39.2%。
應急管理體系逐步健全。改革完善了應急管理體制,組建省應急管理廳,相繼建立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初步建立有序、順暢、高效的運行機制。制修訂《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江蘇省防洪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基本形成以總體應急預案為核心,各類專項應急預案為支撐,部門和基層應急預案為補充的應急預案體系。
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制定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幹部年度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清單,出台部門監管職責任務清單,細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重點事項清單20條”。建立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巡查制度,實現各級安委會辦公室實體化運行。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風險管控和隱患處置能力顯著增強。在危險化學品等27個領域紮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高。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建設,完成59處地質災害治理和8處避險移民搬遷工程,系統推進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作,城鄉和基礎設施災害設防水平及綜合防範能力明顯提升。新增496家“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應急救援能力明顯增強。打造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政府專職及部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各司其職、相互協同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應急救援基地建設有序推進。
應急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建成各類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儲備庫100餘個。“一網一池一平台”信息化基礎初步形成。建成城市中心避難場所87處,固定避難場所440處,有效避難面積3292萬平方米。
二、發展目標
(一)2025年目標
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應急能力體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自然災害防禦水平明顯提高。
——應急管理體系更加健全。領導體制、指揮體制、協同機制、責任體系更趨完善,應急管理法治水平全面提升,監管執法能力顯著增強,應急預案效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安全生產、自然災害、城市運行風險評估和防範化解機制不斷健全,監測預警預報效能顯著增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災害事故信息發布公眾覆蓋率達95%以上。
——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推動形成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主力、專業應急救援力量為協同、社會應急力量為輔助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人員配置、裝備配備更加合理。
——應急綜合保障更加有力。應急物資、運輸、通信、裝備等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一般災害情況下,幹線公路路段搶通平均時間快於8小時。災害事故發生後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時間縮短至10小時以內。
——應急科教支撐更加有效。科技、人才、產業資源配置更加最佳化,應急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智慧應急水平明顯提高,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建成一批應急管理學院。
——社會協同效能充分發揮。社會應急力量發展規範有序,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明顯提升。建成一批應急科普綜合體驗場館。全省增創2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
(二)2035年展望
全面實現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安全風險防控精準高效,安全生產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自然災害防禦應對能力國內領先,依法應急、科學應急、智慧應急水平邁上新台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全面形成。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最佳化應急管理體制,強化統一領導,完善責任體系,完善監管執法體制。強化部門、區域和軍地應急協同。強化應急管理法治,加強預案效能建設。
(二)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建設。
提升風險源頭治理水平,加強安全生產風險評估管控、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開展城市運行風險評估管控,強化風險監測預警預報,深化隱患排查治理。
(三)加強應急救援能力建設。
強化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提高全災種大應急救援能力。強化專業救援力量建設,科學規劃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規模和布局。發展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政策措施。
(四)加強綜合保障能力建設。強化應急物資和應急運輸保障能力,提升應急通信和應急救援救災裝備保障能力,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五)加強科教支撐能力建設。提升應急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智慧應急”水平,推動應急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應急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六)加強社會共治能力建設。完善社會參與機制,打造政社協同的災害事故應對新模式。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強應急文化建設。
四、重大工程
實施七項工程:指揮體系建設工程、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工程、救援能力提升工程、物資保障建設工程、科技支撐保障工程、“智慧應急”建設工程、應急文化培育工程。
五、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重大任務的分解、細化和落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加快啟動規劃重點項目。
(二)完善政策支持。研究制訂配套政策,做好財政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嚴格考核評估。建立健全規劃實施考核評估機制,開展規划動態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