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狀與形勢,工作成效,面臨挑戰,發展機遇,二、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三、主要任務,逐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著力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四、重點工程,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程,氣象衍生災害預警預報工程,城鄉防災減災水平提升工程,重點區域防震減災示範工程,綜合減災技術支撐強化工程,防災減災救災數字賦能工程,災害救援救助基礎夯實工程,全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工程,五、保障措施,強化組織領導,強化經費保障,強化監督評估,解讀,
一、現狀與形勢
工作成效
“十三五”以來,全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堅持弘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完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努力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幅下降,下降率達到63.6%。
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出台實施《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社會參與、軍地協同、區域合作等工作機制。調整完善了各級減災委成員單位並明確職責分工,建立了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部門資源統籌和工作協同,推動形成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省減災委綜合協調、省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級減災委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先後出台或修訂了《江蘇省防洪條例》《江蘇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江蘇省自然災害救助辦法》《江蘇省公共安全救助保險實施方案(試行)》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配套制度檔案,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政策法規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法治化、規範化水平。不斷完善全省應急預案體系,新一輪機構改革以來,制修訂《江蘇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地震、突發地質災害、防禦颱風、氣象災害和防汛抗旱等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市、縣兩級應急預案制修訂工作同步推進,基本形成了與機構職能調整相適應的全省應急預案體系。
災害救助能力明顯增強。“十三五”時期,共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回響7次(其中,一級回響、三級回響各1次,四級回響5次),自然災害預警回響5次,緊急調撥救災物資5.1萬套,中央和省級財政共支出應急救災資金5.9億元,組織接收社會捐贈款物5.09億元,有效保障了受災民眾基本生活。探索實踐救災物資快速調運、救災資金快速下撥、救災應急快速反應等工作機制,有效提升了災害快速救助能力。
綜合減災工程穩步實施。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建設,紮實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穩步推進防汛抗旱、地質災害防治、農村危房改造、學校抗震加固、高鐵災害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預報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省應急廣播終端行政村全覆蓋。建成城市中心避難場所87處,固定避難場所440處,有效避難面積3292萬平方米。建成全國首家防汛搶險訓練場,各類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儲備庫100餘個。
科技支撐水平大幅提高。不斷加大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科研投入,強化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圍繞重大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和極端氣象災害等風險防控和減災需求,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套用示範,大力推進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區劃業務系統,建立分災種的災害影響定量評估模型,初步實現中小河流暴雨洪澇風險動態評估。積極參與國家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專項,地震預測預報水平、地震監測台網密度和監控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
減災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時間節點,大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等方式,廣泛普及自然災害知識,提高了公民自救互救及避災減災等綜合技能。“十三五”時期,年均舉辦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活動1400餘場次,發布公益簡訊7000餘萬條,發放宣傳資料60餘萬份,諮詢受益100餘萬人。持續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建成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7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7所。
社會共治水平穩步提升。針對普遍存在的城市高風險、鄉村不設防,防災設施“不防災”等較普遍現狀,率先將綜合減災能力建設向城市老舊小區和農村薄弱地區拓展,將文明城市創建、老舊小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及蘇北地區農民民眾住房條件改善、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等納入城鄉社區綜合減災能力建設範疇。深入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十三五”時期新增496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積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全省組建各類專項志願服務隊伍1260餘支,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達2.9萬人。
面臨挑戰
當前,我省自然災害種類多、影響範圍大、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的基本省情沒有改變,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頻發,各類災害風險交織疊加,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一是綜合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尚不健全。防災減災救災資源及力量仍處於整合磨合之中,多部門統籌協調機制有待強化,社會力量參與渠道和巨災風險的市場分擔機制亟待完善。二是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存在短板。自然災害防禦能力不足,災害監測預警、工程防禦能力、科技力量支撐、專業隊伍建設、物資儲備布局等仍不足以滿足重大災害應對需求。三是基礎設施設防水平有待提升。交通、水利、農業、通信、電力等領域部分基礎設施的災害抵禦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地區城鄉基礎設施不設防的狀況依然存在。四是基層綜合減災能力尚需增強。基層防災減災力量相對薄弱,救災裝備相對落後,民眾防災減災救災意識不強,應對自然災害的自救互救技能有待提升。
發展機遇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省將緊緊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加快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這為全省防災減災救災事業改革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不竭動力。黨中央、國務院把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開闢了防災減災救災新理論和實踐新路徑,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二是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為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利契機。全國上下正在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深化應急管理領域的改革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帶來新機遇、新要求,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視窗。三是社會公眾風險意識提升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公眾對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對自然災害的警惕性不斷增強,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注度和認知度不斷加深,為新時期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凝聚了共識、夯實了基礎。
二、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正確處理人和自然的關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著力構建覆蓋全災種、全過程、全方位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建設,切實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現代化篇章提供安全保障。
基本原則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弘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把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作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預防為主,綜合減災。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著力加強隱患排查、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工程防禦等工作,提升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化解能力。強化統籌協調,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有效銜接和協同聯動,形成應對自然災害工作合力。
數字賦能,精準治理。發揮數位化改革牽引作用,加快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套用,推進信息化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加強多災種和災害鏈的綜合監測、風險識別、預警預報以及應急處置,推動實現自然災害精準防治。
依法管理,社會共治。運用法治思維,完善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範化建設。動員支持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廣泛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築牢人民防線。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法治化、規範化、現代化水平,大力提升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統籌協調、分工負責、部門配合、協同聯動和社會動員的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工程防禦、應急救援、科技支撐、物資保障和社會共建共治的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提升。
——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0.5%,年均每百萬人因自然災害死亡率低於0.5,年均每十萬人受災人次控制在5000以內。
——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其中災害影響區域內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5%以上。
——關鍵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進一步提高。
——救災物資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水平進一步提高,災害發生後10小時之內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中心避難場所基本生活物資儲備及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滿足應急需求。
——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力量參與水平顯著提高,保險等市場機製作用進一步發揮。
——城鄉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提升,增創2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省每個城鄉社區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
——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增創7個以上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實現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場館(展區、流動設施)縣級全覆蓋。
——防災減災救災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與周邊省份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防災減災救災交流合作機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顯著。
到2035年,形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能力,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更加成熟,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顯著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三、主要任務
逐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體系
1﹒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領導機制。
堅持黨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領導,切實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快完善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符合江蘇實際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格局。推動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自然災害防治綜合指揮協調機構,健全軍地搶險救災協調聯動機制和區域防災減災救災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各級綜合指揮協調機構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揮調度作用,建立健全議事規則和工作制度,著力強化在綜合風險防範、災害應對處置、民眾生活救助、災害信息管理、災害調查評估、科普宣傳教育等方面的職能。堅持統分結合,規範設定和運行自然災害領域的專項議事協調、應急指揮機構,完善運行規程,促進跨行業、跨部門資源統籌和協調配合,推動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健全主要涉災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機制,切實發揮專業優勢和組織協調作用,加強災害“防”“救”工作銜接,實現各方齊抓共管和優勢互補。
2﹒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法規制度。
建立健全以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基礎,相關制度檔案和技術標準配套的防災減災救災法規制度體系。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綜合立法研究,有序做好防災減災救災領域法規制度的新立、修改、廢止、解釋,加快推進與國家法律法規銜接的省級自然災害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以及配套規範性檔案的制修訂。支持設區市因地制宜制修訂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建立健全銜接有序、管理規範的省、市、縣三級自然災害類應急預案體系,實現應急預案災種全覆蓋,實施預案動態管理,適時開展預案演練,保持預案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聚焦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定位新要求,建立完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制度,制修訂防災設施建設、風險隱患排查、災害監測預警、災害信息共享、應急物資保障、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技術標準,並做好宣貫和套用。
3﹒健全災害信息共享發布管理。
健全災情統計制度,建立反應靈敏、運轉高效、全面準確的災情報送、統計、發布體系,實現災害信息應急管理部門“一個口子”統籌機制,推進各涉災部門災害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受災人口、房屋倒損、農作物受災、經濟損失等動態災情數據。加強災害趨勢和災情會商研判,不斷完善地方政府、涉災部門、專家團隊、災害現場等多方參與的會商機制。進一步加強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每個城鄉社區至少配備1名災害信息員,補齊災害信息源頭採集、報送短板,確保災情上報及時、準確、高效。強化信息公開,健全災害信息統一發布機制,進一步整合發布資源,規範發布渠道,及時發布災害信息,回應社會關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對災時輿情的監測、管控、引導。
4﹒健全社會力量共建共治路徑。
研究制定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隱患排查、救援救助、慈善捐贈、恢復重建、心理撫慰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相關政策、支持措施和監管辦法,搭建綜合服務平台,實現災害應對需求與社會資源的有效對接。建立健全政府購買防災減災救災服務的項目、內容和標準,完善社會資源緊急徵用、補償制度。開展防災減災救災裝備套用試點示範,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災害風險防控、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建立規範合理的自然災害損失分擔體系,探索建立以商業巨災保險為基礎、政府財政投入支持為補充的符合我省實際的巨災風險市場分擔制度,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商業巨災保險,擴大涉災保險覆蓋面。
5﹒健全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加強科普資源整合和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推動形成常態化全民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教育格局。完善支持防災減災救災科普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各類防災減災科普場館建設,創新科普活動形式,豐富科普活動內容,廣泛普及防災減災救災常識和技能。充分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全國消防日、世界氣象日、世界海洋日等時間節點,組織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救災主題宣傳活動。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依託各級各類學校通過課堂教學、虛擬仿真、互動體驗等形式,加大公眾教育普及力度。編制領導幹部防災減災救災培訓教材,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教學內容,提升各級領導幹部的災害風險管理能力。
6﹒健全防災減災救災合作平台。
全面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淮海經濟區省(市)合作,重點健全完善長三角城市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聯動機制,構建區域性防災減災救災平台。推動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防治信息通報與共享制度,常態化開展聯合實戰演練,提高災害聯防聯控和協同回響能力。建立省際災害監測預警、應急力量調配、應急物資保障等方面的日常合作機制,支持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產業合作,推動實現重點城市和都市圈的防災減災救災一體化、同城化。積極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沿線國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學習引進防災減災救災先進技術、成功做法和管理經驗,提升防災減災救災水平。
著力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
1﹒提升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能力。
全面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摸清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和要素,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區劃和防治區劃研究,為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提供重要支撐。推動完善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以及森林火災等主要災種的日常分類監測網路,探索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實現分類監測和綜合監測有機結合,提高災害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著力破除數據壁壘,有效匯聚、整合各涉災部門的基礎監測數據,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災害綜合風險會商和研判,探索開展災害快速評估、過程評估以及不同時空尺度的綜合評估。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重點提升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
2﹒提升災害工程防禦治理能力。
加強重大水利工程、河湖堤防和蓄滯洪區建設,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著力補齊區域治理短板,鞏固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系統防範化解重大水旱災害風險。系統推進城市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城市河湖系統治理,築牢防洪安全螢幕障,打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提升內澇治理能力和水平。推進海岸線整治與海堤鞏固建設,提升沿海地區防台防潮能力。有序推進區域性斷層、近海域斷層以及縣級城市活動斷層探查,強化地震風險普查和區域安全性評價,大力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加大地質災害隱患的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力度,逐步消減地質災害隱患點存量。加快重點林區火源監測、防火通道、引水上山等防滅火設施建設,夯實森林火災防範應對基礎。加快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高標準農田比重,增強農田防災減災能力。
3﹒提升災害應急救援救助能力。
健全完善分級負責的災害回響機制,提升快速、精準應急救援和災害救助能力。提高“全災種、大應急”救援能力,依託省、市、縣三級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健全專業救援隊伍體系,實現專業隊伍層級特點鮮明、輻射布局科學,形成災種全面覆蓋、力量全域輻射、優勢相互補充的消防救援力量格局。加快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全災種搶險救援轉型,發揮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搶險施救作用,最佳化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程式,支持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救援救助工作。加強防汛防旱防台、地震和地質災害、森林滅火等應急救援基地建設,加大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儲備,著力打造集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實操培訓、物資儲備等功能為一體的應急救援“綜合體”。強化應急救援救災新型裝備研發,最佳化基礎裝備保障,加大特種裝備配備力度。科學規劃和設立城鄉應急避難場所,規範設定基本生活設施和物資,強化日常運行、維護、管理,滿足應急避難需求。深入開展災害應急救助精細化、標準化、現代化建設,按照10小時有效救助要求,建立災後恢復生產、重建損毀房屋和設施機制,完善災後救助工作制度和規程,確保災害救助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物資、有設施,有效保障受災人員基本生活。
4﹒提升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
健全完善統一權威、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應急物資收儲、調運、分撥機制,加快形成協調聯動、運轉高效的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省級儲備和地方儲備相互補充、政府儲備和社會儲備相互銜接、實物儲備和協定儲備相互結合的多元儲備體系,調整完善儲備規模、品種和布局,提高儲備效能。建立短缺應急物資緊急生產、採購、徵用、配送制度,提高應急物資產能保障能力。加快應急物資管理“一張圖”建設,推動應急物資信息數據整合,實現應急物資實時監測、全程追溯。健全調度靈活、配送便捷的應急物資調撥機制,提高應急物資分發的精準性和時效性。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郵政等基礎物流設施建設,完善多方協同的物流網路,提升應急運輸能力。
5﹒提升災害應對科技支撐能力。
加強“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手段和技術創新成果在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套用,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平台,推動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數位化。充分利用省內科教資源優勢,積極申報國家和省各類科技計畫(專項、基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省級科技計畫專項資金傾斜支持,強化防災減災救災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推動產學研一體化,支持引導相關產業發展。支持省內高校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相關學科建設,強化防災減災救災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培育一批防災減災救災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隊伍建設,創新高端人才引進機制,組建省級自然災害防治高端智庫,發揮專家學者的智囊作用。
6﹒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推進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標準化建設,健全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隊伍,實現有機構、有場所、有人員。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活動,提升群防群治能力。積極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建設,充分發揮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的引領作用,推動基層社區建立臨時疏散點、避難場所、緊急疏散通道等應急救助設施,設定綜合減災宣傳欄、避險地圖以及相關標識標牌,建設微型綜合減災宣傳教育場地和體驗館,並加強管理和定期檢查。完善基層社區綜合減災物資儲備,配備逃生救援器材、生活保障物品、醫療救護用品等物資。加強基層社區災害風險格線化管理,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治理。組織城鄉居民積極參與避險疏散、災害緊急救援等活動,提高基層民眾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重點工程
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程
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重點清查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等致災因子和重要承災體信息,完成重點隱患調查,查明區域抗災能力和減災能力,推進防控方式由隱患防控逐步向“隱患、風險”雙控轉變。加快推進自然災害分類監測網路建設,升級地震基本監測網,對重點區域實施加密監測;建設25處突發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示範站,完善常態化地面沉降、地裂縫監測網;健全洪水、乾旱監測網路;最佳化海洋觀測網。建設自然災害風險綜合監測預警系統,逐步實現自然災害分類監測數據跨部門、跨層級交換,獲取多源感知手段融合的全災種、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綜合監測數據。建立健全省、市、縣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實現各級預警信息發布平台與應急指揮平台數據對接,推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快速、精準、有效發布。
氣象衍生災害預警預報工程
建設面向多圈層、海陸空天一體化的氣象綜合觀測體系,提升重大氣象過程精密觀測能力和大氣垂直綜合觀測能力。對全省現有觀測設備進行智慧型化升級,加密建設自動氣象站,完善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布網,發展相控陣雷達、無人機等新型觀測裝備,提升氣象裝備保障能力。加大強對流天氣預報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力度,最佳化省市縣一體化預報預警平台。強化對氣象致災因子的精細化、精準化分析,推進關鍵災害性天氣要素及次生災害的全鏈條識別研判,拓展智慧型格線預報、延伸期預報業務,提高短臨預報到中期預報能力,實現對重大氣象災害的超前預警。健全氣象、應急管理、水利、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的會商機制,實現基於氣象信息與防災減災基礎數據相結合的氣象衍生災害風險的快速研判、預警、預報。建立健全大數據匯集共享服務平台,提升氣象業務信息發布速度和精準度。
城鄉防災減災水平提升工程
統籌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管網等重要生命線安全系統建設及改擴建工作,強化極端自然災害情況下核心區域、重要用戶的應急保障能力,提高學校、醫院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實施局部電網建設增強工程,提升改造重點防洪城市和沿江沿河沿海沿湖城市排水、應急搶險設施,到“十四五”末全部消除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建成排水防澇體系。合理規劃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強化體育場館、學校等公共建築和設施的應急避難功能,各縣(市、區)建設至少1個高標準應急避難場所,推進鄉鎮、村應急避險點建設,全面建成應急避難場所體系。提升災害易發多發地區房屋抗災水平,制定針對全災種的新建住房設防標準,強化從建成交付、使用維護到報廢拆除“全壽命”周期安全管理,實施危險建築分類監管和應急處置,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建築進行加固改造和拆除。加快推進南通等地海岸帶保護修復,開展濱海濕地修復工程及海洋災害風險調查與評估,加強現有海洋觀測站點及設備的運行維護,提升海洋災害預警能力。在重點林區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森林防火監控預警網路,森林火情瞭望覆蓋率達到95%,新建一批防火道路、林火阻隔帶、以水滅火設施(含蓄水池、消防管道)等森林防火基礎設施。
重點區域防震減災示範工程
開展重點區域地震災害危險源調查,強化地震災害風險監測與綜合評估,提升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能力。升級更新現有測震台站和地球物理觀測站專業設備,形成近海地震觀測鏈。建立地震大數據資源池,推進智慧型化運維和數據質量監控,實現全網監測設備的集中統一管理。在重點區域開展斷層構造精細探測和活動性鑑定,獲得活動斷層的空間展布和活動性定量參數,評定活動斷層的發震能力。選取典型區域開展情景地震三維可視化套用示範,建立示範區內斷層和發震構造的高精度模型,產出各類精細基礎數據圖,實現地震波傳播和建構築物、基礎設施易損性的精細化模擬。建設公共服務產品鏈,面向不同對象提供地震專業信息、數據產品、地震科普、技術諮詢、輿情監測等個性化服務,打造集約化、便捷化、智慧型化、一站式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新模式,打通防震減災信息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綜合減災技術支撐強化工程
整合主要涉災部門現有專家團隊,組建自然災害防治專家庫,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全流程智力支持。依託省內高校、科研院所、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和大型企業,深化防災減災救災服務能力建設,實現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地區技術支撐機構全覆蓋。加強技術支撐隊伍專業技能訓練,支持配備先進適用裝備設備,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與應對各類災害的技術支撐能力。加快推進應急測繪地理資源儲備建設,加強國家應急測繪保障江蘇省節點建設。加快推進省防汛搶險訓練中心(二期)規劃建設,保障防汛搶險專業隊伍和技術支撐力量常態化開展實戰訓練演練。建設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續建項目,滿足全省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和培訓需要,提升應急救援隊伍實戰和地震災害處置能力。推動省級防災減災中心機構建設、職能完善和業務能力提升,發揮其在防災減災宣傳、災情信息管理、災害風險評估等方面的骨幹支撐作用。
防災減災救災數字賦能工程
堅持數字賦能,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的數位化改造。疊代升級、整合現有的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救援方面的信息化系統(平台),提升災害應對的信息化基礎保障能力。建設省級涉災信息系統,為日常防災管理和災時應急聯動提供信息化支撐。綜合運用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模擬仿真等數位技術,探索開發輔助決策系統,實現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精密智控。依託國家減災中心應急衛星綜合套用系統,加強應急衛星相關數據在綜合減災方面的套用,為災害風險防控、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調查評估和恢復重建提供依據。
災害救援救助基礎夯實工程
依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精省級直屬隊,建優區域機動隊,建強災種專業隊。加強水域救援大隊建設,建設11支省級自然災害類專業救援隊伍。建成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市、縣兩級通過新建、合建、租用等方式統籌推進儲備工程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物資儲備布局,在多災易災和重點防範地區設立前置儲備點,形成一定輻射能力。編制應急物資儲備計畫,科學確定品種、數量,形成以省級儲備為中心、市級儲備為支撐、縣級儲備為依託、鄉鎮社區儲備為補充的物資儲備體系。提升基於北斗、5G為主的應急通信能力,加強多功能、智慧型化的無人機等現代化應急救災設備運用,提高應急救災水平。
全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工程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基層綜合減災能力建設技術標準和政策模式的示範試點建設,推動基層防災減災能力提升。面向不同社會群體,有針對性地開發投放科普讀物、動漫遊戲、公益廣告、影視短片等宣傳教育產品。統籌推進集宣傳教育、展覽體驗、演練實訓等功能於一體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分類改建或擴建“場景式+情景式”防災減災救災體驗館。建成若干自救互救體驗教學基地和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推動建設一批減災科普館。依託全省各級氣象台站,提升基層台站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功能。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每年至少開展2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和組織1次逃生避險演練;中國小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防災減災安全知識教育和逃生避險演練。
五、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根據本規劃確定的主要任務,組織編制相關規劃或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落實責任主體。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主要涉災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部門,做好各涉災專項規劃的銜接,強化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督,確保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強化經費保障
各級政府要推動本規劃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落實落地,圍繞破解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分級負責的經費保障機制。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實現經費多元化保障。
強化監督評估
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規劃實施的監督管理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加強規劃實施過程的監測分析,強化工作督查和動態考核。開展規劃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提升規劃實施成效。
解讀
9月10日,《江蘇省“十四五”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由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該規劃是“十四五”省級重點專項規劃之一,由江蘇省應急管理廳負責編制,是今後5年江蘇綜合防災減災事業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江蘇不斷完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努力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出台實施《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推動形成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省減災委綜合協調、省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各級減災委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先後出台或修訂了《江蘇省防洪條例》《江蘇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地方性法規規章和配套制度檔案。制修訂《江蘇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類專項應急預案。
(三)災害救助能力明顯增強。省級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回響7次,自然災害預警回響5次,緊急調撥救災物資5.1萬套,共支出應急救災資金5.9億元,組織接收社會捐贈款物5.09億元。
(四)綜合減災工程穩步實施。全面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建設。建成城市中心避難場所87處,固定避難場所440處,有效避難面積3292萬平方米。建成全國首家防汛搶險訓練場,各類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儲備庫100餘個。
(五)科技支撐水平大幅提高。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套用示範。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區劃業務系統,建立分災種的災害影響定量評估模型。地震預測預報水平、地震監測台網密度和監控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
(六)減災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年均舉辦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活動1400餘場次,發布公益簡訊7000餘萬條,發放宣傳資料60餘萬份,諮詢受益100餘萬人。建成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7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7所。
(七)社會共治水平穩步提升。新增496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組建各類專項志願服務隊伍1260餘支,省市縣鄉村五級災害信息員達2.9萬人。
二、發展目標
(一)2025年目標
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例低於0.5%,年均每百萬人因自然災害死亡率低於0.5,年均每十萬人受災人次控制在5000以內。
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其中,災害影響區域內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5%以上。
關鍵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災害設防水平進一步提高。
救災物資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救助水平進一步提高,災害發生後10小時之內受災民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中心避難場所基本生活物資儲備及人均應急避難場所面積滿足應急需求。
防災減災救災社會力量參與水平顯著提高,保險等市場機製作用進一步發揮。
城鄉社區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提升,增創2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省每個城鄉社區至少有1名災害信息員。
防災減災救災科普宣傳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增創7個以上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實現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場館(展區、流動設施)縣級全覆蓋。
防災減災救災交流合作開創新局面,與周邊省份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防災減災救災交流合作機制更加完善、成效更加顯著。
(二)2035年展望
形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能力,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更加成熟,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顯著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三、主要任務
(一)逐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體系
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領導機制。堅持黨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領導,推動建立統一、權威、高效的自然災害防治綜合指揮協調機構。堅持統分結合,推動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健全主要涉災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機制,加強災害“防”“救”工作銜接。
健全防災減災救災法規制度。加快推進省級自然災害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以及配套規範性檔案的制修訂。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自然災害類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完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制度,制修訂相關技術標準。
健全災害信息共享發布管理。建立災情報送、統計、發布體系,實現災害信息應急管理部門“一個口子”統籌機制。加強災害趨勢和災情會商研判,不斷完善多方參與的會商機制。強化信息公開,及時發布災害信息。
健全社會力量共建共治路徑。搭建綜合服務平台,實現災害應對需求與社會資源的有效對接,完善社會資源緊急徵用、補償制度,開展防災減災救災裝備套用試點示範。探索建立巨災風險市場分擔制度,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商業巨災保險。
健全科普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推進各類防災減災科普場館建設,組織形式多樣的防災減災救災主題宣傳活動。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編制領導幹部防災減災救災培訓教材,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教學內容。
健全防災減災救災合作平台。全面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淮海經濟區省(市)合作,重點健全完善長三角城市群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聯動機制,構建區域性防災減災救災平台。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
(二)著力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
提升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能力。全面開展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推動完善主要災種的日常分類監測網路,探索開展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制度,重點提升災害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
提升災害工程防禦治理能力。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網路,加強城市河湖系統治理,打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推進海岸線整治與海堤鞏固建設。大力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加大地質災害隱患的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力度。加快重點林區防滅火設施建設,增強農田防災減災能力。
提升災害應急救援救助能力。加快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全災種搶險救援轉型,發揮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搶險施救作用,最佳化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參與搶險救災的程式,支持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救援救助工作。加強各類應急救援基地建設,著力打造應急救援“綜合體”。科學規劃和設立城鄉應急避難場所。
提升應急物資綜合保障能力。健全多元儲備體系,建立短缺應急物資緊急生產、採購、徵用、配送制度。健全調度靈活、配送便捷的應急物資調撥機制。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郵政等基礎物流設施建設。
提升災害應對科技支撐能力。省級科技計畫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傾斜支持。支持省內高校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相關學科建設,培育一批防災減災救災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創新高端人才引進機制,組建省級自然災害防治高端智庫。
提升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健全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隊伍,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廣泛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活動。積極推進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建設,充分發揮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的引領作用。
四、重點工程
(一)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工程。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升級地震基本監測網;建設25處突發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示範站,完善常態化地面沉降、地裂縫監測網;健全洪水、乾旱監測網路;最佳化海洋觀測網。建設自然災害風險綜合監測預警系統。
(二)氣象衍生災害預警預報工程。對現有觀測設備進行智慧型化升級,加密建設自動氣象站,完善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布網。推進關鍵災害性天氣要素及次生災害的全鏈條識別研判,健全多部門會商機制,實現氣象衍生災害風險的快速研判、預警、預報。
(三)城鄉防災減災水平提升工程。推進城市重要生命線安全系統建設及改擴建工作。實施局部電網建設增強工程,提升改造重點防洪城市和沿江沿河沿海沿湖城市排水、應急搶險設施,實施危險建築分類監管和應急處置。加快推進南通等地海岸帶保護修復。在重點林區新建一批森林防火基礎設施。
(四)重點區域防震減災示範工程。開展重點區域地震災害危險源調查,升級更新現有測震台站和地球物理觀測站專業設備,建立地震大數據資源池。在重點區域開展斷層構造精細探測和活動性鑑定,選取典型區域開展情景地震三維可視化套用示範。建設公共服務產品鏈,打通防震減災信息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五)綜合減災技術支撐強化工程。組建自然災害防治專家庫。加強國家應急測繪保障江蘇省節點建設,加快推進省防汛搶險訓練中心(二期)規劃建設,建設地震災害應急救援訓練基地續建項目。推動省級防災減災中心機構建設、職能完善和業務能力提升。
(六)防災減災救災數字賦能工程。疊代升級、整合現有的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救援方面的信息化系統(平台),建設省級涉災信息系統,探索開發輔助決策系統,實現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精密智控。加強應急衛星相關數據在綜合減災方面的套用。
(七)災害救援救助基礎夯實工程。依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精省級直屬隊,建優區域機動隊,建強災種專業隊。加強水域救援大隊建設,建設11支省級自然災害類專業救援隊伍。建成省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在多災易災和重點防範地區設立前置儲備點。提升應急通信能力,加強現代化應急救災設備運用。
(八)全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工程。建成若干自救互救體驗教學基地和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推動建設一批減災科普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每年至少開展2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和組織1次逃生避險演練;中國小校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防災減災安全知識教育和逃生避險演練。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強化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督。
(二)強化經費保障。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分級負責的經費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實現經費多元化保障。
(三)強化監督評估。加強規劃實施過程的監測分析,強化工作督查和動態考核,開展規劃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