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
安平王,司馬孚
後秦
皇后孫氏(姚興母)
北魏
獻文思皇后,李氏
假黃鉞、持節、侍中、相國、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天柱大將軍、司州牧、太原王,
爾朱榮(前廢帝
元恭時得此榮,後來被廢)
北齊
配享神武帝高歡廟庭
使持節、都督冀定等五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太師、開府、錄尚書事、鹹陽郡公,
孫騰太保,封祖裔
配享世宗高澄廟庭
太師,万俟受洛乾
配享世祖高湛廟庭
北周
配享太祖宇文泰廟庭
使持節、侍中、都督雍華豳涇原三秦二岐十州諸軍事、太尉、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
寇洛劉宋
配享太祖劉義隆廟庭
南齊
配享太祖蕭道成廟庭
鎮軍大將軍陳顯達
陳朝
配享高祖陳霸先廟庭
使持節、通直散騎常侍、平北將軍、散騎常侍、開府儀同三司,
杜僧明鎮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侍中、司空,
周文育侍中、鎮右將軍、特進、護軍將軍、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杜棱配享世宗陳蒨廟庭
唐朝
配享高祖李淵廟庭
尚書右僕射、左僕射、司空、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裴寂納言、宰相、戶部尚書、陝東道行台左僕射、魯國公,
劉文靜工部尚書、荊州都督、應國公、贈并州都督、司徒、周國公、太尉、太子太師、
太原王、魏王,
武士彠(
武則天時期追加,後被取消)
配享太宗李世民廟庭
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趙國公,
長孫無忌
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梁國公,
房玄齡(後因其子
房遺愛謀反,被取消)
檢校侍中、吏部尚書、總管東宮兵馬、尚書右僕射、蔡國公,
杜如晦侍中、吏部尚書、尚書左僕射、太子太傅、太尉、司徒、申國公,
高士廉刑部尚書、兵部尚書、行軍總管、門下平章政事、衛國公,
李靖工部尚書、檢校行台僕射、洛州都督、左光祿大夫、尚書左僕射,蔣國公,
屈突通配享高宗李治廟庭
并州都督、太常卿、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詹事、尚書左僕射、司空、英國公,
李勣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尚書左丞、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北平縣公,
張行成吏部尚書、光祿大夫、太子賓客、尚書右僕射、河南郡公,
褚遂良監察御史、中書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中書令、吏部尚書、蓚縣公,
高季輔太子少傅、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樂城郡公,
劉仁軌禮部尚書、太子賓客、右相、太子少師、同東西台三品、開府儀同三司、高陽郡公,
許敬宗配享中宗李顯廟庭
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御史大夫、文昌右相、贈司空、梁國公,
狄仁傑監察御史、鳳閣舍人、司刑少卿、同平章事、漢陽郡王,
張柬之監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寺少卿、侍中、扶陽郡王,
桓彥范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令、南陽郡王,
袁恕己鳳閣侍郎、檢校兵部尚書、中書令,加授光祿大夫、齊國公,
魏元忠配享睿宗李旦廟庭
尚書右丞、戶部尚書、侍中、吏部尚書、右僕射、子太傅、許國公,
蘇瑰尚書右丞、侍中、尚書左丞、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徐國公,
劉幽求太常寺樂工、右武衛中郎將、右驍衛將軍、代國公,
安金藏配享玄宗李隆基廟庭
尚書左丞、中書令、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燕國公,
張說配享肅宗李享廟庭
吏部郎中、中書舍人、吏部侍郎、工部尚書、憲部尚書、韓國公,
苗晉卿左僕射、集賢院待詔、宰相、同平章事、兼東都留守、太尉、冀國公,
裴冕(《新唐書》)
配享代宗李豫廟庭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尉、中書令、汾陽王,
郭子儀左僕射、集賢院待詔、宰相、同平章事、兼東都留守、太尉、冀國公,
裴冕(《舊唐書》)
配享德宗李适廟庭
鳳翔隴右涇原三鎮節度使、行營副元帥、太尉、西平王,
李晟涇原鄭潁節度使、總攬西北軍政、檢校禮部尚書、司農卿、太尉、張掖王,
段秀實左金吾衛大將軍、檢校司徒、中書令、太師、鹹寧王,
渾瑊配享憲宗李純廟庭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上柱國、晉國公,
裴度
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長史、魏博節度使、太子少保、太尉、涼國公,
李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邠寧慶節度使、司徒、南平王,
高崇文配享僖宗李儇廟庭
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太子太傅、夏國公,
拓跋思恭後唐
配享莊宗李存勖廟庭
振武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侍中、盧龍節度使、
燕王,
周德威昭義節度使、司徒、太保、侍中、中書令、太師、隴西郡王,
李嗣昭配享明宗李嗣源廟庭
宋朝
配享太祖趙匡胤廟庭
配享太宗趙光義廟庭
配享真宗趙恆廟庭
配享仁宗趙禎廟庭
配享英宗趙曙廟庭
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魏國公,
韓琦配享神宗趙頊廟庭
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鄭國公,
富弼(後被取消,靖康年間恢復)
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荊國公、舒王,
王安石 (後被取消)
配享哲宗趙煦廟庭
左僕射、門下侍郎、太師、汝南郡王,
蔡確(後被取消)
配享徽宗趙佶廟庭
尚書左丞、同治樞密院事、知院事、門下侍郎、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左僕射、儀國公,
韓忠彥配享孝宗趙昚廟庭
參知政事、尚書右僕射、太保、太師、魏國公、會稽郡王、越王,
史浩配享光宗趙惇廟庭
配享寧宗趙擴廟庭
吏部尚書、知樞密院事、右相、寧遠軍節度副使、太師、沂國公、
福王、
周王,
趙汝愚遼國
配享聖宗耶律隆緒廟庭
太尉,烏者
金國
配享世祖完顏劾里缽廟庭
開府儀同三司,完顏盆納
儀同三司,完顏拔達
配享太祖完顏旻廟庭
國論勃極烈、國論忽魯勃極烈、封燕國王、陳國公、金源郡王,
完顏撒改阿舍勃極烈、開府儀同三司、曹國公、金源郡王,
完顏習不失
國論昊勃極烈、國論忽魯勃極烈、遼越國王、遼王,
完顏杲太子太師、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金源郡王,
完顏忠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蜀王,
完顏銀術可配享太宗完顏晟廟庭
太師、右副元帥、魏王、許國王、晉國王、遼燕國王、宋王,
完顏宗望保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蜀王,
完顏銀術可西京留守、尚書左僕射、侍中、楚國公、尚書右丞相、
濮王,
韓企先配享世宗完顏雍廟庭
戶部尚書、參知政事、尚書左丞、平章政事、尚書右丞、中書令,
張浩平章政事、樞密使、右丞相、廣平郡王、金源郡王,
紇石烈志寧配享章宗完顏璟廟庭
太師、尚書令、淄王,
徒單克寧(先配享世宗,後改章宗)
平章政事、尚書右丞相、左丞相、左副元帥、蕭國公、
常山王、南陽王,
完顏襄參知政事、平章政事、銀青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壽國公,
張萬公配享宣宗完顏珣廟庭
平章政事、右丞相、尚書左丞相、樞密使、申國公、延安郡王,
仆散端參知政事、尚書左右丞、平章政事、右丞相、壽國公,
高汝礪元朝
配享武宗海山廟庭
明朝
配享太祖朱元璋廟庭
正殿:
西序:
東序:
海國襄毅公吳楨
其他増減:
配享成祖朱棣廟庭
配享忠臣廟庭
泉州知府,熊尚初
晉江主簿,史孟常
陰陽訓術,楊仕弘
配享旌忠祠
萬安縣令、贈太常少卿,黃宏
萬安縣主事、贈光祿少卿,馬思聰
清朝
清朝歷史上,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 、通達郡王雅爾噶齊是因為死後無子、絕嗣,故順治將他們供入太廟。再除怡賢親王胤祥和恭忠親王奕訢是特例外,其餘大部分人都是因軍功而被賜予此項殊榮。鐵帽子王也並非都能入選太廟。享殿分東西兩殿,東供奉宗室、外藩諸望王,西供奉有功大臣。
東殿供
慧哲郡王額爾袞
宣獻郡王界堪
通達郡王雅爾噶齊
恭忠親王奕訢
西殿供
太子太傅、中和殿大學士、追封一等忠達公、追贈太師、諡文襄,
圖海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三等勤宣伯,
張廷玉(乾隆十五年被罷配享,乾隆二十年張廷玉死後,乾隆遵雍正遺詔,恢復張廷玉配饗太廟資格。)
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刑部尚書、一等武毅謀勇公、贈太保,諡文襄,
兆惠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追贈郡王,諡文忠,
傅恆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贈太保、諡文成,
阿桂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閩浙總督、忠銳嘉勇貝子、贈郡王、諡文襄,
福康安總督、贈一等宣勇公,
和琳,嘉慶元年,
清高宗命配饗太廟,嘉慶四年,
和珅誅,清仁宗命撤出太廟。
這之中只有
張廷玉是漢人,而和琳因為其兄和珅的原因被撤出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