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對殘疾人、殘疾人社會保障、鄉村振興等核心概念進行了界定;基於相關數據,分析了中國農村殘疾人的基本情況,探討了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進展情況;對影響農村殘疾人參與鄉村振興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介紹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與理論內涵,闡述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目標與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的階段目標;構建了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評價體系,進而提出了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2020年、2035年、2050年階段目標;介紹了英國、韓國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反思了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實踐,闡明了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則,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
作品目錄
| 第五章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目標的實現機制 |
| |
| |
第四章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目標 | |
創作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已經走過了40年的探索歷程,也初步形成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的道路,為中國殘疾人事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因生理上的弱勢和身體上的缺陷,殘疾人大多學歷低,沒有參加過勞動技能培訓,就業門路窄,就業方式單一,無法真正實現穩定就業,也無法真正融入社會。同時,因受國家政策和地方財力的雙重製約,殘疾人社會保障的覆蓋面窄,殘疾人低保尚不能做到應保盡保。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殘疾人,可謂是各類群體裡“弱勢”中的“弱勢”群體,不少農村殘疾人一輩子都在貧困陷阱中掙扎,生活極其艱難。因此,在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新時代,如何通過社會保障這個制度安排,提高農村殘疾人可行能力、生活水平,是一個具有現實價值的課題。基於此,《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研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這一核心議題展開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主要研究結論認為:第一,殘疾人是由於生理或精神上損傷而對一個人從事日常活動產生了實質性的和長期性的影響的人。殘疾人社會保障是指國家給予殘疾人特別扶助,滿足其基本物質需求,以及提供專門針對殘疾人的特殊保障的一個特殊制度安排。中國鄉村振興是指,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遵循市場基本規律,以制度改革和政策創新為抓手,通過培育鄉村發展內生力量,促進鄉村全面復甦,進而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一種發展戰略。
第二,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農村殘疾人的特惠保障尚比較缺乏、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的供給理念比較滯後、城鄉殘疾人社會保障差距大、殘疾老人和重度殘疾人的養老與生活照料問題突出、農村殘疾人的服務保障供給普遍不足、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運行不暢。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立法滯後、對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認識有待提高、城鄉二元結構的深遠影響、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監督機制不健全、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市場化改革過慢、社會公共精神有待增強。
第三,鄉村振興作為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階段推進,需要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目標保持一致。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同樣如此,需要構建好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評價體系,並將各項指標的水平與鄉村振興進程保持同步提升。
第四,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需要明確指導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則,並從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立法、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意識加強、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的資金投放力度加大、社會公共精神培育、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管理與監督強化等入手,有步驟地推進。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江維國,湖南益陽人,管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高級經濟師,湖南農業大學“1515”人才培養團隊核心人員,主要從事農民社會保障與農村公共管理研究。
胡揚名,湖南祁東人。現為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1515”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才培養對象,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專家。主要研究領域:農村社會保障、農村公共產品、基層社會治理等。
於勇,湖南永州人,博士。現就職於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碩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1515”學術骨幹人才。主要研究領域:農村健康服務、衛生信息管理、衛生資源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