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加快推進我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豫政〔2021〕36號)和《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三門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三政〔2021〕6號)等有關精神,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發展,格外關心、關注殘疾人。“十三五”時期,全市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全市發展戰略大局,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市殘疾人事業邁上新台階。殘疾人兜底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市21789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脫貧;共有8.8萬餘名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列為低保、特困供養救助對象;充分運用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9.6萬餘人次,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0.8萬餘人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完成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442戶,改造率100%;完成9316戶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94%;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達到95%;2210名殘疾兒童得到康復救助,基本實現應救盡救。殘疾人教育工作穩步推進。6所普通幼稚園開展學前融合教育試點,128名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1432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5%。殘疾人就業狀況明顯改善。累計培訓殘疾人7715人,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就業創業7036人。宣傳文化體育活動更加活躍。在市廣播電視台開播《人道崤函》殘疾人專題節目,深入開展“殘疾人文化活動周”“書香中國、閱讀有我”等宣傳文化活動和各種殘疾人朋友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文化娛樂活動,我市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多次在全省殘疾人藝術匯演獲得獎項;培養了一批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在全省和全國殘運會、特奧會及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等大型賽事上多次摘金奪銀,為我市爭得了榮譽。殘疾人權益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設立殘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7個,辦理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42件。殘疾人事業投入持續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下達殘疾人發展補助資金6117.87萬元。建設殘疾人康復服務設施3個,累計投入9000餘萬元,基層服務殘疾人能力持續增強。
我市有16.05萬殘疾人,占常住人口的7.87%,其中持證殘疾人68760人。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一是殘疾人返貧致貧風險高,相當數量的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還比較困難;二是殘疾人社會保障水平和就業質量還不高,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殘疾人公共服務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衡、質量效益不高、可及性不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存在差距,殘疾人多樣性需求沒有得到很好滿足,農村殘疾人工作仍相對薄弱;四是殘疾人平等權利還沒有充分實現,侵害殘疾人權益的現象仍有發生。
“十四五”時期,全市上下要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加快發展殘疾人事業,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增強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團結帶領殘疾人和全市人民一道,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共建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弱有所扶,把殘疾人事業納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殘疾人生活品質、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為主線,以不斷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讓殘疾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殘疾人工作領導體制,推動殘疾人事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殘疾人保障和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對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激發殘疾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滿足殘疾人多層次、多樣性的發展需要。
堅持普惠特惠相結合。著力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織密扎牢殘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網,促進殘疾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堅持固根基、提質量。深化殘疾人服務供給側改革,強化殘疾人事業人才培養、科技套用、信息化、智慧型化等基礎保障條件,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統籌協調、形成合力。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和社會力量、市場主體協同作用,發揮地方優勢和基層首創精神,集成政策、整合資源、最佳化服務,促進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動城鄉、區域殘疾人事業均衡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生活品質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多層次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殘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穩定保障,重度殘疾人得到更好照護。多形式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基本形成,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均等化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明顯提高。無障礙環境持續最佳化,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權利得到更好實現。殘疾人事業基礎保障條件明顯改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到2035年,殘疾人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我市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相適應。殘疾人物質生活更為寬裕,精神生活更為豐富,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平等包容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參與、公平發展的權利,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三、重點任務
(一)健全多層次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提高殘疾人民生保障水平
1.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易返貧致貧殘疾人跟蹤監測和幫扶工作,落實“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要求,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及時納入我市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範圍,做到精準監測,確保應納盡納。持續落實殘疾人“兩不愁三保障”政策措施,做好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幫扶工作。對脫貧人口中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加強智志雙扶,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幫助提高內生髮展能力,實現就業增收。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脫貧殘疾人,按規定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並按困難類型及時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等,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依法保障農村殘疾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權益。在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幫助殘疾人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成果。扶持農村殘疾人參與鄉村富民產業提升行動,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殘聯組織和殘疾人協會作用,組織協調資源力量加強對殘疾人的關心關愛。
2.強化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提供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或最低生活保障。落實低收入家庭重度殘疾人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政策。對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的重度殘疾人、老年殘疾人等困難民眾,通過增加金額或拉大補助檔差等方式適當提高救助水平。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按時足額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中的殘疾人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加強殘疾人就業促進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的已就業殘疾人可按規定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並在其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超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後給予一定時間的漸退期。適當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強化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互補銜接,減輕殘疾人醫療費用個人負擔。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子女、殘疾兒童,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含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含高職、大專)階段全部納入教育救助範圍,享受學生資助政策,給予減免費用、發放助學金、安排勤工儉學崗位等多樣化的教育救助。加強生活無著流浪乞討殘疾人救助安置和尋親服務。做好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中困難殘疾人急難救助工作。
3.加快發展殘疾人托養和照護服務。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推動開展殘疾人長期照護服務。著力增強縣級特困救助供養服務機構對殘疾人特困對象的照護服務能力。研究制定農村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政策,為符合條件、有長期照護需求的重度殘疾人提供集中照護服務、日間照料、居家服務、鄰里互助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化照護服務。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訪視、照護服務。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畫”,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完善服務功能,接收符合條件的老年殘疾人。
4.落實政府為重度殘疾人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資助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殘疾人個體工商戶和安置殘疾人就業單位社會保險進行補貼等政策,幫助殘疾人按規定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落實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的政策,按規定做好重性精神病藥物維持治療參保患者門診保障工作。支持就業殘疾人依法參加失業保險。推動用人單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加強工傷預防和工傷職工康復工作。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保障範圍。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合殘疾人的意外傷害、補充養老、補充醫療等商業保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為殘疾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等商業保險。
5.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全面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按規定擴大補貼對象範圍、提高補貼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對城鄉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予以補貼。支持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發展,提高集中養育殘疾兒童福利保障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為殘疾兒童發放福利津貼。對符合條件的城鎮殘疾人家庭優先配租公租房,持續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家庭實施危房改造。
6.落實惠殘優待政策。落實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生活用水、電、氣、暖優惠補貼政策和電信業務資費優惠政策。落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政策和殘疾人乘坐市內公共汽車等優待政策,為殘疾人攜帶輔助器具、導盲犬等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入公共場所提供便利。持續完善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服務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針對精神障礙患者康復需求,提供簡單的訓練指導、心理疏導、知識普及、康復諮詢和轉介服務等多種康復服務。加強殘疾軍人、傷殘民警相關撫恤優待工作,妥善解決傷病殘軍人生活待遇、子女入學等現實困難,保證殘疾軍人、傷殘民警優先享受扶殘助殘政策待遇、普惠性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7.加強突發公共事件中對殘疾人的保護。推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保障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支持研發適用於殘疾人的專業救援技術和設備。加強殘疾人集中場所和殘疾人服務機構安全保障、應急服務和消防安全能力建設。村(社區)探索建立結對幫扶制度,動員村(居)民協助殘疾人更好應對突發災害事故。開展殘疾人應急科普宣傳,引導殘疾人增強自救互救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殘疾人應急救援基地,為有特殊需求的殘疾人提供安全保障。
(二)健全就業創業支持體系,推動實現殘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1.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開展殘疾人就業促進專項行動,落實殘疾人就業支持政策,對正式招錄(聘)殘疾人的用人單位按規定給予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設施設備購置改造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等扶持。依法大力推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給予獎勵。落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保障殘疾人就業培訓、就業服務、補貼獎勵等相關資金投入。落實國家殘疾人就業稅費優惠政策。支持非營利性殘疾人集中就業機構持續發展。大力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鼓勵殘疾人通過新就業形態實現就業。加大對輔助性就業機構的支持力度,組織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等就近就便參加生產勞動和職業康復。做好殘疾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工作,安排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扶持和規範盲人按摩行業發展,推動各類醫療機構積極吸納符合條件的盲人醫療按摩人員就業,探索支持盲人醫療按摩人員開辦診所並逐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支持手工製作等殘疾婦女就業創業項目,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殘疾人親屬就業創業,實現零就業殘疾人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2.提升殘疾人職業素質和就業創業能力。貫徹落實《河南省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幫助有就業願望、具備就業身心條件、有培訓需求的殘疾人普遍得到相應的職業素質培訓、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繼續開展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完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保障和管理制度。積極發現、選拔、培養一批殘疾人高技能人才,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四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全國殘疾人崗位精英職業技能競賽。
3.加強殘疾人就業服務。充分發揮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和各類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等作用,為殘疾人和用人單位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將殘疾人就業需求信息納入就業信息平台,建立台賬、動態管理。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開展“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就業服務。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納入就業援助範圍,持續開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就業服務活動。加強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在場地、設備、資金、人員等方面給予保障。加大政府購買殘疾人就業服務力度,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服務質量。
4.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合理確定殘疾人取得職業資格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等入職的體檢條件,對具有正常履職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的殘疾人,要依法保障其平等就業權益。用人單位應當為殘疾職工提供適合其身心特點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無障礙環境及合理便利,在晉職、晉級、崗位聘任、職稱評定、社會保險、生活福利等方面給予其平等待遇。加強殘疾人就業勞動監察,堅決防範和打擊侵害殘疾人就業權益的行為。
(三)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1.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繼續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完善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提高康復服務質量,滿足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標準、擴大救助範圍。推動對殘疾人基本輔助器具適配等康復服務給予補貼。加強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服務,廣泛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健全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院(康復醫療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級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完善全面康復業務布局,強化服務功能。支持兒童福利機構增加和完善康復功能,配備相應的康復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與醫療機構加強合作,提高康復醫療服務能力。加強社區康復,推廣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促進康復服務市場化發展。全面推行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支持保障簽約醫生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服務。加快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康復人才,加強康復學科建設和科學技術研究,發揮中醫藥在康復中的獨特優勢,推動康復服務高質量發展。
2.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服務。推廣安全適用的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增強優質康復輔助器具供給能力,推動康復輔助器具服務提質升級。實行對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給予補貼,鼓勵實施公益性康復輔助器具適配項目。完善康復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網路,加強各級康復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機構建設,提升適配技術水平,最佳化適配服務流程。加強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專業人員培訓,推動輔助器具適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社會力量及醫療、康復、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教育、就業、托養及照護機構開展康復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推廣社區康復輔助器具租賃、回收、維修等服務。
3.強化殘疾預防。落實《河南省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管理辦法》,制定實施《三門峽市殘疾預防行動計畫》。結合殘疾預防日等節點,廣泛開展殘疾預防宣傳教育,形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意識。構建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期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繼續針對先天性結構畸形等疾病實施干預救助項目,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發育障礙致殘。織密兒童保健服務網路,大力開展0—6歲兒童殘疾篩查,不斷提升兒童致殘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康復的能力和效果。開展防盲治盲、防聾治聾工作。加強慢性病、致殘性傳染病、地方病防控,減少因病致殘。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工作和服務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全面加強心理健康宣傳教育,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和社區心理干預,預防和減少精神殘疾發生。加強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管理,強化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和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加快公共場所急救設備配備,提高自然災害和火災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和院前急救能力,防止意外傷害致殘,減少因災害、事故、職業傷害等致殘。
4.推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全覆蓋。加快發展醫教、康教、科教相結合的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做好控輟保學工作,鞏固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水平,加快發展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著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重點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穩步推進殘疾人高等教育,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面向殘疾考生開展單考單招。開展殘疾人融合教育示範區、示範校和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遴選。落實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幼兒)予以資助。為殘疾學生提供輔助器具、特殊學習用品、康復訓練和無障礙等支持服務,為殘疾學生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和部分職業考試提供合理便利。
5.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健全殘疾兒童少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發揮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作用,實現適齡殘疾兒童少年“一人一案”科學教育安置。加快市、縣兩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逐步實現全覆蓋。加強縣(市、區)資源教室建設,逐步實現隨班就讀5人以上(含5人)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建設全覆蓋。各縣(市、區)根據殘疾學生規模、類型、分布等情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資源。支持符合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單獨設立特教班、特教幼稚園、特教學校並開展特殊教育。繼續改善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培養方式,提升教書育人能力素質。落實《河南省第二期國家手語和盲文規範化行動計畫》,加快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
6.提升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推進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鼓勵殘疾人參加“書香中原”全民閱讀等公共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殘疾人文化周”等殘疾人民眾性文化藝術活動,推動創建一批殘健融合文化服務示範中心(站、點),不斷滿足殘疾人文化需求。加強農村地區重度殘疾人文化服務,為盲人、聾人提供無障礙文化服務。鼓勵電視台、廣播電台、網路視聽媒體和融媒體中心開設殘疾人專題節目。發展特殊藝術,鼓勵殘疾人參與文化藝術創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扶持殘疾人題材圖書等出版。扶持殘疾人特殊藝術人才和師資培養。積極參加第十一屆河南省殘疾人藝術匯演。
7.推動殘疾人體育全面發展。將殘疾人作為重點人群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行動,組織殘疾人參加各類全民健身活動,發展殘疾人康復健身體育身邊化服務。積極備戰國內外殘疾人體育賽事,不斷提高競技水平。參加河南省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探索建立殘疾人運動員選拔、輸送、就學、就業、獎勵等機制。
8.推進殘疾人服務業發展。完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標準體系,推動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常住人口。開展殘疾人服務需求評估和服務資源調查,加快康復輔助器具、康復教育、托養照護、生活服務、無障礙、文化休閒等殘疾人服務業發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和市場主體參與殘疾人服務,滿足殘疾人多元化、多層次品質生活需求。扶持各類殘疾人服務機構發展,支持殘疾人服務機構連鎖化、品牌化運營。嚴格規範殘疾評定和殘疾人證核發管理,全面推行殘疾人證電子證照套用,實現“跨省通辦”。
(四)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為殘疾人更好融入社會提供良好環境
1.加強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權益維護。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等法律、法規,配合市人大、政協開展執法檢查、視察和調研,確保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有效實施。開展殘疾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專項行動,結合“八五”普法開展殘疾人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將殘疾人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象,完善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協調機制,培養助殘公益律師隊伍,發揮市、縣兩級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開展法律援助志願助殘行動,為殘疾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救助服務。發揮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全國殘疾人信訪信息系統、河南省信訪信息系統等網路信訪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殘疾人權益維護應急處置機制,堅決打擊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不斷拓寬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民主參與、民主協商渠道,有效保障殘疾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2.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維護政策。貫徹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河南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實施無障礙環境市縣建設三年行動,在鄉村振興、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中統籌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道路、公共運輸、社區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殘疾人服務設施、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等加快開展無障礙建設和改造。提高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水平。支持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開展無障礙建設及改造,配備殘疾兒童災害逃生設施設備,提高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探索推進傳統無障礙設施設備數位化、智慧型化升級。提高無障礙設施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和全社會無障礙意識,加強無障礙監督,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將信息無障礙作為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政府政務、公共服務、電子商務、電子導航等信息無障礙建設,加快普及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和自助公共服務設施設備無障礙,幫助殘疾人消除“數字鴻溝”,共享數字生活。
3.營造自強和助殘的文明社會氛圍。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扶殘助殘納入公民道德建設、文明創建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內容,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扶殘助殘傳統美德,積極倡導殘疾人“平等、參與、融合、共享”的現代文明理念,營造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文明社會氛圍。大力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鼓勵殘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實施助殘慈善項目。加快發展扶殘助殘志願服務組織,深入開展“豫•愛同行”“集善助殘、出彩河南”“助殘陽光行動”等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培育“善行中原”等殘疾人慈善事業品牌。激發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加強殘疾人事業全媒體傳播能力建設,辦好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充分依託《豫•愛同行》《共享陽光》等品牌節目作用,講好我市殘疾人故事。支持殘疾人題材優秀紀錄片、公益廣告、網路視聽節目製作播出。開展“全市自強模範”和助殘先進評選表彰。
(五)加強支持保障措施,促進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1.強化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領導體制。加強黨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有效落實,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市場推動、殘疾人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把殘疾人事業發展納入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各地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要統籌協調,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職盡責、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2.健全多元化投入格局。各地要按規定保障殘疾人事業經費,按照支出標準和支出責任合理安排經費。建立完善彩票公益金支持殘疾人教育、康復、無障礙改造、文化、體育等助殘項目的制度,增加彩票公益金助殘事業支出。加快構建預算績效管理體系,資金原則上優先保障實施需求量大、效果好、殘疾人滿意度高的項目。落實殘疾人事業金融、稅收等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各級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公益慈善組織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慈善捐贈等資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格局。
3.推進殘疾人服務設施和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實現有條件的縣(市、區)殘疾人服務設施全覆蓋,促進服務設施規範運營和發揮效益。鼓勵各地將政府投資建設的殘疾人服務設施無償或低價提供給公益性、普惠性殘疾人服務機構使用,對新建民辦殘疾人康復和托養機構給予支持。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殘疾人服務設施和基層殘疾人組織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項目納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殘疾人服務體系,推動數位化服務在助殘中的普惠套用。改進殘疾人服務需求和服務供給調查統計,完善殘疾人口基礎數據,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
4.加快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大科技助殘工作力度,促進生命健康、人工智慧等領域科學技術在殘疾人服務中示範套用,開展康復、殘疾預防、主動健康等基礎研究,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套用。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殘疾人服務科技創新和套用。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增設康復治療、康復工程技術、特殊教育等相關專業,加強殘疾人服務從業人員職業能力建設和職稱評定,加快培養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托養照護、文化、體育、社會工作等專業人才隊伍。
5.增強基層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將殘疾人公共服務納入縣(市、區)、鄉鎮(街道)政府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和村(居)委會承擔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及協助政府的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實施縣域殘疾人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明確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建設縣、鄉、村三級聯動互補的基層殘疾人服務網路,開展殘疾人需求評估,加強服務資源統籌,促進殘疾人事業城鄉協同發展。鄉鎮(街道)普遍建立“陽光家園”“殘疾人之家”等服務平台,開展殘疾人集中照護、日間照料、社區康復、輔助性就業等服務。將殘疾人服務納入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鄉鎮(街道)、村(社區)為殘疾人服務提供場地,村(居)委會將殘疾人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做好走訪探視、集中照護、日間照料、居家服務、鄰里互助、安全提示、輔助性就業、社會工作等服務工作,實現“鄉鄉有平台(設施)、村村有服務”。開展特殊困難殘疾人上門辦證等便利化服務。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在城鄉社區有序開展助殘服務。
6.發揮殘疾人組織橋樑紐帶作用。各級殘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各項任務,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履行“代表、服務、管理”職能,為殘疾人解難,為黨和政府分憂,把殘疾人民眾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聽黨話、跟黨走。深化各地殘聯改革,通過專兼掛等方式,增強工作活力。進一步強化基層殘聯組織建設,提高縣(市、區)和鄉鎮(街道)殘聯服務能力,實現村(社區)殘疾人協會全覆蓋。規範殘疾人工作專職委員選聘、任用、績效考核,改善工作待遇,提高履職能力。支持殘疾人專門協會建設,加大經費和工作條件保障力度,充分發揮“代表、服務、維權、監督”作用。加強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重視殘疾人幹部、年輕幹部、基層幹部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和懂殘疾人、知殘疾人、愛殘疾人、心繫殘疾人的高素質、專業化殘聯幹部隊伍。加強各級殘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踐行好乾部標準,恪守職業道德,加強思想修養,提高專業素質,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
四、實施機制
實施本規劃是各地政府的責任和全社會的義務。各地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及相關部門要加強規劃實施動態監測和跟蹤問效,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要在“十四五”末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及時公開有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