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注釋
“遯” 是遁的異體字,意思通“遁”。
基本字義
--------------------------------
● 遯 dùnㄉㄨㄣˋ
◎ 同“遁”。
康熙字典
遯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遯--------------------------------------------------------------------------------
【
集韻】遁本字。【易·遯卦】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
不惡而嚴。【書·微子】我不顧行遯。 又【韻會】水名。夜郞縣有遯水。餘詳前遁字注。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遯
--------------------------------------------------------------------------------
逃也。從辵從豚。徒困切
漢語大詞典
遯
《漢語大詞典》
遯1 [dùn ㄉㄨㄣˋ]
同“ 遁1 ”。亦作“ 踲1 ”。
----------------------------------------------------------------------------------
遁1 [dùn ㄉㄨㄣˋ]
亦作“ 遯1 ”。1.遷移。《說文·辵部》:“遁,遷也。”
徐鍇 系傳:“《尚書》 殷高宗曰:‘既乃遁於荒野。’是遷於荒野也。”參見“
遁思 ”。2.逃亡;逃跑。《書·微子》:“自靖,人自獻於先王,我不顧行遯。”
蔡沈 集傳:“特去其位而逃遯於外耳。”《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諸侯救 鄭 , 楚 師夜遁。”《漢書·蕭何傳》:“ 漢王 數失軍遯去, 何 常興 關中 卒,輒補缺。”《東周列國志》第二四回:“ 子華 穴牆謀遁, 鄭伯 殺之。” 清 李漁 《蜃中樓·獻壽》:“
黑漫漫雲起陰陽混,亂紛紛魃走魍魎遯。” 毛澤東 《
西江月·井岡山》詞:“ 黃洋界 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3.走;跑。《呂氏春秋·高義》:“﹝ 子囊 ﹞不復於王而遁。” 高誘 註:“遁,走也。” 宋 葉適 《長潭王公墓志銘》:“戶曹葬於 剡 , 剡 之南, 胡塍 官塘 西, 上金 西北小遁數十百里,大抵 王 氏家也。”4.隱匿。《楚辭·離騷》:“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王逸 註:“遁,隱也。” 南朝 宋 鮑照 《從登香爐峰》詩:“高世伏音華,綿古遁精魄。”5.隱避;隱居。《漢書·王貢兩龔鮑傳贊》:“
郭欽 、
蔣詡 好遯不污,絕 紀 唐 矣!”《後漢書·郅惲傳》:“﹝
郅惲 ﹞遂系須冬,會赦得出,乃與同郡 鄭敬 南遁
蒼梧 。”
李賢 註:“遁,隱也。” 唐 韓愈 《復志賦》:“進既不獲其志願兮,退將遁而窮居。” 張昭漢 《隱居》詩:“謹謝塵機遯 海門 ,盈盈一水帶孤村。”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五》:“可惜眾寡不敵,終被逼上 午門 ,此後則遁入公園,避去近於‘帶隊’之厄。”6.躲避;迴避。 漢
王褒 《
四子講德論》:“是伯牙 去 锺期 ,而 舜 禹 遁 帝堯 也。於是欲顯名號、建功業,不亦難乎!”7.放縱;淫逸。《
呂氏春秋·本生》:“世之貴富者,其於聲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則遁焉。” 高誘 註:“遁,流逸不能自禁也。”《淮南子·本經訓》:“凡亂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 高誘 註:“流,放也。遁,逸也。”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風骨》:“於是習華隨侈,流遁忘反。” 嚴復 《救亡決論》:“一及事功,則淫遁詖邪,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矣。”8.失。《呂氏春秋·報更》:“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士其難知,唯博之為可,博則無所遁矣。” 高誘 註:“遁,失也。”《後漢書·劉平趙孝等傳序》:“存器而忘本,樂之遁也;調器以和聲,樂之成也。”
李賢 註:“遁,失也。言盛飾锺簴之器而忘移風之本,是失樂之意也。” 宋
葉適 《厲君墓志銘》:“學惟遠而聞無狹,師惟久而業弗遯,不淑其身不止。”9.欺。《管子·法禁》:“卑身雜處,
隱行辟倚,側入迎遠,
遁上而
遁民者,聖王之禁也。”
尹知章 註:“卑身雜處,所以遁上。隱行避倚,所以遁民。”
王念孫 《讀書雜誌·管子三》:“遁上而遁民者:遁,欺也。言上欺君而下欺民也。《廣雅》曰:‘遁,欺也。’
賈子 《過秦篇》曰:‘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史記·酷吏傳序》曰:‘奸偽
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皆謂上下
相欺也。遁,字亦作遯。《淮南·脩務篇》:‘審於形者,不可遯以狀。’ 高 注曰:‘遯,欺也。’”《
淮南子·繆稱訓》:“世莫不舉賢,或以治,或以亂,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 高誘 註:“遁,欺。”
嚴復 《原強》:“然其流弊之極,至於懷詐相欺,上下相遁,則忠孝之所存,轉不若貴信果者之多也。”
遁2 [qūn ㄑㄩㄣ]
通“ 逡1 ”。
見“ 遁2巡 ”。
遁3 [xún ㄒㄩㄣˊ]
通“ 巡1 ”。
《漢書·雋不疑疏廣等傳贊》:“
薛廣德 保
縣車之榮,
平當 逡遁有恥,
彭宣 見險而止,異乎‘苟
患失之’者矣。”
顏師古 註:“遁讀與巡同。”《漢書·敘傳下》:“ 不疑
膚敏,應變
當理,辭 霍 不婚,逡遁
致仕。” 顏師古 註:“遁讀與巡同。”
【
遁人】指心多疑畏的人。 清 胡式鈺 《語竇》:“斥人委靡不光採為遁人。”參見“
遁民 ”。
【
遁入空門】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多指出家為僧尼。《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姚雪垠 《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八章:“天下重見昇平,他自己決不留戀富貴,功成身退,遁入空門,做一個與世無爭的人。”《新華文摘》1981年第6期:“今天青年人,由於一時的挫折,忿而看破紅塵,遁入空門,我聽見,並不驚異。”亦作“
遁跡空門 ”、“ 遁跡空門 ”。《紅樓夢》第七十回:“爭奈 寶寶 因
柳湘蓮 遁跡空門,又聞得
尤三姐 自刎,
尤二姐 被
鳳姐 逼死,又兼
柳五兒 自那夜監禁之後,病越重了:連連線接,閒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天雨花》第五回:“逼得我,此一身,走投無路,
因此上,來披剃,遁跡空門。” 清
俞樾 《
右台仙館筆記》卷一:“且女弱亦不任中饋事,苟或遁跡空門,是廢大倫,誠不可也。”《今古傳奇》1983年第4輯:“ 智明長老 遲疑不語,自己是個
萍蹤浪跡之人,生生死死,恩恩怨怨,已成
過眼煙雲,今已遁跡空門。”
【
遁上】謂避而不見在上位者;與在上位者不合作。《
韓非子·八說》:“棄官寵交謂之有俠,
離世遁上謂之高傲。”
1.逃亡。《東觀漢記·劉愷傳》:“故 居巢侯
劉般 嗣子 愷 當襲父 般 爵,而稱父遺意,
致國弟 憲 ,遯亡七年,所守彌固。”《新唐書·突厥傳上》:“ 高宗 責曰:‘
頡利 敗,爾不輔,無親也; 延陀 破,爾遯亡,不忠也。’”2.猶散失。 宋
蘇舜欽 《依韻和勝之<暑飲>》:“
真氣潛遁亡,半夜忽發霍。”
【遁屍】中醫學病名。流注的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忍冬》:“五種屍注……遁屍者,附肉入骨,攻鑿血脈,每發不可見死屍,聞哀哭便作也。”參見“ 流注 ”。
【
遁天之刑】謂違背自然規律所受的刑罰。《莊子·列禦寇》:“自是,
有德者以不知也,而況有道者乎,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郭象 註:“仍自然之能以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形戮及之。”
成玄英 疏:“不知物性
自爾,矜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既乖造化,故形戮及之。”
【
遁天妄行】謂違背自然規律而
胡作非為。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皆違理謬感,遁天妄行,彌非真有矣。”
謂違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說,違背天性與真情。倍,通“ 背 ”。《莊子·養生主》:“是
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
古者謂之
遁天之刑。”一本作“ 遯 ”。 成玄英 疏:“言逃遁天理,倍加
俗情。”
陸德明 釋文:“遯天,徒遜反,又作遁。”
陳鼓應 今註:“一說背情。如
林希逸 說:‘背棄其
情實。倍與背同。’按古書倍、背通用。” 嚴復 《原強》:“故其既入 中國 也,雖名為之君,然數傳以後,其子若孫,雖有祖宗之
遺令切誡,往往不能不厭勞苦而事逸樂,棄敦德而染澆風,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其不
漸摩而與漢物化者寡矣。”
隱居之人。 宋
葉適 《送趙景明知池陵縣》詩:“田園多遯夫,未必抱奇蘊。”
【
遁五】《易·遯》:“九五,
嘉遯,
貞吉。”《遯》卦第五爻
爻辭為讚美隱遁,後因以“遁五”指隱遁。 清
龔自珍 《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遁》五志終決,《壯》六跡猶佇。”
【
遁化】1.猶言隱遁變化。《
雲笈七籤》卷五二:“上景八神,一合
入身,舉形遁化,流變適真。”《
雲笈七籤》卷八五:“ 熙 得身詣 朱陵 ,兒子得遁化,游洞天。”2.道士死亡的婉稱。 唐
顏真卿 《有唐
茅山元靖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先生以 大曆 己酉歲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於 茅山 、
紫陽 之別院,春秋八十有七。”《至順鎮江志·道觀·宮》:“﹝
金壇縣 ﹞ 燕洞宮 ,在 茅山 燕洞 口,女仙 錢妙真
遁化立祠之所。”
【遁心】亦作“遯心”。
1.猶言逃避苟免之心。《禮記·緇衣》:“教之以政,
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
陸德明 釋文:“遯,徒遜反。亦作遁。”
陳澔 集說:“遯,謂逃遯苟免也。”2.隱晦不明之心意。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神思》:“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遯心。”
【遁世】亦作“遯世”。
避世隱居。 《孔叢子·記義》:“ 孔子 讀《詩》及《
小雅》,
喟然而嘆曰:‘……於《考盤》見遁世之士而不悶也。’”《後漢書·陳蕃傳》:“以遯世為非義,故屢退而不去。”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 宋 蘇軾 《阮籍嘯台》詩:“ 阮生 古
狂達,遁世默無言。”
郁達夫 《
蜃樓》八:“他自己也覺得仿佛已經變成了一位遁世的修道士的樣子。”
避世隱居而長期不出。 明
歸有光 《白庵程翁八十壽序》:“其所見四方賢
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幾;遁世長往、
懷道蘊術之士有幾?” 明 歸有光 《題玉女潭記》:“由此言之,余殆疑所謂仙人之跡者,皆遯世長往之士有所託而為之,亦 史君 類耶?”
謂逃避世俗而心無煩憂。《易·乾》:“不成乎名,遯世無悶。”
孔穎達 疏:“謂逃遯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 明
王守仁 《
傳習錄》卷下:“諸君只要常常懷箇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進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處。”亦作“
遁俗無悶 ”、“
遁逸無悶 ”。 南朝 梁
江淹 《
無為論》:“欲使自
天佑之,吉無不利,舒捲隨取,進退自然,遁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遁俗無悶,因時有待。”
【
遁世遺榮】謂避世隱居而拋棄榮華富貴。 晉
慧遠 《答何鎮南書》:“是故遁世遺榮,反俗而動。”
【
遁世隱居】避世而深居不仕。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遁世隱居,竟不
逢時。”亦作“
遁世幽居 ”。 北齊
劉晝 《新論·遇不遇》:“ 齊 之
華士 ,棲志丘壑,而 太公 誅之; 魏 之 乾木 ,遁世幽居,而 文侯
敬之。”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門宴坐無傷道,遯世幽居也是賢。”
【遁世離羣】猶言避世獨處。《元史·隱逸傳序》:“後世之士,其所蘊蓄或未至,而好以跡為高,當邦有道之時,且遁世離羣,謂之
隱士。”《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寶釵道:‘你既說“
赤子之心”,古聖賢原以忠孝為赤子之心,並不是遁世離羣無關無係為赤子之心。’”
【遁北】猶敗逃。《
淮南子·兵略訓》:“然而前無
蹈難之賞,而後無遁北之刑,白刃不畢拔,而天下得矣。”
【
遁甲】古代方士術數之一。起於《易緯乾鑿度》
太乙行九宮法,盛於南北朝。神其說者,以為出自
黃帝 、
風后 及
九天玄女 ,皆妄誕。其法以
十乾的乙、丙、丁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為
六儀。三奇六儀,分置九宮,而以甲統之,視其加臨吉凶,以為趨避,故稱“遁甲”。《後漢書·方術傳序》:“其流又有風角、遁甲、七政、元氣、六日七分、
逢占、日者、
挺專、須臾、孤虛之術,及
望雲省氣、推處
祥妖,時亦有以效於事也。” 李賢 註:“
遁甲,推六甲之陰而隱遁也。今書《
七志》有《遁甲經》。” 前蜀
貫休 《
古塞下曲》之一:“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中國近代文論選·論科學之發達可以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而俗夸遁甲
術者,謂人能入地賓士。”一說,“遁甲”當雲“循甲”,以六甲循環
推數,遁即“循”字。參閱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九。
【遁甲神】道教語。謂應遁甲之法而顯示之神。《元史·英宗紀一》:“﹝延佑七年夏四月﹞己未,
紹慶路
洞蠻為寇,命 四川行省 捕之。祭遁甲神於
香山 。”參閱 清
褚人獲 《堅瓠秘集·遁甲神》。參見“ 遁甲 ”。
【
遁仙】對隱者或道士的敬稱。《
藝文類聚》卷九四引 南朝 梁
劉孝威《辟厭青牛畫贊》:“遁仙托稱,妖寇馮名。” 清 方履籛 《鶴樓雅集圖記》:“ 吳 楚 之濱,樓觀之美,足以靚遁仙、廓
幽抱者,殆以十計,而
黃鶴樓 為最雄。”
【
遁民】指心多疑畏的人。《列子·楊朱》:“生民之不得休息,為四事故:一為壽,二為名,三為位,四為貨。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謂之遁民也。”
張湛 註:“違其自然者也。”一本作“
遁人 ”。 蕭登福列子古注今譯:“‘民’本作‘人’, 敦煌 殘卷作‘民’。 王重民 曰:‘人’應作‘民’, 宋 本未回改 唐 諱。”
【
遁母】指女
遁甲神。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遁母》:“
錢唐 戴厚甫 淳 , 鄧文肅公 之壻也,精遁甲法。 戴 之母常
寢處樓上,忽一夕,驚見紅光貫室,急開幃,細視之,乃是一婦人,獨立榻前,自拔金釵遺母,既而無所見。母以語 戴 。答曰:‘適某祭
遁神,遂致此耳。遁母見,某必不久於人世矣。’由此
悒悒不樂,逾數月,果卒。”參見“
遁甲神 ”。
【遁芝】道教指人體五臟、九孔和八脈。《黃庭內景經·隱藏》:“三氣徘徊得神明,
隱龍遁芝雲琅英。”
務成子 註:“五藏、九孔、八脈為內芝,故曰遁芝。”
【
遁名】猶言隱姓埋名。《
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三國 魏
劉邵 《
七華》:“
玄休先生 ,棄世遁名。”《梁書·文學傳下·謝幾卿》:“遁名屠肆,發跡關市,其人緬邈,餘流可想。”
【
遁名改作】
竄改物名,改變作品。《孔子家語·刑政》:“巧言
破律,遁名改作,執左道與亂政者,殺。”
王肅 註:“變言與
物名也。”
【
遁名匿跡】隱姓埋名,不露行跡。 宋
蘇舜欽《粹隱堂記》:“故耿介剛直之士,一不與細合,則颯然
遠舉,遁名匿跡,惟恐有聞於人也。”
猶退守。 明
梅鼎祚 《玉合記·通訊》:“下官遯守東隅,師徒左次,坐觀賊敗,生戴君讎,何如泛五湖之舟,歸南岡之步。”
【遁2巡】遲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樣子。遁,通“ 逡 ”。《漢書·陳勝項籍傳贊》:“ 秦 人開 關
延敵,九國之師遁巡而不敢進。”
顏師古 註:“遁巡,謂疑懼而卻退也。
遁音千旬反。”按, 漢
賈誼 《新書·過秦上》作“逡巡”。 清 方履籛 《趙收庵先生二學圖記》:“遁巡忘答,從登前墀,操卮執觚,立醊其醨。”
【遁形】亦作“遯形”。
1.猶言隱藏形體。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鬼無隱謨,物無遁形。” 晉
郭璞 《
江賦》:“ 岷 精
垂曜於東井, 陽侯 遯形乎大波。” 宋
蘇舜欽 《永叔石月屏圖》詩:“有如
君上明,下燭萬類無遁形,光豔百世無虧盈。”
鄒韜奮 《患難餘生記》第三章:“如今把事實指出,愈使
魑魅魍魎無所遁形於光天化日之下了!”2.古代方士稱有法術能隱身。《
藝文類聚》卷三七引 南朝 齊
孔稚珪 《褚先生百玉碑》:“亦有羽化
蛻蟬,觸影遁形,神翥
帝宮,跡留劍杖。”《
太平廣記》卷七八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茅安道》:“二子逕往修謁,意者脫為 晉公 不禮,即當遁形而去。”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漢 時, 解如辜 、 張貂 皆能
隱淪,出入不由門戶,此後世遁形之祖也。”
【
遁形術】古代方士所稱隱蔽自己使人目不能見到的法術。 明 謝肇淛《五雜俎·人部二》:“傳記載劍俠事甚多,其有無不可知,大率與遁形術相表裏。”
猶言避世隱居。《後漢書·逸民傳·法真》:“ 真 曰:‘吾既不能遯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
隱絕,終不
降屈。”
【遁走】亦作“遯走”。
1.猶逃走。《史記·匈奴列傳》:“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梁書·元帝紀》:“丙寅, 詧 遁走。” 明
唐順之 《
三沙賊遁疏》:“ 三沙 殘賊圍困窮逼……乘潮由 三沙 北面 跚港 地方往
北洋 遯走去訖。”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李秀成被擒》:“ 金陵 之拔也,偽 忠王
李秀成 偕一僮遁走
方山 。”2.古代方士謂仙人能借金、木、水、火、土遁藏身形而走。《中國近代文論選·論科學之發達可以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 哪吒太子 之乘風火輪, 土行孫 之遁走地中。”參見“
五遁 ”。
【
遁志】隱遁心志。 晉
陸雲 《榮啟期贊》:“芒芒至道,天啟德心,自昔逸民,遁志山林。”
【
遁佚】放縱;淫佚。 漢
枚乘 《
七發》:“淹沈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
遁身】1.猶隱居。《後漢書·荀淑韓韶等傳論》:“ 漢 自中世以下,閹豎擅恣,
故俗遂以遁身矯絜放言為高。” 李賢 註:“放肆其言,不拘節制也。《論語》曰:‘隱居放言。’”《魏書·李諧傳》:“ 盧 遁身於
東掖, 荀 窘跡於南羅。”2.謂用遁形術隱藏身體。評彈《白蛇傳·發配》:“他勿曉得
白秀英 這
辰光早已遁身在一邊,將 王十千 變成自己的模樣。”
【
遁免】猶逃脫。《南史·恩幸傳·孔范》:“明日, 范 以其徒居中,以抗 隋 師,未陣而北, 范 脫身遁免。”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是夜又值逆風,礮破其二桅大船二,杉板小船五,其被小舟圍焚遁免之大船一,火輪船一。”
【遁尾】亦作“遯尾”。
語出《易·遯》:“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朱熹 本義:“遯而在後,尾之象,危之道也。占者不可以有所往,但晦處靜俟,可免災耳。”後因以指退居以待時機。 明
彭士望 《冬心》詩:“吾儕久閒居,遯尾牽柔情。愛翫窮愁中,繭縛絲
縈縈。”
【
遁奔】猶逃奔。《魏書·尉元傳》:“ 善居 遁奔
茱萸 ,仍與 張引 東走
武原 。”
【
遁呪】指
遁甲術之符咒。 清 黃軒祖《游梁瑣記·內黃大盜》:“ 陶 吶吶念遁呪, 泮 亦呪解之。”
【遁命】亦作“遯命”。
逃避任命。《後漢書·荀爽傳》:“
獻帝 即位,
董卓 輔政,復徵之。 爽 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復就拜 平原 相。”《後漢書·姜肱傳》:“乃白徵 肱 為太守, 肱 得詔……乃隱身遯命,遠浮海濱。再以
玄纁聘,不就。”
【遁肥】亦作“遯肥”。
猶
肥遯。語出《易·遯》:“上九:肥遯,無不利。”後指隱退。 宋 胡錡 《耕祿稿·擬犁春知犍為郡兼勸農使誥》:“爾剛木近仁,遯肥空谷,神光牛背,
訛寢莫羈。”
陳衍 《元詩紀事·洪德章》:“ 洪吾圃 先生當
有宋 末運,不樂仕進,遯肥蓄識,以詩律自鳴。”
【遁迯】亦作“遯迯”。
見“ 遁逃 ”。
【
遁法】1.指隱形藏身之法。 明 陸延枝 《說聽》卷上:“ 锺
髽髻 者,
乾州 人,隱於
終南山 ,有遁法。” 明 無名氏 《雲間雜誌》卷上:“
李福達 善遁法,改姓名,逃至 松 郡,舘於 孫雪牕 家。”2.猶違法。 清
侯玄涵 《夏允彝傳》:“或鉅猾朋賊,舞禁遁法,簡剔若神,把三尺岌然,不能毛髮撼也。”
猶隱居。《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曩遭王道衰缺,浮海遁居,大 魏 受命,則
襁負而至,斯蓋
應龍潛升之道,聖賢用舍之義。”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蓋公》:“ 漢 之起, 齊 人爭往乾世主,唯 蓋公 獨遁居不仕。”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知處州蔣公墓志銘》:“ 河南
郭忠孝 子 雍 ,遯居 長陽山 。” 侯鏡昶 《書學論集·書學家李瑞清》:“辛亥革命後,遁居 上海 ,著道衣,自號 清道人 。”
語出《書·說命下》:“既乃遯於荒野,
入宅於 河 。” 孔 傳:“既學而中廢業,遯居田野。”後用以稱隱居荒野。 明
陳子龍 《雜詩》之三:“
謀野愧良籌,遯荒適孤尚。”
鄭觀應 《盛世危言·典禮下》:“說者謂其求賢之誠,感格蒼昊,而不知其實由 高宗 遁荒之時,早知
傅說 之賢。”
【
遁思】1.遷移;離去。《詩·小雅·白駒》:“慎爾優遊,勉爾遁思。”
朱熹 集傳:“遁思,猶言去意也。”2.引申為退隱。 宋
羅大經 《
鶴林玉露》卷四:“ 文公 與公書云:‘更能不以樂天知命之樂,而忘與人同憂之憂,毋過於優遊,毋決於遁思,則區區者,猶有望於斯世也。’”
【
遁幽】猶遁隱。 唐 呂令問《府庭雙石榴賦》:“空遁幽以獨美,抱甘香而自捐。”
【
遁叟】隱居的老翁。為 唐
陸希聲 自號。 唐 陸希聲 《山居即事》詩之二:“ 君 陽 遁叟 何為樂,一炷清香兩卷經。” 宋 無名氏 《
實賓錄》:“ 遁叟 , 唐
希聲 自號也。”
【
遁俗】猶言逃避世俗。《
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王粲 《七釋》:“
潛虛丈人 ,
違世遁俗,恬淡
清玄,渾沌淳樸。”《南史·謝弘微傳論》:“ 敬沖 出入三代,驟經
遷革,遁俗之志,無聞貞固之道,居官之方,未免貨財之累。” 清
方履籛 《陸祁生宣南話舊圖序》:“
徇名未甘,遁俗已晚。”
【遁逃】亦作“ 遁迯 ”。亦作“遯逃”。亦作“遯迯”。
猶逃走。《
荀子·成相》:“主之孽,
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蹷。”《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臣得罪於 秦 ,懼而遯逃,無所
容跡。” 漢
焦贛 《易林·大壯之未濟》:“背室棄家,遁迯出走。” 清
陳維崧 《金明池·丙辰秋日書事》詞:“瘦巷空壕風蕭瑟,盡
堂燕幕烏遯迯無術。”
楊沫 《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幾個穿黑衣服的彪形大漢兇惡地盯著她,好像怕這個犯人遁逃似的。”
【遁跡】亦作“ 遁跡 ”。亦作“遯跡”。亦作“
遯跡”。
猶隱居;
隱跡。《晉書·文苑傳·李充》:“政異徵辭,
拔本塞源,遁跡
永日,尋響窮年,刻意離性而失其常然。” 南朝 宋
鮑照 《
秋夜詩》之二:“遁跡避紛喧,
貨農棲寂寞。” 唐
許渾 《
泛溪》詩:“遯跡驅雞吏,
冥心失馬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惟二翁不知何許人,遁跡深山,似亦修道之士,何以所為乃如此?”
碧野 《江漢行·荊山之玉》:“這
漳河 水庫,澄碧明麗,使人聯想到 荊山 之玉。它會不會是遁跡於人間的靈玉的化身?”
【
遁跡銷聲】謂隱居不出。《舊唐書·韋嗣立傳》:“若任用無才,則有才之
路塞,
賢人君子所以遁跡銷聲,常懷嘆恨者也。”
【
遁音】猶言銷聲匿跡。指隱居。《宋書·謝靈運傳》:“ 廣
滅景於
崆峒 , 許 遁音於
箕山 。”
【
遁叛】猶叛逃。《梁書·武帝紀中》:“遁叛之身,罪無輕重,並許首出,還復民伍。”
【
遁神】即
遁甲神。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遁母》:“母以語 戴 。答曰:‘適某祭遁神,遂致此耳。
遁母見,某必不久於人世矣。’”參見“ 遁甲神 ”。
【
遁退】逃跑退卻。《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七月,賊皆遁退。”
【
遁耕】避世隱居而從事農耕。 晉 皇甫謐 《高士傳·許由》:“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嶽 潁水 之陽,
箕山 之下,終身無經天下色。”
【遁秦】1.謂逃避 秦 的苛政。《漢書·梅福傳》:“
叔孫通 遁 秦 歸 漢 ,製作
儀品。”2.泛指逃避亂世、苛政。 元 楊維楨 《題<陶弘景移居圖>》詩:“
句容 洞天元第八, 茅 家兄弟遁 秦 臘。”
猶隱藏。《魏書·蕭寶夤傳》:“
文榮 與其從子 天龍 、
惠連 等三人,葉家將 寶夤 遁匿山澗,賃驢乘之,晝伏
宵行。”《元典章新集·刑部·刑禁》:“各處官司並不追求來歷,往往奉承應付,比及知覺,其人已行遁匿。”
嚴復 夏曾佑 《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若斯之倫,初則奔走竄逸,遁匿恐後,繼則俯首帖耳,扶犁服軛。”
李根源 《記雲南起義》:“重九之夜, 爾愷 遯匿民間,為講武生 何儼然 等搜獲。”
【
遁時】逃避時世。《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晉
夏侯湛 《莊周贊》:“遁時放言,
齊物絕尤。” 唐
王勃 《慈竹賦》:“不背仁以貪地,不藏節以遁時。”
猶遁世。 宋
葉適 《宿覺庵記》:“余老矣,病而力不給,惰而志不進,豈非不復知以古人自期而遯流汩沒於異方之學者哉?”
【
遁害】避開禍害。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賦》:“既銜利之情近,又遁害之無由。”
【
遁陰匿景】隱藏形跡。 晉
陸雲 《南征賦》:“遁陰匿景,靜言勿嘩。”
【
遁舍】猶捨棄。《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泰始 之朝,掛冠辭世,遁舍家業,隱於太平。”
【
遁敗】猶敗退。 唐 韓愈 《劉統軍碑》:“公為陳方,應變為械,與之上下,寇無所賴,遂至遁敗。”
【遁野】亦作“遯野”。
謂隱居民間。 清
閻爾梅 《戊申人日》詩:“遯野有情看
拾翠,封侯無相寫 凌煙 。”
【遁晦】猶言隱居
晦跡。 明
陳子龍 《寓山賦》:“仆觀世之君子,靜躁不同,遁晦亦異。”
1.避世隱居。 《楚辭·遠遊》:“形
穆穆以浸遠兮,離人羣而遁逸。” 王逸 註:“遁去風俗,獨隱存也。”《晉書·李重傳》:“外無希世之容,內全遁逸之節。”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眇遯逸於人羣,長
寄心於
雲霓。” 宋
蘇舜欽 《投匭疏》:“且遁逸之士,不示見聞,今陛下垂詔而雜舉之,是欲使之自見聞也。”2.退走;逃走。《梁書·侯景傳》:“賊黨大喜,告 景 曰:‘西師懼吾之強,必欲
遁逸,不擊,將失之。’” 宋
葉適 《故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自兵起,鹽商不敢行,傳言虜且犯 通 泰 ,而提舉官相繼遯逸,
鹽利大乏。”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役吏反牌,以遁逸為報。”亦指消失。
何其芳 《黃昏》:“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陰,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長夜的爐火邊,我緊閉著門而它們仍然遁逸了。”3.散失;遺漏。 宋 葉適 《<巽岩集>序》:“凡實錄、正史、官文書,無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錄、
野記,旁互參審,毫髮不使遁逸,
邪正心跡,隨卷
較然。”4.放縱;不可約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
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
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
【遁逸無悶】見“ 遁世無悶 ”。
【
遁情】猶隱情。《新唐書·突厥傳贊》:“然帝數
暴師不
告勞,料敵無遁情,善任將,必其功,蓋
黃帝 之兵也。” 清
劉獻廷 《
廣陽雜記》卷三:“增減離合,以度求數,數無遁情矣。”
章炳麟 《訄書·學蠱》:“ 軾 也使人跌逿而無主,設兩可之辯,仗無竆之辭,遁情以笑,謂道可見端而不覩其尾。”
1.猶逃散。 宋
葉適 《
南安軍三先生祠堂記》:“其治 南安 ,劇賊遁散,兵不用。”2.謂隱匿散失。 宋 葉適 《彭子復墓志銘》:“初, 子復 能勝冠,東南之學起。昔之
宿聞腐見皆已遯
散剽剝,奇論新說忽焉交列橫布。”
【遁棲】亦作“ 遁棲 ”。亦作“遯棲”。
隱伏;隱居。《宋書·前廢帝紀》:“其有
孝性忠節,幽居遯棲,信誠義行,廉正表俗……務加
旌舉,隨才引擢。”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司空圖》:“匪 夷 匪 惠 ,特忘反正之朝;載省載思,當徇遯棲之志。” 明
宋濂 《官岩院碑》:“若龍若象,遯棲無蹤。”
孫枝蔚 《覽古》詩 清 王西樵 評語:“《梁史》舊文不足據,
王禹偁 辨之詳矣。此作足表
遁棲之志。”
【
遁暑】猶避暑。 三國 魏
曹植 《
蟬賦》:“隱柔桑之稠葉兮,快啁號以遁暑。”
【
遁戢】猶隱匿。《新唐書·隱逸傳序》:“ 唐 興,賢人在位眾多,其遁戢不出者,纔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
【
遁棄】猶失去。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昔者 越國 遁棄宗廟,身為
窮虜。”
【
遁違】猶逃避。《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宗守湯失,越用遁違。”
李善 註:“
鄭玄 《禮記注》曰:‘遁,逃也。’
孔安國 《尚書傳》注曰:‘違,避也。’”
【
遁賊】逃匿的盜匪。 明 徐渭 《陶宅戰歸序》:“予嘗追憶季夏時,君獨驅遁賊百人陷臯埠澤中。”
【遁跡】亦作“遯跡”。
見“ 遁跡 ”。
【
遁跡方外】猶言避世隱居於僧道中。 清
顧文彬 《過雲樓書畫記·衡山補圖元賢深翠軒詩文卷》:“餘如 惟信 、
王忱 、 金愷 、 秦衡 、 陸敍 ,類皆 元 季遺民,或逃名宇內,或遁跡方外,並不欲
以姓字傳者。”
【遁跡空門】見“ 遁入空門 ”。
【
遁跡匿影】謂隱藏蹤跡和身形。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七》:“但諸公皆不知用兵,聞賊至則盛怒而出,一有敗衂則
退然沮喪,遁跡匿影唯恐不密。”
【
遁跡桑門】謂避開塵世而出家為僧。
桑門,即
沙門。 清
鈕琇 《觚賸·樹怪》:“
石濤 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跡桑門,結茅於 徽 之 黃山 。”
【
遁跡黃冠】謂避開塵世而做道士。
劉半農 《奉答王敬軒先生》:“原來先生是個留學 日本 速成法政的學生,又是個‘遁跡黃冠’的遺老,失敬失敬。”
【
遁跡潛形】謂隱藏蹤跡和身形。 明
張景 《飛丸記·園中落阱》:“若要行刺呵,要隱。當遁跡潛形,翦蔓除根纔事隱。”
1.隱居不仕的節操。 《南齊書·周顒傳》:“ 胤 兄 點 ,亦遁節清信。”《南史·謝朏傳》:“ 建武 四年,徵為侍中、
中書令,不應……及遯節不全,為
清談所少。”2.指隱蔽事項。 宋
葉適 《劉建翁墓志銘》:“已而
敷暢折衷,隱情遁節,如
鏡見象,奸民未嘗不避影歛跡也。”
【
遁飾】欺矇掩飾。 清
林則徐 《拿獲越獄人犯鄭毛子審明定擬折》:“嚴詰不移,案無遁飾。”
鄭觀應 《盛世危言·交涉上》:“每屆年終,將交涉各案……互相考證,庶枉直是非無能遁飾。” 鄭觀應 《盛世危言·間諜》附錄《申報·行軍以間諜為先》:“欲料敵情,使無遁飾,豈有他道哉?亦在乎多派間諜而已矣。”
【
遁榮】猶言逃避
榮祿。 漢
應劭《風俗通·十反序》:“
甯戚 商歌以
乾祿, 顏闔 逾墻而遁榮。”《
雲笈七籤》卷一○四:“君遠秀遁榮,無疲於心,潛形幽岳,靜思萬林。”
【遁邁】猶言遠走高飛。《
六度集經》卷五:“﹝國王曰:﹞‘吾之
遁邁,國境鹹康,將誰有患乎!’”
【
遁影】1.猶言隱藏形影。 唐
王勃《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安心樂土,遁影靈關。”2.指隱沒不清的影子。《
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應貞《臨丹賦》:“清波引鏡,形無遁影。”
【遁劍】指飛劍斬敵之術。《四遊記·洞賓店遇雲房》:“﹝
呂洞賓 ﹞後游 廬山 ,遇 大龍真人 ,傳授遁劍祛魔。”
【
遁潰】敗退,潰逃。《元史·察罕帖木兒傳》:“相持數月,賊勢窮,皆遁潰。”
【遁樂】猶言淫縱逸樂。《漢書·谷永傳》:“閔免遁樂,晝夜在路。”
顏師古 註:“遁,流遁也。”按,《漢書·五行志中之上》作“遯樂”, 顏師古 註:“遯樂,言
流遯為樂也。”
【
遁避】猶逃避。《初學記》卷十七引 鄒閎甫《廣州先賢傳》:“﹝
羅威 ﹞令召署門下吏,不就,將母遁避,隱居 增城縣 界。” 唐
唐彥謙 《
六月十三日上陳微博士》詩之三:“
麾驅非吾任,遁避亦無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詩文照映,使山水神情,無所遁避其間,真是合作。” 錢锺書 《管錐編·<楚辭> 洪興祖 補註·<離騷經>章句序》:“蓋‘離’者,分闊之謂,欲擺脫憂愁而遁避之,與‘愁’告‘別’,非因‘別’生‘愁’。”
1.猶隱藏。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
尺寸千里,
攢蹙累積,莫得遯隱。”一本作“ 遁隱 ”。2.
遁世隱居。 唐 柳宗元 《龍安海禪師碑》:“遁隱乖離,浮游散遷,莫徵
旁行,徒聽
誣言。” 郭沫若 《我們的文學新運動》:“我們宜不染於污泥,遁隱山林,與自然為友而為人生之逃遁者。”
【
遁藏】逃避隱藏。《魏書·長孫道生傳》:“部帥 拾寅 遁藏,﹝
長孫觀 ﹞焚其所居城邑而還。” 宋
蘇舜欽 《吳越大旱》詩:“蛟龍久遁藏,魚鼈盡
枯臘。”《覓燈因話·唐義士傳》:“朝雲兮龍顧,夕風兮
虎步,遁藏兮狐與兔。”
【遁蹤】猶隱居。《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只因他( 十三妹 )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遁蹤空山、遊戲三昧的樣子。”
【遁竄】猶逃竄。《晉書·皇甫謐傳》:“朝有
聘賢之禮,野有遁竄之人。”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下:“﹝
張景 ﹞遂改姓名
李田 ,遁竄四海。” 清
焦循《憶書》三:“村人皆遁竄,止一人在。”
【遁辭】亦作“ 遁詞 ”。亦作“遯辭”。亦作“遯詞”。
指
理屈詞窮或不願吐露真意時,用來支吾搪塞的話。《孟子·公孫丑上》:“
邪辭知其所離,
遁辭知其所窮。”《後漢書·逸民傳·戴良》:“州郡迫之,乃遯辭詣府,悉將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 江夏 山中。” 宋
張載 《語錄鈔》:“遁辭者無情,只是他自信,元無所
執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但不知講學家見之,又作何
遁詞耳。”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是以為文,
匆遽張皇,
盈篇累牘,迄乎終篇,則曰:‘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其所武斷,莫非遯詞。”
巴金 《秋》二二:“ 周伯清 的臉上現出慚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辭了。”
艾青 《火把》詩之十六:“現代的戀愛,是一個異性占有的遁詞。”
【
遁變】猶言隱遁變化。《雲笈七籤》卷四四:“流形遁變,變養
華元。”《
雲笈七籤》卷五三:“
解形遁變,追飛躡浮。”參見“ 遁甲 ”。
出處
《周易》第三十三卦
原文:
(艮下乾上)遯(1):亨。小利貞。
初六:遯尾(2),厲。勿用攸往。
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3),莫之勝說(4)。
九三:系遯(5),有疾,厲。畜臣妾(6),吉。
九四:好(7)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8)遯,貞吉。
上九:肥遯(9),無不利。
【注釋】
①遯(dun)是本卦的標題。遯是遁的異體字,意思是隱退。全卦的內容與政治鬥爭有關。避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容有關,所以用作標題。② 尾:全部,盡。③執:抓住捆綁。④勝:可能。說:用作“脫”。 ⑤系:拖累,拘系。(6)畜:豢養。臣妾;家奴。(7)好:喜好,喜歡。(8)嘉:讚美。(9)肥:用作“飛”。肥論的意思是遠走高飛。
【譯文】
遯卦:亨通。有小利的
占問。 初六:君子全部隱退,危險。不利於出行。 六二:用黃牛皮繩把馬綁住。它不可能逃脫。 九三:羈繫住隱退者,他心裡很痛苦,危險。豢養奴婢,吉 利。 九四:喜歡隱遁,這對貴族君子是吉利的,對小人則不利。 九五:讚美隱遁,占得吉兆。 上九:遠走高飛
隱道起來,沒有什麼不利。
【讀解】
中國歷來的君子、士大夫的人生之途,總在步入官場和歸隱山林之間像盪鞦韆一樣地來回擺動;他們的人生選擇,似乎就只有這兩個“對立的極”。一切都是生而注定了的,別無選擇:要么在官場如魚得水、志得意滿,要么在山林放浪形骸、怡清悅性。表面看來,這兩極好像互不相融,實質上中心依然是官場廟堂。人生最大的前途和成就,是立功、立德、立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 意義就在為這“
三不朽”而奮鬥。歸隱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 時是一種暫時的策略和手腕,有時是作為失意之後的一種心理補償與心理平衡。真正志在山林做一個今天時髦的“自由知識分 子”的人,實在太少,即使
陶淵明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 山”的時刻,恐怕也還有一隻眼在偷窺著廟堂呢。
不過,單就山林本身而言,它確實對有較高心性修養的君子有著相當的誘惑力,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一整套對此大加讚賞的理論。“遯卦”所言,也可看作是這方面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