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虛

潛虛

《潛虛》,中國北宋司馬光的哲學著作。仿漢代揚雄的太玄而作,共1卷,元元年(1086)書將成而先卒。他以“虛”為萬物的本原,取名《潛虛》,有探索隱秘本原之意。他說:“萬物皆祖於虛,生於氣,氣以成體,體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潛虛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潛虛》·一卷
  • 作者司馬光
  • 拼音:Qianxu
古籍內容,提要記載,

古籍內容

全書內容分為義理圖式術數 3部分,相互貫通,合為一體。義理以五行為基礎,吸取了陰陽、易卦、筮占的觀念,構造了天地萬物生成的秩序,藉以論證封建社會“一以治萬,少以制眾”統治秩序的合理性。圖式是按照氣、體、性、名、行、命之序,製作了 6個圖,其中《行圖》又包含了《變圖》、《解圖》,共為8式,並有文辭作解。術數以1~5為生數,五行相乘得25為天數,6~10為成數,生數與成數即1~10的自然數之和為55,是天地之數;人分為10等依次相迭形成一個塔形,正符合天地之數55,喻人事由天命所定之理;天數25乘以3才成75,為命數;虛其5而用70,為筮數。他創造了一套筮占的新法,依諸數按其筮法加以推衍,以印證其義理,實屬象數學的新派。此書在司馬光死後,有闕本與全本兩種版本流傳,後逐漸合為今本,後人有所增益。書後附有張敦實著《潛虛發微論》一卷,為主要注本。

提要記載

《潛虛》·一卷、附《潛虛發微論》·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宋司馬光撰。光有《溫公易說》,已著錄。是編乃擬《太玄》而作。晁公武《讀書志》曰:此書以五行為本,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為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然其辭有闕者,蓋未成也。其手寫草稿一通,今在子建侄房。朱子跋張氏《潛虛圖》亦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馬文正公遺墨,嘗示予《潛虛》別本,則其所闕之文甚多。問之,雲溫公晚著此書,未竟而薨,故所傳止此。近見泉州所刻,乃無一字之闕,始復驚疑。讀至數行,乃釋然曰,此贗本也。其說與公武合。此本首尾完具,當即朱子所謂泉州本,非光之舊。又公武言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熊朋來則言《潛虛》有氣圖,其次體圖,其次性圖,其次名圖,其次行圖,其次命圖,其目凡六。而張氏或言八圖者,行圖中有變圖,解圖也。是命圖為後人所補。公武言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為五十,而今本實五十五行,是其中五行亦後人所補,不止增其文句已也。吳師道《體部集》有此書後序,稱初得《潛虛》全本,又得孫氏闕本,續又得許氏闕本,歸以參校,用朱子法,非其舊者,悉以朱圈別之,然其本今亦不傳。林希逸嘗作《潛虛精語》一卷,今尚載《鬳齋》十一稿中,凡所存者,皆闕本之語,而續者不載,尚可略見大概。然於闕本中亦不全取,究無以知某條為贗本,蓋世無原書久矣,姑以源出於光而存之耳。陳淳譏其所謂虛者,不免於老氏之歸。要其吉臧平否凶之占,以氣之過不及為斷,亦不失乎聖賢之旨也。張敦實論凡十篇,據吳師道後序,則元時已附刻於後,今亦並存。敦實,婺源人。官左朝奉郎監察御史。其始末無考。考《太玄經》末有右迪功郎充浙江提舉鹽茶司幹辦公事張實校勘字,疑即一人。或南宋避寧宗諱,重刻《太玄經》時刪去敦字歟?是不可得而詳矣。
司馬光像司馬光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