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姚雪垠著長篇歷史小說)

李自成(姚雪垠著長篇歷史小說)

《李自成》是姚雪垠著長篇歷史小說,共有五卷,出版於1963—1999年。

《李自成》講述李自成率起義軍轉戰各地,受到明朝總督洪承疇的圍剿,在潼關南原突圍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門谷譁變,粉碎了官軍圍剿。李自成要求與張獻忠聯合未果,張反慾火並李自成。為保存實力,李自成分兵潛伏於鄖陽山中積極經營;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虛,疾馳河南,饑民從之如流,又拜宋獻策為軍師,收杞縣舉人李岩,隨即破洛陽,殺福王,聲勢大振。起義軍領袖羅如才亦離開張獻忠與李自成合營,奉李為盟主。他們在河南擊潰明軍主力,三次進攻開封;戰績輝煌,但也暴露不少弱點,孕育了最終失敗的因素。作品細膩地描繪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成功地刻畫了李自成、張獻忠、崇禎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李自成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長篇歷史小說
  • 作者:姚雪垠
  • 字數:330餘萬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明朝末年,正值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年代,朱王朝風雨飄搖岌岌可危。但是令崇禎皇帝憂心忡忡的不是清兵臨下,而是李自成的犯上作亂,經過大臣們的討論。決定從抗清前線抽派兵力去圍剿李自成。
洪承疇率領大軍向李自成撲來,李自成帶兵幾經輾轉,進入隴東南整修部隊,不料隊伍中出現了叛徒周山,隊伍嚴重受挫,兵力減少。李自成決定夜晚從潼關附近突圍,但是起義軍拚死殺敵卻仍受到重創,李自成只得指揮部隊撤退,清點人員後,只剩下兩千多士兵,而且大多是傷員。
李自成十分痛心,但是又不甘心失敗,遂決定帶領剩下的部隊在商洛山中休整。這期間李自成臥薪嘗膽,看書學習兵法、招兵買馬、勤練武藝,並定下不能做傷害百姓之事的規矩。後來李自成的堂弟李鴻恩目無法紀,姦淫民女,李自成大義滅親,揮淚斬堂弟,全軍肅然。後來再沒有人敢違反軍規軍紀。
為了東山再起,李自成親自去說服張獻忠重舉義旗,幾經周折,張獻忠答應了。約定起義的日期臨近了,商洛山爆發了瘟疫,李自成的軍隊經歷了非戰鬥性傷亡,李自成仍然決定不失信於天下人。如期進行起義。
後來李自成一路所向披靡,順利抵達北京城。占領北京城後,李自成準備登基,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李自成進北京後不知道善待百姓,只知道攻城不知道守城,不注重根據地建設,加上後來李自成錯用牛金星,誤殺李岩,吳三桂降清,李自成終於失敗。

作品目錄

《李自成·第一卷》《李自成·第二卷》《李自成·第三卷》《李自成·第四卷》《李自成·第五卷》
北京在戒嚴中
上卷
上卷
甲申初春
多爾袞時代的開始
潼關南原大戰
商洛壯歌
高夫人東征小記
夢江南
兵敗山海關
義送搖旗
汴梁秋色
燕山楚水
北京!北京!
悲風為我從天來
谷城會晤
楊嗣昌出京督師
洪承疇出關
崇禎皇帝之死
太子案始末
崤函疑兵
張獻忠與左良玉
三雄聚會
李自成在武英殿
巨星隕落
盧象升之死
從商洛到鄂西
遼海崩潰
招降失敗
尾聲
商洛潛伏
下卷
項城戰役
決計東征
從北京到商洛
紫禁城內外
橫掃宛葉
張獻忠谷城起義
李自成星馳入豫
再攻開封
夫妻會師
李岩起義
燕遼紀事
北京的憂鬱
伏牛冬日
下卷
河洛風雲
慧梅出嫁
袁時中叛變
朱仙鎮
洪水滔滔
慧梅之死

創作背景

姚雪垠創作長篇小說《李自成》的念頭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已經產生,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實現。建國之後,他才真正開始這部長篇巨著的構思與創作。姚雪垠自述:“解放以後,我在毛主席的光輝思想教育下,下定決心寫一部反映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的長篇小說。雖然寫《李自成》這部小說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的,但是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後,我才能樹立起來‘雄心壯志’,將寫成這部書作為自己的一個奮鬥目標,開始認真準備。”1963年,《李自成》的第1卷出版。1999年前後,完成並出版第4、5卷。

人物介紹

李自成
小說中李自成形象的性格特徵並非一成不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其性格有一定的發展變化。從小說所反映的歷史時期來看,大體以李自成率領義軍攻占襄陽成立新順政權為界。此前,他還是一名卓越的起義軍將領;隨著新順和大順政權的建立,尤其是攻占北京之後,李自成已經由起義軍將領變成了一位封建的帝王。
作為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是姚雪垠在小說前部分集中筆墨所塑造的一位具有戰略思想和意識的英雄形象。他擁有普通造反起義首領所匱乏的天下意識、全局觀念,同時他又有著清明的理性與過人的膽識。他虛懷若谷,擇善而從,以史為鑑,禮賢下士,尊重知識分子,招攬人才,共謀大業。
他的戰略思想和意識主要表現為“天下”意識和全局觀念。李自成自從跟隨高闖王起事起,就將奮鬥的目標確定在推翻明王朝的統治上,而且隨著軍事鬥爭的推進,他的理想愈來愈清晰和堅定。這是他作為戰略家的重要特質,也是區別於一般草寇“流賊”的主要特徵。作為戰略家,他認為民心不可欺,民心誠可用,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因此,他與部下約法三章,堅決不允許侵犯人民的利益,哪怕是自己的親屬侵犯民眾的利益,他都會嚴懲不貸絕不姑息。攻城略地之後,他都會開賑放糧周濟民眾,聚攏民心。到後來,他接受牛金星的建議將“弔民伐罪”作為重要的理念和口號,更是凸顯了他的高明之處。
作為戰略家他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有著極為重要的全局意識,甚至胸懷整個天下。如對羅汝才的接納、對張獻忠的接濟,都充分說明李自成不是一個鼠目寸光、斤斤計較的草寇。他高瞻遠矚,超越了個人的恩恩怨怨,多從壯大整個農民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和處理事務。事實證明,這樣做的確聚攏了人心,凝聚了民氣,加快了明王朝覆亡的速度。
崇禎
崇禎皇帝是小說中的另一個重要形象,他性格暴躁喜怒無常,猜忌多疑。他以“中興之主”自命,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殫精竭慮宵衣旰食。客觀講,小說中的崇禎並非耽於宮闈沉溺酒色的荒唐之君,也非腦滿腸肥智力平平的昏庸之君。他也想解決威脅明王朝統治的兩個嚴重問題:所謂“東虜”和“流賊”問題。他心存社稷,勤政操勞,但終日惴惴不安,殷憂日劇。他想遵循“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逐次解決面臨的棘手問題。希望能夠與“東虜”議和,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先解決“流賊”問題。但他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只依靠在皇宮之中發號施令,對外面戰爭的實際情況全然不了解。由於他猜忌多疑,喜怒無常,他所倚重的臣丁及親信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所信任的首輔大臣、宦官親信、封疆大吏沒有一個對他講實話道實情,就連身邊的親信和他所依賴的統領“東廠”的所謂“心腹”之人都欺騙他。因此,他做出的決斷往往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如不顧戰役和實際的戰場狀況而一味對洪承疇再三催逼,要他進攻所謂“東虜”,以解錦州之圍。結果洪承疇冒險進攻,最終導致了軍事上的大敗。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李自成》是描寫明末農民起義的長篇巨製,小說以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軍抗擊明王朝官兵的鬥爭為主要情節,同時,輔之以崇禎皇帝指揮追剿“流賊”,以及張獻忠、羅汝才起事、洪承疇東征等次要情節,展示了明末農民起義摧枯拉朽的偉大力量和農民軍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同時也描繪了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和官軍從將領到士兵的驕惰本性,從而也揭示了明王朝覆滅的歷史必然性。當然,小說也揭示了李自成農民起義失敗的重要原因,即不重視根據地的建設,流寇主義與輕敵思想嚴重等。

藝術特色

《李自成》初步確立了當代歷史小說的創作原則。“歷史小說應該是歷史科學和小說藝術的有機結合,而歷史小說家在處理兩者的關係時必須做到深入歷史,跳出歷史。不深入歷史就不能得到歷史科學,不跳出歷史就完不成藝術使命。在深入和跳出的關係上,深入是前提,是基礎。不能做到深入歷史,就談不上跳出歷史。不能相當準確地認識歷史運動的規律、歷史事變和當時生活的各個方面,就不能進行藝術構思,再現歷史生活,反映歷史運動的基本規律和重大問題的真正意義,也不能對不同的歷史人物表現出他們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在《李自成》的創作中,作者的確做到了“歷史科學”與“小說藝術”較為完美的結合,小說主要的情節大部分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一些事件,從這一點講,做到了儘量忠於歷史,儘量做到言之有據;但《李自成》本身又是小說,為了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的主導特徵,有時也需要將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進行一定的調整,臆造增加或有意刪除一些影響人物主要性格的“歷史事件”。取捨的原則當然是滿足主題傳達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如小說中對李自成形象的塑造以及對農民軍群體的讚美,都充分體現了這一原則。
利用對比的手法進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李自成》在小說藝術方面的一個重要特徵。李自成與崇禎兩個形象在性格方面相反相成:一寬厚仁愛,一刻薄猜忌;一虛懷若谷,一小肚雞腸;一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一發號施令紙上談兵……李自成與張獻忠亦是如此:一目光遠大。一鼠目寸光;一光明磊落,一心地陰險;一堅定不移,一見風使舵……通過對比,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質高下立現。
小說熔山川景物、風土人情、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於一爐,從皇帝、文武官員到義軍將領、戰士以至窮苦百姓,從北京城內一直到幾個中原重鎮,以至僻遠的山村,無不被納入作者視野。刀光劍影之外,不乏對於特殊時期日常生活的描述,如義軍休整、練兵、擴充、籌糧、賑濟、醫療、食宿,婚嫁等。作品不僅對崇禎皇帝的宮廷生活細加描摹,如崇禎和文武百官的朝見、廷爭、宴飲、遊樂及其各種形式的明爭暗鬥等,而且對一般市民、手工業者的生活境遇也作了逼真再現。甚至對一些歷史細節也毫不懈怠,如明代宮廷的服飾、禮儀,崇禎皇帝案頭擺放的器物,北京城戒嚴由哪個衙門出布告,崇禎年問北京何時發生過地震以及銀價和制錢的比價變化,北京的燈市,米脂的鄉俗,河南的婚禮,相國寺的風光,皇帝的抽籤,百姓的朝山,術士的賣卜,騷人的詩酒,巫婆的下神……所有這些繽紛奇特的世相都一一詳加描摹,展現了一幅幅雄渾壯麗而又鮮活躍動的生活圖畫。作者把讀者帶人真實的歷史氛圍之中,給人以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和親切感,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如小說第二卷對開封相國寺風物的描繪,可謂百藝逞能,九流畢備,熱鬧非凡,真切鮮活,單是劉體純和小夥計打拳時講的那些江湖套語,就洋溢著一種家鄉陳釀似的醇香,生動反映了明末社會的生活風貌。
作為一部反映明末農民起義的歷史小說,對於農民戰爭場面的逼真描繪是小說的閃光之處。作者既繼承了中國古代歷史小說描寫戰爭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西方對於戰爭全景式的描寫,描繪出一幕幕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並把戰爭場面的描寫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結合起來。如寫潼關南原大戰,作者採用了傳統文學刻畫將領的手法,但摒棄了對兩軍拼殺的程式化描寫,採用多鏡頭、全景式的方法,不僅描寫了雙方統帥的運籌帷幄,還描寫前線的金戈鐵馬;不僅描寫全局戰場,還具體入微地展現一個個慘烈的格鬥場面;人物性格不僅在分析政治軍事形勢和戰略決策中表現,更在兩軍廝殺中展現。起義軍一方,著重寫李自成統帥指揮全局戰場或事關全局的關鍵戰場,如在前軍混戰、追兵將追至後軍的情況下,李自成果斷決策;接著,一系列戰鬥又圍繞李自成展開:有救張鼐的壯舉,有左翼橫刀拼殺的悲壯,有右翼用計瓦解官軍的機智。每一個局部戰場,則重點刻畫一兩個主要將領,如起義軍將領劉宗敏三次換馬,臨危不亂,審時度勢,大顯神威,在戰爭的推進中展現人物形象,拓展人物性格。官軍一方則既描繪了統帥洪承疇的老謀深算和孫傳庭的幹練氣盛,又塑造了其他將領的形象:如總兵左光先在被闖王射掉頭盔,旗手落馬,大旗倒下時,仍能鎮定指揮,顯示了對手的頑強,更從反面襯託了義軍的英勇無畏。這場戰爭,實寫的戰鬥場面有二十多個,雙方出場的有名有姓的人物近五十個,但作戰場面清晰,人物形象突出,繁而不亂,大小各異、形態萬千的戰鬥呈現出層次感、立體感和節奏感。
在緊張而殘酷的戰鬥中表現義軍將領的英勇和樂觀,是小說描寫戰爭場面的另一特色。潼關南原大戰一開始,起義軍就處於被動局面,最後幾乎走投無路。由於官軍嚴密封鎖羅汝才投降的訊息,導致李自成做出錯誤判斷,被官兵重重包圍,幾乎全軍覆沒。這場戰爭慘烈無比:“有一段時間,戰鬥得那么緊張,竟然聽不見有誰吶喊,只聽見武器碰武器的鏗鏘聲,受傷者的低而短促的呼叫聲,雜亂奔跑的馬蹄聲和腳步聲。”然而在絕境中,起義軍卻充滿了必勝的信念,義軍將士仍保持著昂揚的鬥志。混戰中“闖”字大旗失而復得,義軍中爆發出一片雄壯的歡呼和喊殺聲,充分顯示了義軍將士不畏犧牲、鬥志頑強、慷慨豪邁的英雄氣概。當洪承疇意外出現在戰場上,老兵王長順不僅沒有驚慌,反而以“少拿一根麻繩”為由拿老洪開涮,這種鎮定自若、幽默輕鬆的態度正是義軍將士樂觀精神和英雄氣概的集中表現。最令人難忘的是為保衛闖王突圍,郝搖旗等將士紛紛殺死妻子兒女以減輕負擔,而郝妻不僅不躲避,反而牽著孩子引頸就戮,這激昂悲壯的情景更襯托出義軍將士們的頑強鬥志和必勝信念。
小說在表現統帥將領的英雄氣概的同時,還寫出了士兵和民眾在戰爭中的作用,把民眾和士兵視為取得勝利的基礎和源泉。在戰場上,隨處可見士兵、民眾的豐滿形象:如貫穿全書的線索人物老兵王長順、臨時請來的嚮導杜狗娃、隨軍家屬和孩兒兵……商洛山保衛戰,起義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關鍵在於全民皆兵、軍民一心,娘子軍、孩兒兵、鐵匠、弓箭師傅甚至臨時組成的農民自衛軍,都參加了戰鬥。正是由於深得民心,攻打洛陽時,小販邵時信才會冒死給闖王傳遞訊息;南陽小販孫本奇才會向闖王報告南陽的地形、民情及防守情形;強渡漢水戰役中,身負重傷的戰士,才會奮不顧身殺掉放箭的敵人,為劉宗敏躍馬過江贏得時間……這些戰士和民眾,不僅烘託了將領們的英雄形象,顯示出義軍的親和力、感召力,而且作為義軍的基礎和堅強後盾,在小說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影響

姚雪垠著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共五卷,其中第二卷於1982年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

作品評價

中國文藝理論家嚴家炎《讀〈李自成〉初探》:“《李自成》這部長篇,既有嚴格的歷史依據,又有深刻的思想見解,它真實地、深刻地反映了明朝末年由李自成領導的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戰爭。作者十分熟悉明末清初的歷史,對於當時的階級鬥爭、社會狀況、宮庭生活、典章制度、風土人情以至三教九流略等,無不了如指掌,因而能在作品中寫出非常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中國作家茅盾:“作者在《李自成》中,打算為中國的封建社會生活(包括它的各階層間的相互關係),描繪一幅絢麗多采的畫卷,在已出的兩卷中,已經寫了一部分:在以後的三卷中,還欲深入一層去描寫。中國的封建文人也曾寫過豐富多采的封建社會的上層和下層的生活,然而,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來解剖這個封建社會,並再現其複雜變幻的矛盾的本相, ‘五四’以後也沒有人嘗試過,作者是填補空白的第一人。”

出版信息

《李自成》全書共五卷,前三卷分別於1963、1976、1981年出版。後兩卷也於作者逝世前完成。但因作者身體不佳,第四卷未按原寫作計畫,而從第三卷和第五卷各抽出一部分構成第四卷。

作者簡介

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字漢英。小說家。河南鄧縣人。曾就讀於河南大學預料,後在北平等地從事教育工作。1938年在第五戰區文化工作委員會任職,其間發表短篇小說《差半車麥秸》,長篇小說《牛全德與紅蘿蔔》。1941年在大別山區編輯《中原文化》雜誌。1945年去四川三台東北大學任教。抗戰勝利後到上海,曾任大夏大學副教務長,並發表描寫河南西部“綠林”生活的長篇小說《長夜》。1953年後在武漢、北京專事創作,寫有多卷本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其中《李自成》(第二卷)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曾任湖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協顧問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