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

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

《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是貴州省政府於2018年6月發布的一則公告,目的為推進貴州省的生態文明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
  • 實施時間:2018年6月27日
正式發布,基本概況,主要類型,發布的通知,

正式發布

2018年6月29日,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有關通知要求,我省依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明確的劃定原則、工作程式和技術流程,制定形成了《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並經國務院同意。貴州省政府下發通知,發布《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

基本概況

貴州位於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繫上游交錯地帶,是“兩江”上游和西南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和石漠化防治區,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於貴州夯實生態安全格局、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我省按照科學性、整體性、協調性、動態性原則,在組織科學評估、校驗劃定範圍、確定紅線邊界基礎上,劃定了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現發布如下: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確保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重要生態系統和保護物種及其棲息地等得到有效保護,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45900.76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17.61萬平方公里的26.06%。
生態保護紅線格局:全省生態保護紅線格局為“一區三帶多點”:“一區”即武陵山—月亮山區,主要生態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維護和水源涵養;“三帶”即烏蒙山—苗嶺、大婁山—赤水河中上游生態帶和南盤江—紅水河流域生態帶,主要生態功能是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多點”即各類點狀分布的禁止開發區域和其他保護地。

主要類型

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功能區分為5大類,共14個片區。如下:
1、水源涵養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為14822.51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8.42%,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婁山、赤水河、沅江流域,柳江流域以東區域、南盤江流域、紅水河流域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武陵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月亮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和大婁山—赤水河水源涵養片區。
2、水土保持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為10199.13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79%,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黔東南州、銅仁市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南、北盤江—紅水河流域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控制片區、烏江中下游水土保持片區和沅江—柳江流域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控制片區。
3、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6080.50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45%,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婁山及銅仁市、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苗嶺東南部生物多樣性維護片區、南盤江流域生物多樣性維護與石漠化控制片區和赤水河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水源涵養片區。
4、水土流失控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3462.86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97%,主要分布在赤水河中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烏江赤水河上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都柳江中上游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黔中省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等地,包含2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沅江上游—黔南水土流失控制片區和芙蓉江小流域水土流失與石漠化控制片區。
5、石漠化控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11335.78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43%,主要分布在威寧—赫章高原分水嶺石漠化防治區、關嶺—鎮寧高原峽谷石漠化防治亞區、北盤江下遊河谷石漠化防治與水土保持亞區、羅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防治亞區等地,包含3個生態保護紅線片區:烏蒙山—北盤江流域石漠化控制片區、紅水河流域石漠化控制與水土保持片區和烏江中上游石漠化控制片區。

發布的通知

黔府發〔2018〕16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廳字〔2017〕2號)要求,我省依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指南》明確的劃定原則、工作程式和技術流程,制定形成了《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並經國務院同意。現將《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發布,並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是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的前提。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貴州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重要指示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把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抓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區域落地,認真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實施生態空間用途管制,不斷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完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夯實生態安全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切實推動綠色發展,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管控面積不減少,有效維護全省生態安全。
二、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是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責任主體,負責對本區域內生態保護紅線的落地、保護和監督管理,要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綜合決策的重要依據和前提條件,切實履行好對生態保護紅線內森林、河流、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管理責任;要建立目標責任制,把生態保護紅線目標、任務和要求層層分解、落到實處,確保各地區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和比例原則上維持不變。省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開展生態保護紅線日常巡護和執法監督,強化紅線剛性約束,切實做到守“線”有責,守“線”盡責。
三、落實管理制度。認真落實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我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相關機制。按照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內容和技術要求,結合自然地理實際情況和生態系統分布格局,做好生態保護紅線邊界勘察、核准和落地工作。建立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並與國家平台互聯互通,將生態保護紅線監測、評估、問題反饋等內容納入平台監管,實時掌控全省生態系統變化情況。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功能保護與修複製度,不斷完善和提升生態保護紅線內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四、加大監督考核。加強生態保護紅線日常監管,不定期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執法專項行動,及時發現和嚴肅查處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將生態保護紅線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管控措施執行、保護修復情況、工作成效等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體系、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管理和環保督查重要內容,對各市(州)、縣(市、區、特區)政府生態保護紅線工作進行量化考核,並作為領導幹部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
2018年6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