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起源始祖
傳說中源於
謝國,
任姓,黃帝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至周朝亡國,其地為
申伯封邑,申伯後人以國名為姓氏。黃帝之後的謝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三代之際微不見)。
源於
姜姓,出自
炎帝後裔
申伯後裔的封地
謝邑,屬於以國名為氏。申國王族子孫以地名為姓氏者,稱謝氏,是為河南謝氏,史稱謝氏正宗。現代謝氏族人絕大多尊奉申伯為得姓始祖。
隋末唐初文學家
謝偃(?—643年) ,本姓謝改姓直勒氏,祖孝政,為北齊散騎常侍,隋後恢復謝姓。
源於
姬姓,出自
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謝水,屬於以居邑為氏。
西周時期,周宣王姬靜曾經封支子於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到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後,這部分族人也隨之東遷至龔邱(古兗州,今山東寧陽)。為了紀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將新封的龔邱地方也稱作謝丘,後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
謝丘為姓氏,稱謝丘氏, 春秋魯有謝丘章。戰國以後再也不見史料記載。
在史籍《
漢書》中,
顏師古更認為:謝氏是射氏的一個分支。戰國墨家謝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山西省太原人。
東漢末,
大鴻臚謝服,奉旨出征。天子以為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將其改姓射名鹹。從此謝服及其謝子登、謝援便不再姓謝而姓射了。
源於
蒙古族,出自明、清時期蒙古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清朝時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擺脫了厄魯特蒙古噶爾丹汗的控制後,歸附於滿清政權。清政府組建了蒙古八旗。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伯蘇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別速惕部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謝氏。
陳蒙古八旗薩拉氏一支祖上薩拉·白達色,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遼寧丹東鳳城牛莊落戶,後取其名首字諧音漢字“白”為氏,薩拉·白達色的弟弟薩拉·黑達色則攜眷至丹東岫巖地區落戶,取漢字“謝”為氏,隸屬於鑲藍旗蒙古。今後裔散居於岫巖哈達碑、偏嶺、鳳城大堡、石城、寬甸長甸等地。
巴爾虎旗蒙古中的謝京氏族,原居喀爾喀地區,因遭受厄魯特蒙古噶爾丹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遊牧於今河北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廷準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瀋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巖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謝”為氏。
蒙古兀良合部的錫勒朱徳氏族、哈日瑪赤氏族,在清朝中葉以後亦多冠漢姓為謝氏、邢氏。
源於
滿族,出自明朝時期
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薩察氏,亦稱沙岔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撒鏟部,以姓為氏,滿語為Saca Hala,漢義“頭盔”,世居瓦爾喀渾春(今吉林琿春)、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謝氏為乾隆大帝欽賜之姓,專用於具有官身之薩察氏族人。
滿族沙拉氏,亦稱薩加拉氏,滿語為Sala 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海岸則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等地,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邊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滿族蘇拉喇氏,亦稱松佳拉氏,滿語為Sulara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謝氏、松氏等。
滿族錫爾馨氏,亦稱謝京氏,源出元朝時期女真錫爾沁部,以姓為氏,滿語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謝氏、金氏等。
遷徙傳播
謝原來是巫師的名字,在巫鹹國中生息繁衍了數千年,其後商朝遷都於耿(今河南溫縣),巫鹹國的一部分人也南遷於謝水流域(今河南洛陽)。
巫謝人定居謝水流域後,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原地區一支不容忽視的勢力,至西周建國以後,為了在洛陽一帶安插親信勢力,他們被作為西周的異姓臣民從謝水一帶遷出,沿秦嶺東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達南陽附近的泚水、謝水流域,並最終在那裡定居下來。
南申國滅亡後,末代申伯謝預之子謝昌俊歸順楚國,被封為大司馬。此後,謝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楚國身居要職。戰國前期,楚簡王設立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西南蘭陵鎮),任命謝珽為蘭陵縣首任令尹,該地因附近山陵蘭草繁茂、蘭花芳香而得名。 後代先後遷往山西、湖南、四川、浙江等地,墨家思想家謝子是關東祁(山西省太原)人,魯國人孟孫之家臣謝息生活在今山東曲阜一帶。
秦尚書、武德將軍謝武,夫人王氏、邱氏、劉氏、駱氏、徐氏、張氏,子三十六人,散居天下。其中第十五子謝秉槐(劉氏所生之第三子),西漢初期擔任儒林郎、尚書太尉,負責軍隊和政府的日常經濟開支。謝秉槐之子
謝堂,在漢文帝、漢景帝年間擔任將軍、中大夫。謝堂之子謝瑛,漢武帝年間擔任中郎將,在抗擊匈奴的戰場上屢立戰功。西漢時的謝殷封章鄉侯(湖北荊門西);西漢九卿
謝堯是河南省南陽人,
新朝大臣謝囂、
謝暹、
謝丕祖孫三代是河南陳郡寧平人。
綠林軍領袖
謝躬是河南南陽人;赤眉軍領袖
謝祿是山東臨沂人;
公孫述的大司馬
謝豐是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名士謝甄、謝廉(12歲上洛陽太學)都是汝南召陵(河南郾城東)人;
謝弼是東郡武陽(山東莘縣)人;
謝該是南陽章陵(湖北棗陽南)人;東漢隱士謝季孝是汝南慎陽人;《毛詩》學者謝曼卿是扶風平陵(今鹹陽秦都區平陵)人 ;光武帝兒子淮陽王
劉延大舅子謝弇是淮南人;東漢平鄉侯謝安是下邳人;清河相謝暠是信陽人;東漢大臣、侍中謝憚、謝篤、謝宓三兄弟是陳郡圉縣(今
杞縣圉鎮)人。
謝氏在東漢以後,成為望族,世稱“崔盧王謝”,為“四海大姓”之一。尤其到了東晉,家世更為顯赫,宰相謝安、都督謝石,名將謝玄均出自一門。謝石是謝安三弟,謝玄是謝安侄子。謝家三傑在中國軍事史上,導演了一出以少勝多威武雄壯的大戲――
淝水之戰。
至晉朝,謝氏開始進入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這些地方的謝氏,有的直接從祖根地遷入,有的則是間接而來,他們植根於江南,不斷發展壯大。
唐朝至五代,由於朝廷調遣、征戰、兵燹等原因,中原地區幾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閩越地區大移民,居住在謝氏祖根地河南的謝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瓦崗起義軍五虎將
謝映登是長州(蘇州)人,隋煬帝禁軍將領
謝文是烏江縣(安徽和縣)人。
李建成部將
謝叔方是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進士文學家
謝偃是衛州衛(河南鶴壁市濬縣)人,高僧
師備( 謝三郎)是閩縣(福州)人,進士商州刺史
謝良輔、中書舍人謝良弼是河南南陽人,詩人
謝勮是浙江衢州人,詩僧
皎然(謝清晝)是湖州人,戶部尚書
謝肇是江西興國人,女俠
謝小娥是江西豫章人,女道士
謝自然是華陽(成都)人,進士文學家
謝觀是安徽省壽春人。
後梁開國功臣
謝瞳、南唐大將謝文節是福建福州人,南唐招討使
謝彥斌、南唐六部尚書謝元是福建建寧人。
汴京城總管
謝德權是福州人,進士太常少卿
謝泌是歙州歙人,
謝濤、
謝絳是浙江富陽人,
謝履是福建惠安人,宋孝宗皇后
謝蘇芳是浙江紹興人,謝季成是福建晉江人,進士理學家
謝良佐是河南上蔡人,福建保護神
謝佑是福建三明人,詩人
謝逸、詩人
謝薖是江西臨川人,宣奉大夫謝調、進士汀州府尹
謝詗、進士太常少卿
謝皓是福建建寧縣人,進士謝勛是福建建安人,詞人
謝懋是洛陽人,進士工部尚書
謝諤是臨江新喻(江西新余南)人,女詩人
謝五娘是潮州人,進士詩人
謝伯景、女詩人
謝希孟是福建泉州人,謝折賢是福建仙遊人,愛國詩人
謝翱是福建蒲城人,進士民族英雄
謝枋得是江西弋陽人,進士詩人
謝少南是南京人,進士宰相
謝深甫、進士大理寺丞
謝采伯、宋理宗皇后
謝道清是浙江台州臨海人,詩人
謝緒是錢塘(杭州)人,通直郎
謝潔是湖南邵武人,命理師
謝潤夫是成都人,監察御史
謝方叔是威州(四川省理縣)人,進士文學家
謝克家、藥學家
謝伋、進士理學家
謝希孟是浙江黃岩人。
元代時期,謝姓的記載再度陷於低谷。見於史書記載的也只有六部尚書
謝讓是河南省潁昌人,進士六部侍郎
謝端是四川遂寧人、進士文學家
謝一魯是湖南瀏陽人、謝伸溫、思想家
謝應芳和謝睦歡等人,樞密副使謝英輔是福建南鄉沂州(明溪縣)人,即使加上見於其他書中的謝景章、謝俊民、謝暉等著名人物,其總體數量也依然難以與此前的宋代相比。
開國功臣
謝賜榮是福建明溪縣人,國史院編修
謝徽是長州(蘇州)人,進士文學家
謝鐸、進士寶慶知府
謝省、詩人
謝績、進士六部侍郎
謝鐸是台州太平(溫嶺)人,文學家
謝肅、進士御史
謝瑜是浙江上虞人,宮廷畫師
謝環是永嘉(溫州)人,畫家
謝縉是吳縣(蘇州)人,進士御史
謝增是江蘇儀征人進士六部侍郎
謝璉是福建龍溪人,進士六部尚書
謝綬是山東樂安人,進士兵部侍郎
謝存儒是蒲圻(湖北)人,女詩人
謝五娘是潮州人,狀元一品大學士
謝遷、進士
謝丕是浙江餘姚人,詩人
謝榛是山東臨清人,進士河南布政司參政
謝少南是南京人,進士文學家
謝文瓘是陳州(淮陽)人,進士御史
謝佑是安徽桐城人,進士六部尚書
謝杰、進士六部侍郎
謝肇淛是福建長樂人,清官
謝子襄江西新淦(峽江)人,文學家
謝聲鶴、書畫家
謝穎蘇、女詩人
謝浣湘是福建詔安人,進士詩人
謝三賓是鄞(寧波)人,進士六部尚書
謝升是山東德州人,狀元
謝一夔是江西撫州人,抗清義軍領袖
謝遷是山東高苑(高青)人,進士御史
謝文是金州(陝西省安康)人。
作家
謝儼是廣東番禺人,進士文學家
謝濟世是廣西全州人,航海家
謝清高是廣東嘉應(梅州)人,進士御史
謝振定是湖南湘鄉人,進士六部侍郎
謝墉是浙江嘉善人,謝家福是江蘇吳縣人,淮軍將領
謝寶勝是安徽壽州人,進士廣西巡撫
謝啟昆是江西南康人,進士書畫家
謝昌年是浙江嘉興人,謝家樂是浙江錢塘人,武進士一等侍衛
謝文是浙江餘姚人,進士御史
謝增是江蘇儀征人,書法家
謝三聘是廣西柳城人,鎮海抗英總兵
謝朝恩是四川華陽(成都)人,麗江府通判
謝聖綸是福建建寧人,進士文學家
謝章鋌是福建長樂江田人。
明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年),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與顏思齊設寨於笨港(今台灣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渡海到台灣墾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謝氏人加入拓墾行列,成為最早入台的謝氏移民。鄭芝龍之子鄭成功,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廷平郡王,率領將士數萬人入台,經過八個月的戰鬥,台灣於清康熙元年回歸祖國懷抱。
鄭成功的部下有個謝賢,任工官,還有個謝岩,任州官,他們二人於公元1664年前後到達台灣,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謝氏人。鄭氏父子主台期間,閩、粵人大批徙居台灣,浙江省
上虞縣人謝大周(1621-1678),1656年加入張煌言部,1662年隨鄭成功部移民台灣高雄,逝世後葬在新豐區埤仔頭。還有一位謝氏人,來台後輾轉定居於如今的桃園市。清朝政府領有台灣後,謝氏族入台者絡繹不絕。有文獻記載的謝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動即有將近二十起。
他們大多是歷史上的廣東謝氏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客家人,也有不少其他地區的謝氏族人陸續遷到這裡居住,進一步擴大了謝氏族人在這裡的隊伍。另外,他們也像生活在台灣的謝氏人一樣,活躍在當地的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並且為了加強同姓宗親之間的聯繫,還成立有謝氏宗親會,並與總部設在台灣的世界謝氏宗親總會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歐美,大洋洲等地。南宋時的
謝升卿遷往安南(越南)做駙馬,兒子
陳日煚成為
陳朝開國皇帝。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福建省長汀人謝文彬,因取鹽下海,飄泊至暹羅國(今泰國),留居該國,官至坤岳(學士)。明神宗萬曆庚子年(1600年),福建廈門海滄謝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呂宋(今菲律賓群島中的呂宋島)謀生。清朝至近現代,有更多的謝姓人走出國門,飄洋過海。
泰國有
謝易初、
謝國民、
謝慧如、
謝樞泗、謝其昌、謝伯誠等。 印度尼西亞有蘭芳共和國(加里曼丹)第八任大總統謝桂芳、謝建隆、謝建智、謝建友等。美國有著名學者謝益謙、舊金山華人權益促進會執行主席謝國器等。澳大利亞有祖籍廣東開平的飛艇發明家
謝纘泰。蘇利南有財政部長謝欣。
人口分布
謝姓是中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廣東、江西、湖南最有影響。謝姓人群大約占了當代人口的0.72%,即每10000箇中國人中姓謝的人至少有72個,總人口大約在870萬。
謝姓最早活躍於
河南南部。
楚人滅申並遷謝姓族人於
淮河上游,從此,謝姓族人開始了南遷的歷程。春秋時期,謝姓已經遷到
山東、
湖北、
湖南等地。
戰國時,謝姓一支移民
四川。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
陝西、
雲南、
貴州、
江西、
浙江等地。三國至
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時,謝姓始入
福建、廣東,成為
東南地區的著姓。明初入
台灣。由於謝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雖經歷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但所受的傷害相對要輕。在中國歷史上幾次大遷移中,謝姓向南、西南和東南遷移,在南方穩定長足地發展,尤其在宋、元、明時期,謝姓在贛閩浙粵湘蘇六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宋朝時期(公元960—1279年),謝姓大約有4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52%,排在第三十九位。謝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約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7%,占浙江總人口的1%。謝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和四川,這六省謝姓大約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73%;其次分布於安徽、廣東、廣西,又集中了20%。全國形成了以川湘、贛浙閩、豫皖、兩廣為中心的四大塊謝姓聚集地,而華北地區是當時謝姓人口稀少的地區。
明朝時期(公元1368—1644年),謝姓大約有79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5%,為明朝第二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謝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600年中謝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98%,人口淨增加一倍。謝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25.4%)、福建(17.6%)和浙江(12.7%),這三省謝姓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55.7%;其次分布於廣東(6.6%)、湖南(6.2%)、江蘇(5.7%),這三省的謝姓又集中了18.5%。江西一躍成為謝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總人口的1.5%。東南和南方地區的謝姓在這600年中有了穩健的發展。宋、元、明期間,謝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而四川地區謝姓人口主要向兩廣和湖南地區流動。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川湘、粵閩三大塊謝姓人口聚集地區,重心進一步由北向東南部轉移。
當代謝姓的人口已達到864萬,為全國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7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謝姓人口由79萬增到864萬,增長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萬,當代的人口按12億計,人口增長了13倍。謝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1000年中謝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廠”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四川三省,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湖南、河南、浙江、江蘇、湖北,這四省又集中了29%。廣東為謝姓第一大省,占全國謝姓總人口的13.2%,占省總人口的1.5%。全國的謝姓分布以粵東為中心,向北、西、東三方向輻射,謝姓人口逐漸減少,華北和東北地區少見,西北罕見。在近600年期間,謝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遷十分強勁,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
謝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瓊桂、湘贛閩台、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東部,謝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9%以上,有的達到2.4%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6%,居住了大約60%的謝姓人群。在雲貴川大部、重慶南部、陝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南部、黑龍江和內蒙古北端的連線地區,謝姓在當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0.6%--0.9%,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5%,居住了大約21%的謝姓人群。
姓氏文化
郡望堂號
《徐孝穆集箋注》六卷(陳徐陵撰、清朝吳兆宜注)記載了魏晉南北朝以來謝氏家族的十二大郡望:
漢晉以來,謝氏見於史冊者以陳郡、會稽為盛,陳郡本支載在《陳國陽夏謝氏譜》,會稽山陰則亦難譜,僅就知者譜也。夷吾為山陰之始,蓋山陰之祖。其後則有譚、贊、淵、厷、煚、承、崇、斐、秀等俱仕吳;端、風、奉、聘、輶、勝、沉、敷(隱)等俱仕晉,;達仕梁而歧、嶠仕陳。兩族以外可見者尚有:一曰南陽,則有宛與章陵,宛有景仕吳,章陵有該仕漢。二曰馮翊,蓋北地扶風一族也,扶風有謝服,漢末為為將,改為射鹹,其子孫則有堅、援仕蜀。三曰下邳則有安仕漢,四曰汝南則有甄、廉、季孝俱仕漢,五曰東郡則有弼仕漢,六曰彭城則有慈仕吳,七曰九江則有曼卿善毛詩仕漢,八曰廬江有奇仕魏,九曰牂牁則有暹仕漢,十曰敦煌則有艾仕前涼。
謝姓以郡望為堂號外,還有威懷、安晉、東山、寶樹堂號。“威懷”和“安晉”的堂號出自東晉名臣謝安,謝安名望很高,才氣超人。桓溫夢想篡位,扣押謝安,要求他合作,謝安堅決不屈服。桓溫失敗後,皇上拜謝安為尚書僕射,淝水之戰,謝安與其侄子謝玄以少用多,擊潰苻堅大軍,使晉朝轉危為安。謝安的忠誠和威風使朝廷上下、外國邦聯都敬佩他、懷念他、懼怕他。這就是“威懷”和“安晉”堂號的來歷。
陳留堂
是謝姓最早發祥地,也就是現在河南省陳留縣。
會稽堂
是謝姓在東晉時期的根所地,也是秦朝的郡名,包括江蘇省東部和浙江省西部。
東山堂
東山位於浙江省上虞縣之西南,在晉室謝安末出任征討大都督前隱居所在地,山上尚有薔薇洞、池屐池等遺蹟。另在浙江臨安之西 ,及江蘇省江寧之北各有 一座東山,當謝安征討玁狁建功後,曾在江寧之東山修建別邸,迄今江寧東山山頂仍有一寺廟古蹟,寺中祀奉為謝安遺像。
寶樹堂
晉朝孝武帝駕臨謝安官邸,見其庭園中有 一株雄傳大樹,長得青翠茂盛,當時孝武帝指著大樹對謝安言道:“此乃謝家之寶樹。”謝氏以“寶樹”為堂號,由來在此。《晉書·謝玄傳》:“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
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後來唐代文人王勃撰《滕王閣序》,文中就有“非謝家之寶樹”之句。
圖騰文化
在甲骨文中,謝字像一人拉弓箭之狀,古時謝、射兩字通用。因此,謝人是一支善射的氏族,以謝命族名和地名,最終形成國家。謝,也是一種龜,頭昂著行走。而低著頭行走的龜,稱為靈。推測在古謝之地曾出產頭昂著行走的龜,因以謝命地名,進而形成城堡,最後發展為國家。最初的居民稱為謝人,謝人最初的原始圖騰是龜。
家譜文獻
謝家最早見於記載的家譜,是南朝人劉孝標註釋《世說新語》時引用的《謝氏譜》,其中又分為《陳郡陽夏謝氏譜》和《會稽山陰謝氏譜》兩種。前一種家譜在書中共引用七處,後一種引用一處。從全部引文綜合分析,這兩種家譜的基本內容,包括東晉時兩族謝氏人員的名諱、字號、承屬關係、官爵、姻婭、子女、子女婚配等等。當時的社會特別重視譜牒,不僅朝廷選官要查尋家譜,而且社會上嫁女擇婿也要以家譜為據。為防止假冒,國家還專門成立有家譜局,社會上也有專門編撰和研究譜牒的世家。所以謝氏最早的家譜,有可能是根據謝氏提供的資料由官府修成的,時間最早不會超過東晉建國以後。《世說新語》所引用的《謝氏譜》,大概出自當時的官譜。至於《隋書·經籍志》中收錄的《謝氏譜》十卷,則是另外一種性質的家譜,即可能出自謝氏族人之手。但遺憾的是今天已經無法看到了。目前所見謝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譜,是宋朝人汪藻根據《世說新語》和魏晉南北朝及隋朝史書編輯的《世說·陳郡陽夏謝氏譜》。全譜包括世系表、正文、別族、人名考補四個部分,收錄三國至隋陳郡謝氏94人,附錄會稽謝氏4人。這部家譜的現存最早刊本,藏於日本,與宋本《世說新語》汪藻《敘錄》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鑼版影印的形式與《世說新語》聯合發表。
至2008年3月,中國已發現共有謝氏族譜1000多部,其中台灣檔案機構藏譜目錄168部,泰國2部,藏於民間未發現的族譜應數量應在1萬冊以上,可見謝氏譜牒資料是相當豐富的。這些族譜,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現代名人作的序數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蘇公老泉贈謝氏譜序》、黃庭堅《謝氏世譜序》、蘇軾《謝氏宗譜譜序》、朱熹《謝氏宗譜序》、彭龜年《謝氏舊譜序》、文天祥《江西信州疊山謝先生譜序》、謝枋得《修輯族譜原序》及當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為福建長樂謝氏宗譜所寫的序。
宗祠對聯
系承申伯;源出洛邑。
——全聯典指周宣王時,為申伯作邑於謝,後為氏。
庭生玉樹;世濟鳳毛。
——上聯典指東晉名將謝玄,”下聯典指南朝齊陽夏人謝超宗.
烏衣望族;鳳羽名流。
——上聯典出烏衣在江蘇省江寧東南,南朝宋謝弦微等望族居烏衣巷。下聯典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之孫謝超宗,陳郡夏陽人。好學有文辭,帝大嗟賞,曰“超宗殊有鳳毛,靈運復出矣”。
程門道學;江左風流。
——上聯典指北宋謝良佐,為理學家程頤四大弟子之一。下聯典指晉謝安,風流灑脫,人稱風流宰相。
托傭復仇;蔽障解圍。
——上聯典指唐謝小娥,改男裝托傭仇家,手刃仇人,報殺父殺夫之仇。下聯典指東晉謝安侄女謝道韞聰慧有才名,曾以青綾步障自蔽,為小叔解圍.
忠義兩盡;節孝雙全。
——上聯典指南宋謝枋得,拒仕元,絕食而死。下聯典指清謝萬程,居唐縣,家貧不能葬父,妻賣身葬翁,郡丞感其孝,縣旌“節孝雙全”。
南邦世澤;東晉家鄉。
——此聯為廣東省龍川縣龍母鎮洋田村謝氏祠堂聯。
東山世第;西晉家風。
——此聯為謝氏宗祠東山堂通用堂聯。
淝水震北寇;宣城驚南文。
——此聯為河南省南陽市東謝營村謝氏宗祠聯。
決心扶世運;翹首望神州。
——謝覺哉撰謝姓宗祠通用詩句聯。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抗日戰爭時期民族英雄謝晉元自題聯。
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
——當代女作家謝琬瑩(冰心)自題廳堂聯。
治法輕能退谷;文章美若疊山。
——上聯典指清代教諭
謝金鑾,字退谷,下聯典指宋代進士
謝枋得,號疊山。
東山系望於蒼生;西堂自誇夫奇夢。
——上聯典指東晉政治家謝安,字安石,早年隱居東山,人為之語曰:“安石不出,如蒼生乎。”下聯典指南朝宋·謝靈運,嘗在西堂思詩不就,忽夢見族弟惠連,得“池塘生春草”句,大以為工。
東山絲竹陶情早;春草池塘得句新。
——上聯典指東晉大臣謝安,下聯典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
龍煙縹緲烏衣室;鳳燭輝煌寶樹堂。
——安徽省懷寧縣受泉村謝氏祠堂聯。
江左稱風流宰相;程門重道學先生。
——上聯典指晉代宰相謝安,每游必以歌妓自隨,時人謂“風流宰相”。下聯典指北宋學者
謝良佐,學者稱上蔡先生,曾從程顥受學,後卒業於程頤,程門四大弟子之一。
寶樹堂前觀風舞,烏衣楷上看龍飛
——佚此聯維湖南衡南縣硫市鎮慶瑞村謝氏祖厝聯。
相業古今三太傅;家聲吳越一東山。
——河南省南陽市謝營謝氏家祠聯。
曹子有才稱八斗;倉師無字不千斤。
——江綬珊撰廣東省肇慶市茅坡謝氏宗祠聯。聯首嵌房名“曹倉”。
明代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
——此聯為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斗村謝氏祠堂聯。
鳳毛儀世風流遠;玉樹生庭物色佳。
——此聯為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斗村謝氏祠堂聯。
施障解圍,曾傳才女;托傭誅盜,群仰勇娥。
——上聯典指晉謝道韞。下聯典指唐謝小娥。
絕粒元都,忠義兩盡;懸旌唐縣,節孝雙奇。
——上聯典指南宋謝枋得。下聯典指清謝萬程。
詩思神奇,忽夢西塘青草;志趣高尚,醉臥東山白雲。
——上聯典指
謝靈運夢中得“池塘生春草”佳句。下聯典指晉宰相謝安“寓居會稽,放情丘壑”事。
誄擬芙蓉,藻思挹鳳毛之彩;賦志鸚鵡,風華裊藍王之煙。
——上聯典指宋·
謝超宗。下聯典指
謝弘微子
謝莊,七歲能文,文帝見而異之。嘆曰:“藍田生玉,豈虛也哉”。
近傍碧溪潭,光照臨風玉樹;遠懷烏衣巷,派分當日金陵。
——此聯為安徽省青陽縣謝家村謝氏宗祠聯。
姜水源長,伯祖啟航,陳留始發;東山地沃,安石興苗,寶樹成蔭。
——此聯典出謝姓郡望之“陳留堂”、“東山堂”、“寶樹堂”堂號典故(參見上《謝姓宗祠門楣題辭·注釋》)。
黃蕉丹荔嶺西多,祀祖敬宗,應念我同姓;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啟後,毋忝爾所生。
——謝康撰謝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東泉圩謝氏宗祠聯。
胥宇兆鹿眠,紀當年斬棘,丕基肇啟創垂志事;斯堂恢鴻緒,詒奕世告虔,入廟永昭尊敬儀容。
——此聯為福建省永春縣坑仔口鎮魁斗村謝氏祖厝聯。
先人有燕翼貽謀,無論為文德為武功,承紹允推賢子弟;地勢得象山靈秀,從此產英雄產豪傑,勛名彪炳泰東西。
——蔡元培為江西省贛縣夏府村謝氏宗祠敦五堂撰聯。
字輩排序
福建閩侯謝氏字輩:“喜添元世一文廷國君兆仲仕日向”。
福建惠安謝氏字輩:“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謹希順志興發慶友雙和平濟世忠孝傳家”。
福建寧化謝氏字輩:“文得子宗宇喬宸祥憲朝顯世賢逢良士應時起榮華望日崇”。
福建漳浦謝氏字輩:“恩慶為良才東山久萬錦文錫世道永汝時孔敏達寶樹成瑞連江左聲名遠南邦德澤長還基承繼紹百代盛流芳”。
福建邵武謝氏字輩:士尚崇先志,明英敬祖揚,詩書言寶澤,忠義友文芳
台灣疊山公派謝氏字輩:“奠賢益朴友振騰天福文亭鳳日朝陽錦龍從清雲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鴻恩”。
台灣興公謝氏字輩:“弘開景運長韶文祖德光貝振蜚聲烈燮世有書香”。
台灣宏獻公派謝氏字輩:“承繼南邦曾孫恢祖德栽植寶樹蘭桂發天香”。
湖南寧新謝氏字輩:“光昌興宗德富貴古流傳”。
湖南澧縣謝氏字輩:“合立新派:上紹祖先志,代承聖朝光,家傳正學體,盈庭慶隆昌;
續 派:福壽長生樂,詩書永世香,修身全孝道,華國有文章”。
湖北棗陽謝氏字輩:“立修懷德遠倫正澤會長學典定中道運開永克昌”。
湖北隨州謝氏字輩:“懋修倫常昭訓萬紀蘭玉長榮賢才濟美詩書流傳家澤永遠”。
湖北武漢謝氏字輩:“貴啟東朝,君臣春永;支致仕亭,道德仁文;洪華玉印,正大光明”。
河南光山、新縣、羅山、息縣、固始、商城一帶謝氏字輩:“中耐成聯芳紹復煥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爾彝常雍熙延祖憲啟迪壽熾昌國家資屏翰勛名耀前光”。
河南謝氏一支字輩:“兩本洪洞綿世澤東遷永邑振家聲”。
四川榮縣謝氏字輩:“永世仁德茂久遠益傳芳敏達英才顯瓊琳佩玉堂”。
四川岳池謝氏字輩:“天國朝嘉有永茂芳平治世澤鐘靈運寬仁德義長玉樹延先緒榮華萬代昌”。
廣東謝氏一支字輩:“士崇文學道德才華曰聖維彥汝克紹嘉應元啟裔宏宗世遐”。
廣東新會周郡謝氏字輩:“學修明新善 期立德功言 壯行贊以育 子孫奕世傳”
廣東新會賢溪謝氏字輩:“孔興聖裔,周國賢相,芝蘭玉樹,奕世榮昌”。
廣東連平陂頭謝氏字輩:“復延丕泰景,遠紹恩澤弘,廷蘭蕃衍運,玉樹奕世芳。垂統宗恭大,貽謀祖德長,鴻猷光晉代,俊業煥綿揚。文明家必茂,福壽冠華章,立志乾振盛,國思全榮昌”。
江西弋東謝氏字輩:“餘烈暖林野眾芳揖蘭蓀德暉映岩足勝賞延高原遠水昭匹練因晴見吳門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
廣西橫縣謝氏字輩:“宏植基緒錫履南邦根本孔固技業蕃昌培成寶樹蔚為棟樑文經武緯家國之光克承前烈長發其祥”。
江浙長江一帶建寧遷來謝氏字輩:“希君永應日晉朝家風振明世祖澤長人才常蔚起仕績慶繁昌。”
陝西謝氏一支字輩:“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賢承先德宏業紹鳳鳴經國繼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開景遠啟秀慶隆平”。
謝氏一支字輩:“良士先學書英家善治鑄維國建成安春喚俊柏樹忠義傳芳遠民勇全新富守本慶振興榮華順天孚”。
重慶巴縣謝氏(始祖謝錫瓚,乾隆年間廣東興寧遷往重慶巴縣):日吉錫朝開,定仕國家才。寶樹增輝遠,鼎盛列三台。祖德宗功大,先芬福蔭長。詩書傳美業,孝友重倫常。仁義禮智信,誠正守天良。修齊達平治,體用全宏綱。本厚華益茂,源清流自芳。各賢繼泰運,昭代發祥光。龍興同鳳舉,玉潤連金相。經文謀進化,耀武慶安邦。群民思惠澤,勛獻易明揚。富貴聲榮顯,康樂永壽昌。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謝氏:本支祖揮公之先由金陵遷鎮江丹徒,自鎮江分支:一遷河南南陽,一行山東單縣,一還金陵;指揮公明成祖時獲駕北來,遂家於曹。
山東菏澤曹縣謝氏一支字輩:鉅銘錫釗錦桂桐樹松楨濟淇激濰海炳煉煥炘烽 坤坊培圾增 取於金木水火土。
山東菏澤曹縣安才樓謝氏一支字輩:京周頌良翰,江甸紀成功;霖沛東山雨,成揚西夏風。
姓氏名望
朝代 | 姓名 | 生卒年 | 籍貫 | 主要成就 | 備註 |
---|
東漢 | | 待考 | 會稽山陰 | 大臣 | |
晉朝 | | 281~323 | | 名士 | 謝安之伯父 |
東晉 | | 308~357 | | 名將 | 謝鯤之子,謝安從兄 |
| | 320~385 | | 名臣,淝水之戰運籌帷幄者 | |
| | ?~361 | | 名士 | 謝安之弟 |
東晉 | | 343~388 | | 名將,淝水之戰前線作戰者 | 謝安之侄 |
東晉 | | 349~409 | | 女詩人 | |
| | 352~400 | | 名將 | 謝安次子 |
南朝 | | 385~433 | | 文學家 | 謝玄之孫 |
南朝 | | 407~433 | | 文學家 | 謝靈運之從弟 |
南朝宋 | | 421~466 | 陳郡陽夏 | 大臣、文學家。曾官至吏部尚書 | |
| | 464~499 | | 名士 | |
南朝齊梁間 | | 479~502 | | 畫家、繪畫理論家 | 善作風俗畫、人物畫,著有《 古畫品錄》,為中國最古的繪畫論著 |
隋朝 | | 待考 | | 瓦崗軍領袖 | |
南宋 | | 1139~1204 | 台州臨海 | | |
明朝 | | 1449~1531 | | 大臣。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 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和劉健、李東陽並稱餘姚三“閣老”。 |
清朝 | | 1765~1821 | 嘉應州 | 航海旅遊家。有中國的馬可波羅之稱,著《海錄》 | |
| 待考 | 汀州 | 將領 | |
| 待考 | | 著《雪溪詩集》 | |
| 1811~1864 | | 著《北溪剩稿》 | |
| 1811~1864 | | 書畫家 | |
| 1801~1871 | | 女詩畫作家,著《謝浣湘詩存》 | |
| | 1832-1900 | | 中新友好協會會長。著《赤竹坪詩集》 | |
| | 1883~1971 | 湖南寧鄉 | 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司法制度奠基人 | |
| | 1888~1988 | 騰蛟鳳巢 | | |
| | 1892~1974 | 河北徐水 | 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第五集團軍參謀長 | |
| | 1900~1999 | 祖籍湖北鹹寧 | 現代文學巨匠。 | |
| | 1903~1938 | 浙江臨海 | 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蘇浙皖邊區游擊司令 | |
| | 1905~1937 | 江西南康 | | |
| | 1905~1941 | | 抗日戰爭中的著名軍官 | |
| | 1909~1972 | 湖北黃安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 |
| | 1912~2000 | 福建泉州 | 固體物理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
| | 1917~1995 | 江西興國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 |
| | 1923~2008 | | 華語電影導演 | |
| | | 江蘇宜興 |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 | |
| | 1929~ | 陸河
|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 |
| | 1932~1999 | 龍巖 | 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
| |
| | 1941~ | 廣東高要 | 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陸軍上將
| |
| | 1945~ | 寧波 | 原財政部部長 | |
1947~ | | 1960~ | | 《財經》特約經濟學家、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長 | |
| | 1979~ | 福建東山 | 書畫家 | |
| | 1980~ | 香港 | 歌手、演員 | |
| | 1981~ | | 演員、歌手 | |
| | 1984~ 1991 | 青島 安徽 | 棋手 舞蹈家 | |
註:部分資料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