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姓主要有兩個來源:任姓和姜姓。傳說中任姓謝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際幾乎湮滅。姜姓謝氏已有2800年的歷史了,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金華東西謝營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為得姓始祖。
謝姓最早活躍於河南南部。楚人滅申並遷謝姓族人於淮河上游,從此,謝姓族人開始了南遷的歷程,春秋時期,謝姓已經遷到山東、湖北、湖南等地。戰國時,擴展到四川和貴州並匯容到當地的少數民族。漢晉時謝姓已播遷到陝西、雲南、貴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國至南北朝時,謝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時,謝姓始入福建。到明朝開始進入廣東,並且發展到台灣,成為東南地區的名氏大姓。
歷史上謝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南陽、永昌、會稽、下邳、九江、章陵、陳郡、陽夏、康樂、東山、梅州市梅縣區、大埔等。
根據2013年百家姓排名,謝姓的人口已達到1000餘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7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湖南三省,大約占謝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布於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廣西、台灣七省區,又集中了37%的謝姓人口。謝姓以郡望為堂號外,還有威懷、安晉、東山、寶樹堂號。
基本介紹
謝姓氏起源
始祖
▲謝姓得姓始祖:伯夷、申伯。
其父孤竹君,為炎帝後裔,本姓姜。伯夷和其弟叔齊在商末時,一齊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對周武王進軍討伐商王朝,周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避於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後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繼位後,便將伯夷的後裔封於申(今河南南陽),稱申伯。周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子為宣王,宣王繼位後,便封母舅申伯於謝國,後來這一家因故被革去爵位,公元前六六八年,楚周文王發兵攻申,不久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氏,稱謝氏,這樣伯夷便成了謝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謝 棐:字克誠,號勵齊,南宋鹹淳二年丙寅二月十八日酉時生,元天曆元年戊辰陣亡,加封忠毅侯御,葬吊弓山有望碑華表。元配:阮氏,南宋鹹淳四年戊辰正下六日丑時生,元泰定三年丙寅四月二十八日寅時卒,葬吊弓山誥,封賢淑夫人。生子一:謝玉甫。為陳留郡豫章支下棐公派衍五世第一世。是為湖南安化始祖。
謝 成:字雃正,號敵萬,即棐公胞弟也,因兄陣亡懷恨復陣有功受封永平侯。元至元二年庚辰五月十五日午時生,
“蠻”是我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三謝”指東、南、西三支,因其首領姓謝而得名。三謝蠻原為一支,是西漢時自四川涪陵南遷至今貴州省境及廣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屬牂牁郡,故通稱牂牁蠻。他們從事畲田耕作(即焚燒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種),無文字,刻木為契,宴聚則擊銅鼓。他們據有萬壽、且蘭、廣談、毋斂等縣地,族大人眾,酋長世襲,以後居住的方位約於南朝時期分為東謝蠻、南謝蠻、西謝蠻,至唐朝初期,他們的首領向唐朝貢,才再次正式歸入中央王朝統治。據《舊唐書》、《新唐書》等書記載,唐朝“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今四川彭水)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官僚,西連夷子,北至蠻,其酋長謝元深世為酋長”。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農曆閏12月丁未,東謝蠻首領謝元深向唐朝貢。唐以其地置應州(今貴州東北的思南、德江一帶),以謝元深為刺史,隸屬黔州都督府。同一時期,南謝蠻首領謝強也向唐朝貢。唐以謝強為南壽州刺史,隸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莊州(今貴州貴陽南青岩附近)。西謝蠻在琰州(今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首領叫謝汕,貞觀中被任為功州(今貴州修文東北部)刺史。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授謝龍羽(牂柯蠻)為牂治州(今貴州甕安草塘)刺史、夜郎郡(夜郎縣,今貴州正安西北部)公;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矩州(今貴州貴陽)刺史謝法成招慰比樓等七千戶內附;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牂牁大首領謝元齊死,詔其孫謝嘉藝襲封,其權後被西趙蠻趙氏奪取。
三謝蠻所統轄境域地方千里,約東起今榕江縣,北至貴州東北境,北鄰劍河,西及八寨,南迄廣西北境。貴州謝氏大多為漢族,少部分融入布依族、壯族等少數民族。
⑶.瑤族:
瑤族主要居住在廣西、湖南等地。族中謝姓的來源,一部分與先秦時遷居謝沐的謝人有關,另則由壯族謝姓融人。廣西臨桂縣宛田鄉石灰窯村瑤族《評皇券牒》中有“奉東門大將軍、金騎都尉謝思寵”,可知當地瑤族中有謝姓;《武崗州志》第五第十卷三記載,當地瑤族主要居住在十三個地方,其中居於上下渣坪團和小麻溪團者皆有謝姓,為著名大族;廣東連山縣瑤族有盤、趙、李、馮、鄧、黃、謝、韋、覃等姓,其中謝姓與韋、覃等姓都是源於壯族,因入贅瑤族而來。此外,近代以來,一些瑤族人由廣西南遷越南北部山區,稱為山瑤人,越南人則叫做山由人。他們主要來自八個大姓,其中之一便是謝姓。
⑷.壯族:
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族中的謝姓也主要由當初謝蠻人的後裔融人而來。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廣西貴縣覃塘鄉青雲村人謝秉彝率眾舉行了反清暴動,參加者主要是他的壯族同姓人。
⑸.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交界地區,隋唐時是東謝蠻的活動範圍。東謝蠻的絕大部分後來成為漢族,但也有一少部分與西謝蠻部落的人一起發展成為侗族,其中便有以謝為姓的人。他們主要居住於湖南新晃、廣西三江、貴州玉屏等地。新晃縣侗族有楊、吳、姚、龍、謝五姓,約在清高宗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遷湖北宜恩縣潭區、曉關一帶,還先後建造了十五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飛山廟。在新到的地方中,謝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⑹.滿族:
明朝居於遼東的謝姓漢人,由於清朝興起,成為滿洲貴族的臣民和奴隸,滿語中“包衣”或“包衣阿哈”就是指這種人。他們除做家奴外,有時還被編人軍隊。如果運氣好,還能謀到一官半職。如《清朝通志》載:“謝氏,謝承宗,正黃旗包衣人,世居瀋陽地方,任驍騎校。”又:“謝氏,西林布,正藍旗包衣旗鼓人,任護軍校。”他們的子孫經過清朝近三百年的發展同化,大多仍為漢族,但也有融人滿族的人。
⑺.蒙古族:
陳蒙古八旗薩拉氏一支祖上薩拉?白達色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遼寧丹東鳳城牛莊落戶,後取其名首字諧音漢字“白”為氏,薩拉?白達色的弟弟薩拉?黑達色則攜眷至丹東岫巖地區落戶,取漢字“謝”為氏,隸屬鑲藍旗蒙古。今後裔散居於岫巖哈達碑、偏嶺、鳳城大堡、石城、寬甸長甸等地。
巴爾虎旗蒙古謝京氏原居喀爾喀地區,因遭受葛爾丹部族的迫害,率巴爾虎族萬餘人南下,遊牧於今張家口一帶。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經清廷準議,全族移駐盛京(今遼寧瀋陽),其中一部分族人駐守丹東鳳凰城、岫巖等地並獨豎一旗,稱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諧音漢字“謝”為氏。
⑻.鮮卑族:
衛州人謝偃之本為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為謝氏,是為河南謝氏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八月十六日現時卒,歸太和葬謝家巷本屋後。元配:王氏,元至元六年甲申八月初八日酉時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十月初四日未時卒,葬同夫山。生子一:謝盛。為陳留郡豫章支下成公派衍五世第一世。是為湖南益陽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謝姓姓氏淵源
謝[謝,讀音作xiè(ㄒㄧㄝˋ)]
1、源於姜氏,出自炎帝後裔申伯後裔的封地謝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姓譜》、《元和姓纂》記載,上古部落首領炎帝,傳至商未有後裔孤竹君,其長子伯夷與弟叔齊一齊投奔到周。到周朝以後,他反對周武王進軍討伐商王朝,周武王滅商後,他們又逃避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後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繼位後,便封伯夷的後裔為申侯,稱申伯,是為申氏之始祖。厲王時娶申伯之女為妃,生子為宣王,宣王繼位後,便封母舅申伯於謝國(今河南唐河,一說在今河南南陽)。公元前688年楚周文王發兵攻申,不久滅掉申國。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新都之邑名為氏,稱謝氏,史稱謝姓正宗。是為河南謝氏。
炎帝,世稱神農氏,被謝姓奉為始祖之一。關於謝姓的先祖來源,許多姓氏書都說是源於炎帝,是姜氏部落的後裔。如《元和姓纂》中說:“謝,姜氏,炎帝之胤。”《通志》中說:“周異姓國:……謝氏,姜氏,炎帝之裔。”《萬姓統譜》中說:“謝,陳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華民族公認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稱神農氏。但司馬遷在作《史記》時,依據《世本》,不將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紀》之中,把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作為五帝,而將炎帝附於黃帝,故其名不顯。
炎帝為傳說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稱為炎帝。由於其執政時間較早於黃帝,所以史籍《史記》中說:“軒轅之時,神農氏衰。”但是所謂“氏衰”,並非指神農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史籍《帝王世紀》中說:“神農氏,姜氏也,母曰任姒,有嬌氏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又據《竹書約年》的說法,“炎帝……育於姜水,故姜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動區域在姜水一帶。姜水,在今天陝西的岐山、武功一帶,屬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後來還有多次遷徙。上述引《帝王世紀》中說炎帝“初都陳”,即今河南的淮陽縣;又說“又徙魯”,魯即曲阜,在山東西南部。炎帝還有一支向南發展,史籍《竹書紀年》中說:“炎帝……其起本烈山,號烈山氏。”烈山後來建了厲國,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隨州市,與河南省桐柏縣接壤。史籍《史記》中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縣城東一里,說明炎帝的足跡除到過陝西、河南、湖北外,還到達過河北地區。
至於炎帝一生的事跡,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貢獻:第一,史籍《白虎通》中記載:“制耒耜,教民農作。”第二,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始教天下種穀,故號神農氏。”第三,史籍《太平御覽眾》中記載:“神農耕而陶。”第四,史籍《商君書》中記載:“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第五,史籍《淮南子》中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近年來,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動地區,先後發現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許多磨製精緻的石斧、石鏟和石鐮等石質農具(木質農具難以保存不知其形),還有石磨棒、石磨盤之類的糧食加工工具,以及儲存在窯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開創了中華民族的農業文化,因而被後人尊稱為神農氏,當做農業神世代敬仰。
2、源於任姓,出自周朝亡國侯為黃帝之後裔申伯封地謝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左傳》、《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黃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為任姓。黃帝賜子為姓,謝氏出於黃帝子族任姓。由此可見,謝姓的一部份為黃帝後裔,得姓時間為夏王朝以後。當今謝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黃帝為祖先,自稱是黃帝的裔孫。
宋朝王應麟在《姓氏急就章》中引《世本》曰:“謝,任姓,黃帝之後。”古籍《世本》是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史學著作,記載了從黃帝到春秋時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這是謝姓出於黃帝的最早說法。
漢朝王符在《潛夫論》中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謝、章、昌、采、祝、結、泉、卑、過、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東漢時期人,根據這段記載,可知漢朝有人認為謝姓是黃帝之後。
宋朝羅泌在《路史》中說:“謝,伯爵。《荊州記》:棘陽東北百里謝城是。有謝水。棘陽城在唐之湖陽西北。”歐陽修在《謝絳銘》中也說:黃帝後,昔周滅之以封申伯……見《詩》。其地西甚廣,鄭公友言謝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說,謝姓得名於謝國,黃帝之後,諸侯國,伯爵。至周朝亡國,其地為申伯封邑,後人以國名為姓氏。
宋朝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辨證》中說:“謝,源於黃帝之後。任姓之別為十族,謝其一也……三代之際微不見,至《詩》始言周宣王使召公營謝邑,以賜申伯,蓋謝已失國,子孫散亡,以國名為氏。”
3、源於南北朝匈奴民族直勒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兩唐書《謝偃傳》記載,隋末唐初有個人叫謝偃,衛州人(今河南淇縣,唐貞觀元年移治汲縣,今河南衛輝),他在隋朝任散從正員郎,於唐太宗貞觀初年應詔對策高第(即考試成績優秀),被太宗李世民任為弘文館直學士,又調任魏王府功曹,受詔獻賦(一種文體),以能得規諷之意,受到太宗的稱讚。當時有李百藥工詩,而謝偃善賦,人稱李詩謝賦,可見謝偃以文學知名當時。謝偃的祖輩本姓直勒,史籍《舊唐書》中說,謝偃他的祖父叫直勒孝政,在北齊任散騎常侍,後改姓謝。
直勒氏又稱敕勒氏、敕力氏,源於南北朝時北方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的高車部。高車本是匈奴人近屬,在語言上屬土耳其語系,漢朝稱丁零。至南北朝時,北方的鮮卑、柔然人稱它為敕勒,漢人則因為其“俗多乘高輪車”而稱之為高車或狄歷,南朝人則仍舊稱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歷、丁零,都是譯音之轉。他們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亞南部的安加拉河和葉尼塞河一帶,以後逐漸南遷,到達色楞格河以西至阿爾泰山以東地區。南北朝初期,他們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時代,後來因為經常與北魏作戰,受其影響,才慢慢進入階級社會。公元五世紀時,被北魏打敗的數十萬敕勒人被迫從漠北遷居大漠以南,開始接受北魏的統治,負擔賦稅和兵役。由於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們在酋長鬍琛的帶領下參加了由各族人民聯合發動的反抗運動,推倒北魏王朝後,便與漢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後舉行過一次有數萬人參加的民族盛會,“合聚祭天,眾至數萬,大會走馬,殺牲游遨,歌吟欣欣”。後來追隨北齊武帝高歡創業,又唱出了傳頌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萬里的草原風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盡在歌聲之中後來被改謝姓的直勒人就出在這樣的民族中。在謝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為姓。據《魏書》和《高車傳》記載,天興三年(公元400年)11月高車直利曷部酋長敕力犍率九百餘落內附,被授以揚威將軍之職,置司馬、參軍,並賜谷兩萬斛。《周書》也說,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陳欣與開府敕勒慶破齊將王鸞嵩。從時間上推算,敕勒慶應是與謝偃父同時的人。按照高車人的習俗,部落酋長世代相襲,則謝偃父與敕勒慶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後裔,或者二人之中還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職務。如果這種推斷無誤的話,那么,改姓謝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車直利曷部落,而率眾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緣先祖。
4、源於冒姓,出自先秦時期,屬於字訛改姓為氏。
先秦時期,秦國中人的姓氏之中九有射氏。後因與謝字同音,常被寫作謝,後人遂有以謝為氏者關於射氏的來源,史籍記載不一。《萬姓統譜》說源於晉大夫貌之後,《姓氏考略》則認為由古代司射官而來,《漢書》顏師古注更認為是謝氏的分支。
5、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謝水,屬於以居邑為氏。
周宣王曾經封支子於洛邑西南的謝水之濱,周平王東遷洛邑後,這部分人被迫東遷兗州龔邱縣(今山東寧陽)。為了紀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稱作謝丘,後來還有一部份人以謝丘為姓。
6、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⑴.涪陵地區: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縣一帶的謝姓人祖先。據考證,他們可能源於被楚周文王南遷荊山一帶的謝人,約在戰國時遷居涪陵,與巴人雜居,有的融入巴人。東漢末年,一個叫謝本的人請求以丹興(今四川黔江)、漢葭(今四川彭水)二縣設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當地已有相當的勢力。另據晉人常琚所撰《華陽國志》說,蜀漢後主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亂,被車騎將軍鄧芝討平,“乃移其豪徐、藺、謝、范五千家於蜀,為獵射官。分贏弱配督將韓、蔣,名為助郡軍。遂世掌部曲,為大姓。晉初,移弩士於馮翊蓮勺。其人性質直,雖徙他所,風俗不變,故迄今有蜀、漢、關中、涪陵,其為軍在南方者猶存。”就是說,謝姓作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牽連,被鄧芝北遷於蜀(今四川成都),擔任獵射官或助郡軍,後來又被稱為弩士,在蜀漢亡國後北遷馮翊蓮勺(今陝西渭南)。這些被兩度遷移的涪陵謝氏,人數當在千家以上,可見其勢力之大。也正是因為這種遷徙,涪陵謝氏一分為三,在蜀郡和馮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跡。
早在東漢時,涪陵謝氏的一些人還與當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當了他們的首領。《東漢繁長張禪等題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謝節”,顯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縣在今四川鼓縣西北,正是謝人的遷徙之地。鄧芝遷徙涪陵謝氏之後,勉強留下來的謝姓人又有南遷南中地區者。《華陽國志》說永昌郡有陳、趙、謝、楊四姓,都是“大姓”,可見謝氏遷到這裡以後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雲南保山縣為中心,包括緬甸東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
由於涪陵謝氏居住在古代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他們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驅者角色。早在東漢初年,他們中的一支南人黔中,與散居在今貴州境內的濮人、越人、僚人雜居通婚,成為部落領袖,後采演變為隋唐時期的東、南、西三謝蠻。據《華陽國志》等書記載說,西漢末年牂牁郡(今貴州凱里)功曹謝暹與郡中大姓龍、傅、尹、董氏擁郡自保,後聽說漢光武帝劉秀起於河北,乃派人繞道番禺江(今廣東珠江)北上,奉貢漢朝。漢光武帝嘉之,賜號義郎。從此,謝氏世代承襲,發展為大姓。至西晉末年,巴人李特據成都稱帝,晉寧州刺史王遜“欲遷牂牁太守謝恕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這個謝恕就是牂牁人。其後,李特侄李壽控制了南中地區,“惟牂牁謝恕不為壽所用,遂保郡獨為晉”。不久,東晉滅亡李氏政權,對牂牁實行羈縻政策,實際上是承認了謝恕對牂牁郡的世襲特權。於是,謝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內其他各縣,出任長官,也允許他們世代相繼,從而使謝氏勢力在牂牁郡內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為了便於進行區分,居住在牂牁郡南莊州(今貴州貴陽青岩)者稱南謝,牂牁郡東應州(今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者稱東謝,牂牁郡西琰州(今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者稱西謝。而以後的隋唐王朝因為他們居住在蠻族人生活的地區,則習慣把他們稱作南謝蠻、東謝蠻和西謝蠻。所以《舊唐書》有這樣的記載: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數百里,南接守宮獠,西連夷子,北至白蠻。其首領謝元深,既世為酋長,其部落甚尊畏之。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謝元深入朝,以其地為應州,仍拜元深為刺史。又有南謝首領謝強,與西謝鄰,共元深俱來朝見,拜南壽州刺史,後改為莊州。此外,在《新唐書》中,也有一系列關於謝蠻人活動的記載,如: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授謝龍羽為牂州刺史、夜郎郡公;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矩州刺史謝法成率七千戶內附;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牂牁大首領謝元齊死,詔以其孫謝嘉藝襲封;唐貞元中期(公元785~805年),謝訕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崍)刺史;唐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謝文經任牂州錄事參軍;等等。他們活動的地區和統轄範圍,主要是貴州東南部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