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昆(1737年—1802年),字良壁,號蘊山,又號蘇潭。清乾隆初年出生於江西省南康縣城東街步坊後。他由科舉入仕,歷官編修、鄉試主考、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職,成為當時政績卓著、清正廉明的省級長官,著名學者、方誌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啟昆
- 國籍:中國(清朝)
- 出生地:江西南康
- 出生日期:1737年
- 逝世日期:1802年
- 職業:官員、學者、方誌學家
- 主要成就:《樹經堂集》二十三卷
《樹經堂詠史詩》五百二十六首
《西魏書》二十四卷
簡介,史料記載,修志,修撰,詩歌特點,以詩論詩,個人作品,著作,詩歌,人物評價,
簡介
謝啟昆出生於書香之家,從小受到嚴格的家學訓練及正統的儒教 染。其父亦為飽學之士,尤善語言、文字、音韻、訓詁,以教子有方聞名。謝啟昆天賦聰慧,接受能力極強,加上刻苦自勵,家學相傳,故少時即品學兼優,受人稱讚。16歲時,謝赴京入太學,24歲鄉試中舉,第二年會試獲進士第八,。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殿試欽取第一名,授翰林庶吉士,分習國書。
他辦事公正,任兩次主考選拔人才時,均被公認為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受到社會的普遍稱讚,而且他自己亦以經濟文章揚名京城,列一等記名,以府官、道官銜任用。
謝啟昆一生,不僅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覺得 民心,且治學有方,著書立說,著作等身,計著有《樹經堂集》二十三卷,雜文四卷,《樹經堂詠史詩》五百二十六首,《西魏書》二十四卷,《國小考》五十卷,《山谷外集。別集補》、《史籍考》,《廣西金石錄》、《聖朝殉節諸臣錄》、《北樓記法帖》等多種,成為一代著名學者,出色的歷史學家,尤其是傑出的方誌學家。
在方誌學方面,除修有乾隆《南昌府志》外,最成功的還是對《廣西通志》的修撰,影響深遠,被梁啓超稱為“省志楷模”。
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六月二十六日,謝啟昆逝世於廣西巡撫任上,享年66歲,誥授資政大夫。清朝庭賜喪銀3000兩,命江西巡撫代祭,準謝啟昆靈柩入江西,葬於新建縣桃花鄉大山。
史料記載
謝啟昆,字蘊山,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朝考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典河南鄉試,分校禮闈,均得士。三十七年,出為江蘇鎮江知府,調揚州。明於吏事,所持堅正,上官異意不為奪。治東台徐述夔詩詞悖逆獄遲緩,褫職戍軍台。尋捐復原官,留江南。父憂,奪情署安徽寧國知府;復遭母憂,服闋,稱病久不出。五十五年,特擢江南河庫道,遷浙江按察使。六十年,遷山西布政使。州縣倉庫積虧八十餘萬,不一歲悉補完。高宗異其才,以浙江財賦地虧尤多,特調任。歷三歲,亦彌補十之五。 嘉慶四年,擢廣西巡撫。上疏,略曰:“各省倉庫積弊有三變。始則大吏貪婪者利州縣之餽賂,僨事者資州縣之攤賠。州縣匿其私橐,以公帑應之,離任則虧空累累。大吏既餌其資助,不得不抑勒後任接收。此虧空之緣起也。繼則大吏庸闇者任其欺矇,姑息者又懼興大獄,以敢接虧空為能員,以稟揭虧空為多事。州縣且有藉多虧挾制上司升遷美缺者。此虧空之濫觴也。 嘉慶四年不職督撫相繼敗露,諸大吏共相濯磨,州縣亦爭先彌補。但彌補之法,寬則生玩,胥吏因緣為奸;急則張皇,百姓先受其累。各省貧富不同,難易迥別,一法立即一弊生,惟在因地制宜。率定章程,又多窒礙。請飭下各省先查實虧之數、原虧之人,如律論治。其無著者,詳記檔案,使猾吏無可影射。多分年限,使後任量力補苴,不必展轉株求,亦不必程功旦夕。責成督撫裁陋規以清其源,倡節儉以絕其流,講求愛民之術以培元氣,獎擢清廉之員以勵官常。日計不足,月計有餘。不數年間,休養生息,不徒倉庫充盈,吏治民生亦蒸蒸日上。廣西自孫士毅經營安南,軍需供億,所費不貲,米銀裝械,毀棄關外,令州縣分 賠,遂致通省皆虧。本非州縣侵蝕,且人已去任,接收者正在補苴,一經參追,難保不勸捐派累。惟率司、道、府、州省衣節食,革去一切陋規,俾州縣從容彌補,進廉去貪,無累百姓,計三年之內,庫項必可補足。惟是數十人補之而不足,一二人敗之而有餘。是又在知人善任,大法小廉,不愛逢迎,不存姑息,庶不致後有續虧之患。”又言:“彌補虧空,初不為一身免累之計,乃有實際。臣前歷山西、浙江,皆未咨部,亦未咨追原籍。蓋當日之員,大半死亡遣戍,子孫貧乏者多,咨追徒滋紛擾,如數完繳者實無二三,現任反置身事外。廣西庫項未完者三十九州縣,覈其廉數多寡,分限三年,按月交庫,於交代時有不足者,即以虧空論劾。”疏入,仁宗嘉納焉。時詔買補倉谷,取諸豐稔鄰縣,禁於本境採買。啟昆言廣西跬步皆山,轉運不減於谷價,恐不肖者因採買之難,或為勒派,請仍聽本境買補便,詔如所議。
廣西土司四十有六,生計日絀,貸於客民,輒以田產準折。啟昆請禁重利盤剝,違者治罪。田產給還土司,其無力回贖者,俟收田租滿一本一利,田歸原主,五年為斷;其不禁客民入苗地者,廉土民馴愚,物產稀少,藉販運以通有無也。仿浙江海塘竹簍囊石之法,修築興安陡河石堤,以除水患。河流深通,舊銅船過陡河必一月,至是三日而畢。七年,卒於官,詔嘉其廉潔,於所節省潯、梧兩關盈餘項下賜銀三千兩治喪。廣西士民請祀名宦祠(勇案:名宦鄉賢二祠多在學宮)。
修志
1800年2月9日謝啟昆開局主修《廣西通志》。該書分為訓典;郡縣沿革、職宮、選舉、封建等四表;輿地、山川、關隘、建置、經政、前事、藝文、金石、勝跡等九略;宦跡、謫宦等二錄以及列傳等,共十七目。各目之下,又視內容多寡酌分細目,如輿地略下分疆域、分野、氣候、戶口、風俗、物產等六目,建置略下分城池、賠署、學校、壇廟、梁、津等五目,藝文略下分經部、史部、子部、集部、雜記、志乘、奏疏、詩文等八目之類。其體例之精審完善遠超前代,頗為學者所稱譽。 清代廣西的府、州、縣絕大部分修了志書。纂修的府、州、縣、廳、土州、土司志共198部。現存的仍有127部。其中多數府、州、縣誌經多次續修或重修,如《潯州府志》就修有7部,《欽州志》、《賓州志》、《北流縣誌》均修了5部。
修撰
主持修撰的《西魏書》24卷,《清史稿》以為“義例皆精審,非徒矜書法,類史鈔也。”(列傳二百七十一,卷四百八十四)《廣西通志》280卷,分五大類二十二小類,體例完備,向推為史乘的典範。不冒裁,”徵引賅博,為各省志之冠”。乾隆54年刻本《南昌府志》也是在謝啟昆主持下,經陳蘭森、王文涌協修完成的。
謝啟昆又在胡虔、陳鱣的助成下,撰成了《國小考》50卷。此書為補朱彝尊《經義考》中形聲訓詁之闕略而作,體例一仍朱氏《經義考》,凡劉歆《七略》以後之歷代史志、公和書目,乃至方誌、文集、筆記所錄之國小書,不論存佚,悉萃於編,總計收書1180種。該書先後有翁方綱、錢大昕、姚鼐、俞樾為之作序,俞樾許為“自來言國小者之鈐鍵”、“欲治國小者不可不讀此書”。
詩歌特點
在他二十三歲年冬入京都,與王儀楷、李鏡亭同過釣魚台,留下了“江邊漢月照,亭上客星孤”的佳句。從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在入京途中產生的那種孤獨、落寞之感,有一種“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愁。謝啟昆像這樣睹物抒情的詩有不少。他在《補史亭四首》中有這樣的詩句:“雙桐院宇清,秋月涼如水”,一種身在異鄉中秋之夜卻未能與家人團聚的愁悵在詩句中突現出來。院子裡冷冷清清,中秋的月亮也給人以冰涼的感覺。離別家人,恰逢中秋,一腔難言的思鄉愁緒寄予詩中。他任浙江按察使時作了《乙卯新正二日聖因寺行禮遇雪恭紀》,其中有“梅香吹作林閒霧,山色輕籠水上煙”。仲秋,將赴晉藩之任,同人餞別於湖上,有“鴻泥曾印六橋來,桂子荷香兩度開”的詩句。重陽節前一日登靈岩作詩歌:“我從於越來東吳,雲氣茫茫連具區。左右洞庭三萬頃,形勢可以吞西湖。”九月十三日重過鎮江俯台,悵然有作簡,賀虛齋太守,有“自從騎鶴上揚州,蕉鹿紛紜一夢悠。江淹賦別歸南浦,謝姚臨風憶北樓。”九月望日邗上同人餞別於康山草堂,即席得詩二首,有“有約秋風續舊緣,踏歌曾聽此樓巔。”九月十八日,舟泊袁浦河,帥蘭案亭先生偕僚屬案余於宮署,有“振翮西飛皓,何日向南方。”嘉慶二年(1797年)閏六月十一日禱天竺得雨志書,作詩“隔江飛瀑過江樓,上竺慈雲覆越洲”。嘉慶七年(1802年)三月朔日祀虞帝廟坐南薰亭看新綠,有“四山嵐合樹浮薺,一鷺點雪飛晴天。萬江朝來侵新沐,灕江照影清可憐”等佳句。二十一日夜大雨喜而有作,有“籌邊要策在豐稔,唱徹秧歌臨桂城。”五月二十七日得次兒學崇政庶常之信紀恩志感蒸賦四律,有“傳家自信留清白,報國何堪志飽溫。”
謝啟昆在他五十一歲重遊浙江雲林寺作了《秋日閒居詠八首》,其二云:“顧影憐宣發,韶光半百齡。”人到半百,顧影自憐,早生華髮,人生苦短。五十二歲作《移松十六韻口賦贈盧七青柯》,有詩句:“忽忽三十年,人老樹如此。”五十四歲赴京,有《庚戌二月將赴都留別諸同好四首》,其一有句云:“重逢草木沾春露,仍許漁樵近聖顏。”六十六歲他試筆四首兼柬張南坡學使,有“六十行年又六春,佩韋誠服敬書神”的詩句。從謝啟昆晚年所寫的詩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晚年的安詳與處世的泰然,沒有半點的悲傷與哀嘆。
謝啟昆在《敬同堂詩》中充分流露了他在政治上的抱負、詩文方面的成就以及對百姓的拳拳之心:
“先生追隨棠舍十餘年,秦關蜀棧相鉤連。放眼山川髮長嘯,光甘得句花飛筵。五丈原頭夕陽遠,百子池上秋光圓。龍門險絕天下壯,筆勢直欲爭孱顏。竭來作宰挾琴鶴,附以玉屏詩千篇。聲音之道通於政,此事非僅夸雕鐫。公之家法古循吏,經術佐治何蒸然。我昨渴公見公壁,庭訓手勒官箴懸。相國有書寶尺壁,多在商洛蒲城間。此卷嘯詠詢有本,譬導大海波相沿。阿誰為國為霖雨,救荒一語征其全。述懷長吟更磊落,如水如鐵心拳拳。仁人之言其利薄,蔚為善政此行先。章源倒瀉六千丈,迸作膏露沾春田。《五胯歌》與《兩歧頌》,君詩采入風謠編。何當報最駐飛舄,共剪紅燭分瑤箋。”
在這首詩作中,謝啟昆表達了對國家的忠心,對仕途的感慨,以及對百姓的拳拳之心,同時也道出了對詩文的酷愛與追求。
以詩論詩
謝啟昆在論詩詩的方面有較大的成就,其數量之巨放在整箇中國詩學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他是中國詩學史上非常突出的一位詩人。以詩論詩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詩歌理論形式。謝啟昆論詩的基本特點是知人論世,論由史發。“選言居要,記事鉤元。”在他的五百多首論詩詩中,極大部分詩都聯繫詩人生平事跡來展開論述的,比如以“萬里投荒逐客孤,新詩一卷付官奴。楚天夢斷黃鸝叫,自起開籠放鷓鴣”評柳宗元;以“居士尋詩墨未乾,杏花訊息雨聲寒。誰言詩到蘇黃盡,萬里南行眼界寬”評陳與義。這兩首詩主要是從詩人當時所經歷的事跡來評述的,柳宗元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到蠻荒之地永州;陳與義在靖康之亂避亂南征,這兩首詩的詩風悲壯蒼涼,符合當時柳、陳所處的環境。 謝啟昆論詩不僅注重把握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更重要的是他注意把握詩歌流程的基本規律和基本線索,這是他的論詩詩成為詩史的重要標誌。例如他以“三百風詩未就刪,流傳濮上與桑間”對《詩經》中許多詩反映當時純樸的評述;以“雞林爭售香山句,老嫗能為學士歌”對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歌語言平易、老少傳唱的評品;而“風碎鳥聲花影重,晚唐詩格極纖濃”評述晚唐詩風的特點。
謝啟昆崇尚清新自然的詩學觀,提倡有陽剛之氣、英雄之氣的詩風,反對綺靡柔弱的詩風。
以“清新自然”論詩是謝啟昆的一個重要標準。謝啟昆評唐代許渾有“清吟一字一真珠”較好地表現了他對清新自然詩風的推崇。“一代名高不受高,百所清氣得來難。”(金·麻草)“陳言如直句如山,清入詩脾契象先”(金·楊鵬)等等,可見謝啟昆對“清”的推崇。
又如他以“五十為詩未恨遲,《燕歌》慷慨發深悲。向人磊落傾肝膽,萬里岷峨赴難時”評高適,以“一生低首謝元暉,如畫江城白練飛。千古青山吊知己,建安風骨嗣音稀”評李白,以“薔薇芍藥春風句,落葉青蟲秋日詩。未信女郎工此曲,看雲謝客自多時”評秦觀。從這些論詩詩中我們可以看出謝啟昆論詩,提倡剛健質樸之風,其詩有較深刻的社會內容,風格沉雄意境闊遠。
個人作品
著作
詩歌
《楊震》
巾箱飼雀玉環貽,夫子關西譽望馳。
白璧青蠅寧有玷,黃金黑夜豈無知。
三鱣講席生前兆,一鳥關亭死後悲。
《文帝》
風流人物數元嘉,文史縱橫自一家。
白面書生談北伐,黑衣宰相坐南衙。
長城萬里歌聲慘,合殿深宵燭影斜。
儉約猶存永初意,烏篷未勝葛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