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消費理論

行為消費理論

行為消費理論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隨機遊走”消費理論和預防性儲蓄消費理論之後對消費經濟理論所做的最新研究成果。行為消費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行為生命周期消費理論、時間偏好遞減理論和延遲消費理論三大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消費理論
  • 外文名:Behavioral consumption theory
行為消費理論的基本研究範式
消費理論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凱恩斯巨觀消費函式、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費函式理論及其擴展、引人心理因素的行為消費理論。凱恩斯巨觀消費函式缺乏消費行為的微觀基礎,只注重當期收入對當期消費的影響,因此,被認為是早期消費函式理論,目前,僅在總供給總需求模型(AS—AD模型)和IS—LM模型中有所套用。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費函式理論由於通過跨時效用最大來構建消費行為的微觀基礎,因此,被認為是現代的、主流消費函式理論,成為目前主流總量經濟學分析消費行為的理論基礎。經濟學理論的生命力在於對現實經濟行為的解釋。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費函式雖然在理論構造上非常符合現代經濟學的分析範式,但在解釋觀察到的居民現實消費行為方面存在種種缺陷和不足。
為解決這些缺陷和不足,主要從兩個途徑完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消費函式理論。一個途徑是在生命周期/持久收人消費函式理論的跨時最最佳化中加入各類現實約束,如流動性約束,或者改變偏好的形式,如預防性儲蓄動機和入假說。另一個途徑是引入行為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發展新的、基於有限理性的跨時消費決策理論,即行為消費理論。行為消費理論與主流消費函式理論相互融合成為未來巨觀消費理論發展的一個突出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