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菜

蓋菜

從我國廣東引入。莖葉脆嫩,口味清香。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葉梗加入雞湯一起煮,味道十分鮮美,還可清炒、涼拌、涮火鍋。蓋菜盛產於八閩首邑閩侯縣城甘蔗鎮。這裡依山傍水,福建母親河——閩江沿境而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內高出江面20餘米的長形土崗上———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揭示奴隸主的殘暴,展示勞動的人民智慧,教育意義深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蓋菜
  • 英文名:無
  • 主要食材:鮮猴頭蘑、蓋菜、雞蛋
  • 分類粵菜
  • 口味:清淡爽口
簡介,做法,調料,烹製方法,

簡介

沙洲淤積地地肥土松,盛產甘蔗和蓋菜(芥菜的變種),甘蔗地名由此而定,蓋菜梗粗葉大,營養可口,是甘蔗民眾的驕傲,幾乎家家農戶都愛種、愛吃這吉祥的蔬菜。傳說,古時有一個誠實厚道的農夫,一生辛勞耕作,但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午夜,有錢人酒肉滿桌,笑語歡聲,但他一貧如洗,愁眉苦臉,只好冒雨摸黑到自家的菜園拔株蓋菜充飢,心想把蓋菜的菜梗當“豬蹄”,菜葉當“魚片”,配飯吃,清靜過年,不料他用力過猛,摔了一跤,雙腳把小石頭壘成的“籬笆”給推倒了,頓時,地上出現一個清晰的菜缸,掀開蓋子,啊,一塊塊金磚金光閃閃,耀眼奪目,他欣喜若狂,趕忙左手提著蓋菜,右手抱著金磚,高高興興往家跑,與老伴甜甜蜜蜜燒飯煮菜,老兩口年夜飯第一口不約而同地都吃上蓋菜的故事,蓋菜徹底改變了他家的命運。從此,年夜飯第一口吃蓋菜成為民俗,世代沿襲至今。
蓋菜
蓋菜知識
蓋菜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芥菜”的變種,特指葉子大、葉脈粗、葉面多皺紋的那種南方蓋菜。蓋菜不是名貴蔬菜,身價微,卻因其經霜耐寒,耐貧瘠、不擇地而生,易種易得,又便於保存,所以在江南一帶被廣為種植,其他地方還有廣東、福建、四川等也有廣泛的栽種。蓋菜籽極小,播種後,幾乎不要什麼肥料,也不需要什麼特別呵護,栽下不久便一片鬱鬱蔥蔥。
好吃的蓋菜好吃的蓋菜
在閩南一帶,民眾常把蓋菜看作“長生菜”,大年夜祭祀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供品。甚至大年初一有在家吃蓋菜的習俗,除了取其吃苦耐勞之意,還有祈求吉祥長壽的心愿。年夜飯第一口吃蓋菜成為民俗,世代沿襲至今。
蓋菜有多種類和食用方法。炒菜用的蓋菜最常見,也叫大葉蓋菜樣子有點像小白菜,但根莖處蝤曲粗大,去皮後可與蒜蓉清炒,或高湯白灼,或炒肉絲、炒牛肉、炒蝦仁,都清苦敗火,爽口消暑;又因葉莖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常被當作明目的食療佳品,用以煲湯、燉肉。根莖更加粗壯的芥菜就是大頭菜,莖葉極寬,氣溫低的情況下常捲曲成球狀,貌同捲心菜,主要莖用,曬乾後加入食鹽、花椒、辣椒、茴香、甘草肉粉等香料醃製數月,便是我們常吃的榨菜。小葉芥菜則細長舒展,體態接近西洋菜,莖纖細,葉有毛齒,辣味濃郁。其中葉片比較細碎,狀若鳶尾的切碎後與蒜、姜、鹽、辣椒、花椒等拌勻同醃20天,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裡蕻,燒湯、清炒、肉炒皆宜,是鹹菜中的翩翩佳公子。另一種葉片較寬,毛邊舒舒如流蘇,邊緣略微發紫紅的則是鬈葉芥,味道近似甘藍,在美國常被裝罐作為配菜出售,最適合燉肉,也常和菠菜一同搗爛了,加入融化了的乳酪,作為鹹甜餅乾小零食的蘸料。
芥菜則是一種專們用菜籽做的,稱“芥子菜”,又叫“辣油菜”(Indian mustard),籽磨成粉就是芥末,榨出油就是芥末油。蓋菜的根也是寶貝,直接研磨出來呈淡綠色,加水便是吃生魚片和壽司等日式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法寶綠芥末。

做法

調料

鹽、味素、料酒、澱粉、雞湯

烹製方法

1、將猴蘑切成片,加入鹽、味素、料酒、澱粉醃製,再沾勻蛋清備用;
2、將處理好的猴蘑放入開水中焯燙片刻取出,放入碗中,上鍋蒸20分鐘;
3、將蓋菜根過開水焯一下,取出過涼,撕去筋皮,改刀切塊,加鹽、味素醃製;
4、坐鍋點火倒油,將蓋菜炒一下取出,與蒸好的猴蘑一起裝盤,坐鍋加少許雞湯,調入鹽,水澱粉勾芡淋在菜中即可。
特點:清淡爽口,營養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