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1988年,海南省建省,並成立海南經濟特區。同年,三十一平方千米的土地使用權,一次性出讓給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並於1992年成立
洋浦經濟開發區。
(該區為萬寧—洋浦高速公路的名義終點。)2005年1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交通部(2008年機構改革變更為交通運輸部)頒布《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
(“7918工程”),規劃包括7條首都放射線、9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和5條地區環線(不含預留編號),其中包括海南環線。
(萬洋高速公路為海南環線的地方支線。)2010年8月1日,海南省交通運輸廳遵照《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統一該省高速公路網線路編號,將該省既有的海口繞城高速公路、環島東線高速公路、環島西線高速公路、和三亞繞城高速公路均編為海南地區環線高速公路
(按照當地民眾習慣,該環線簡稱為“海南環島高速公路”,編號為“國家高速G98”)。海南環島高速公路為當時海南省唯一一條國家高速公路,該省其餘線路均編入海南省省級高速公路網並賦予編號;其中規劃中的“萬寧經儋州至洋浦”線命名為“萬寧—洋浦高速公路”,編號“瓊高速S16”。
2011年12月26日,海南省委五屆十二次全會討論通過《海南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加快洋浦開發建設的決定》。《決定》明確:海南省人民政府授權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行使省級行政管理權,代表省政府對行政區域及其鄰接海域實施統一管理,行使市和縣級行政管理權(儋州市不再對洋浦經濟開發區具有實際管轄權)。
2013年6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頒布《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海南省省級線路萬寧—洋浦高速公路
(瓊高速S16)升格為國家高速公路,為海南環島高速公路
(國家高速G98)的聯絡線,編號為“國家高速G98
13”。
2017年9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國家標準《公路路線標識規則和國道編號》(GB/T 917—2017,代替GB 917—2009),萬洋高速公路命名、編號情況不變。
2015年5月4日,原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2018年機構改革變更為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批覆《海南省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環境影響報告書》(瓊環函〔2015〕462號);11月18日,萬寧—洋浦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2017年6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控制性工程萬泉河特大橋開工建設。
2018年1月29日,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控制性工程東太隧道右洞貫通。
2019年4月,萬泉河特大橋完成合龍;12月26日,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完成交工驗收,28日,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全線通車。
線路設計
線路走向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位於中國海南省橫向中部,貫穿東西,起點位於萬寧市後安鎮後安樞紐,途經萬寧、瓊海、瓊中、屯昌、儋州5個市(縣),在儋州境內接西線高速公路白馬井互通,整體呈東南至西北走向。
線路互通
截至2021年9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互通有: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互通一覽(由東向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截至2021年9月, ① 線路終點毗鄰洋浦經濟開發區的管區但全線不進入該區管區範圍內 ② 儋州樞紐交會的海白高速公路(瓊高速S11)已建成儋州至白沙段,該段稱為“ 儋州—白沙高速公路” |
|
線路參數
技術標準 |
---|
| |
| |
| |
| |
| |
| |
| 特大橋為1/300;大、中、小橋和涵洞及路基均為1/100 |
| |
|
配套設施
服務設施
截至2021年9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配套建設的服務區為: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公路沿線服務區一覽(由東向西) |
---|
| | |
| | |
| |
| |
| |
註:截至2021年3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全線服務區尚未開工建設加油站 |
|
輔助設施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全線設有養護工區3處。
2017年12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全線均設有交通違法監控系統,並配套建設有違法信息顯示屏,對違法車輛駕駛員進行提醒告知。
2017年12月,萬寧—洋浦高速公路通車時,沿線雞尾嶺隧道安裝有自發光應急誘導系統。該系統可以沒有外電源的情況下,吸收車燈經過的光源進行蓄能並自行發光。該系統將逐步擴展至萬洋高速公路全線。
運營狀況
票制票價
1994年1月1日起,海南省實施燃油附加費制度,將公路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和公路運輸管理費“四費合一”統一添加於汽柴油零售價中。因此海南省高速公路不另行徵收通行費,包括萬寧—洋浦高速公路。
通行事項
2021年9月6日至9月17日,因隧道自發光應急誘導系統施工的需要,每日7:30至17:30對萬洋高速公路瓊海境內東太隧道進行單幅交替封閉第一或第二行車道的臨時管制措施。其中:9月6日至9月11日,管制東太隧道右幅(萬寧往洋浦方向),9月12日至9月17日,管制東太隧道左幅(洋浦往萬寧方向)。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橫穿海南島“綠芯”,沿線自然保護區分布廣泛,熱帶雨林河谷廣布。途徑六連嶺、尖嶺自然保護區,萬泉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黎母山自然保護區、藍洋溫泉國家森林公園等5個自然保護區,跨越萬泉河、定安河、南渡江、牙拉河、春江等5條河流,生態環境脆弱,施工環保要求高;同時,沿線熱帶雨林河溝谷地分布廣泛,土地資源緊缺,建設所需地材嚴重匱乏。綜合各種因素,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建設期間為海南省建設地形最困難、地質最複雜、生態環境最敏感、自然環境最惡劣、人文資源最豐富、“五路”建設要求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地形複雜,相對高差較大,地面高程為10–210米,河道彎曲,溝谷縱橫密布,沿線地材以花崗岩為主。沿線主要穿越區域為林地,占用基本農田較少,穿越水庫及引用水源地較多。線路建設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防止水土流失,既要串聯功能區,又要避免破壞性影響。為避免大填大挖,保護區域生態環境,線路走向設計選擇順應地形,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前提下,堅持路線與地形相協調的原則,做到逐段填挖平衡;注重基本農田和林地的核心區域的保護,全面避讓保護區核心地帶(I級、II級),對路基填土高度將超過5米的路段選擇“以橋代路”。線路的建設工作充分利用停車區、服務區的土地,作為公路主體建設的臨時場地,減少臨時用地,同時在土石方的利用過程中,進行跨標段調運,減少棄方,從而做到“少借方、零棄方”。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在海南省範圍內首次大規模改良利用高液限土,首次全線引進溫拌瀝青攤鋪工藝,首次採用瀝青DNA快速檢測技術,首次大面積推廣橋樑防水塗裝、砂岩板聲屏障、橋面甩錘鑿毛、土路肩自動成型技術。
重點工程
萬泉河大橋為萬寧—洋浦高速公路沿線橋樑,位於瓊海市會山鎮東部。由於橋樑沿線跨越萬泉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地,大橋的建設工作必須保證萬泉河水體零污染,實踐中採用了掛籃式全封閉施工。大橋建設期間克服了炎熱酷暑,超強颱風,超長雨季等多個困難考驗,其中雨天施工天數占總建設期的46%。
嶺門樞紐互通匝道隧道,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境內萬寧—洋浦高速公路與海口—三亞高速公路交會的嶺門樞紐,A匝道隧道長218米,B匝道隧道長243米,隧道地質情況複雜,隧道沿線圍岩大部分為V級圍岩,以強–中風化花崗岩為主,軟弱圍岩比重大,覆蓋層薄,最大埋深20.3米,最淺埋深2.05米,建設工作具有技術難度和較高的安全風險,連續施工的限制性因素較多。B匝道隧道於2017年4月中旬進洞,於2017年8月底貫通,為萬洋高速公路沿線首座貫通的隧道工程;A匝道隧道於。
東太隧道位於瓊海市境內,單線(右線)全長300米,最大埋深49米,其中V級圍岩淺埋段200米,占隧道全長的66%。隧道右線穿越全風化、強風化岩層中,岩體較破碎、節理裂隙發育,岩層傾角較陡,易產生崩塌及掉塊。隧道的建設工作採用了單側壁導坑法,按照“先探測、管超前、短進尺、弱擾動、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原則進行施工。
南渡江大橋起止樁號K99+775—K100+225,跨徑組合為15×30米,橋長450米。該橋樑是萬寧—洋浦高速公路主線首個架設箱梁的橋樑,也是最大的跨江橋樑。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 所獲獎項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列入首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範工程(2016年5月) |
|
價值意義
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對完善儋州交通體系,拉近儋州“一市雙城”距離,擴大儋州城市骨架和範圍,推動洋浦、儋州乃至海南西部地區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海南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