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海上奇觀,莫過於海戰。戰艦則是海戰的主要角色。幾個世紀來,戰艦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木質到裝甲、從原始裝備到現代裝備的發展過程。
戰艦始於木質結構,靠搖櫓航行,與一般大型貨船相似,敵我相遇時,先是靠慣性衝撞,然後登船白刃格鬥。15世紀,出現了帆船,馬上被用作戰艦。16世紀中期,陸地上出現了火炮,不久,木帆戰艦也裝上了火炮。18世紀末。由於海戰日益頻繁,完全用風帆來操縱的戰艦開始占主要地位。
1814年,美國研製成功了用蒸汽作動力的無風帆戰艦。22年後,美國又把蒸氣艦由划水輪推動改進為螺旋推進式。
1834年,一場狂風暴雨把英國許多艦船衝到海岸。數十艘木質戰艦被驚濤駭浪打得四分五裂,唯獨一艘鐵皮結構的“
加里·歐文號”卻安然無恙。這齣悲劇轟動了西歐各國。從此,木質戰艦開始向鐵甲船艦轉變。19世紀70年代,蒸汽裝甲戰艦不斷改進,裝甲厚達800毫米,不僅用蒸汽作動力,而且用蒸汽來操縱戰艦。此外,
魚雷艇也出現了。
由於石油加工工業的發展和戰爭實踐的推動,19世紀末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軍艦艇發展扶搖直上。近40年來,戰艦以驚人的速度,朝著飛彈化、電子化、自動化和
核動力的方向發展。大部分國家的艦艇火力主要採用各種
制導方式的飛彈,可攻擊七八百公里外的水面艦艇和百公里內的水下潛艇。由於電子科學和自動控制技術的運用,艦艇已達到了立體協同、早期預警、快速反應、先發制人,能應付高速度、多層次、多方向、多目標的攻擊,並實施反擊。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簡稱“航母”)是以艦載飛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
艦載飛機編隊的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軍艦,它是現代海軍
水面戰鬥艦艇中最大,也是作戰能力最強的艦種。
1910年11月14日,美國飛行員
尤金·伊利駕駛一駕“
寇蒂斯”
雙翼機首次從前甲板鋪有25米木製跑道的“
伯明罕”號
巡洋艦上起飛。翌年1月8日,伊利又駕同一飛機在後甲板鋪有36米跑道和22根阻攔索的“
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上首次降落成功。1912年和1917年,英國的薩姆遜中尉和
鄧寧中校又分別駕機從行駛的軍艦上完成了起飛和降落。這些勇敢者的試驗,孕育了航空母艦的誕生。1917年6月,英國將一艘巡洋艦改裝為世界上最早的
航空母艦“暴怒”號,它載機20架,但是原巡洋艦中部的建築未拆除,甲板分別前後兩塊,飛機起落既不方便又很危險。1918年英國又將建造中的“卡吉士”號郵船改建為航空母艦,更名為“
百眼巨人”。它是第一艘有直通甲板的航空母艦,
飛行甲板長168米。甲板下是機庫,有多部升降機可將飛機升至甲板上,可載機20架。
英國於1918年月日月開始建造“
赫姆斯”(又譯作“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的桂冠卻未能屬於它。日本1919年參照“赫姆斯”的方案設計了“
鳳翔”號航空母艦。並於1922年11月首先建成服役,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而“赫姆斯”於8個月後才建成服役。“鳳翔”和“赫姆斯”均載機20餘架,都建有直通甲板,艦橋。桅桿,煙囪等突出建築物都移至
飛行甲板右側,這一布局特點為後來的航母所仿效。此後,美,法,等國也相繼建造了航空母艦。
但是,當時各國海軍中有許多大人墨守舊觀念,把重炮巨艦視為海戰制勝的主要力量,而航母只是艦隊的輔助力量,主要任務是偵察,航空母艦初建功勳是在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的20架老式“旗魚”式雙翼
魚雷轟炸機從“光榮”號航母上起飛,擊沉毀了
塔蘭托港內的3艘義大利
戰列艦。在後來的1941年5月追殲擊沉德國最大的戰列艦“
俾斯麥”號的海戰中,英軍的航母與艦載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這些戰爭例充分說明了以戰列艦為代表的重炮巨艦在海軍中航空兵面前顯得多么脆弱,但傳統觀念很強的英國海軍仍未充分認識航空母艦載機的作用,致使英國在此後的
太平洋海戰中吃了大虧。相反,以
山本五十六為代表的
日本海軍對此卻極為重視,專門派人收集研究塔蘭托之戰的情報。後來的珍珠港事件,實際就是塔蘭托之戰的重演。
1941年12月7日清晨,從6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354架日本飛機襲擊了
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隊。炸沉和重創美國
戰列艦各4艘,巡洋艦和驅逐艦16艘,炸毀飛機188架,官兵死傷約4500人
美國太平洋艦隊除航空母艦外幾乎全軍覆沒,而日軍僅損失飛機29架。
1942年5月4日-8日發生的
珊瑚海大海戰則完全是一場航母對航母,由艦載機決勝負的全新型遠距離海戰。此戰中,美國有2艘航母和122架飛機參加參戰,日本有3艘航母和121架飛機參戰。結果是美國1艘航母被擊沉,另1艘受傷,損失飛機架;日本1艘航母沉沒,2艘受重創,損失飛機85架。而雙方的艦隊始終未互相見面,也未互射一炮。這一戰改變了傳統海戰的面貌。在此後一系列
太平洋海戰中,美國在大部分海戰中取得了勝利。可以說,美國正是借航母最終取得了太平洋海戰的勝利。航空母艦已成為新時代海戰的主宰力量。
50年代,英國研製和採用了
斜角飛行甲板和蒸汽
彈射器,對航母的發展各國海軍中現役航母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性能和攻擊能力大幅度提高,排水量越來越大,艦載機數量越來越多,飛機性能越來越好。在80年代後發生的英-阿
馬島戰爭、美軍空襲
利比亞和
海灣戰爭中,航空母艦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核動力航空母艦-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於1958年2月刊日開工建造,1961年11月25日建成服役的“企業”號。航母採用
核動力的最大好處是提高續航能力。
常規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一般為1.5-2.7萬公里,而核動力航母可50倍於此,這極大地增強了遠洋作戰和連續值勤的能力。繼“企業”號之後,美國於70年代後又建造了7艘“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企業”和“尼米茲”的滿載排水量均為9萬餘噸,可載機90架,後者外形稍大,續航能力為前者的2倍。“尼米茲”級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也是當今最大的軍艦。
航母情況
世界上已有9個國家擁有現役航母,總數共26艘,具體情況如下:
俄羅斯現有航母1艘,名叫“庫茲涅佐夫”號。英國有2艘航母,分別為“卓越”號與“
皇家方舟”號。法國共2艘航母,分別為“
戴高樂”號和“
克萊蒙梭”號。中國有1艘,為“遼寧”號。義大利也有2艘,為“
加里波第”號及“
加富爾”號。巴西共2艘航母,分別為“
米納斯吉拉斯”號與“福煦”號(法國建造)。印度共有3艘航母,分別為“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泰國現有1艘航母,為“加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西班牙現有1艘航母,名叫“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
航母功能
航母作為支持海軍空中作戰的平台,美國海軍隊航母的主要要求如下:
運作,維護和支持作戰飛機
在使用壽命內,允許機種更新提供基本指揮和控制功能擁有足夠的機動速度和防衛能力擁有有效的起降作戰飛機的能力擁有同時起降戰機的能力擁有快速
空中警戒出擊能力允許長周期連續執行空中任務允許在動力輸出下降的情況下執行空中任務提供有效空勤支持提供有效的空中和甲板調度能力擁有有效的通訊,探測,搜尋能力提供一定的點防衛能力在結構,強度,和系統布局上有足夠的生存力
內部系統
航母的內部系統大致分成三大類
航海系統
推進系統、導航系統、通訊系統、運送系統、海上探測系統、損傷控制系統、自衛系統、燃料儲存系統
航空系統
彈射系統、攔阻系統、運送系統、作戰人員準備系統、戰機升降機系統、武器升降機系統、飛機起飛準備系統、人員作業系統、空勤系統、降落
輔助系統、救援系統、
燃油系統、氧氣氮氣系統、空中探測系統、停泊控制系統、機庫、降落作業系統、甲板控制系統、機庫控制系統、車輛作業系統
支持系統
停泊系統、貨物作業系統、清潔系統、人員指揮系統、彈藥系統、被動保護系統、人員工作系統、
醫療系統、生活服務系統、人員訓練系統、電氣系統、淡水生產系統、攝影處理系統、事故傷亡控制系統、人員編制系統、
空調系統、潤滑系統、通風系統、天象觀測系統
結構
關係密切
驅逐艦是戰鬥艦艇中用途最廣的一種。它能在海上執行水面戰鬥、反潛、艦隊防空、護航、偵察、巡邏、布雷等多種任務,素有“海戰多面手”之稱。驅逐艦誕生於19世紀70~80年代,並與水雷、魚雷和
魚雷艇的出現緊密相關。
試驗原始魚雷 1869年,在
奧匈帝國工作的一位英國工程師
懷特海德成功地試驗了他的原始
魚雷。它由壓縮空氣推進,在水下以6節的速度可航行276米,頭部裝有8.2公斤炸藥。1870年,
懷特海德魚雷(又稱“白頭”魚雷)在英國進行了表演。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靶艦應聲被擊沉。這種新式武器給英國海軍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魚雷的爆炸力不遜於
大口徑火炮的彈頭,但其攻擊行動卻比火炮更加隱蔽。再加上魚雷所攻擊的是敵艦底部,因此對於敵艦來說,遭受攻擊的後果更加致命。最初,魚雷只是被裝在靈活機動的小艇上,用來攻擊敵艦。1877年,英國製造出了專門發射魚雷的
魚雷艇“閃電”號,並將其命名為海軍的“1號魚雷艇”。從此,出現了一種能夠對付最大
裝甲艦的小艇――魚雷艇。該艇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具有19節的
航速,而其所裝備的魚雷則能以18節的航速航行584米。
驅逐艦
魚雷艇
此後,
奧地利、智利、希臘、德國、義大利、日本以及北歐各國的海軍都擁有了
魚雷艇。1878年1月26日,俄國魚雷艇首次成功使用“白頭”魚雷,在70米距離上擊沉了排水量2000噸的土耳其
炮艦“英蒂巴”號。魚雷的出現對當時的海軍主力――
戰列艦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法國人首先認識到了這一點。為戰勝英國在戰列艦長期領先的地位,法國大批建造魚雷艇,並將其部署在
英吉利海峽。
感受壓力
英國人立刻感受到了壓力。為了對付新出現的
魚雷艇,1886年,英國改裝了10艘巡洋艦來打擊魚雷艇。但巡洋艦速度太慢,只有17節。而到了1889年,法國已擁有了220艘魚雷艇,俄國有152艘,義大利有129艘。有些最新的魚雷艇
航速已達27.5節。面對著這種威脅,英國決定建造一種比魚雷艇噸位稍大、速度較快、力量較強的新型艦艇,專門用來驅逐魚雷艇。1893年10月,第一艘魚雷艇驅逐
炮艦“哈沃克”號建成。“哈沃克”號長54.8米、寬5.48米,排水量240噸,以蒸汽機為動力,航速達27節。艇上裝備1門76毫米炮和3門47毫米炮。經試航後表明,“哈沃克”號完全有能力同時對付兩艇
魚雷艇,以掩護己方大艦的行動。不久,人們又為這種艦隻裝備了魚雷發射管,使其不僅可驅逐魚雷艇,同時也具有了攻擊大艦的能力。這種魚雷艇驅逐炮艦就是後來驅逐艦的前身。初期的魚雷艇驅逐炮艦排水量在400~1500噸之間。
“哈沃克”號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高的軍艦,也應被視為世界上第一艘驅逐艦。當時,英國人根據這類軍艦專門用來殲擊敵方魚雷艇的功能,為其命名為“魚雷艇殲擊艦”,簡稱“殲擊艦”。由於翻譯上的關係,中國最初將其譯為“驅逐艦”,並將這一稱謂沿用。
“哈沃克”號一經問世,便立刻受到英國海軍的好評,第二年英國海軍就訂貨40艘。之後,各海軍強國也紛紛效仿,驅逐艦因此得到了迅速發展。
自從英國的“哈沃克”號問世後,法國、德國、美國等其他海軍大國也紛紛效仿,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各國在建造驅逐艦上的不斷進步,反過來又刺激了英國。英國不滿足於驅逐艦現有
航速,但當時各國驅逐艦普遍採用的三衝程、四衝程往復式
蒸汽機的功率已達到了極限。此時要想提高航速,就必須另闢蹊徑。1897年,英國出現了一艘設計新穎的蒸汽遊艇“圖比尼亞”號。它的發動機採用了最新的
帕森斯蒸汽
渦輪機,其航速比當時海軍的任何驅逐艦或
魚雷艇都要快。在試航中,該艇以36節的速度航行了1小時。英國海軍後來利用該艇成果製造出了第一艘蒸汽輪機高速驅逐艦。
20世紀初,“大艦
巨炮致勝論”使
裝甲艦和巡洋艦的排水量不斷增大。於是,早先由巡洋艦所承擔的偵察、巡邏、襲擊和護衛等戰鬥任務,就逐漸落到了比巡洋艦噸位小但卻更為快捷的驅逐艦身上。從此,驅逐艦成為了一各新的艦種。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德、俄、法、美、意、日等國總計建造了近600艘驅逐艦,其中英國就占200多艘。這些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為1000~1300噸,航速為30~37節,多採用燃油蒸汽輪機動力裝置,裝備88~102毫米艦炮5門、450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3座。1916年,俄國建造的“義加斯拉夫”號(
十月革命後改名為“
卡爾·馬克思”號)驅逐艦,排水量為1350噸,航速35節,裝備100毫米艦炮5門、450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3座,這是當時噸位較大、火力較強的驅逐艦。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開始建造大型驅逐艦――
驅逐領艦。後來,蘇聯等國也建造了這種驅逐艦。這種驅逐領艦至20世紀60年代末已被全部淘汰。
一戰結束
一戰結束後,驅逐艦開始向著增強火力、增加
航速的方向發展。魚雷發射管從單管逐漸發展為雙聯至五聯,每艘艦上裝有1~2座。艦炮也逐步得到加強,主炮口徑由原來的75毫米增大到130毫米,炮的數量也由1~2門增加到3~4門,有的甚至達到5~6門,同時還增加了一些
小口徑艦炮。驅逐艦的航速也已增至40節。為與這些變化相適應,驅逐艦的排水量也就隨之不斷增大。
海軍協定
1922年,美、英、日、法、意五國在
華盛頓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華盛頓海軍協定》。由於條約規定和限制了
戰列艦、
巡洋艦及
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和艦炮口徑,各國遂紛紛轉向建造驅逐艦,從而使驅逐艦在數量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一戰後的21年間,僅美國就建造了約300艘驅逐艦。後因發生經濟危機,美國才被迫封存了其中的200艘,直至二戰時才啟封使用。
一戰結束時,日本海軍實力已躍居世界第三位。同樣因為受到《華盛頓海軍協定》的限制,日本海軍也開始了一系列新型驅逐艦的建造工程。首批10艘“吹雪”級艦的
標準排水量為1680噸,蒸汽輪機總功率36.8
兆瓦,航速達38節,裝備有3座127毫米雙聯裝密封炮、3座三聯裝610毫米魚雷發射管。這在當時的海軍強國中也算得上是較為先進的。
廣泛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驅逐艦能夠執行多種任務,故被各參戰國海軍廣泛使用。僅
資本主義國家的海軍就投入了約1800艘驅逐艦參戰。不過,由於當時“大艦巨炮製勝論”仍占據主導地位,因此
戰列艦、巡洋艦及日漸崛起的航空母艦才是艦隊的核心。驅逐艦僅僅作為一種輔助兵器參戰,主要是配合上述三種大艦作戰,擔任水面護航任務。
飛機參戰
1935年,義大利入侵
阿比尼西亞(今
衣索比亞)時,曾出動了大量的作戰飛機參戰。這一行動引起了世界各國對航空兵力威脅的重視。各海軍大國由此認為:航空兵力對海上艦艇同樣可構成嚴重威脅。
艦艇編隊僅靠航空母艦上的艦載飛機及自衛武器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專門的防空艦艇。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到1939年,以防空兵器為主的防空驅逐艦應運而生了。此外,由於
聲納、
雷達、
深水炸彈和艦炮射擊指揮儀的出現,也為驅逐艦提供了較強的
反潛和防空能力。從此,驅逐艦也由誕生之初的單純水面作戰任務,擴展到對水面、水下及空中之敵的全面攻擊。
海戰王牌
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的考驗,驅逐艦顯示出了比任何軍艦都強的適應性。到大戰結束時,驅逐艦已成為一種成熟的、並深受海軍官兵歡迎的艦種,故被人們譽為“海戰王牌”、“三頭六臂的海上多面手”。二戰結束後,驅逐艦獲得了比其他大中型軍艦更快的發展。除了航空母艦和潛艇外,各國海軍重點發展的軍艦就是驅逐艦。一些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更是以驅逐艦作為該國海軍發展的重中之重。
發展階段
50年代以來,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裝備上了艦對艦、艦對空飛彈的驅逐艦,更是如虎添翼、勇不可擋。驅逐艦也從此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正文
活動於水面或水中,具有作戰或保障勤務所需的戰術技術性能的軍用船隻。是海軍的主要裝備。用於海上機動作戰,進行戰略
核突擊,保護己方或破壞敵方的
海上交通線,進行封鎖反封鎖,支援登入抗登入等戰鬥行動;遂行海上偵察、救生、工程、測量、調查、運輸、補給、修理、醫療、訓練、試驗等保障勤務。
艦艇一般由船體結構,動力裝置,武器系統,觀察、通信和導航系統,船舶裝置和船舶系統,防護系統,特種裝置和特種設備,工作、生活艙室,油、水、彈艙和各種器材艙等組成。具有堅固的船體結構,較高的航速,良好的
抗沉性、耐波性和操縱性,與其使命相適應的戰鬥能力和勤務保障能力。
分類
戰鬥艦艇
性能
水面戰鬥艦艇的滿載排水量,最小的只有十幾噸,最大的近10萬噸,
航速15~60節,續航力300~8000海里(
核動力航空母艦可達70萬海里),自給力3~30晝夜,耐波力為3~6級海況下能有效地使用武器、4~9級海況下能安全航行。潛艇的水下排水量500~30000噸,水下航速15~42節,續航力4000~20000海里(核動力潛艇可達10~40萬海里),自給力10~90晝夜,下潛深度200~500米。
船體結構
水面艦艇的船體結構一般包括甲板以下的主船體和上層建築。大部分採用鋼材和縱式構架,部分掃雷艦艇和快艇採用木材、鋁合金或玻璃鋼和橫式構架。主船體結構最堅固,由1~10層甲板、5~25道水密橫隔壁和若干輕隔壁將船體內部分隔成若干艙室,並承受各種外力,以保證艦艇的強度、穩性、浮性、
抗沉性和滿足艙室布置的要求。上層建築1~10層,只承受局部外力。潛艇一般包括耐壓艇體和非耐壓艇體,採用高強度鋼材結構;耐壓艇體由1~4層甲板、4~11道耐壓艇壁分隔成若干艙室。
動力裝置
航空母艦、
巡洋艦多數採用
蒸汽輪機,少數採用
核動力裝置,有的巡洋艦採用
燃氣輪機或柴油機-燃氣輪機
聯合動力裝置。驅逐艦、護衛艦一般採用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或柴油機-燃氣輪機聯合動力裝置。
登入艦艇一般採用蒸汽輪機、柴油機或燃氣輪機。
反水雷艦艇一般採用柴油機。小型艦艇一般採用柴油機、燃氣輪機或柴油機-燃氣輪機聯合動力裝置。潛艇採用柴油機-電動機動力裝置或核動力裝置。戰鬥艦艇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最小的為數百千瓦,最大的達220500千瓦(30萬
馬力)。推進系統多數採用水
螺旋槳推進器,少數採用噴水推進器或
空氣螺旋槳推進器,槳和軸各為1~4個,發電機總功率為數千瓦至數萬千瓦。
武器系統
現代艦艇多裝有各種武器的射擊指揮控制系統和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
導航系統
現代戰鬥艦艇裝備有各種雷達(見
艦載雷達)、
聲納、光學器材等觀察設備,
無線電通信設備和各種導航設備,組成較完善的觀察、通信和導航系統以及艦艇內部通信系統。
船舶裝置和船舶系統
現代戰鬥艦艇有錨、舵、小艇和系泊、拖曳、減搖等裝置,消防、洗消、空調、淡水、排水、污水、疏水、噴注和灌注等系統。
勤務艦船
亦稱
輔助艦船或軍輔船。用於海上
戰鬥保障、
技術保障和
後勤保障等勤務。船體多為排水型,鋼材結構,採用柴油機或蒸汽輪機動力裝置。滿載排水量,小的只有十幾噸,大的達數萬噸。
航速30節以下。
勤務艦船裝備有適應其用途的裝置和設備,有的裝備有自衛武器,按用途區分為:①偵察船,用於
海上偵察。有
電子偵察船、海洋監視船等。②通信船,用於海上通信。有通信中繼船、
衛星通信船等。③海道測量船,用於海區和
航道測量。④
海洋調查船,用於對海洋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進行調查。⑤
防險救生船。⑥
工程船。⑦
破冰船。⑧試驗船,用於武器裝備的試驗。有武器試驗船和設備試驗船等。⑨訓練艦船,用於海上訓練或
訓練保障。有練習艦(艇)、
靶船等。⑩
供應艦船。
運輸艦船。修理船,用於對海上艦艇及其武器裝備的修理。
醫院船。基地勤務船,用於基地、港口內部勤務。有港內運輸艇、供應艇、交通艇、港口拖船、燈標(浮標)船、帶纜艇、消防艇和廢油回收艇等。
簡史
古代戰船
艦的發展歷史悠久,可分三個時期。隨著水上戰爭的出現,舟船開始用於戰爭,並逐漸發展成為各種專用戰船。中國和
阿拉伯東
地中海一些國家是古代戰船建造的先驅。早期的古代戰船是
槳船。據史料記載,中國商朝末年(公元前11世紀),周
武王伐紂時曾使用舟船運兵渡河。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中國古代戰船已有了適應戰鬥需要的型制。一些沿海諸侯國把戰船劃分為“大翼”、“中翼”、“小翼”、“突冒”等,並有“余皇”一類的戰船作為王船(
旗艦)。西漢初期,戰船有了進一步發展,主要戰船──“
樓船”高十餘丈。三國時期,最大的樓船高5層。唐朝的
李皋(733~792)發明了行駛輕捷的車輪船。11世紀,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裝上戰船。1130年,宋朝
楊么起義軍使用的車輪船,最大的裝有24個車輪,對稱安裝於兩舷,用人力踏動,行駛迅速。明朝初期,
鄭和(1371~1435)七次下西洋,所用“寶船”長44丈4尺(約137米),寬18丈(約56米),張12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明
洪武(1368~1398)初年,戰船上裝備了碗口銃。
槳船為平底木船,靠人力划槳前進,航速較低,只適於在內河、湖泊和沿岸海區活動。船上戰鬥人員使用刀、矛、箭、戟、
弩炮、投擲器和縱火器等交戰。有的戰船,船首有尖銳的沖角或犁頭,用以撞沉或犁沉敵船。中國古代槳船,裝備有
公輸般發明的
鉤拒,對敵船“退則鉤之,進則拒之”,較大的戰船還裝有用以打擊敵方戰船的長的拍桿。這些都是近戰格鬥的有力戰具。古羅馬槳船採用兩端帶鉤的接舷板,以利於進行
接舷戰。
風帆戰船
風帆
戰船以風力為主要動力,船體也是木質,但結構較堅固,噸位增大,船型狹長,
船舷高,航海性能較好,能遠離海岸活動。16~17世紀,有了排水量為一千數百噸、2~3層甲板、裝有幾十門到上百門火炮的大型戰船──
戰列艦。至19世紀中葉,戰列艦的排水量達4000噸,航速10~14節,裝備艦炮一百數十門。隨後又出現了較戰列艦
噸位小、艦炮門數少、航速高,適於遠洋巡航作戰的巡洋艦。艦艇
在風帆戰船發展的同時,適應艦隊遠洋作戰需要的勤務船隻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主要是運送兵員和為艦隊運送補給品的運輸船。
近代艦艇
19世紀初,軍艦採用了
蒸汽機,出現了明輪蒸汽艦。19世紀40年代,出現了
螺旋槳推進器蒸汽艦,艦炮從
滑膛炮過渡到
線膛炮,從發射球形實心彈過渡到發射圓錐形爆炸彈,從固定的舷炮發展到可旋轉的炮塔炮。隨著艦炮射程、命中率和破壞力的提高,迫使大型軍艦採用裝甲防護,出現了裝甲艦。19世紀下半葉開始,船體材料逐步由鋼材取代木材。大型軍艦的排水量增至1萬噸以上,裝備大功率
蒸汽動力裝置,具有更良好的機動性能,裝備更多的武器,攜帶更多的燃料和軍需品,使艦艇的戰鬥力大為提高(圖2)。魚雷和近代水雷問世後,出現了
魚雷艇、驅逐艦、
布雷艦等中小型艦艇。魚雷艇的出現,使巨艦
大炮制勝的海戰傳統觀念遇到了挑戰,正如F.恩格斯在《
反杜林論》(1878)中指出的“最小的魚雷艇將因此要比威力最大的
裝甲艦厲害”(《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13頁)。因此迫使大型軍艦採取水下防護措施,如設定多層防雷隔艙等。中國近代海軍始於清
同治初,曾擁有裝甲艦、巡洋艦、
炮艦、魚雷艇等130多艘,約12萬噸。中國於1889年建造的“
平遠”號巡洋艦,1902年建造的“建威”號和“建安”號魚雷快船(即驅逐艦),都是當時性能較好的軍艦。
20世紀
各主要海軍國家大力發展
裝甲艦和
裝甲巡洋艦,以後分別改為
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排水量增至4萬噸左右。同時出現了潛艇、護衛艦、
掃雷艦艇、
水上飛機母艦等新艦種。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法、俄、意、德、奧等國海軍的主要戰鬥艦艇有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共1200餘艘,在戰爭中顯示了很大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的
勤務艦船從開始時的430萬噸發展到3000萬噸。戰後,一些海軍國家繼續建造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大批快艇,並出現了航空母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美、法、德、意、日等國海軍有戰列艦、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共一千數百艘,還有大量小型艦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和潛艇發揮了顯著作用,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海軍的重要突擊兵力。
戰列艦難以發揮它過去那種主力艦的作用,且易於遭受攻擊,戰後各國不再建造。80年代,美國又將“
新澤西”號、“
愛荷華”號、“密蘇里”號戰列艦裝備飛彈重新服役。為適應
登入作戰、
反潛戰和反水雷作戰的需要,一些國家建造了大批
登入艦艇、獵潛艦艇和
反水雷艦艇。艦載機、魚雷、水雷的不斷革新,
雷達、聲納等探測設備的廣泛套用,艦用蒸汽輪機和柴油機的不斷改進,造船材料和工藝的不斷發展,使戰鬥艦艇的戰術技術性能大為提高,
勤務艦船的種類和數量也有了進一步發展。
現代艦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造船工業的迅速發展,艦艇的發展進入了嶄新的階段。50年代初期,航空母艦開始裝備
噴氣式飛機和機載核武器。50年代中期,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建成服役。50年代末,飛彈開始裝備在艦艇上。60年代,出現了
飛彈巡洋艦,
飛彈驅逐艦(見彩圖),
戰略飛彈核動力潛艇,
核動力航空母艦(圖3),
核動力巡洋艦和
直升機母艦等。70年代以來,出現了搭載垂直/
短距起落飛機的航空母艦,
通用兩棲攻擊艦,飛彈、衛星跟蹤測量船,海洋監視船等。大中型艦艇大多搭載有直升機,飛彈已成為戰鬥艦艇的主要武器,裝備了自動化的艦艇作戰指揮系統和
火控系統,先進的船舶設備(變螺距
螺旋槳、艏轉向裝置、防搖水艙等)和電子儀器(慣性導航儀、雷達、
衛星導航設備等)。水翼技術套用於
快艇,氣墊技術成功地套用於登入艇和快艇。造船工業日趨模式化。這些科學技術最新成果的套用,大大提高了艦艇的戰術技術性能。
發展趨勢
今後,將有更多的戰鬥艦艇採用水翼和氣墊技術,小水線面雙體型船將進入實用階段。一些大中型戰鬥艦艇將裝備中遠程
巡航飛彈,將有更多的戰鬥艦艇裝備近程巡航飛彈、高
發射率的
密集陣火炮系統和電子對抗系統。更多的中小型艦艇將搭載直升機。將有更多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採用
核動力裝置,中小型艦艇將普遍採用柴油機、
燃氣輪機、柴油機-燃氣輪機
聯合動力裝置。還會出現超導
電磁推進系統。艦艇的操縱、指揮、通信、導航和武器控制等將實現高度自動化。一些戰鬥艦艇和
勤務艦船的排水量有增大的趨勢,防護系統將更加完善,艦員的居住條件將進一步改善。
軍艦介紹
軍艦是在海上執行戰鬥任務的船舶。直接執行戰鬥任務的叫戰鬥艦艇,執行輔助戰鬥任務的是輔助戰鬥艦艇。軍艦與民用船舶的最大區別是
艦艇上裝備有武器;其次是軍艦的外表一般漆上藍灰色油漆,艦尾懸掛
海軍旗或國旗;
桅桿上裝有各種用於作戰的雷達天線和電子設備也是軍艦有別於民船的一個標誌。
軍艦被認為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在外國領海和內水中航行或停泊時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權。
軍艦發展歷經了數千年時期,從槳帆船的
冷兵器時代發展到核武器時代。軍艦的造船材料從木質到鐵殼到鋼鐵裝甲;動力從人工划槳和風帆動力發展到蒸汽輪機和
核動力;武器裝備則從冷兵器到火器,終至核武器。戰鬥方式的變化從最早的撞擊、接舷
白刃戰發展到艦炮、魚雷攻擊,現代則使用飛彈進行
超視距攻擊,軍艦之間的戰鬥已經不再需要面對面的形式了。航空母艦的出現與發展則讓海上戰鬥的形式起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海戰已經從水面變成水下、水面、空間的三維立體戰爭。
巡洋艦是在排水量,火炮,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
戰列艦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
戰艦,它具有較高的
航速和遠洋機動作戰能力。
巡洋艦
(圖)(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
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
中世紀帆船時代的
巡航艦是現代巡洋艦的起源,它最早可追溯到英國於1514年下水,1593年改建的“
亨利”號戰船。巡航艦火炮較少(約50門),但航速較快。它通常不參加艦隊的戰列線炮戰,主要用於偵察,巡邏,護航或對敵商船的作戰。
19世紀初船用
蒸汽機誕生之後,也引起了巡航艦的革命。但初期的明輪式推進器效率低,難以經受大風浪和炮火,還不能賦予巡洋艦快捷和遠洋機動作戰的特性。
1884年前後,英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
螺旋槳推進的輕型巡洋艦“
響尾蛇”號。1845年,
英國海軍曾組織了一場有趣的比賽:“響尾蛇”號與另一艘動力相當,但用
明輪推進的
蒸汽輪船“愛里克托”號船尾繫上鋼纜,船頭朝相反方向,同時抽前開,看誰拉得支誰,以鑑別哪種推進器效率高,產生的推力大。比賽結果是“響尾蛇”號巡洋艦把“愛里克托”號輪船拉了過來,證明的螺旋槳推進器在推進優越性。而且螺旋槳安裝在水線以下,抗毀性好。
螺旋槳的採用不僅使巡洋艦的特點得以實現,而且使軍艦可以安裝笨重的裝甲而不致太多地影響其機動性。185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
裝甲巡洋艦“光榮”號它的船身為木製,船舷包有鐵皮裝甲,以蒸汽機為動力,採用
螺旋槳推進,輔以風帆,它在外形上和以往的風帆式
戰船基本相同,仍使用固定艦炮。
在
南北戰爭期間(1816-1865年),美國建造了最早的裝有旋轉炮塔式艦炮的裝甲巡洋艦“班長”號,在作戰中顯示了它的特點。這以後,巡洋艦作為一種既可隨艦佇列陣作戰,又可遠洋獨立作戰的機動性戰艦,得到了各國海軍的肯定,由於軍艦動力裝置的進步,不僅使巡洋艦獲得了更快捷的機動性,而且終於在19世紀80年代徹底擺脫了風帆,具備了與現代巡洋艦相類似的外形。1904年,世界上第一艘裝有汽輪機的巡洋艦-英國建造的“紫石英”號下水了,標誌著現代巡洋艦的誕生。
現代巡洋艦問世後,在隨後發生的
日俄戰爭(1904-190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巡洋艦在多次海戰里有出色的成績。巡洋艦的排水量一般在5000-20,000噸,主炮口徑在150-280毫米之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出現排水量在萬噸以上的重型巡洋艦。但隨著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大型
炮艦的地位日漸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部分國家已很少建造巡洋艦。50年代後,由於飛彈技術,電子技術與核技術的迅速發展,才使巡洋艦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獲得了新生,並改變了厚甲重炮的面貌,突出了防空,反潛的作用,其打擊水面目標的作用反而退後其次了。
飛彈巡洋艦-美國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
重巡洋艦“
巴爾的摩”號上加裝了“天獅星-1”型飛彈發射裝置。1955年為兩艘“
波士頓”級巡洋艦裝備
防空飛彈。但它們還不是真正的飛彈巡洋艦,因為它們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
大口徑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飛彈巡洋艦是蘇聯於1959年開工,1961年初下水的“
格羅茲尼”號。它的滿載排水量為5500噸,最大航速約為67公里/小時,續航能力為12500公里,它裝備有2座4聯裝的反艦飛彈身發射裝置和3座雙聯裝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反潛武器為2座12管
反潛火箭發射器和2座3聯魚雷發射管,
火炮駐為2座76毫米雙聯裝全自動平高兩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動遠射炮。由此可見,
飛彈巡洋艦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進行艦艇間的炮戰,所以它的火炮口徑比以前大為減小。
幾乎與“格羅茲尼”同時,美國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飛彈巡洋艦“
萊希”號,它比“
格羅茲尼”稍大,飛彈也裝備得更多一些,滿載排水量為8200噸,裝備有2座4聯裝
反艦飛彈,2座雙聯裝
防空飛彈,1座3聯裝
反潛飛彈,
火炮為2座162毫米艦炮。
這之後,英,法,也建造了自己的飛彈巡洋艦,美,蘇又發展了多種型號不同用途的飛彈巡洋艦。世界上現有的約80艘巡洋艦中,除少數為
第三世界國家購買的英,美等國退役的二手貨之外,其餘均已實現了飛彈化。
核動力巡洋艦-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是美國
伯利恆鋼鐵公司於1957年12月開工,1960年下水的“
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核動力巡洋艦的最大特點就是續航能力強,它可連續航行幾年,繞地球數周而無需補充燃料。“長灘”號滿載排水量為1.8萬噸,裝備有
巡航飛彈,
反艦飛彈,
防空飛彈和
反潛飛彈。此後,美國又建造了4種型號8艘核動力巡洋艦。
前蘇聯的“
基洛夫”號和“
伏龍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除美國外其它國家僅有的兩艘
核動力巡洋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它們的滿載排水量達2.8萬噸,艦上各種飛彈發射裝置達250管之多,最多可攜帶296枚飛彈。它們分別於1977年和1981年下水。
1991年7月4日,美國海軍最新型
飛彈驅逐艦“阿利·伯克”號(DDG-51)在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該艦的建成服役一時間在世界海軍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其原因就在於它創造了美國海軍乃至世界海軍驅逐艦發展史上的數個“第一”:它是美國海軍第一型裝備“
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驅逐艦,使“阿利·伯克”級成為世界上第一級能夠對付空中
飽和攻擊的驅逐艦;首次在驅逐艦上採用隱身設計,可大大降低被敵探測發現的機率;是美國海軍首次採用頒布式作戰系統的艦艇,可使艦艇不致因一次命中而喪失全部
作戰效能;首次在驅逐艦上採用“模組設計”概念,為艦艇建造、維修和改裝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首次採取艦員集體防護的密閉三防區,有效地增強了在核、生、化戰爭中的作戰能力。更為有趣的是,它是美海軍有史以來首次以活人的名字命名的一種艦級。此人便是曾三度就任美海軍作戰部長的“阿利·A·伯克”海軍上將。
“阿利·伯克”級具有很強對海、對岸攻擊能力,主要擔負航母編隊、水面作戰編隊以及兩棲編隊的防空、反潛護衛和對海、對岸作戰任務。而作為世界上第三代飛彈驅逐的先驅,它將一直服役到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