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艦載飛機是以航空母艦或其他特殊艦隻為降落基地的飛機。飛機問世不久,1910年11月14日美國海軍尤金·伊利上尉駕駛一架“寇蒂斯”式
雙翼機從“伯明罕號”輕
巡洋艦上起飛成功,兩個月後他又成功地在“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的甲板上降落成功,開創了飛機上艦的歷史,證明飛機也能在海上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國家的海軍裝備了飛機,大多用於海上偵察、巡邏,直接消滅敵方海軍力量的戰果還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航空兵得到極大發展,在1941年的塔蘭托海戰、珍珠港海戰;1942年的
珊瑚海海戰、
中途島海戰中,艦載飛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戰後,艦載飛機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海軍不可缺少的裝備。艦載飛機根據任務的不同,有以打擊空中目標為主要任務的艦載戰鬥機,以打擊水面艦艇和地面目標為主要任務的艦載飛機,以搜尋、攻擊敵方潛艇為主要任務的艦載飛機。此外還有與上述幾種協同作戰、執行後勤保障任務的
預警機、
偵察機、
加油機、
電子干擾機、
運輸機、救護機等多種艦載飛機。
特點
艦載飛機的優點是速度快、機動性好、攻擊力強,但載油、載彈量少,航程短;航空母艦的優點是攻擊能力大,能載上百架飛機和上萬噸燃料和彈藥,缺點是速度慢,機動性不好。艦載飛機與航空母艦相結合,兩者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彌補相互的短處,從而有機地發揮整體作戰優勢。
飛機外形
對艦載飛機的起碼要求是能在航空母艦上安全起降。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的長度和面積大約是陸基飛機機場的1/10,雖然起飛時有彈射器和著艦時有攔阻器的幫助,但仍必須儘可能改善艦載飛機的低速操縱性和穩定性,降低起飛離艦速度和著艦速度。因此,與陸基飛機相比,艦載飛機的機翼展弦比一般較大,以便提高機翼的升力線斜率,降低誘導阻力、此外,增加機翼面積也是艦載飛機增加升力的措施之一。除了提高整個機翼的升力以外,艦載飛機還普遍採用比陸基飛機更有效的增升裝置。在翼面上采上H邊界層控制也是艦載飛機增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如美國海軍的F-4B、英圖海軍的F-4K都採用了襟翼邊界層控制。而美國空軍在將F-4B逐步改為陸基多用途型F-4E後,則最終去掉了吹氣
襟翼設備。
結構、材料與重量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艦載飛機重量的增加。首先,艦載飛機加大機翼面積,採取各種增升措施,以及摺疊機翼或尾翼,都會造成艦載飛機重量的增加。美國在把為空軍設計的YF-17改為海軍型F/ A-18 E/F的過程中,由於增加機翼面積、增設前緣襟翼和實現機翼折碴II汀增加的重量分別為180kg、130kg和135kg。
由於艦載飛機在航空母艦上著艦採用無拉平著艦方式,所以飛機的下沉量比陸基飛機大得多。當海上有風浪時,航空母艦有沉浮運動,他艦載飛機的下沉量可能進一步增大,有時會達到6 m/s,幾乎是陸基飛機最大下沉量的2倍,所以其起落架必須加強,輪胎胎壓也要提高,如F/A -18 E/F艦裁飛機前、後輪胎胎瓜分別是其陸基型的2.3倍和1.8倍。當採用較為先進的前輪拖拽彈射起飛技術時,對前起落架必須作進一步的加強處理,而且要採用能與這種彈射技術相配合的雙輪式前起落架。這些都是造成飛機重量增加的原因。據統計,在將YF-17改為F/A-18E/F時,由於修改前起落架增重約160kg,修改主起落架增重約90kg。飛機機體承受下沉載荷一增重150kg。
當然還要考慮到機體、油箱、發動機以及所有機載設備的結構、工作狀態和安裝強度、剛度都必須經受得了彈射起適時高達5的縱向過載,這也會進一步增大艦載飛機的重量。此外還有著艦鉤、海上降落防沉措施等。這些因素合在一起造成的增重效果就可很可觀了,如YF-17改為F/A-18E/F,共增重1030kg,占YF-17總重12150kg的8.5%。
發動機
艦載飛機對發動機的要求與陸基飛機相比除了一般的對航空發動機的通用性要求之外,更加強調可靠性和維修性,以適應海上飛行和艦上起飛的特點,即使在性能上有所犧牲也在所不惜。如F/A - 18E/F的發動機F414,在由空軍型改為海軍型後,即按海軍的要求把作戰適用性、可靠性和維修性放在首位。不追求高性能,採用經過驗證的比較成熟的新技術,注意保證發動機的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在氣動特性上,高壓壓氣機採用高達25%的喘振裕度,結果使F414發動機成為一種抗畸變裕度和燃氣吞咽能力較大、油門操縱桿沒有限制、空中起動可靠、加力點火穩定的能經受劇烈操縱和錯誤操縱的“潑辣”發動機。
分類
艦載機根據其使命任務可分為作戰飛機和支援飛機。作戰飛機包括:戰鬥機、戰鬥攻擊機、攻擊機、反潛機等;支援飛機包括:早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教練機、通信聯絡和運輸機等。
戰鬥機
戰鬥機是空中優勢飛機.是航空母艦戰鬥群奪取制空權的主要武器。其主要使命任務是空中格鬥和空中遮斷,兼顧對面攻擊,是保障航空母艦戰鬥群不受敵方空中攻擊的最主要的天空屏障,也擔負著保護攻擊機安全的重任,同時肩負戰鬥空中巡邏和偵察、警戒。
攻擊機
攻擊機是航空母艦主要的攻擊力量。按其負載能力可分為重型攻擊機、中型攻擊機和輕型攻擊機。美國航空母艦隻保留了A-6“入侵者”中型攻擊機,該機是目前最先進的全天候艦載攻擊機。法國於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輕型艦載攻擊機“超軍旗”目前仍在服役,將被法國海軍訂購的“陣風”M型艦載戰鬥機所取代。
預警機
預警機是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早期預警機。它裝有遠程搜尋雷達,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和完善的電子設備。預警機既是航空母艦編隊的耳目,也是空中作戰的指揮所。美國的E-2C“鷹眼”預警機是最先進的艦載早期預警機。該型機除了滿避美國海軍的需要外,還向埃及、法國、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出口,總數達33架,其中日本定購得最多,達13架。
電子戰飛機
電子戰飛機的主要使命是使敵防空陣地的探測系統和導引系統失靈,保證己方攻擊機安全。美國的代表型艦載電子戰飛機是“徘徊者”(EA-6B)。該型機是A-6的加長改型機,是專門為美海軍設計和建造的艦載電子戰飛機,1991年停產前共製造了170架。
垂直/短距起降飛機
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產生與發展歷史雖然不長,但已普遍受到軍界的重視。主要機型有:英國的“海鷂”、俄羅斯的雅克-38以及美國的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