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位於臨清市老城區內明代會通河旁,是明清兩代中央政府設於運河督理漕運稅收的直屬機構,也是現有僅存的一處運河鈔關。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清運河鈔關
  • 所屬地區:山東臨清
  • 建立時間:1429年
基本介紹,歷史影響,

基本介紹

臨清運河鈔關始設於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臨清鈔關升為戶部榷稅分司,由戶部直控督理關稅,下設五處分關,直控督理關稅。萬曆年間徵收稅銀八萬三千餘兩,多於京師崇文門稅關,居全國八大鈔關之首,占全國稅收的四分之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運河漕運停止,鈔關署治遂廢。
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
臨清運河鈔關為一組建築群,自運河而西依次為河口正關、閱貨廳、“國計民生”坊、關堞、儀門、正堂等。南北三進院落,置設穿廳、船料房、鼓鑄坊等,占地四萬平方米 ,廳堂坊舍室四百餘間。占地東西長130米 ,南北寬96米 。現存兩進院落,前院為公署辦公區,後院為倉儲區,南部住宅區現大部分成為民居。主要古建築為儀門、南、北穿廳、科房、船料房等80餘間,面積六千餘平方米。此外尚有原鈔關官員住宅若干,保存較好。建築大都為硬山建築,青色灰瓦屋面。

歷史影響

臨清運河鈔關是全國僅存的運河鈔關,對研究當時的歷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城市發展均具重要價值,是研究漕運歷史、封建社會經濟關係、社會形態的重要實物資料。同時它還是明代萬曆年間王朝佐反稅監鬥爭的歷史見證,也是著名小說《金瓶梅》一書中多次描寫的一處重要史跡。
明代內地徵稅的關卡,因規定以鈔納稅﹐故名。宣德四年(1429)始創設。隸屬戶部﹐稅收多用以支付軍事撫賞費用。前後設有十三所。宣德時﹐設關地區以北運河沿線水路要衝為主﹐包括漷縣關(正統十一年移至河西務)﹑臨清關﹑濟寧關﹑徐州關﹑淮安關(在今江蘇靖江)﹑揚州關(在今江蘇江都縣)﹑上新河關(在今南京)。景泰﹑成化年間﹐又在長江﹑淮水江南運河沿線設定金沙洲關(在今湖北武昌西南)﹑九江關正陽關(在今安徽壽縣)﹑滸墅關(又名蘇州關﹐在今蘇州滸關鎮)﹑北新關(在今浙江杭州)。鈔關幾經裁革﹐萬曆六年(1578)﹐尚存河西務﹑臨清﹑九江﹑滸墅﹑淮安揚州﹑杭州七關﹔崇禎時﹐又在蕪湖設立鈔關。
設定鈔關旨在徵收船稅﹐臨清﹑杭州兩關也兼收貨稅。由各差御史及戶部主事監收。船稅以載運商貨之船戶為征課對象。初期按運送路程之遠近和船舶大小長闊不同分等稱船料﹐估料定稅。宣德四年規定,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濟寧﹑濟寧至臨清﹑臨清至通州各段均每一百料納鈔一百貫﹔自北京與南京間的全程﹐每一百納鈔五百貫。後又以估料難核﹐改為計算梁頭廣狹定稅﹐其標準自五尺至三丈六尺不等。
成化十六年(1480)﹐各鈔關歲收鈔兩千四百萬貫﹐當銀十二萬兩。嘉靖至萬曆初﹐歲收銀大體維持在二十三萬兩左右。萬曆中期﹐明神宗朱翊鈞大肆搜刮﹐鈔關稅收大幅度上升﹐至二十五年上升為三十三萬五千五百兩。天啟元年(1621)又猛增至五十二萬兩﹐是萬曆二十五年前的兩倍。
鈔關初建時﹐以鈔為徵收本色。成化元年規定錢鈔均為本色。弘治六年(1493)又定鈔關稅折收銀兩例﹐但鈔關之名未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