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災害,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鐵路,公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城市建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文化遺產,文物古蹟,節令,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肅寧地域開發甚早,原始社會已有人類聚居。
周顯王十九年(前350年),
前燕置
武垣縣(縣治在今肅寧縣城東南7.8公里)。
東漢建安十一年(206年),武垣徒治東武垣城(今
河間市城南12.5公里),轄域仍含今肅寧全境。初屬幽州涿郡,後改隸
冀州河間國。三國魏時隸屬不變。
十六國時期,武垣縣先後為
後燕、
後趙地,屬冀州高陽郡。
隋開皇三年(583年),武垣縣治遷至瀛州城。開皇十六年(596年),武垣縣改名
河間縣,初屬瀛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隸河間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武垣縣。
貞觀元年(627年),武垣縣併入河間縣。
後晉高祖天福元年(936年),
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今肅寧境域屬契丹。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收復,仍屬瀛州。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在河間縣西置平虜寨。景德二年(1005年)改為肅寧城(今肅寧鎮)。
元至元二年(1265),廢肅寧縣為鎮,入河間縣,隸
中書省河間路。後恢復原建制。
明洪武元年(1368)十月始,肅寧縣屬河間府。
清代,肅寧縣屬
直隸省河間府。宣統三年(1911年),肅寧歸天津河間道。
民國二年(1913年),肅寧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三年(1914年),屬直隸省津海道。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肅寧縣屬之。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河北省
滄縣行政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六
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中共肅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冀中區一專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改屬四專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肅寧縣屬冀中區十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10月,肅寧縣改屬冀中區八專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7月又改屬九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
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肅寧劃屬滄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2年11月,肅寧縣改屬定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4年4月,定縣地區專員公署撤銷,肅寧縣復屬滄縣地區專員公署。
1958年6月15日,撤銷滄縣地區專員公署,肅寧縣改屬天津地區專員公署。
1958年11月20日,撤銷肅寧縣,併入河間縣,歸天津市管轄。
1962年3月27日,恢復肅寧縣建制,隸滄州地區專員公署。
1993年7月,滄州地區與原滄州市合併為地級滄州市,肅寧縣隸屬滄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肅寧縣下轄6個鎮、3個鄉,6個社區、253個村。
| 怡和社區、光華社區、南站社區、澤城社區、 安寧社區、北站社區、城內村、東關村、南關村、苗街村、王街村、西大街村、西北街村、閣北街村、譚家莊、玉皇廟村、王莊、灘頭村、張牛軍莊、李牛軍莊、滑牛軍莊、高牛軍莊、王武莊、東郭莊、馮家莊、寨南村、東寨北村、西寨北村、南辛莊、北甘河村、北王莊、南甘河村、王家屯村、梁家屯村、梁家莊、大五里村、南趙家莊、西澤城村、張澤城村、東澤城村、蘇家莊、貟家莊、四合屯村、胡牛軍莊 |
| 梁家村、加道村、 大曹村、白家村、王家村、北李家村、小曹村、馬家鋪村、達子房村、都中堡村、北曹莊、沈家莊、東趙家莊、東王莊、前豐樂堡村、后豐樂堡村、張家莊、前太師莊、後太師莊、前白寺村、後白寺村、高家莊、路家莊、劉家莊、尚辛莊、南孫家莊、北孫家莊、解王中堡村、中堡店村、榮中堡村、李中堡村、管中堡村、橋城鋪一分村、橋城鋪二分村、橋城鋪三分村、橋城鋪四分村、范家莊、殷家官莊、趙家官莊、東何家莊、吳辛莊、泥洞村、竇家莊、南白洋村、北白洋村、白洋辛莊、 五姓村 |
| 窩北村、索家佐村、新村、垣城南村、馮家村、許家村、南李家村、荊軻村、雪村、北於家莊、頂汪村、寺閣莊、劉家前頭村、劉家疃村、大王莊、紫洋口村、東宋家莊、大張家莊、百道口村、杏園村、楊家莊、西柴里村、東柴里村、東芝蘭村 |
| 勝家莊、內村、前尚村、東尚村、西尚村、西何家莊、賀家莊、東是堤村、西是堤村、北趙家莊、北辛莊、北大史堤村、南大史堤村、齊家莊、桑園村、許河村、劉家務村、南景口村、北景口村、駱家屯村、劉河村、王河村、趙河村、西青口村、東青口村、庫家莊、東黃瓦口村、西黃瓦口村、柳科村、李家莊、褚屯村 |
| 南於莊、萬里村、尹家莊、 河頭店村、閆郝村、魏婁村、小張莊、豆閻莊、泗水岸村、大閆莊、蓋甸莊、呂家莊、小劉莊、 岳家莊、柳家莊、沙河村、崔家莊、小閆莊、官廳村、馬家莊、西辛莊、東辛莊、代劉莊、張大人莊、龍堂村、窩南府村、柏家莊、趙李莊、衛家莊 |
| 南答村、南河東村、北李莊、西南莊、師素村、東答村、北答村、武莊、東王村、中王村、西王村、南王村、東談論村、西談論村、西宋家莊、海市村、許疃村、南李莊、西芝蘭村、寺上村、曲呂一分村、曲呂三分村、務勝口河東村、務勝口河西村、子由口村、前堤村、後堤村 |
| 河北留善寺村、河南留善寺村、東塹里村、西塹里村、南莊、南曹莊、郭家樓村、柳店村、盤古莊、大曲堤村、西曲堤村、東乾泊村、西乾泊村、梅家店村、劉莊、韓村一分村、韓村二分村、韓村三分村、韓村四分村、韓村五分村、龍泉村、徐家莊 |
| 付家佐村、白牛堤村、葛家莊、任家莊、西泊莊、劉家屯村、趙黃莊、西郭家莊、東泊莊、西甘河村、袁家佐村、郗家莊、北石寶一分村、北石寶二分村、北石寶三分村、西石寶村、南石寶村 |
| 邵莊、王家佐村、邊寨村、劉前莊、朱家莊、軍莊、寄子莊、南廟頭村、北廟頭村、南窩頭村、北窩頭村、宋家佐村、北河東村、石家連城村、東高家口村、西高家口村、付高口村、於高口村 |
參考資料來源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肅寧縣地處東經115°42′—116°02′,北緯38°16′—38°32′。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東與
河間市交界,南與
饒陽縣和
獻縣毗連,西與
蠡縣為鄰,北與
高陽縣接壤。縣人民政府駐地
肅寧鎮東距
滄州市92公里,西南距石家莊市127公里,西北距
保定市70公里。縣境東西最大距離27.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7公里,總面積515平方公里。
地質
肅寧縣地處
渤海灣盆地西部邊緣冀中凹陷之饒陽凹陷,大部分鄉鎮處在凹陷的西坡。第三系底界或新生界的基底埋深達7000米。境內有大王莊潛山構造、大王莊北潛山構造、梁家村潛山構造、河間潛山構造、留路潛山構造、肅寧潛山構造等6個較大潛山構造,主要有河間——留路斷層、梁家村——路家莊斷層、大王莊斷裂帶、肅寧斷裂、五尺斷裂等5個斷層,第三系有大王莊構造、窩北構造、梁家村構造、趙黃莊構造等構造,均儲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地層方面,肅寧縣區完全被
第四紀沖積層所覆蓋,其中
第三系薊縣系霧迷山組是冀中凹陷內石油的重要產層。
地形地貌
肅寧縣地處
華北平原中北部,屬
海河水系黑龍港流域洪積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無山峰丘陵。西南部較高,最高處為
師素鄉西談論村,海拔17米,亦為滄州市境最高點;東部、東北部較低,最低處是
邵莊鄉朱家莊村一帶,海拔9.5米。全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坡度為0.254%。
由於歷次洪水泛濫,河流改道,在流水的作用下,肅寧境內地表切割現象比較嚴重,形成一系列古河道緩崗、準緩崗、二坡地、淺平窪地、沙丘等微地貌類型,呈微坡狀起伏。其中
滹沱河沖積部分包括縣境南部、西南部,地貌形態屬高上地,地面坡度較大,萬里大窪淺如槽狀,在萬里、官亭一帶成帶狀分布著為數不多的砂丘;
瀦龍河沖積部分位於縣境西部、西北部和北部;滹沱河、古洋河、
唐河互動沉積部分位於縣境東部及東南部,在古河道之間分布著條狀窪地,地面坡度較小,多呈寬廣平,淺如碟狀。
氣候
肅寧縣屬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3℃。平均氣溫年較差31.2℃。1月平均氣溫-4.6℃,極端最低氣溫-24.5℃(1966年2月22日);7月平均氣溫26.6℃,極端最高氣溫42.8℃(1976年6月16日)。5月晝夜溫差最大,達14.6℃。年平均日照2911.6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134.605千卡/平方厘米,為滄州地區之冠。年平均無霜期183天。年平均氣溫0℃以上的持續時期為275天。全年降水日平均69毫米,平均年降水量528.7毫米,年極端降水量最大為948.8毫米(1964年),最小為186.5毫米(1965年)。降水多集中在6—8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2.5%。
土壤
肅寧縣境內土壤以潮土類為主,分普通潮土和鹽化潮土2個亞類,包括6個土屬,26個土種,土壤質地沙粘適中。
普通潮土普通潮土分布最廣,面積663839畝,占總面積的97.7%,其中南部、西南部及肅寧鎮的一部分為壤質潮土,面積51.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91%;西部、西北部、東北部為中壤質潮土和輕壤質潮土;河北留善寺鄉、韓村鄉及梁家村鎮、路家莊鄉、窩北鎮的一部分為粘質潮土,面積3.5萬畝。其餘為沙質潮土分布於萬里鎮、官廳等地,僅45畝,為半固定沙丘;沙壤質潮土分布於萬里鎮部分村莊,有3362畝。
鹽化潮土分布在邵莊鄉東南部、齊家莊鄉的柳科村、梁家村鎮的西九村一帶,面積1.5萬畝,占總面積的2.3%。
水文
肅寧境內無行洪河道,僅有排澇主幹河道4條(小白河東支流、小白河西支流、
於家河、古洋河),支渠8條,境內河流總長154.82公里,排澇控制總面積509.9平方公里。豐水年河流到雨季才有一定流量,旱季乾涸。總輸水能力156立方米/秒。境內一般年份不產生或極少產生徑流量,多年平均徑流深12.9毫米,徑流量677.25萬立方米。
肅寧縣地下水賦存於
第四系含水層中,水文地質條件比較複雜,可分為4個含水組。其中淺層地下水(第一含水組Ⅰ1)儲存在地表至地下37米之間,單位湧水量8—10噸/時米,水位埋深4.7—7米,礦化度0.5—1.42克/升。由於過量開採,水位下降很快,埋深達20多米。鹹水在全縣範圍內孤島狀零星分布,西部西北部基本無鹹水,在萬里、梁家村、路家莊鄉一帶鹹水分布面積相對較大。
植被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有
水災、旱災、
風災、
雹災、地震、霜凍等。出現最多、危害嚴重的是水災和旱災。旱災平均四、五年一遇,水災五、六年一遇。正常年占35%,旱年占35.5%,澇年占29.7%。雹災從1962—1989年共發生22次,平均每年0.98次,主要發生在4—9月,以6月最多。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肅寧縣境內河道、坑塘水量極少,基本無地表水資源。地下水平水年可開採量為5995.91萬立方米,多年平均5781.41萬立方米,淺層水可采量平均為2383.5萬立方米。其中淺層淡水分布面積為397.31平方公里,鹹水分布面積為127.69平方公里;淺層淡水多年平均可采量為1803.8萬立方米,微鹹水為579.7萬立方米。平水年淡水可采量為2018.33萬立方米,微鹹水為648.7萬立方米;乾旱年淡水可采量1172.1萬立方米,微鹹水376.7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於肅寧縣境東南部,至20世紀80年代末境內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800萬噸,為
華北油田石油和天然氣的重要產區之一。
肅寧縣位於霧迷山地熱區,地熱儲量豐富,縣境內可采地熱水儲量為11.04×10立方米,地熱梯度為0.01毫克/升,有效熱水熱資源量2.30×10焦,相當於標準煤7.86×10噸。
生物資源
野生植物
類別 | 舉例 |
---|
灌木類 | 酸棗、荊條、紫穗槐、枸杞、杞柳 |
---|
藥用植物類 | |
---|
其他類 | |
---|
野生動物
類別 | 舉例 |
---|
獸類 | 狐狸、猞猁、黃鼠狼、獾、野貓等,鼠類有家鼠、倉鼠、田鼠、黃鼠等 |
---|
禽類 | 麻雀、烏鴉、喜鵲、鴿子、窩啦、燕子、啄木鳥、大雁、布穀鳥、蒼鷹、貓頭鷹、鷂鷹、黃鸝、百靈、畫眉、翠鳥、鵪鶉、白頭翁、斑鳩、黃雀、雉等
|
---|
魚類 | |
---|
節肢、軟體、環節類 | |
---|
兩棲爬行類 | 青蛙、蟾蜍、雨蛙;白蛇、菜花蛇、灰蛇、蜥蜴、壁虎、鱉等 |
---|
昆蟲類 | 螳螂、蜻蜓、步甲瓢蟲、草蛉、粉蛉、細腰蜂、胡蜂、食蟲虻、食蚜蠅、椿象、榆蘭葉甲等
|
---|
參考資料來源
人口
統計項目 | 統計數據 |
---|
總戶數 | 115811 |
總人口 | 344728 |
男性人口 | 176180 |
女性人口 | 168548 |
非農業人口 | 78488 |
出生人口 | 5499 |
死亡人口 | 7187 |
遷入
| 省內遷入 | 1137 |
省外遷入 | 496 |
遷出 | 遷往省內 | 797 |
遷往省外 | 643 |
參考資料來源 |
政治
經濟
綜述
2013年肅寧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0.097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0%。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7.121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2.80%。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258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00%;農村固定資產完成36.862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7.50%。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6.669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13%。其中國稅收入完成9.200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64%;地稅收入完成5.889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9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73元。
第一產業
肅寧縣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是河北省核心區產糧大縣之一,縣內建有倉容量5000萬斤的中央儲備糧肅寧分庫。肅寧縣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60多萬畝,其中小麥28萬畝以上,玉米32萬畝以上。2011年,肅寧縣農作物總播面積54835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2059公頃,單產6264公斤/公頃,總產量263457噸;油料播種面積2285公頃,單產3475公斤/公頃,總產量8558噸;棉花播種面積1305公頃,單產1274公斤/公頃,總產量1662噸。
截至2013年底,全縣蔬菜占地面積18.4萬畝,其中設施蔬菜占地面積15.4萬畝,總產量180萬噸,總產值18億元。全縣50畝以上設施蔬菜園區達到130個,其中綠苑蔬菜示範園為國家蔬菜標準園。全縣蔬菜有機認證產品77個,有機認證面積1673畝,蔬菜產品進入北京家樂福、美廉美、物美、華聯等大型超市。
截至2013年,肅寧縣共有規模化養殖場56家,其中河北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單位8個,河北省無公害畜產品認證單位3個,省級標準化示範場4家,形成了以毛皮動物、肉鴨、生豬、蛋雞、奶牛養殖為主的現代畜牧業產業化格局。2013年,全縣生豬出欄11.9萬頭,增長7.6%;肉類總產量2.9萬噸,增長7.1%;家禽出欄1108.9萬隻,增長3.8%。
2013年,肅寧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8.2865億元,同比增長4.6%。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26.7139億元,經濟增速從2012年的0.75%提高到4.84%,其中農業增加值17.5182億元、畜牧業增加值8.7017億元,分別增長5.5%、3.18%。
第二產業
肅寧縣工業形成了皮毛皮革、針紡服裝、食品加工、圖書印刷發行為主導的特色產業。
肅寧縣毛皮產業興起於明末清初,逐步形成了珍稀毛皮動物養殖、市場集散、裘皮服裝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截至2013年底,肅寧縣毛皮加工企業及攤點共13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裘皮生產企業31家,超億元企業5家,產品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毛皮業產值110億元,服裝品牌創意設計貢獻率2.78億元。肅寧縣成為全國毛皮交易中心和加工中心、全國知名裘皮服裝加工出口新區,獲得“中國裘皮之都”榮譽稱號。
針紡產業是肅寧縣的傳統民營產業,從20世紀60年代的邊角料加工起步,截至2014年,全縣有企業攤點600多家、從業人員11000多人,保暖內衣產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40%以上,文化衫產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70%以上,成為華北乃至全國文化衫和保暖內衣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
圖書印刷發行是肅寧縣的特色文化主導產業之一,截至2014年共有印刷發行企業共48家,年產值3.8億元,從業人員近5000人,建有民營書業園和印刷工業園區。
2013年,肅寧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171.770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3.8%;完成增加值49.310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2%。實現利稅13.739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0%;實現利潤12.021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0%。
第三產業
2013年,肅寧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964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3%。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1.798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4%;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1654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0.7%。
截至2013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12.51892億元,比2013年初增加11.9051億元。其中居民個人存款96.5353億元,比2013年初增加11.673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34.9789億元,比2013年初增加9.0369億元。
2013年,肅寧縣外貿出口完成1.9019億美元,同比增長3.0%。利用外資完成1244萬美元,同比增長9.1%。
2013年,肅寧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完成16.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2%,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達到40.1%;批零住餐業增加值達到16.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6.3%,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達到26.8%;金融業完成增加值1.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1%;房地產業完成增加值3.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6%。
交通
鐵路
京九鐵路自東北向西南穿過肅寧全境,境內長19.8公里,在肅寧縣城東南設有
肅寧站。
朔黃鐵路是中國西煤東運第二運煤通道,自西向東橫穿縣境中部,在縣城東北與京九鐵路相交。
神華集團朔黃鐵路公司及下屬肅寧分公司、機輛公司、路暢達公司、財務中心、神華集團貨車公司檢修中心等辦公機構、生產生活區均駐肅寧。縣城以北設有
肅寧北站,為朔黃鐵路線上最大的編組站,上、下行總計31股道,主要到發線長度2800米,共有350台機車,3000餘名職工,具備接發2萬噸重載列車的能力和年通過3.5億噸運量的條件。
公路
大廣高速(
大慶至廣州)肅寧段全長19.1公里,自北向南縱貫縣境,途經尚村、付家佐、師素3個鄉鎮21個行政村,全線雙向6車道,路基寬34.5米。境內設有1個服務區,2個互通,並建有全長16公里的兩條連線線。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天津或石家莊。
382省道(
河間至
龍泉關)橫貫東西,為東西方向交通幹道,境內長29公里;282省道(肅寧至
臨西)縱貫南北,境內長26.4公里。此外還有7條總長32.5公里的石油專用公路。
公共運輸
肅寧縣城區公交原為麵包公交,至2012年有市內麵包公交106輛,承擔肅寧縣近1/3的旅客運輸任務。2013年起,肅寧城市公交由肅寧縣宏偉公共運輸有限公司承辦,實行全程一票制,票價每人次1元。截至2013年年底,肅寧縣城區開通有6路、7路、8路、9路共4條公交線路。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
“十二五”以來,肅寧縣規劃建設了5.1平方公里的城市示範新區,城區面積由2006年的10.9平方公里擴大到2011年的16平方公里,形成了“七縱六橫”的城區路網框架,實施了城市商業綜合體、植物園、水上公園等城建工程,
肅寧縣人民公園、肅寧縣體育場、城市規劃展館相繼竣工投用。截至2013年底,肅寧縣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610.4公頃,綠地面積533.28公頃,公園綠地面積75.79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15%,綠地率33.3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22平方米。
教育事業
截至2012年,肅寧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51所,其中教師進修學校、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電大工作站、特殊教育學校、普通高中各1所,國中14所,國小62所,幼稚園71所。全縣專任教師3009人,其中特教學校27人、高中階段(一中、職中)398人、國中階段694人、國小階段1433人、學前階段457人。全縣在校生51144人,其中職中2072人、特教學校8人、高中3885人、國中7225人、國小24733人、幼稚園13225人。
2013年高考中,
肅寧一中一本上線307人,上線率22.96%;二本上線729人,上線率54.53%,;本科上線1309人,上線率97.91%;高分段人數78人。一二本上線率、高分比例均居滄州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
2011年8月起,肅寧縣籌集資金建設農村文化場所,截至2013年,全縣9個鄉鎮、253個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廣場和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一半以上的村建起了文化廣場,配備了健身器材、演出服裝和大鼓,2012年起每年舉辦農民文化藝術節。
2014年,河北省文化產業創意家協會與肅寧縣當地影視公司共同創建了民間文化機構“文化創意冀中基地”,先期進行反映冀中地區文化影視作品創作,電影《
營救》、大型文獻紀錄片《平原豐碑》相繼開機拍攝。
衛生事業
2014年,肅寧縣開展了全民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工作,對全縣高血壓、糖尿病、65歲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人、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等重點人群進行了規範化管理,至2014年10月共建立健康檔案28萬餘份,建檔率83.26%;開展婦女兒童保健工程,免費開展“兩篩”活動,至2014年10月免費發放葉酸3839人份、早孕建卡1450人、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人數11891人,乳腺癌篩查415人、宮頸癌篩查2561人;全縣鄉鎮、村級醫療機構全部實行網上採購配備使用
基本藥物,至2014年10月9個鄉鎮衛生院為就診患者減免藥品60餘萬元。
社會保障
2010年肅寧縣實施全國首批新農保試點工作,為4萬多名農村老年人發放養老金2700餘萬元,解決了全縣農民“老有所養”問題,新農保工作綜合指標在河北省名列第一;2006—2010年來對城鄉特困大病醫療戶和貧困學生累計發放救助金800餘萬元;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2006—2010年年新增就業9870人,使495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歷史文化
文化遺產
肅寧武術戲,簡稱武術戲,是河北省的一種地方劇種,始於明代隆慶年間。唱腔原以
崑曲為主,後引進了京劇、絲弦、
老調、梆子等唱腔。故事情節簡單,道白大多是本地土語,唱腔粗俗,豪放短悍。樂器多為
堂鼓、鈸、
鑼、
鑔等
打擊樂器,還有
笛子、
二胡、
嗩吶等
管弦樂器。武術器械有刀、槍、棍、劍、勾、鞭、叉等。武術戲演出時,都是真刀真槍、真殺實砍,武打場面占全劇七成以上。演出時間可長可短,進入武打場面時,觀眾也可不用化妝隨時上場表演。代表劇目有《燕青打擂》、《三打祝家莊》、《五憲徒五妹》、《溪皇莊》等。
肅寧撈紙技藝
肅寧縣橋城鋪村撈紙有三百多年歷史,生產的紙張稱小宣紙,又稱毛頭紙,主要特點是拉力大、吃墨。最初的撈紙以麥秸做原料,製作工序比較麻煩,建國後人們把收購的廢紙條、紙邊作為原料,首先加工出長度均勻短小纖維,把紙條、紙邊與加工好的短小纖維以5:1的比例混合,打成紙漿並絞勻,傍晚放於水池中,次日先把池中放有紙漿和纖維的水攪勻,然後用“竹簾”撈池中紙漿將其盪勻,沉澱於竹簾上的紙膜積累到一定高度,在上面放上重物壓縮水分,運到室外,貼在牆上曬乾成紙。
文物古蹟
肅寧縣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武垣城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北曹莊四十八烈士墓、梁村六烈士紀念碑、肅寧烈士紀念碑、豐樂堡慘案紀念碑)。
古遺址 | 武垣城遺址、西是堤古村落遺址、豐樂堡、太史堡、子由堡、王村堡、望夫台遺址等 |
---|
古墓葬 | 員家莊墓葬、西澤城磚瓦廠墓群、肅寧鐵路橋漢墓、華陽賓館漢墓、武垣城漢墓、 王尊墓、 魏元禮墓、 張泰墓、 徐佑墓、 朱鑒墓、苑秀墓、王九敘墓、 王一之墓、易瓚墓、馮嘉會墓、苗夔墓等 |
---|
廟宇 | 鉤弋廟、劉爺廟、廣智寺、七村廟、興花禪林寺、水月禪林寺、大佛寺、藥王廟、三大士廟、福田寺、 敕賜禮拜寺等 |
---|
古牌坊 | 祖父承恩坊、恩榮坊、大都憲坊、都憲坊、恩榮石坊、登雲步月坊、畿南甲第坊、 進士坊、青雲萬里坊、雄飛坊、鳴鳳坊、貞節坊、狀元坊、閨中正氣坊、節茂松筠坊、彰善坊 |
---|
革命文物 | 烈士塔、四十八烈士碑、六烈士紀念碑、豐樂堡慘案紀念祠等 |
---|
出土文物 | 文彭篆刻、錯金嵌蚌龜、銅雀博山爐、雙系罐、黃釉瓶、三彩三獸足爐、銅鏡等 |
---|
武垣城遺址位於肅寧縣城東南偏北7.8公里處。古城分內、外兩城,皆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為1.75公里,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內城位於城中心,每面各長0.5公里。城內建築存,僅內城東南隅保留鉤弋夫人廟遺址,高約2米,寬35米,長45米。內外土城牆已平毀,外城西、北兩面較為完好。內城只存西牆和北牆。
肅寧牌坊
明清時期肅寧縣城牌坊林立,大致可分為科舉成就坊、宦績政聲坊、貞節坊、孝子坊等。建築材料有木、磚、石三種,除進士坊和楊氏貞節坊外均為木坊。其中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的東大街的進士坊由
漢白玉石料構成,四柱三拱五沿,燈塔造形,脊沿端、頂、角均雕有張嘴石獸,方椽、方檁、方柱及台墩上凸刻飛禽走獸,神態各異,形象逼真,雄偉華麗,為肅寧牌坊代表作。1966年初拆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建於原文廟(今
肅寧一中),磚木水泥結構。塔基、塔座、二層塔樓均為六稜體造形,通高12米。塔樓門額懸“雖死猶榮”木匾1塊。塔頂為六面鑽尖形,上裝寶葫蘆。一層塔樓內迎門並排石碑兩座。東碑額篆刻“萬古流芳”,碑陽銘刻紀念文,碑陰刻“英氣長存”4個大字;西碑銘記抗日犧牲烈士姓名、性別、籍貫、職務。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節令
節日 | 日期 | 簡述 |
---|
| 正月初一 | 同中國多數地方 |
| 正月十五 | 同中國多數地方 |
| 正月二十五 | 也稱“ 打囤”。主婦在院內把灶灰撒成圓圈,圈內撒灰十字(“糧囤”),在十字上堆放五穀雜糧再壓磚(“填倉”)。在倉內燃放鞭炮,將糧崩散(“崩囤”)。使雞鴨啄食,象徵囤滿糧流,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
| 二月初二 | 舊時早起擔水;家家戶戶攤煎餅,寓意“脫龍皮”、盼豐收;早飯吃煎餅 |
| 公曆4月5日 | 同中國多數地方 |
| 五月初五 | 同中國多數地方 |
| 七月十五 | 出嫁閨女回娘家,給過世長輩燒紙錢 |
| 八月十五 | 同中國多數地方,還有中秋節“鬧酒場”風俗 |
| 九月初九 | 農戶接財神,吃餃子,以慶豐收 |
| 十月初一 | 俗稱“十節一”。寒冬來臨之時兒女上墳燒紙,將五色紙剪成衣狀,到墳前焚燒,稱送“寒衣”
|
| 十二月初八 | |
| 十二月三十 | 同中國多數地方 |
參考資料來源
著名人物
鉤弋夫人(?—前88),
漢武帝嬪妃,
漢昭帝之母,西漢武垣縣人。漢武帝東巡過河間,遇趙氏。趙氏天生雙手握拳不能伸展,武帝輕輕一掰即開,被稱為“
拳夫人”。因貌美聰敏,善於歌舞受寵,晉封為婕妤,為其修“鉤弋宮”,號“鉤弋夫人”。生皇子
劉弗陵,被立為太子。武帝為避免重蹈呂后亂政覆轍,賜鉤弋夫人死。後追封為皇太后。後人在其故鄉武垣城建
鉤弋夫人廟祀之,並於每年農曆四月十八舉辦廟會以紀念。
劉完素(約1120—1200),金代著名醫學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號“通玄處士”,世稱“劉河間”。河間
洋邊村(今肅寧縣師素村)人。在醫學理論上,強調火熱致病,善用寒涼藥,是寒涼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素問玄機原病式》一卷、《黃帝素問宣明方論》三卷、《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等。弟子眾多,史稱“河間學派”。
魏忠賢(1568—1627),原名
李進忠,明朝宦官,北直隸河間肅寧人。出身於市井無賴,萬曆時為賭債所逼遂自閹入宮做,事中官
魏朝,得其佑庇。
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魏任司禮秉筆太監,後又兼掌東廠,與
客氏勾結,專斷國政,政治日益腐敗。自稱“
九千歲”,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目。思宗即位,免其職位,安置鳳陽,後自縊死。
哈攀龍(約1707—1760),清直隸河間(今肅寧縣城)人,回族。乾隆
武進士,任頭等侍衛。後歷任福建興化副將及河南南陽、福建海壇、漳州諸鎮總兵。乾隆十三年(1748年)署松潘鎮總兵,從征金川(今四川大金川、小金川地區),官至湖廣提督、貴州提督。病卒於北京。
劉春霖(1872—1942),末代狀元,字潤琴,肅寧縣北石寶村人,被後人譽為“第一人中的最後一人”。
光緒三十年(1904年)中狀元,授
翰林院修撰。後奉派到
日本法政大學留學。歷任資政院議員、記名福建提學使、
直隸高等學堂提調、大總統府內史秘書等職。為官不善逢迎,性喜園林。喜藏書,尤善書法。卒於京邸。著有《六十自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