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復花(拉丁學名:Inula japonica Thunb.),又名:金佛草、六月菊。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頭狀花序少數或多數,頂生,呈傘房狀排列。瘦果長橢圓形,被白色硬毛,...
中醫中對旋復花的記載是氣味鹹、溫,有小毒,主結氣,去五臟間寒熱,補中益氣。大花旋復花是可入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莖直立,上部分枝,有...
來源】《溫病條辨》卷王。 【組成】生香附9克 旋復花(絹包)9克 蘇子霜9克 廣皮6克 半夏15克 茯苓塊9克 薏仁15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
沙地旋復花編輯 鎖定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莖直立或傾斜,多分枝。葉互生,微肉質,線狀披針形或狹長圓形,長5~10毫米,寬1~2毫米,先端尖,基部抱莖,全緣,...
旋復代赭湯是一道湯劑,主要製作成分有旋復花、人參、代赭石、甘草、半夏、生薑、大棗、煮水煎制製作而成。本方主治胃虛痰阻、氣逆不降之證。...
旋復花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具有祛淤活血,理氣通絡之功效。主治血淤胸痛,痛如針刺,固定不移。 ...
續斷筋:旋復花根洗淨,搗,量瘡大小,取多少敷之,日一易之,以瘥為度。(《救急方》) [1] 旋覆花根附方 ①續斷筋:旋復花根洗淨,搗,量瘡大小,取多少敷之,日...
裏海旋復花編輯 鎖定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莖具縱棱,綠色或微帶紫紅色。葉互生,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窄長橢圓形,長6~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尖,基...
香附旋復花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三。具有運脾除濕,疏肝通絡之功效。主治伏暑、濕溫脅痛,或咳或不咳,無寒,但潮熱,或竟寒熱如瘧狀。...
旋復代赭石湯 旋復花(三兩) 代赭石(一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
旋復蔥茶,原料是旋復花5g、蔥5g、花茶3g,功能是行氣運水。...... 旋復蔥茶,原料是旋復花5g、蔥5g、花茶3g,功能是行氣運水。中文名 旋復蔥茶 原料: 旋復...
復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復花Inula japonica Thunb 的頭狀花序。主產於廣東,廣西、河北、內蒙及長江下游各地。花蕾開放時採集,曬乾。生用,或蜜炙用。...
1、 旋復花: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以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廣西等地為多。以浙江產的色淺黃、朵大、花絲長、毛多、不散碎、無梗葉等雜質者為最佳。 2、 ...
顯脈旋覆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廣西、雲南、貴州等地。顯脈旋覆花在雲南俗名“小黑藥”,根供藥用,有滋補功效,治胃痛甚效。...
中文學名 旋夏花 釋名 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 氣味 (花)鹹、溫、有小毒。 主治 中風壅滯用旋復花洗淨旋夏花釋名:金沸草、金錢花、滴滴金、盜瘐...
金沸草,中藥名。又叫金佛草、白芷胡、旋復梗、黃花草、毛柴胡、黃柴胡,本品為菊科植物旋復花或線條旋復花的乾燥地上部分,有降氣,消痰,行水的功效,多套用於外...
旋覆花湯是以旋覆花、桑根白皮等為主要材料做成的一個處方。藥品名稱 旋覆花湯 是否處方藥 非處方藥 運動員慎用 非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未納入 目錄 1 ...
滴滴金,草本,菊科植物,也稱為旋復花、金沸草、金錢花、盜瘐、夏菊等。戴椹氣味:(花)鹹、溫、有小毒。葉互生,先端尖,基部稍狹,全緣或具細鋸齒。頭狀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