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脈旋覆花

顯脈旋覆花

顯脈旋覆花為菊科旋覆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廣西、雲南、貴州等地。顯脈旋覆花在雲南俗名“小黑藥”,根供藥用,有滋補功效,治胃痛甚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顯脈旋覆花
  • 拉丁學名:Inula nervosa Wall.
  • 別稱:威靈仙(雲南),小黑藥,黑威靈,草威靈,黑根,烏草根
  • 二名法:Inula nervosa Wal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旋覆花族 旋覆花亞族
  • 旋覆花屬
  • 亞屬旋覆花組 顯脈系
  • 分布區域: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北部至南部、貴州西部至北部、廣西西部
  • 分類系統:恩格勒系統,1964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有單生或少數簇生的莖,及被長茸毛的芽。莖直立,高20-70厘米,基部徑約2-3.5毫米,全部被開展的、上部被極密的具疣狀基部的黃褐色長硬毛,上部或從中部起有細長分枝,下部有較密的葉;節間長2-4厘米,或在莖上部更長。葉多少開展,橢圓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基部葉較小;下部和中部葉長5-10厘米,寬2-3.5厘米,下部漸狹成長柄,邊緣從中部以上有淺或明顯的鋸齒,上部急狹,頂端稍尖,兩面有基部疣狀的糙毛,但葉脈在下面有開展的長密毛;側脈約4對,彎曲,幾與下部葉緣平行;上部葉小,無柄。
頭狀花序在枝端單生或少數排列成傘房狀,徑1.5-2.5厘米;花序梗細長。總苞半球形,長6-8毫米;總苞片4-5層,外層稍短,橢圓披針形,上部或頂端葉質,被長糙毛,下部革質,但最外層常較長,橢圓狀或線狀披針形,全部葉質,內層線狀披針形,頂端紫紅色,近膜質,有柔毛和緣毛。舌狀花較總苞長2倍,舌片白色,長8-9毫米,線狀橢圓形;管狀花花冠長5-6.5毫米,黃色,有尖卵圓三角形裂片;冠毛白色,後稍帶黃色,約與管狀花花冠等長有達20個糙毛。瘦果圓柱形,有細溝,長2-2.5毫米,被絹毛。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此種有相當大的變異,特別是頭狀花序的多少和大小,總苞片內層與外層長度的差別,內層總苞片葉質部分的長短和葉形等,常不完全一致。但從毛茸、舌片形狀、顏色等來看,仍以作為一種為適宜。此種外形極似紫菀屬的一些種,在該屬中,僅與產於不丹的西孟旋覆花 I. simonii C. B. Clarke 接近;後者也可能產西藏的南部。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2100米的低山地區雜木林下、草坡和濕潤草地,在雲南極常見。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西部和西南部、雲南北部至南部、貴州西部至北部、廣西西部。
生於低山地區雜木林下、草坡和濕潤草地,在雲南極常見,海拔1200-2100米。
也分布於越南、緬甸、泰國、印度、不丹、錫金和尼泊爾。

主要價值

【中藥名】:草威靈
【考證】:出自《滇南本草》。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顯脈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的根。
【性味功效】:味辛;苦;性溫。祛風濕;通經絡;消積止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