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與社會工作服務--研究與實踐》是2021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與社會工作服務--研究與實踐
- 作者:郝耀,樓瑋群,何志娟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頁數:23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8765600
《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與社會工作服務--研究與實踐》是2021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與社會工作服務--研究與實踐》是2021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總結梳理了廣州正陽2011年至2016年五年內的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旨在從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的標準和視角探索中國城市獨特的...
《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創新與實踐》立足於中國情境,對老年友好型社會的研究實踐創新予以系統審視,在正視現有認知誤區的基礎上,著力探討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基礎環境建設、社區養老服務創新、家庭政策與衛生政策、老年社會參與和數字融入、智慧養老及社會治理等議題,對於正處於人口老齡化深化期和社會轉型加速期的當代中國社會具有...
老年友好型社區是指針對老年人需求創建的社區,全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制定牽頭人是曲嘉瑤。我國創建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借鑑了世衛組織理念,此前開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延續。”全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制定牽頭人、時任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曲嘉瑤說,這套標準既凸顯人文關懷,又傳遞出積極...
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命名的老年友好型社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決策部署,推進老年友好社會建設,經中央批准,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決定在全國開展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2022年,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辦命名了999個社區為2022...
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評選,是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的《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評分細則(試行)》,圍繞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提升為老服務質量、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為老服務科技化水平以及管理保障等方面內容進行評定。2022年10月19日,根據《關於開展2022...
社區社會工作的簡稱。指以社區組織、社區發展、社區服務為內容的社會工作基本方法。社區工作的總體概括,是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也是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
一、“十四五”時期上海市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是指由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社會多方參與,以城鄉社區為基本單元,以社區居民、駐區單位為對象,以各類社區服務設施為依託,以滿足城鄉社區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質為目的,以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願服務為...
老年宜居環境持續改善。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區建設全面推進,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老年人社會參與程度不斷提高。老年人在運用智慧型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有效解決,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逐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健全完善老齡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不斷滿足首都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健康養老需求,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方面建首善、創一流,推動首都老齡工作更好融入和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二)工作原則 ——堅持黨委領導、多元共擔。全面...
2. 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行動。結合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要求,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積極培育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增加服務供給。建立社區居家定期探訪制度,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到100%。創建一批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機構,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要。3. 城鄉社區未成年人關愛行動。推進兒童友好社區...
——服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截至2021年6月,全省村(社區)“兩委”幹部23617人,村(居)小組長32897人。社會工作專業人員9188人,其中1453人持有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全省實名註冊志願者人數114萬人,格線員11345名,物業服務企業從業人員85515人,社區服務力量不斷壯大。——服務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推動“...
34萬個;老年醫療和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醫養結合紮實推進,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71%,建成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330家;老年文化、教育、體育事業快速發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老年宜居環境建設持續推進,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照顧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老年...
主要包括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五個方面的內容;第7部分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老年設施供給、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強化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等具體措施;第8部分為組織實施,具體包括加強黨對老齡工作的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第二節 健全工作機制 第三節 加強輿論宣傳 第四節 落實評估考核 重慶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2021—2025年)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老齡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高品質養老服務...
“十二五”時期我國老齡事業和養老體系建設取得長足發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老年人權益保障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等方面的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
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老齡化進程中,老齡事業和老齡工作相對滯後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在: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齡服務設施、服務網路建設滯後,老齡服務市場發育不全、供給不足,老年社會管理工作相對薄弱,侵犯老年人權益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解決。“十二五”時期,隨著第一個...
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的社區服務新格局初步建立。四是社區服務內容進一步豐富。基本公共服務持續發展,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更加完善,15分鐘健康服務圈基本建成;創新發展社區居家養老等服務事業,先後建成1257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1701家老人家食堂。便民服務體系...
——老年宜居環境逐步建立。老年友好型城市和社區建設全面推進,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老年人社會參與程度不斷提高。老年人在運用智慧型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有效解決,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四、重點任務 (一)織密養老服務保障網路。1.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1)健全老年人能力評估制度。結...
五是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到2025年,新城全面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 (四)老年健康服務項目。著力構建涵蓋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覆蓋生命全過程、便捷可及、綜合連續、更高品質的老年健康服務。一是建設老年健康管理信息庫。匯集智慧健康...
Ⅴ 社區養老篇 14老年友好城市評價研究——以北京為例 曲嘉瑤/205 15北京市社區醫養結合現狀、挑戰及發展路徑研究 李金娟/222 16長沙市社區養老模式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長沙市天心區雲塘社區為例 唐珠雲 吳漢斌/234 17社區醫養結合新模式助力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研究 劉姝 李墨洋/246 Ⅵ 社區建設...
83. “強區之策:建鄴區文化品牌建設提升區域人文品質”,南京:《金陵瞭望》,2013(4);84. “蘇州:如何嫁接新加坡社會管理經驗”,合肥:《決策》,2013(5)85. “均衡的城鎮化:讓青春隨處安放”,北京:《中國青年報》理論版,2013-5-13;86. “老齡化時代城市智慧型養老體系的嵌入機制”,上海:《上海...
同時,加快推進村(社區)醫養服務能力建設,已建成市級8個醫養合作示範中心。 創新探索了“藝養天年”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務。2019年,市民政局聯合市文化和旅遊廣電局印發了《安康市“藝養天年”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實踐試點工作方案》,首批確定30個試點單位,以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為重點,以農村特困人員...
老年人健康水平持續提升,老年健康科學知識廣泛普及,65歲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費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服務,189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訂協定建立合作關係,醫養結合服務有序發展,照護能力明顯提升。六是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建設紮實推進。大力發展老年文化、教育、體育事業,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積極搭建老有所為平台,健全...
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老年幸福食堂運營、家庭適老化改造等工作穩步推進。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雲南省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4.02歲,比2010年增加4.48歲,是全國進步幅度最大的省份。大力推進昆明、曲靖、西雙版納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工作,建成醫養結合機構122個,醫養結合床位3.50萬張(醫療床位1.10萬張,...
Ⅴ 社區養老篇 14老年友好城市評價研究——以北京為例 曲嘉瑤/205 15北京市社區醫養結合現狀、挑戰及發展路徑研究 李金娟/222 16長沙市社區養老模式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以長沙市天心區雲塘社區為例 唐珠雲 吳漢斌/234 17社區醫養結合新模式助力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研究 劉姝 李墨洋/246 Ⅵ 社區建設...
Civil Affairs University)位於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直屬高校,是一所專門培養社會工作、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技能型人才的公辦本科院校,是集民政部培訓中心、民政部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和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於一體的國家級民政高職教育、幹部培訓和科學研究基地,為教育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
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提出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積極培育銀髮經濟等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首次強調要加強銀髮經濟相關專項規劃引導,發展適老產業。2022年《“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國發〔2021〕...
馬鳳芝(2002) 定性研究方法與社會工作研究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2002年第一期,176-199。馬鳳芝(2002) 專業社會工作者你準備好了嗎《社區》2002年第12-23期(總第35期)馬鳳芝(2001) 中國非營利組織社會公信力建設的制度化途徑:自律和社會交代。NPO信息諮詢中心研究報告專刊,第13期,4-12。中國NGO與扶貧...
到2025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4.48%,各縣市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和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均達到100%,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32張,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5個,養老托育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人民民眾...
2.湖南省婦女聯合會等著:《社會轉型中的湖南省婦女社會地位(2000-2010年)》,中國婦女出版社,2013(參著)。3.洪大用等著,“環境友好的社會基礎——中國市民環境關心與行為的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參譯)。4.谷中原等,“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參著)。5.“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