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多動脈炎

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是一種累及中、小動脈全層的壞死性血管炎,可有腎小動脈血管炎,但沒有腎小球腎炎以及微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的血管炎。隨受累動脈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多樣,以腎臟,心臟,神經及皮膚受累最常見。本病要避免濫用藥物,防止藥物過敏和感染。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結節性多動脈炎
  • 英文名稱:polyarteritis nodosa
  • 所屬科室:內科 - 免疫內科
疾病簡介,診斷,治療措施,病因學,病理改變,臨床表現,輔助檢查,鑑別診斷,預防常識,

疾病簡介

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是一種累及中、小動脈全層的壞死性血管炎,可有腎小動脈血管炎,而沒有腎小球腎炎以及微動脈、毛細血管和小靜脈的血管炎。隨受累動脈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多樣,可僅局限於皮膚(皮膚型),也可波及多個器官或系統(系統型),以腎臟,心臟,神經及皮膚受累最常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性多於女性(約4:1)。

診斷

皮膚型主要根據皮損表現,尤以沿淺表動脈分布的皮下結節,多形性損害,必要時皮膚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
系統型因累及系統廣泛,臨床表現多伴,診斷尚無統一標準,1990年美國風濕病協會提出的標準可供參考:①體重自發病以來減少≥4kg。②皮膚網狀青斑。③能除外由於感染,外傷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睪丸疼痛或壓痛。④肌痛、無力或下肢觸痛。⑤單神經炎或多神經病。⑥舒張壓≥12.0kPa(90mmHg)。⑦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⑧HBsAg或HBsAb(+)。⑨動脈造影顯示內臟動脈梗塞或動脈瘤形成。(除外動脈硬化,肌纖維發育不育或其他非炎症性原因。)⑩中小動脈活檢示動脈壁中有粒細胞或伴單核細胞浸潤,以上10條中至少具備3條陽性者,可認為是結節性多動脈炎。其中活檢及血管造影異常具重要診斷依據。

治療措施

本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避免濫用藥物,防止藥物過敏和感染,尤以B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重要意義。
皮質類因醇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未經治療者預後較差,及早使用可改善預後。病情較輕,無嚴重內臟損害者,以糖皮質激素單獨治療,潑尼松1mg/(kg·d)口服。如病情重,激素治療一月效果不佳,可聯合選用細胞毒藥物,如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首推環磷醯胺最有效,常用劑量,2mg/(kg·d)口服,如因消化疲乏反應不能耐受者,可予靜脈給藥。臨床上用激素聯合環磷醯胺治療的效果更好。即使對有高血壓腎病的也曾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本病常有血栓形成,加用非激素類抗炎,抗凝血藥如腸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有相當的對症療效,如出現血管狹窄,可如用擴血管藥如鈣離子拮抗劑。

病因學

尚未闡明。許多資料發現病毒感染與結節性多動脈炎關係密切,30%~50%患者伴B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中檢出B型肝炎表面抗體(HTLV-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均可能與血管炎有關。病毒抗原與抗體形成免疫複合物在血管壁沉積,引起壞死性動脈炎。
藥物如磺胺類,青黴素等以及注射血清後也可作為本病的病因,腫瘤抗體能誘發免疫複合物導致血管炎。毛細胞白血病患者少數在病後伴發本病,有報告皮膚結節性多動脈炎與節段性回腸炎有關。
總之,本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發病與免疫失調有關。以上因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釋出大量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如白介素(IL-1)和腫瘤壞死因子(TNF)加重內皮細胞損傷,抗嗜中性粒細胞漿抗體(ANCA)也可損傷血管內皮,使失去調節血管能力,血管處於痙攣狀態,發生缺血性改變、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

病理改變

主要侵犯中、小動脈,病變為全層壞死性血管炎,好發於動脈分叉處,常呈節段性為特徵,間或可累及鄰近靜脈,各臟器均可受累,以腎、心、腦、胃腸道常見,較少累及肺及脾臟。病理演變過程可見:初期血管內膜下水腫,纖維素滲出,內壁細胞脫落、相繼中層可有纖維素樣壞死,肌纖維腫脹、變性、壞死。全層可有嗜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及嗜酸性細胞浸潤引起內彈力層斷裂,可有小動脈瘤形成。由於內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狹窄致供血的組織缺血,隨著炎症逐漸吸收,纖維組織增生,血管壁增厚甚至閉塞,炎症逐漸消退,肌層及內彈力層斷裂部由纖維結締組織替代,形成機化。以上各種病理變化在同一患者常同時存在。

臨床表現

男女均可發病,以男性多見,由於多種組織臟器均可受累,臨床表現呈複雜多樣,發病早期以不典型的全身症狀為多見,也可以某一系統或臟器為主要表現,一般將本病分為皮膚型和系統型。
(一)皮膚型皮損局限在皮膚,以結節為特徵並常見,一般為0.5~25px大小,堅實,單個或多個,沿表淺動脈排列或不規則地聚集在血管近旁,呈玫瑰紅,鮮紅或近正常皮色,可自由推動或與其上皮膚粘連,具壓痛,結節中心可發生壞死形成潰瘍,邊緣不劉,常瘵有網狀青斑,風團,水皰和紫癜等。好發於小腿和前臂、軀幹、面、頭皮和耳垂等部位,發生在兩側但不對稱,皮損也可呈多形性,一般無全身症狀,或可伴有低熱,關節痛、肌痛等不適。良性過程,呈間隙性發作。
(二)系統型急性或隱匿起病,常有不規則發熱,乏力,關節痛,肌痛、體徵減輕等周身不適症狀。
1.腎臟病變最為常見,可有蛋白尿、血尿,少數呈腎病綜合徵表現,但該病腎損害是腎小動脈的血管炎而不是腎小球腎炎,蛋白尿以及血尿的原因為腎小動脈的缺血或梗死等,腎內動脈瘤破裂或因梗塞時可出現劇烈腎絞痛和大量血尿高血壓較常見,有時為臨床唯一表現。高血壓加重了腎臟損害,尿毒症為本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消化系統受累隨病變部位不同表現各異,腹痛最為常見,還可出現嘔吐、便血等。如為小動脈瘤破裂可致消化道或腹腔出血,表現為劇烈腹痛、腹膜炎體徵、肝臟受累可有黃疸,上腹痛,轉氨酶升高,部位病例合併B型肝炎病毒感染呈慢性活動性肝炎表現。當膽囊、胰腺受累時可表現出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的症狀。
3.心血管系統也較常累及,除腎上高血壓可影響心臟外,主要因冠狀動脈炎產一心絞痛,嚴重者出現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各種心律失常均可出現,以室上性心動過速常見,心力衰竭亦為本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4.神經系統中周圍神經和中樞神經均可受累,以周圍神經病變常見,出現分布區感覺異常,運動障礙等多發性單神經炎,多神經病等。累及中樞神經時,可有頭暈,頭痛,腦動脈發生血栓或動脈瘤破裂時可引起偏癱,脊髓受累較少見。
5.皮損表現與皮膚型所見相似,部分患者伴雷諾現象。
6.肺臟血管很少受累,眼部症狀約占10%。其他如生殖系統,屍檢材料睪丸和副睪80%受累,但臨床表現者僅20%左右。
本病的病程視受累臟器,嚴重程度而異。重者發展迅速,甚至死亡。也有緩解和發作交替出現持續多年終於痊癒者。

輔助檢查

1.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粒細胞常增高,因失血或腎功能不全可有不同程度貧血,血沉多增快,尿檢常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腎臟損害較重時出現血清肌酐增高,肌酐清除率下降。
2.免疫學檢查丙種球蛋白增高,總補體及C3補體水平下降常反映病情處於活動期,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呈陽性或低滴度陽性,ANCA偶可陽性,約有30%病例可測得HBsAg陽性。
3.病理活檢對診斷有重要意義。但本病病變呈節段性分布,選擇適當器官,部位進行活檢至關重要,可見中小動脈壞死性血管炎。
如活檢有困難或結果陰性時,可進行血管造影。常發現腎、肝、腸系膜及其他內臟的中小動脈有瘤樣擴張或節段性狹窄,對診斷本病有理要價值。

鑑別診斷

需鑑別診斷的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臨床上多有哮喘,累及上下呼吸道。主要侵犯小動脈,細小動脈和靜脈,可見壞死性肉芽腫,各種細胞浸潤,尤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等特點。過敏性血管炎患者,常有藥物過敏史,疫苗接種史,主要累及皮膚,可合併心肌炎、間質性腎炎,主要侵犯細小動靜脈。病理可見白細胞裂解或淋巴細胞浸潤,偶爾亦有肉芽腫形成。結節性多動脈炎伴發熱,體重減輕時應與感染性疾病鑑別。有心臟雜音時需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鑑別。許多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為等可合併多動脈炎、需注意鑑別。

預防常識

結節性多動脈炎,是一種侵犯多臟器和多系統的、原因未明的結締組織病,臨床表現多樣,以皮膚結節為特徵,沿淺表動脈排列或不規則地聚集在血管近旁,有痛及壓痛,呈玫瑰紅、鮮紅或接近正常皮色,病情嚴重者可致死亡或致殘。因此,具有上述症狀與體徵的患者,必須到條件較好的醫院住院明確診斷,給予系統治療,並按醫囑堅持服藥和定期隨診。同時不要濫用藥物,防止藥物及食物過敏和感染,尤其是B肝病毒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