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雲南省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部署要求,打牢紅河州農業農村現代化基礎,強化農業產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支撐作用,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結合全州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州委“13568”工作思路,在扛牢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耕地保護責任基礎上,堅持以綠色有機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設施裝備為支撐、以品牌建設為抓手、以增收富民為目標,聚焦重點優勢特色產業,突出加工業和服務業增值,走農業產業化和科技進步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化之路,不斷提升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和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貢獻度,促進全州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4年,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973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21年的31:47:22調整為23:53:24;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顯著提升,重點產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4:1以上。
(一)糧食產業。鞏固提升糧食產銷平衡能力,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產量穩增不降,口糧絕對安全。到2024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產量分別穩定在578.4萬畝、185.1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36億元。
(二)水果產業。圍繞打造中高端水果“一流產區”,著力推進標準化種植、現代設施栽培、采後分級分揀、區域品牌培育等重點工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到2024年,全州水果種植面積穩定在310萬畝,產量、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348萬噸、364億元分別增加到380萬噸、554億元,其中,綠色高效設施小漿果面積達到7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70億元,力爭居全省首位。
(三)蔬菜產業(含食用菌)。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雲南省重要“菜籃子”保供基地,著力推進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提升小包裝蔬菜比重。以現有野生菌林區為基礎,加強野生菌繁育保護和開發利用,大力發展人工菌種植。到2024年,全州蔬菜種植面積、產量、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235萬畝、430萬噸、182億元分別增加到245萬畝、458萬噸、376億元,其中,食用菌總產量穩定在4萬噸以上、產值穩定在8億元以上,力爭居全省第二位。
(四)花卉產業。圍繞做好“品種、品質、品牌”三篇文章,著力推進鮮切花、盆花等新優品種引育繁推、無土設施栽培,提高種用花卉市場占有率,提升花卉品牌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到2024年,全州花卉種植面積穩定在27萬畝左右,鮮切花產量、花卉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9.36億枝、103億元分別增加到11億枝、176億元。
(五)中藥材產業。大力推進以燈盞花、砂仁、草果等藥材的標準化種植,加大中藥材產地初加工、中藥飲片和藥食同源產品開發力度,大幅提升道地中藥材水平。到2024年,全州中藥材種植面積、產量穩定在130萬畝、16萬噸左右,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16億元增加到256億元。
(六)牛羊產業。建設雲南省重要的草食畜產業基地,著力推進良種繁育提升、基礎母牛(羊)擴群增量、標準化規模養殖和以菌草為主的草飼基地建設。到2024年,全州牛羊出欄、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35萬頭(只)、135億元分別增加到170萬頭(只)、256億元。
(七)生豬產業。鞏固雲南省重要的“肉籃子”保供基地,著力推進種豬基地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糞污資源綜合利用、屠宰精深加工等重點工作,推動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到2024年,全州生豬出欄、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526萬頭、392億元分別增加到610萬頭、574億元,力爭居全省第二位。
(八)茶葉產業。抓住綠春縣“一縣一業”政策利好,著力推進古茶樹資源保護利用、無性系良種茶園建設、低產茶園改造、綠色有機茶園認證等重點工作。到2024年,全州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穩定在40萬畝、3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20億元增加到53億元。
(九)鄉村旅遊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花卉、水果、蔬菜、茶葉、梯田紅米等產業農文旅融合,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加快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到2024年,全州鄉村旅遊接待遊客、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258萬人次、247億元增加到1674萬人次、450億元左右。
(十)菸草產業。提升菸葉生產質量和菸草生產技術水平,構建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糧煙融合、一體發展的新型種植結構,打造開遠市萬畝糧煙協同發展示範區,爭做糧煙協同發展、煙區鄉村振興、核心煙區恢復的典範,形成技術水平高、配套能力強、產業鏈條完整、資源充分利用的菸草加工及配套產業集群,促進全州菸草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到2024年,全州菸葉種植面積穩定在56.6萬畝,烤菸產量穩定在153萬擔,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67億元。
(十一)天然橡膠產業。以穩定面積、穩住產量、提升品質為重點,加快推進膠園更新改造、生態膠園建設、采膠和加工工藝技術創新套用。到2024年,全州天然橡膠種植面積、乾膠產量分別穩定在90萬畝、3萬噸左右,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3.7億元增加到7.6億元。
三、重點工作
(一)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壩區耕地質量,努力提升山區半山區耕地、園地質量,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園地提質改造工程。到2024年,全州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60萬畝以上,提質改造20萬畝以上,高標準農田占比由28%提高到40%以上;農田有效灌溉率由31%提升至34%以上,在13縣市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力爭耕地質量等級達到5.2。
(二)強化綠色發展引領。以異龍湖和“三海”流域為重點,開展土壤普查,探索農業綠色發展綜合模式和長效機制。鞏固實施蒙自市、開遠市、箇舊市、石屏縣、建水縣、彌勒市、瀘西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成果,開展彌勒、開遠、蒙自、建水、石屏等縣市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推進梯田紅米和小香蔥2個農業地方標準體系建設,持續開展開遠、建水等縣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全面推進茶園綠色有機生產,推動小漿果、葡萄、石榴等優勢果種採用現代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在異龍湖流域開展蔬菜BLOF生產技術示範推廣,在建水縣、石屏縣建設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2個,建設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基地25個。到2024年,全州新增綠色食品認證295個、有機產品認證285個。
(三)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大力開展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示範區建設,到2024年,全州建設水稻、馬鈴薯、玉米、小麥全程機械化示範區2千畝以上,輻射帶動全程機械化5萬畝以上。大力推廣設施栽培和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技術,到2024年,實現全州花卉設施栽培面積達8萬畝以上,其中鮮切花設施栽培比例達到60%。開展番茄、茄子、黃瓜等茄果類、瓜類蔬菜品種、人工菌的綠色高效設施化栽培,到2024年,全州蔬菜設施栽培面積達到16萬畝。在蒙自、建水、彌勒等縣市新建以藍莓為主的小漿果綠色高效設施栽培基地5萬畝。建設農業農村大資料庫及公共服務平台,支持“數字農業”場景套用,形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一張圖”,到2024年,申報認定數字農業示範基地8個以上。
(四)做大產地初加工。提升重點產業產地初加工能力,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分類分級,提高商品化處理水平。水果產業重點推進分選線建設,在石榴、柑橘、藍莓等果種產區新建中高端果品分選線6條,初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以上。蔬菜產業重點推進蔬菜產地采處、小包裝生產、淨菜配送,以明康匯、合盛、百源果蔬等公司示範帶動小包裝蔬菜占商品比重達25%以上。花卉產業重點推進開遠花卉園區鮮切花采後處理中心、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實現園區鮮切花優質率達到80%以上。中藥材初加工重點推進道地藥材產地初加工能力提升,提高砂仁、草果、八角等大宗原料藥加工能力。茶葉產業繼續實施初制所規範達標,3年內新改造提升28家以上,加大對天然橡膠初加工廠設備升級和工藝技改力度。畜產品重點推進溫氏集團2500萬羽家禽項目建設,以民之源畜禽屠宰、吉源國家生豬屠宰標準化示範場創建,提升肉製品分級分割、生鮮速凍和集中屠宰規範化程度。
(五)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綠色食品及精深加工產業鏈鏈長制,聚焦重點產業,完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等加工體系,圍繞山東天同、紅河佳裕、柒瑞結、鵬欣、創森、尚古堂、光築農業等鏈主企業,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完整、帶動作用明顯、品牌效應顯著、利益聯結緊密的全產業鏈企業。力爭到2024年,全州綠色食品及精深加工產業產值(營業收入)突破987億元。
(六)推進加工園區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空間布局,推進農產品加工向園區集中,培育要素聚集、產業鏈條完備的加工園區。提升完善彌勒綠色食品加工園區、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河口邊合區、石屏工業園區、建水青雲輕工業園區等食品加工園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綠春縣哈尼有機茶現代農業產業園、元陽樂禾食品科技產業園,逐步構建產業園區(集聚區)為點、產業集群為線、產業強縣為面的重點產業布局。到2024年,重點產業加工園區年產值達到400億元以上。
(七)推動市場拓展暢通。建設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健全產銷銜接、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供應鏈,在13縣市持續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依託農交會、農博會、南博會等大型展會,持續推介紅河州優質農特產品,提升紅河州農特產品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改造提升彌勒滇東南、蒙自觀音橋、瀘西滇東3個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完善提升15個規模適度的服務型田頭市場,新建倉儲保鮮設施90座以上,全州農產品網路交易額達到53億元。
(八)培育優特農業品牌。深入挖掘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生態資源價值、民族文化內涵,培育優勢特色品牌,利用網路、媒體做好紅河州農業整體品牌形象宣傳推介,打造“紅河藍莓”“梯田紅米”“七彩雲菊”“蒙自石榴”等區域公用品牌,選推更多名品名企進入雲南省綠色食品“10大名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和雲南省綠色食品品牌目錄,推動形成紅河州農業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集群,培養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到2024年,全州名品名企總數達到20家,綠色食品品牌達到60個。
(九)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拓展農業功能、豐富業態、創新場景,推動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發展鄉村旅遊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積極向農業農村部推介紅河—元陽哈尼梯田文化之旅、石屏—建水“滇南最美鄉愁之旅”等一批精品鄉村旅遊線路。到2024年,全州建設“中國最美休閒鄉村”9個,建成鄉村振興示範園(田園綜合體)1個,建設城郊休閒田園30個、田園鄉村10個、鄉村新業態示範點20個。
(十)整合優勢產業集群。構建以產業強鎮為基礎、產業園區為引擎、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為依託,加快發展現代特色產業。推動“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發展、20個省級產業基地建設,以蒙自市、開遠市“一縣一業”創建示範為引領,帶動形成縣縣創建格局,實現全州優勢產業集群聯動發展。到2024年,鞏固蔬菜、花卉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一縣一業”示範縣和特色縣、開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果,新增“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1個、農業產業強鎮2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3個、產業基地110個。
(十一)推動市場主體倍增。實施農業市場主體倍增培育計畫,壯大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為重點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2024年,全州縣市級以上示範家庭農場從2021年的255家增加到280家以上;縣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從2021年的186家增加到240家以上;農業企業由2021年的7248家增加到11000家以上,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2021年的540家增加到826家,其中力爭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10家以上,國家級或省級龍頭企業實現13縣市全覆蓋。
(十二)提升種業發展能力。圍繞糧食、畜牧、花卉、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開展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水稻品種選育、雜交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實施種業龍頭企業扶優行動,以牛牛牧業、虹之華等種業企業為重點,開展“強優勢”“補短板”“破難題”企業申報,在研發、示範、推廣等環節給予重點扶持。到2024年,創建省級特色農作物種子和畜禽良種繁育基地2個,建設道地優勢藥材良種繁育基地9個、食用菌菌種培育研發生產基地1個,提升供種保障能力。
(十三)加強科技創新驅動。加快推進紅河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重點推進開遠花卉無土設施栽培技術集成、瀘西商品蔬菜小包裝化集成技術運用、元陽梯田有機紅米關鍵技術標準研究集成和示範、蒙自建水石屏水果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集成、屏邊金平道地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彌勒家畜種質資源開發和高效養殖、元陽特色飼草資源化等技術研發集成和推廣套用。加強動植物疫病等監測與防控,提升生物生態風險防範能力,推進彌勒市、石屏縣2個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中心建設。到2024年,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推廣套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十四)加大跨境合作力度。精準對接RCEP國家市場需求,增強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兩平台、六體系”功能,支持企業利用RCEP關稅減免政策,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外貿企業加快發展面向RCEP市場的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探索“保稅倉+邊境倉+海外倉”聯動機制,支持紅河州有實力的企業積極“走出去”,配套建設海外倉、境外展銷中心等基礎設施。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引進和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打造2—3個產業型和功能型跨境電商園區,建設一批跨境電商邊境倉、海外倉與跨境商品展示線上線下體驗店。著眼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強化對農業龍頭企業對外投資引導和政策宣傳,引導企業到境外建立農產品原料基地,支持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農產品對外貿易規模。到2024年,新增全州農產品出口備案基地60個,新增備案基地面積3萬畝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將農業現代化發展工作納入州委、州政府“三農”工作調度重要內容,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分產業組建工作專班和專家組。各縣市要全面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措施,分類精準施策,黨政“一把手”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定期研究調度,親自推動重要政策、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落實落地;州級有關部門要強化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形成齊抓共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投入機制。州級財政要在穩定現有投入的基礎上,積極籌措資金對新獲得綠色有機認證、名牌名品創建、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認定的企業,按照《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三年行動計畫》進行獎補。要進一步加強政銀企合作,鞏固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探索開展特色產業收益保險試點。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推廣運用 “一部手機雲企貸”、農村產權抵質押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等金融產品。脫貧縣要用好有關政策,確保不低於50%的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用於支持產業發展。
(三)最佳化用地保障。要加強和規範占補平衡,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在每年至少種植一季糧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認定標準的前提下,可採取糧食與非糧食作物間作、輪作、套種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農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壞耕地耕作層且不造成耕地地類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種植其他農作物,發展無土栽培等設施農業。積極支持在可以墾造耕地的荒山荒坡發展林果業。
(四)加強督促考核。州委農辦、州農業農村局要加強統籌協調,州級有關部門要密切協同配合,加大工作督促指導力度。要建立健全獎懲機制,以縣市為單位,定期通報各縣市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點項目推進落實情況。
附屬檔案: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政策解讀
2022年8月29日,紅河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紅河州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行動方案》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州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以及州委“13568”工作思路的內在要求,總結了近年取得的積極成效,立足當前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現狀與基礎,聚焦糧食、水果、蔬菜(含食用菌)、花卉、中藥材、牛羊、生豬、茶葉、鄉村旅遊、菸草、天然橡膠等11個重點產業,緊盯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和瓶頸制約,細化提出了14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並明確了年度建設任務和責任單位,確保目標任務可落地、可達效、可考核。
二、主要目標
《行動方案》提出,為不斷提升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和在全省發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貢獻度,到2024年,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由2021年的1973億元增加到300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21年的31∶47∶22調整為23∶53∶24;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顯著提升,重點產業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4∶1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重點產業。牢牢守住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耕地保護三條底線,樹立大食物觀,聚焦糧食、水果、蔬菜(含食用菌)、花卉、中藥材、牛羊、生豬、茶葉、鄉村旅遊、菸草、天然橡膠等11個重點產業,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環節到抓體系轉變,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二)重點工作。緊緊圍繞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綠色發展引領、發展高效設施農業、做大產地初加工、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推進加工園區建設、推動市場拓展暢通、培育優勢特色品牌、打造特色鄉村旅遊、整合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市場主體倍增、提升種業發展能力、加強科技創新驅動、加大跨境合作力度等14個方面重點工作,以目標為引領,以結果為導向,推動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將農業現代化發展工作納入州委、州政府“三農”工作調度重要內容,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分產業組建工作專班和專家組。二是完善投入機制。在穩定現有投入的基礎上,積極籌措資金對新獲得綠色有機認證、名牌名品創建、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認定的企業,按照《紅河州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三年行動計畫》進行獎補。三是最佳化用地保障。加強和規範占補平衡,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在每年至少種植一季糧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認定標準的前提下,可採取糧食與非糧食作物間作、輪作、套種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農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壞耕地耕作層且不造成耕地地類改變的前提下,可以適度種植其他農作物,發展無土栽培等設施農業。積極支持在可以墾造耕地的荒山荒坡發展林果業。四是加強督促考核。建立健全獎懲機制,以縣市為單位,定期通報各縣市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點項目推進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