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腦機制研究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腦機制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李君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腦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君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複雜的多基因遺傳病,過去的候選基因研究和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已發現若干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多態性,但這些基因多態性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機制不清。本項目從精神分裂症核心認知缺陷,即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出發,聯合使用行為和磁共振研究手段,研究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腦機制。研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採集精神分裂症和正常對照研究樣本各1000例,探索已知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多態性與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的相關性,第二階段採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對照的核磁共振數據各100例,包括任務狀態(工作記憶任務和執行控制任務)下和靜息態下的fMRI、彌散張量成像等,進行腦激活區檢測(尋找基因多態性作用的關鍵腦區)、腦功能和結構連線分析及腦網路分析三個水平的細緻分析。如此建立從易感基因多態性→腦(關鍵腦區、連線和網路)→行為(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聯繫的聯繫通路.

結題摘要

陰性症狀、陽性症狀和認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三大核心症狀。廣泛使用的各種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地改善陰性和陽性症狀,但卻無法改善認知缺陷。因此,篩選精神分裂症認知缺陷的靶基因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認知缺陷的藥物非常重要。既往國內外大樣本GWAS,尤其是PGC2已經提示了108個精神分裂症風險基因,本項目擬從中進一步篩選精神分裂症認知缺陷的風險基因。本項目從PGC2提示的108個基因出發,聯合使用行為和磁共振研究手段評估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記憶缺陷,較為系統地探討了這108個基因與工作記憶缺陷的相關性。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我們進一步篩選出ZNF804A、MIR137、CACNA1C、CAMKK2和ANK3等與認知障礙相關的基因,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精神分裂症認知缺陷新藥研發的候選靶基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