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七識
- 外文名:manas
- 又稱:末那識
- 釋義:意
詞義信息,思量能變,起名原因,
詞義信息
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之染污識。為與第六意識(梵mano -vijn~a^na ,意之識,乃依末那之識)區別,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為‘末那識’。此識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恆審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我、我所’而執著,故其特質為恆審思量。又此識為我執之根本,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反之,則斷滅煩惱惡業,徹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稱染淨識,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且其自無始以來,微細相續,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質為‘有覆無記’;乃不引生異熟果,卻能覆聖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階段之淺深,而在末那識中立三位,稱為末那三位,即:(一)補特伽羅(梵pudgala ,即人)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而起人我見之位。如凡夫、二乘之有學、七地以前之菩薩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見相應位,為末那識緣第八異熟識起法我見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薩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應位,乃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薩以法空觀入見道,又於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屬有漏之位,第三位則屬無漏之位。 又依成唯識論卷五載,末那識之存在,可引用入楞伽經、解脫經二種教說,及六種道理證明之,此謂‘二教六理’。二教,即:(一)入楞伽經卷九謂,思量之性,名意。(二)解脫經謂,染污意恆時與諸惑俱生滅。六理,即:(一)不共無明證,謂第六識之作用雖有間斷,凡夫不共無明,則恆無間斷而相續,故須有末那識。(二)六二緣證,前五識以前五根為所依,以前五境為所緣,第六意識亦須有末那識作為其所依之意根。(三)意名證,末那名意,因系恆審思量,故末那識必須恆存。(四)二定差別證,聖者所入之滅盡定與外道所入之無想定有所區別,因滅盡定無末那識,而無想定有末那識之存在。(五)無想有染證,修無想定而得生之無想天,雖無第六意識,可仍有我執,故須有末那識。(六)有情我不成證,凡夫行布施等善,不會成為無漏,無法脫離我執,乃因有末那識之故。
思量能變
思量能變第七識
┌舉體出名門——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標名門
│所依門————依彼轉————————————————所依門
│所緣門————緣彼—————————————————所緣門
│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體性門
八段—┤ 相———————————————行相門
十義 │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愛我慢——染俱門
│及余觸等俱—————————————————————相應門
│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三性門
│界系分別門——隨所生所系——————————————界系門
└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隱顯門
起名原因
第七識名意不名為意識者原因
若名為意識
科學上指第七感時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此識是第六識的近所依,故第六從於所依之根而立名,那所依之根的意,當然是第七識,故此名為意。
所依門——依彼轉
凡心識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識依於五根,第六識依於第七識,而第七末那識所依的,這是第八阿賴耶識。所以三十頌頌文曰:‘依彼轉’。依是依止義,轉是流轉義,這是相續、轉起的意思。依彼轉中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瑜伽師地論曰:‘由有阿賴耶故,得有末那。’末那識依止於阿賴耶識,相續流轉,跟隨著第八轉現。何以第八識不立所依門,於此第七識才立所依呢?因為第八識是諸識的根本,為他識所依,依於他的意義不顯著,故不立所依門,而前七識依於根本識的意義顯著,始特別立所依一門。
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關係至為密切,就依止來說,末那識依於阿賴耶識,末那為能依,賴耶為所依。而事實上,阿賴耶識亦依於末那識,兩者是互相為依。八識心王及其心所,皆有所依。譬如草木,以地為依,若離所依,則不能生長。諸識之所依有三種,曰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茲分述如下:
一.因緣依:因緣依亦名種子依,一切色、心諸法各有其種子,儲藏於第八阿賴耶識中,待緣而起現行。成唯識論曰:‘諸有為法,皆托此依。’即是說一切有為的色、心現行法,皆須仗托各自種子為依,方能生起。此處說因緣依者,這是對果得名,因即是緣,而現行名果,故能生現行的種子稱因緣。
三.等無間緣依:此亦名開導依。等無間者,前念後念相似曰等,相續不斷,名為無間,等無間緣依,是前念為後念之所依,凡是心法,皆是如此。所謂心法,賅括心王心所在內,相續不斷,始名無間,若不相續,便是有間了。故必須前念始滅,後念即生,永遠不斷,故名等無間緣。開導依者,即心法於一剎那間不得二體並起,故必俟前念心滅,讓出其現行之位置,後念方起,這也就是前念開導後念的意思。
所緣門——緣彼
二.火辨等師以為,第七識雙緣第八識的見分相分,緣見分執我,緣相分執我所。
三.安慧等師以為,第七識雙緣第八識的現行、種子,緣現行執我,緣種子執我所。
四.護法論師以為,第七識恆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以第八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似乎是‘常’、是‘一’,又恆為諸法之所依,好像有‘主宰’的作用,故即執為‘實我’。何以說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因為受境等作用,這是見分所顯示,故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
以上四說,一般以護法論師之說為正義。
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相
‘思量為性相’一句,這是指此第七識的體性與行相。所謂體性,指第七識的識體,也就是四分中的‘自證分’;所謂行相,就是能緣的作用,即四分中的‘見分’。既然體性和行相不同,所以在十義中分為二門,即‘體性門’與‘行相門’。
此識恆常執持第八識見分為‘我’,而思量計度的作用,只是第七識見分的行相。以第七識的體性微細難知,所以‘以用顯體’以思量為其體性。思量的意義,思者思慮,量者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寬泛的說,八個識皆有思量的作用。但此處何以特別突顯第七識的思量作用?由於以八識作用的殊勝來說,則‘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末那義譯為意,意的作用本來就是思量。並且此識的思量,是‘恆審思量’。
恆是恆常,審是審察,所以末那識是恆常的‘審察思量’。以八個識分析,前五識沒有審察思量,故說是‘非恆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時間斷(如在五位無心的情況下),所以是‘審而非恆’的思量。第八識恆時相續,沒有間斷,但它也沒有審察思量的作用,所以是‘恆而非審’的思量。唯有第七識是恆常的審察思量。第七識思量些什麼呢?就是恆時執持第八分的見分為自我,而審察思量。
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痴我見,並我慢我愛,及余觸等俱。
心所相應門,指與末那識相應的心所。八識規矩頌曰:‘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痴我見慢相隨。’指與此識相應的心所,有八大隨煩惱心所——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及別境中的慧心所,和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痴、慢、見,一共十八個心所。而此十八個心所中,特別是與痴、見、慢、愛‘四煩惱’任運相應,恆時常俱。
煩惱
一.我痴:痴者無明義,於諸事理迷闇為性。此無明迷於我理,與我見相應,故曰‘我痴’。此無明有兩種,一者相應無明,二者不共無明。相應無明,是指第六識與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惡見)相應而起者。不共無明分為兩種,一為獨行不共,是與第六識相應、而不和根本煩惱相應者。一為恆行不共,這唯與第七識相應。此處所稱的我痴,即是恆行不共無明,這無明是不明無我之理,與我見相應,故名我痴。我痴居四煩惱之首,一切煩惱,皆由此無明而生起。
二.我見:見者以推度為義,以慧為體。我見的見,就是根本煩惱中的不正見。不正見以‘染慧為性’,可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此處的我見,即五見中的身見,亦即是妄執五蘊和合之身,以為是常、主宰的實我。此又稱為我執,這是與生俱起,恆時相續,緣非我的第八識而妄計為我的執著。我見有一者是分別我見,此是由邪師邪教引導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見,這是與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見,生生不離。俱生我見又有恆相續與有間斷之別,恆相續者與第七識相應,有間斷者與第六識相應。分別起的我見,則唯與第六識相應。
四.我愛:愛是貪的異名,大乘義章曰:‘貪染名愛’,即亦是六種根本煩惱心所的貪心所。愛有四種,一曰‘愛’,就是緣已得的自身而起貪愛。二曰‘後有愛’,緣未得的自身而起貪愛。三曰‘貪喜俱行愛’,緣已得的境界而起貪愛。四曰‘彼彼喜樂愛’緣未得的境界而起貪愛。以上四種愛,均與末那識相應,這是深愛於所執之我而生起的愛。在十根本煩惱(以惡見開為五種,故合為十。)中,何以唯此四者與第七識相應,其餘不與相應?由於其餘心所,與第七識無共同活動的關係。以嗔來說,嗔是緣逆境而生起,而第七末那緣第八為我,乃屬順境,故嗔心所無由生起,以疑來說,第七末那緣第八阿賴耶為我,這是一類相續,決走無疑,故疑心所無由生起。至於其他如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我見同以慧心所為體,在同一性質的心所中,有某一心所生起,其他心所無由同時生起。並且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為分別起的我見。而末那相應的的我見,乃俱生起而非分別起,故不與之相應。還有一個邊見,雖然也是分別起,在我見之後,方起或常或斷的邊見。而與末那相應的我見,是一類相續,故邊見就無由生起了。
六.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
頌文‘有覆無記攝’句,是明此第二能變的末那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的屬性。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第七末那是無記。而無記又分兩種,一曰有覆無記,二曰無覆無記。覆有二義,一是覆障,謂染法覆障聖進;二是覆蔽,謂染法能覆蔽心識令不淨故。合此二義,稱為有覆。而此第七末那,在兩種無記中,以其與‘四煩惱’相應,故為‘有覆無記’所攝。
第七末那既然與四煩惱相應,其性應屬惡,何以為無記呢?原來此識雖與四煩惱相應,但不能感可愛非可愛果,沒有善不善的記別,故曰無記。
七.界系分別門——隨所生所系
頌文‘隨所生所系’句,是指此第七末那識、在三界九地中系屬於何界何地而言,故立此‘界系分別’一門。
界地者,三界九地,即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是有漏界的分類。系者系屬,指被那一界地煩惱系縛,即系屬於那一界地。頌文‘隨所生所系’所生、指初能變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三界五趣總報的果體——這是輪迴的主體,以業力的牽引,在三界九地、四生六道中流轉。此第七末那識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所依,第八阿賴耶亦以第七末那為所依,這二者互相為依,恆時同俱。所以阿賴耶識生於何界何地,第七末那便系屬於何界何地,它自己是作不得主的。
八.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此起滅分位,也就是此思量能變的伏斷位次。起滅就是生起和斷滅,雖說是起滅,實際的意義是斷滅;不過如但說斷滅位,生起位就不得而知了。因此這一門是說明伏斷的位次。末那伏斷的位次有三,即阿羅漢位、滅定位、出世道位。‘無有’是滅義,就是染污末那伏斷之謂。現分述三位如下:
一.出世道位:出世道的‘道’,是指無漏智而說的。世間的智是有漏智,出世間智是無漏智。所以出世道就是觀智——是指無漏的根本智和後得智現行的時候。原來第七識的煩惱,是任運生起,行相微細,有漏智不能使之伏滅,唯有無漏的觀智才能使之伏滅。囚為‘生我執’與生空智相違,‘法我執’與法空智相違。故當生空的根本、後得二智現行時,生我執伏滅;法空的根本、後得二智現行時,法我執伏滅。換句話說,修唯識行,至見道位以上,末那識已轉識成智。二執種子伏減,不起現行。
二.滅定位:滅定即是滅盡定,亦名滅受想定。此定是三乘聖者,厭勞慮粗動之識,入於無心定,此位前六識心心所不起現行,染位末那心心所亦滅。此滅盡定,是生空智或法空智的等流果,是最寂靜的無漏定,所以不是染污的末那識。
以上二位,是染污末那現行的暫為伏滅,而非種子永滅。
在此位煩惱種子雖然永滅,但所滅的只是生我執的煩惱種子,而非法我執的煩惱種子。所以於伏斷位中,只言羅漢,不言菩薩,因為菩薩在八地以前,尚有俱生的法我執末除,故仍有染污末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