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變

唯識家為立萬法唯識所變之理,類別能變的識而得三種能變。‘能變’為梵語parina^ma的漢譯,近人霍韜晦譯之為‘轉化’,日本學者譯之為‘轉變’。此種‘能變’有三種,故謂為三能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能變
  • 繁體:三能變
  • :gyur-barnam-gsum
  • :trividha-parin!a^ma
類別,異熟能變,思量能變,了境能變,解釋,轉化,轉變,

類別

異熟能變

又稱初能變、第一能變;指八識中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異熟原有多義,此處唯取其異類成熟之義,即因是善惡,而果為無記,故云。亦即依善惡業因,招愛非愛之果,其果為非善非惡之無記。八識之中,第七識非異熟,而前六識之報有斷絕,故不稱異熟,而稱異熟生,《成唯識論》卷二謂(大正31·7c)︰‘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亦即第八識為恆相續的總報之果體,故名真異熟,又名異熟識。

思量能變

又稱第二能變,指第七識,即末那識。稱第七識為思量,乃取其恆審思量之意;第七識相續不間審細分別第八識,故取此名。第六識亦審細思量,然間斷不恆;第八識相續不斷,但無審細思量。前五識二義俱缺,故以恆審思量獨為第七識所專有,而名之為思量。

了境能變

又作了別境能變、第三能變,指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前六識了別色、聲等粗顯之境,故名之為了別境識。《唯識論述記》卷二(末)雲(大正43·298b)︰
‘以前六識同了粗境,異七、八故,合為一名。問︰此前六識亦緣細境,如佛六識等,何故但名粗?答︰(一)多分故,(二)易知故,(三)諸有情共可悉故,(四)內外道皆許有故,(五)大小乘所極成故,(六)不共義故。七、八二識不粗了故。’
除上述之外,變有因能變與果能變。第八異熟識攝藏等流、異熟二習氣。此中,等流習氣為一切法的種子,作為親因緣而變生現行;異熟習氣為善惡業種子,作增上緣,資助等流習氣,變生第八識及前六識的異熟果。以種子成為能變,故稱因能變。又,八識各各變現見、相二分,起能緣、所緣的作用;此八識為種子的果,故稱果能變。亦即第八識有因、果二能變之義,其他識只有果能變之義。如此,由因、果二能變變生世界一切諸法。

解釋

轉化

霍韜晦〈唯識與識轉化〉(摘錄自《絕對與圓融》)
識轉化(vijn~a^na-parin!a^ma)的意義
世親認為‘境’(vijn~apti)是一種存在,它的內容是由‘識’(vijn~a^na)的狀態轉化(parin!a^ma)而來才得以呈顯的。所以識是境存在的依據,也即是現象的起源。真諦譯的《轉識論》說(大正31·62c)︰‘此等識能迴轉造作無量諸法,或轉作根,或轉作塵,或轉作我,(中略)如此種種不同,唯識所作。’世親‘唯識’的意思,正是要以‘識’來統攝現象界的一切法。
對玄奘‘識變’一詞之辨正
玄奘把‘識轉化’一詞譯作‘識變’或‘識所變’,把‘轉化’(parin!a^ma)譯作‘轉變’或‘變化’,這容易給人一種印象︰仿佛識自身憑藉一種力量以變起境(客體之存有事),而不是識自身轉化為境,故中國傳統的唯識宗,很明顯地有‘識為真,境為妄’的觀念。
考世親在研究大乘佛學之前,對數論有相當深入研究。根據數論的觀念,是說宇宙萬法都是從‘物原’轉出,物原固然是真實,但萬法亦非虛妄,因為這是在物原自身解體之後,才‘轉成’萬法的,這是一種存在狀態的轉換,而不是真妄的對立。世親選取了parin!a^ma一字來表達他的意念,當與數論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應當依印度的傳統,把vijn~a^na-parin!a^ma譯為‘識轉化’。
阿賴耶識的結構與轉化的可能
上文說過,世親‘唯識’的意思是要以‘識’來統攝現象界的一切法,識是境(現象界)存在的依據,境是由識轉化而得以呈顯,要談的是識何能轉化為境?
唯識宗認為現象的本源是‘阿賴耶(a^laya)識’,不論是個體生命(我)或客觀的存在世界(法),都是從阿賴耶識轉化出來。《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說,阿賴耶識的轉化有兩種︰‘(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說的就是有執受性質表相(upa^divijn~apti)的轉化和作為處表相(stha^navijn~apti)的轉化;前者轉出個體生命,後者轉出客觀的存在世界。
但是,阿賴耶識如何由‘一個’識而轉化出一切存在呢?世親的解說是因為阿賴耶識是一個‘擁有一切種子(bi^ja)的存在’。種子就是阿賴耶識的內容,與阿賴耶識是一個整體性的關係,它的能量就是阿賴耶識的能量;種子的數目無量,因此阿賴耶識便能轉化出無量的存在。
阿賴耶識的存在狀態是異熟性的,所謂‘異熟’,即是一種因果酬答的關係。一切阿賴耶識轉化出來的存在,都受前時的善、惡業(活動)決定,前時的業是因,現時的存在狀態是果,由因到果之間,經歷了變異的階段,所以稱為‘異熟’。因果連綿相續,形形色色的世界便自阿賴耶識中連綿不斷地轉化出來。世親比喻阿賴耶識的轉化活動‘像奔騰的大河一樣地前後不斷’,即所謂‘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阿賴耶識一方面酬答前時的善、惡業,由此而轉化為現實生命的存在;一方面又受當前的善、惡業所熏,由此再引起將來的酬報;生命就是這樣的輪迴相續。人究竟是往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就由人的善惡業來決定了。
由此可見,唯識宗的‘識轉化’理論,不但解釋了現象世界的來源,而且對人生的方向,也提供了指示和答覆。

轉變

橫山■一著·李世傑譯〈世親的識轉變〉(摘錄自《唯識思想》)
其次,我們來檢討第一頌的最後部份‘此能變唯三(其轉變有三種)’。據前文所說,‘識轉變是識,是分別’,也就是指我們的精神活動,我們的心的作用。然而,唯識瑜伽行派共立八種識,即︰除了從來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外,再加上了作為深層的自我意識的‘末那識’和根源心的‘阿賴耶識’,故成八識。
世親將此八種識,分類為如下之三種轉變。用第二頌以下的表現來說,是如下三種︰
┌(1)是異熟而持有一切種子的阿賴耶識轉變
轉變─┼(2)以阿賴耶識為所緣而叫做末那之識
└(3)了別(=可得)境的六識
簡單說,(1)是阿賴耶識,(2)是末那識,(3)是六識。如此,從識=轉變之立場,把從來的八種識,作為三種的轉變來分類、整理,這才是《唯識三十頌》的意義所在。又經量部把轉變稱為種子的轉變,即只就心的深層性過程來認取轉變的。故經量部是從《大乘成業論》的見解,進一步開展出的。六識即包含表層之心理過程的整個活動,而用‘轉變’一語來掌握,這就是三十頌的意義所在。‘轉變’變成了代替‘識’或‘分別’,或者是把‘識’、‘分別’存在的狀態,表現為更適當的言詞所使用的。(中略)
那么,阿賴耶識的轉變,是以轉識的轉變即‘分別’為原因的,是種子從未成熟的狀態而變化為已成熟的狀態的意思。與此相對,轉識的轉變,是以其種子的變化為原因而‘分別’的意思。即︰轉變可分為(1)種子的變化和(2)轉識的分別兩個意思。但在此,把心的活動,作為是持有所謂的有機的互相為因果性來了解之時,對於‘轉變’,應該要再加上一個重要的意思,要使問題明了起見,用圖來表解如下︰
┌──┐ (種子生現行) ┌──┐
│阿︵│ ──────> │ │
│賴種│ │轉分│
│耶子│ │識別│
│識生│ │的︵│
│的種│ │轉現│
│轉子│ <────── │變行│
│變︶│ (現行熏種子) │ ︶│
└──┘ └──┘
簡單說明上圖︰(1)是從阿賴耶識中已達已熟位之種子而生‘分別(=現行)’,(2)是其‘分別’乃把自己的作用(活動)的影響,作為種子(習氣)而植於(=薰習於)阿賴耶識中,(3)是其植下來的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慢慢生長,再生新的分別於未來。據後來的《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等書之表現來看,
(1)是‘種子生現行’的過程,(2)是‘現行熏種子’的過程,(3)是種子生種子的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