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指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或交替出現為主的胃腸道病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吐下瀉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病因病機,二、分型論治,三、其他療法,
概念
指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或交替出現為主的胃腸道病證。
解讀
上吐下瀉是指嘔吐和腹瀉同時發生或交替出現,與單純性嘔吐或腹瀉有所不同。此症的主要病位在中焦脾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以實證為多,如暑濕吐瀉、寒濕吐瀉、食滯吐瀉、時疫霍亂吐瀉等。此症在歷代文獻中稱為霍亂,意即這種疾病起於倉卒,揮霍撩亂不安。霍亂之名首見於《內經》。祖國醫學所說的霍亂,主要是指以上吐下瀉症狀表現為主的胃腸道病證。多因感受暑濕、寒濕等穢濁之氣及飲食不潔所致。由於脾胃受傷,升降失司,氣機逆亂,吐瀉交作,津液過量喪失,故在短時間內,即可出現形容憔悴、目眶下陷、筋脈攣急、手足冷等危重證候。但前三類吐瀉和虛寒性吐瀉實為“類霍亂”,而時疫霍亂吐瀉則被稱為“真霍亂”。所謂“真霍亂”實際是指烈性消化道傳染病“霍亂”,而“類霍亂”顯然是指在臨床表現方面與“霍亂”相似,但不是由霍亂弧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因此,臨證遇到吐瀉之症,必須首先辨清是否為傳染病,可通過實驗室檢查來確定。然後,在中醫辨證時,要重在辨明吐瀉的具體性質及病機,以便為正確治療奠定基礎。
中醫套用
一、病因病機
1、暑濕吐瀉
多發於夏秋之交,暑濕交蒸,穢濁之氣侵入體內,暑濕穢濁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常。
2、寒濕吐瀉
外感或貪食生冷瓜果,或夜臥露宿當風,寒濕之邪,侵襲胃腸,導致腸胃功能失常。
3、虛寒吐瀉
中焦虛寒,陰盛陽衰,寒濕凝聚,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而吐瀉。即“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
4、食滯吐瀉
多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胃腸而致病。
5、時疫霍亂吐瀉
時疫霍亂吐瀉臨床症狀當以寒證居多,因本病傳染性強,為害甚烈。人體感受暑熱疫毒之氣,或恣食腐敗污染之物,致使胃腸功能紊亂,清濁不分,升降失調。
二、分型論治
1、暑濕吐瀉
臨床表現:發病較急,卒然吐瀉交作,腹部絞痛,吐物酸腐,瀉下黃水樣便,或帶粘液,其氣穢臭,煩熱口渴,胸脘痞悶,或伴有發熱頭痛,肢體疼痛,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多滑數。
治法:清暑利濕,辟穢化濁。
方藥:燃照湯合葛根芩連湯化裁。草果仁、制厚朴、醋炒半夏、淡豆豉、炒山梔、省頭草、酒黃芩、滑石、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
2、寒濕吐瀉
臨床表現:嘔吐清水,瀉下清稀,不甚穢臭,腹部疼痛,喜熱喜按,脘腹脹滿,口淡不渴,小便清而量少,舌苔白膩,脈多濡緩。
治法:溫中燥濕化濁。
方藥:藿香正氣散化裁。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半夏曲、白朮、陳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
3、虛寒吐瀉
臨床表現:上吐下瀉,腹痛欲暖,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惡寒踡臥,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脹滿厭食,口淡不渴,舌質淡白,舌苔白,脈細或沉遲。
治法:溫中救逆,健脾利濕。
方藥:四逆湯或理中湯加味。炙甘草、乾薑、附子、人參、白朮。
4、食滯吐瀉
臨床表現:嘔吐酸腐,腹痛脹滿,噯氣厭食,多見先吐後瀉,瀉下糞便酸臭,瀉後痛減,稍緩又痛,舌苔厚膩,脈滑或弦滑。
治法:消食導滯,健脾利濕。
方藥:平胃散合保和丸加減。厚朴、蒼朮、陳皮、甘草、山楂、神曲、茯苓、法半夏、連翹、萊菔子(炒)、麥芽(炒)。
5、時疫霍亂吐瀉
臨床表現:起病急驟,劇烈嘔吐腹瀉,嘔吐呈噴射狀,傾口而出,大便初如泥漿,繼呈米泔水樣便,無糞臭,多無明顯腹痛。口乾而渴,雙眼凹陷,皮膚蒼白,冷汗如雨,口唇及爪甲青紫,小腿抽掣,脈浮或細澀。
治法:此症病勢危急,若不急救,勢若壘卵,急當回陽救逆,四逆湯加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回陽救逆,待陽回不急宜大劑生脈散之類,以養陰益氣。
方藥:四逆湯:炙甘草、乾薑、附子。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
三、其他療法
1.取穴:曲澤,委中。
暑濕型:曲池,豐隆,足三里。
食滯型:合谷,內庭,足三里。
2.刺法:以三棱針,用緩刺法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