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沫傳播
- 別名:空氣飛沫傳播
- 類別:傳播方式
- 傳播媒介:飛沫、分泌物等
- 常見疾病: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
- 安全距離:1米-2米
- 性質:是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
空氣飛沫傳播一般指本詞條
空氣傳播(air-borne infection) 指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後,通過空氣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經歷的全部過程。傳播方式 包括經飛沫、飛沫核和塵埃。飛沫傳播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局限於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
經空氣傳播(airborne transmission)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飛沫傳播、飛沫核傳播和塵埃傳播三種傳播途徑。1.經飛沫傳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里短暫停留,局限於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
近距離飛沫傳是指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近距離飛沫傳 流感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近距離接觸和接觸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可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人群的感染,其中兒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感染率較高。主要表現為發熱、肌痛、頭痛、乾咳、喉嚨痛和鼻炎等,可能導致兒童持續高燒不...
喉白喉也稱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直接傳播,其次為間接傳染,即通過使用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期間,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高,已很少見。致病原因 (1)傳染源: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是嚴格寄生於人的細菌,...
白喉是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病變為咽、喉部黏膜充血腫脹、壞死和滲出,形成本病特有的不易剝脫的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白喉桿菌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狀。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塵埃以及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書報等傳播。白喉常見於秋冬和春季期間,多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以2~5歲發病率最...
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由副流行性感冒(簡稱副流感)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介 副流感病毒為RNA病毒,屬副粘液病毒科。病毒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經空氣飛沫傳播。發病多見於2歲以下幼兒。潛伏期3~6日。主要表現以下臨床類型:①上呼吸道感染。②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③阻塞性(哮吼性)喉炎,有聲啞、...
水痘多發生在冬末、初春季節。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水痘結痂後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疹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水痘傳染期為出疹前2—5天,出疹後的5—6天 症狀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發病前兩天及...
鼻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正是因為通過接觸傳播,病毒很容易在學校和辦公場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擴散。鼻病毒在人的手上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包括門把手、餐具、玩具、毛巾等)能存活數個小時。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是鼻病毒的易感人群。臨床表現 鼻病毒通常...
2、防護:實施雙向防護,防止疾病雙向傳播。3、隔離措施:根據傳播途徑建立接觸、空氣、飛沫隔離措施。其重點是洗手和洗手的時機。基本特點 1、強調雙向預防 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護人員 防止疾病從醫護人員傳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4、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採取隔離措施:接觸...
卡氏肺孢子菌廣泛存在於人和某些哺乳類動物肺組織內。隱性、亞臨床或潛在性感染相當多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多數健康兒童幼年曾與原蟲接觸,2/3以上可檢得IgG抗體;與病人接觸的醫務人員中7%~15%抗體效價升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為本病傳染源,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健康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病毒由呼吸道和眼結膜分泌物、糞便及尿排出體外,經空氣飛沫、密切接觸及糞―口途徑傳播。病因 發現腺病毒有6個亞型(A~F)和55個不同的血清型(按病毒基因組分型)。已知約20餘種血清型可感染人類。病毒為直徑70~80納米的20面體衣殼,核心含雙股DNA。對熱和酸不穩定。由於不含...
病毒性感冒是人們常見的一種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過空氣或手接觸經由鼻腔傳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由於其傳染性強、傳播途徑不易控制、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因此較難控制,危害很大,甚至...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種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肺組織以及胸腔濾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體,主要經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預防該傳染病可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弱毒苗或綿羊肺炎支原體滅活苗進行預防。加強飼養管理,防止引入病羊和帶菌者。病害學史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第一份報告可追溯到1873...
含有病毒的空氣飛沫由口,鼻吸入呼吸道。通過這種途徑傳播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2.消化道 含有病毒的糞便通過污染的水、食物、用具、手和蒼蠅傳播,由口進入消化道。通過這種途徑傳播的有A型肝炎病毒、輪狀病毒等。3.皮膚 病毒通過皮膚外傷、注射處、節肢動物叮咬傷口和動物咬傷創口等進入人體。通過這種...
溶血性鏈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廣,存在於水、空氣、塵埃、糞便及健康人和動物的口腔、鼻腔、咽喉中,可通過直接接觸、空氣飛沫傳播或通過皮膚、黏膜傷口感染,被污染的食品如奶、肉、蛋及其製品也會對人類進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人畜化膿性感染部位常成為食品污染的污染源。一般來說,溶血性鏈球菌常通過以下途徑...
是一種新型皰疹病毒,屬β-皰疹病毒亞科,病毒潛伏在淋巴樣組織和唾液腺。該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會引起幼兒急疹,即嬰兒玫瑰疹。人皰疹病毒7型(HHV-7)與HHV-6相似,也是一種新型皰疹病毒,屬β-皰疹病毒亞科。感染後病毒主要潛伏在人外周血單核細胞和唾液腺,主要通過唾液傳播。HHV-7原發感染可能與幼兒...
傳播途徑 人間鼠疫傳播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從動物—跳蚤—人的傳播; 二是通過人—人的空氣飛沫傳播造成肺鼠疫;三是通過剝食患有鼠疫病死動物時,鼠疫菌直接進入創口感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敗血症。相關病例 2014年10月1日,該患者因發熱、咳嗽被送往醫院就診,入院後病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2014年10...
⒉傳播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體外,經過一定的傳播方式,到達與侵入新的易感者的過程,謂之傳播途徑。分為四種傳播方式。⑴水與食物傳播 病原體借糞便排出體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過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傷寒、霍亂、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⑵空氣飛沫傳播 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
上感全年皆可發病,但冬春季節多發、主要通過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傳播,多為散發,但可在氣候突變時流行。主要臨床表現為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有些有發熱、伴以咽喉痛、扁桃體腫大等。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所致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呼吸道傳染病。中國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