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源

患者,病原攜帶者,動物,某些場所、物品,
定義
病原體自然生存、繁殖並排出的宿主或場所。
感染源的種類及特點

患者

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有些傳染病,如麻疹、水痘等患者是惟一的感染源。病程各期以及各型患者作為感染源的意義,與其是否排出病原體及其數量和頻度有關。①潛伏期:自病原體侵入機體至最早臨床症狀出現之前稱潛伏期。有些傳染病在潛伏期末可排出病原體。因而具有傳染性,如麻疹等。②臨床症狀期:在臨床症狀期,患者都可排出病原體,是傳染性最強的時期,作為感染源的意義最大。③恢復期:有些傳染病,如傷寒、痢疾、B型肝炎等,在恢復期仍排出病原體,仍然可以作為感染源。輕型或非典型患者,由於症狀輕微,照常在人群中活動,容易誤診並不受隔離,作為感染源的意義不容忽視。許多傳染病的隱性感染者能向外界排出病原體,具有傳染性。

病原攜帶者

病原攜帶者指無任何臨床症狀而能排出病原體的人。①潛伏期病原攜帶者:指在潛伏期內攜帶病原體者;②恢復期病原攜帶者:指臨床症狀消失後在一定時間內仍能排除病原體者;③健康病原攜帶者:整個感染過程均無明顯臨床症狀而排出病原體者稱健康病原攜帶者,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脊髓灰質炎、白喉、霍亂、B型肝炎等。健康病原攜帶者可能是隱性感染的結果。
患者排出病原體的整個時期稱為傳染期,傳染期的流行病學意義:傳染期是決定傳染病患者隔離期限的重要依據,傳染期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可影響傳染病的流行特徵。如傳染期短的傳染病續發病例常成簇出現,每簇病例之間間隔期限相當於該病的潛伏期。傳染期長的傳染病續發病例陸續出現,持續的時間可能很長。

動物

許多動物的傳染病可以傳染給人,如牛型結核、布魯菌病、炭疽、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等。這些疾病的病原體在自然界中是在動物之間傳播的,不管有無人參與,它都可以傳播,這類疾病稱為動物傳染病,在我國通稱“人獸共患病”。它是指那些人類與脊椎動物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或感染。動物傳染病的種類很多,約占所有人類傳染病的1/5。

某些場所、物品

被病毒污染的水池、被細菌污染的呼吸機……長期放置的食物有可能,公用物品如把手等有可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