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的分冊,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腫瘤整合診治的全流程指南。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的分冊,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腫瘤整合診治的全流程指南。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神經內分泌細胞是機體內具有神經內分泌表型,可以產生多種激素的一大類細胞。神經內分泌細胞遍布全身各處,因此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發生在體內任何部位,但最常見的是胃、腸、胰腺等消化系統...
成神經細胞瘤曾稱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原始的神經嵴細胞。成神經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可發生於交感神經鏈的任何部位,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腎上腺髓質,占50%左右,其次是腹部交感神經節。頸、胸、骨盆部位的交感神經嗜鉻細胞也會發生。在兒童中,是第3位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白血病、腦腫瘤。本腫瘤約50%發生...
結腸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colic carcinoid)起源於腸黏膜腺體的嗜銀Kultschitzky細胞,又稱嗜銀細胞瘤。簡介 這種細胞是一種特殊的上皮細胞,在結腸呈彌散性分布,能產生多種肽胺類激素,與腎上腺細胞甚相似,具有嗜鉻性,所以類癌又有嗜鉻細胞瘤之稱。因其腫瘤細胞起源於內胚層,呈巢狀排列,在病理學上類似癌的...
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是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多能幹細胞的一類異質性腫瘤,占胰腺腫瘤的3%~7%,PNET發病的中位年齡為56歲,女性稍多於男性,多數呈散發。既往根據細胞來源,PNET分為類癌、胰島細胞瘤和APUD瘤。根據是否導致臨床症狀PNET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前者包括胰島素瘤、促胃液素瘤、血管活性腸肽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s),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為一種腎上腺起源的腫瘤,是新生兒最常見的癌症,其中32%新生兒患者伴發皮膚轉移癌,其他年齡組3%伴發皮膚轉移癌。在老年患者中,類癌腫瘤偶爾轉移到皮膚上。支氣管類癌為最常見的轉移到皮膚上的原發性腫瘤。Merkel細胞癌常局部復發並轉移到包括皮膚...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201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闡述常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和治療內容,包括下丘腦-垂體腫瘤、頭頸部神經內分泌腫瘤、胸部神經內分泌腫瘤、胃腸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膽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腎上腺內分泌腫瘤、泌尿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節細胞瘤、Merkel細胞癌、多發性內...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CACA)的分冊,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腫瘤整合診治的全流程指南。內容簡介 《中國腫瘤整合診治指南》,簡稱《CACA指南》,在參考美國NCCN和歐洲ESMO等國際指南的基礎上,特別聚焦中國人群的流行病學特徵、遺傳背景、原創研究成果及診療防控特色,納入中國研究,注重中國特點...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neoplasm),罕見病。 納入目錄 2023年9月18日,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被納入《第二批罕見病目錄》。
內鏡及病理學檢查、24 h 尿5-HIAA (5-羥色胺的代謝產物)有助於診斷;測定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有特殊的診斷價值, 一般可用顯示神經內分泌的標記NSE、CHG2A、突觸泡蛋白(Sy) 等來識別。鑑別診斷 胃腸道神經內分泌癌應與低分化腺癌鑑別, 免疫組織化學NSE、CHG2A 均陽性, 可以肯定為神經內分泌腫瘤。CEA 陰性,Gas ...
《神經內分泌腫瘤MDT經典病例解析》是2023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神經內分泌腫瘤雖是少見病,但近年來發病率逐年上升,並且因其高度的異質性,臨床誤診率、漏診率很高,診斷和治療複雜性顯著。以手術治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化療和核醫學新技術手段為代表的多學科治療模式在神經內分泌腫瘤領域取得了...
總論部分介紹了神經系統腫瘤的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神經內分泌學、細胞培養、動物模型等神經腫瘤學基礎內容。還系統闡述了影像診斷、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病人生活質量等神經腫瘤學的一般臨床內容。各論部分則按腫瘤的常見病理類型,具體闡述各個腫瘤...
胰腺內分泌腫瘤人群發病率約在(1~4)/10 萬,僅占胰腺腫瘤的1%~2%,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女比例約為13:9,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疾病症狀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按其是否導致臨床症狀可分為“功能性”及“無功能性”腫瘤,前者因產生某種激素而具有相應臨床症候群,按照激素分泌的類型可分為胰島素瘤、胃泌素瘤...
《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方法》是先進加速器套用公司於2019年7月24日申請的專利,該專利公布號為CN112955188A,專利公布日為2021年6月11日,發明人是S·布諾、M·洛佩拉-塞拉、F·德帕洛、L·富加扎、D·巴巴托、M·馬里亞尼、D·奇科、G·特索里爾、C·布拉姆巴蒂。 優先權 PCT/IB2018/055575 2018.07.25 IB...
常見的拷貝數增加位於2p11、8p23、14q32、15q11、6q16、7q35,常見的拷貝數缺失位於4q13、22q13和14q11,提示基因拷貝數異常在乳腺神經內分泌癌的發生髮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免疫組化染色初步從蛋白表達水平證實了EPHA7和GRM8基因的異常。涵蓋17個基因常見突變位點的二代測序發現2例腫瘤分別存在PIK3CA H1047R和E542K...
《神經內分泌腫瘤特異性多功能納米分子探針NIRF-CCPM-Octreotide的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朱華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在過去30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NET)的發病率提高約500%。以分子影像為指導的個體化治療成為腫瘤診療學的核心。其需要有特異性的分子探針作為保障,而納米...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症ⅡB型 (MEN-ⅡB)(MEN-Ⅲ型;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ⅡB型;黏膜神經瘤綜合徵) 雖然已報告的病例約50%為散發性而非家族性,但不清楚所報告的病例的親屬是否都經過篩選.因此散發性MEN-ⅡB綜合徵真實發病率尚不知道.不像MEN-Ⅰ和MEN-ⅡA,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罕見於MEN-ⅡB.如上述MEN-ⅡA,...
⑶生殖細胞瘤通常對化療敏感,大多數腫瘤可縮小、消失;先做化療,化療後再行放療可減低放射線劑量,儘可能避免放射性損傷對患者生長、發育等內分泌功能的不良影響。⑷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具有瀰漫浸潤的特點。立體定向活檢明確病理後,首選治療為含大劑量甲氨蝶呤的聯合化療方案。有效治療後,患者中位生存期長,60...
血鈣增高可致肌無力、疲乏、便秘、噁心和嘔吐,甚至因高鈣血症而產生神經精神症狀。尿鈣排泄增加可引起泌尿道結石和腎功能損害,表現為腎絞痛、多尿和多飲等。2、胰腺:MEN—Ⅰ中第二位受累腺體為胰腺。不同來源的胰島細胞腫瘤可分泌不同種類的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質。臨床表現為相應激素分泌增多的症狀。胃泌素瘤分泌的...
(2)蝶鞍區腫瘤的臨床表現:1、視覺障礙:腫瘤向鞍上發展壓迫視交叉引起視力減退及視野缺損,常常是蝶鞍腫瘤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眼底檢查可發現原發性視神經萎縮。2、內分泌功能紊亂: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現為陽萎、性慾減退。女性表現為月經期延長或閉經,生長激素分泌過盛在發育成熟前可導致巨人症,發肓...
在臨床上,垂體瘤的發病主要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良性腫瘤,同時又稱為垂體腺瘤,是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之一,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絕大多數的垂體腺瘤都是良性腫瘤。1.腫瘤 (1)顱咽管瘤 多發生在幼兒及年輕人,病理變化緩慢,除視力和視野障礙外,還有發育停止,性器官不發育,肥胖和尿崩等垂體功能減低...
胃泌素瘤是一種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以難治性、反覆發作或不典型部位的消化性潰瘍、高胃酸分泌為特徵,也稱卓-艾綜合徵。胃泌素瘤的病因不明,可能來源於胰腺的α₁細胞。由於胃泌素瘤多見於胰腺組織,少見於胰腺外其他組織,且腫瘤較小,故有時腫瘤的準確定位較為困難,但近年來隨著B超、CT或MRI診斷技術的提高...
定義:由APUD系統的細胞(彌散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的腫瘤,統稱為APUD瘤(apudoma)。APUD細胞指廣泛分布在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內分泌細胞和細胞群,這些細胞內含有胺或具有攝取胺的前體,進行脫羧反應的能力[Amine (胺),Pre- cursor (前體),Uptake(攝取),Decarboxylation(脫羧)],把具有這種特性(或能力)的細胞稱...
胸腺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胸腺類癌,另一類是胸腺小細胞癌。胸腺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的形態學和超微結構特徵以及腫瘤細胞能分泌人體其他部位APUD細胞所分泌的生化物質。1/3~1/2的患者在手術確診前無症狀,於胸部X線檢查中無意發現。而少數患者僅有前胸疼痛、咳嗽、咯血、氣促等非特異性症狀。病因 大...
原發性卵巢類癌綜合徵系指原發性類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種發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殊腫瘤,又稱嗜銀細胞瘤。因其中某些內分泌物質,有5-羥色胺(5-HT)、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物質、生長抑素胰島血糖素、內啡肽、腦啡肽促胃泌素、還有少見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黑色素細胞刺激素(MSH)...
APUD瘤:APUD細胞發生的腫瘤可以統稱之為APUD瘤。由於免疫組化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的進步,已能加以鑑別並起用各自的名稱,如ACTH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等。DNES(diffuse neuroendocrine system):即彌散神經內分泌系統。隨著APUD細胞類型和分布的不斷擴展,發現神經系統內的許多神經元也合成和分泌與...
梅克爾細胞癌又名皮膚小梁狀癌、原發性皮膚神經內分泌癌、皮膚原發性小細胞癌及皮膚APUD瘤。1972年首先由Toker報告。最新研究發現大約80%的梅克爾細胞癌與梅克爾細胞多瘤病毒感染相關,20%的梅克爾細胞癌未發現梅克爾細胞病毒感染,提示梅克爾細胞癌還有其他致病因素。臨床表現 腫瘤呈堅實性圓頂狀,紅色或紫色...
(1)蝶鞍像為基本檢查之一。在垂體瘤很小時蝶鞍可以沒有變化,由於腫瘤日漸長大,可致蝶鞍擴大、骨質破壞,鞍背侵襲等。(2)CT檢查採用靜脈注射造影劑增強後,可顯示出5mm大小的垂體腺瘤。更小的腫瘤顯示仍有困難。診斷 腦垂體瘤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視力視野障礙及其他神經系統所見,以及內分泌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