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春秋時,祁地屬晉,當時的祁地,幾乎包括整個晉中平川。公元前556年,
晉平公將祁地賜給大夫姬奚作食邑。姬奚以地為姓,改姓為祁,即歷史上有名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祁黃羊。他的城邑在今祁縣的古縣鎮
下古縣村。公元前514年,祁奚的孫子
祁盈因故被殺,食邑隨之沒收。晉分祁奚之田為鄔(今
介休)、祁(今祁縣)、平陵(今平遙、
文水)、梗陽(今
清徐)、塗水(今榆次、
太谷)、馬首(今
壽陽)、盂(今
盂縣)等七部分。祁縣的境地,基本上是從那時候確定的。
秦代,祁地屬太原郡。
北魏時,祁縣屬大原郡。孝文帝
太和年間,遷縣城於今址。
北齊天保七年廢祁縣。
隋開皇十年重置縣治,屬并州。
唐武德三年,屬太州。後復屬并州。
金代,在縣東南之團柏鎮設幘州,縣屬之,不久幘州廢,縣屬
晉州,改祁為祈。
元大德年間,復稱祁縣,屬冀寧路。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底屬山西省第四行政區。
2001年初,撤銷城關鄉,併入城鎮,更名為昭餘鎮;撤銷曉義鄉,併入東觀鎮;撤銷祁任村鄉,併入古縣鎮;撤銷里村鄉,併入城趙鎮;調整後,祁縣轄6個鎮、2個鄉。縣政府駐昭余鎮。
行政區劃
祁縣行政隸屬,山西省晉中市。下轄6個鎮、2個鄉。一個省級開發區,3個縣級開發區。
鄉鎮區 | 村 區 名 稱 |
---|
開發區 | |
| 昌源路社區,東風路社區,會善村 |
| 丹楓路社區,新建北路社區,東南街,西北街 |
| 新建南路社區,西大街社區,城南 |
| |
| 西六支, 南社,河灣,梁家堡,劉家堡,高村, 秦村,圪垛, 王村,永興莊,祁城,南莊 |
| 東觀,東炮守堡,西炮守堡,白圭,西管,喬家堡,大賈,瓦屋,東高堡,馬家堡,東六支, 楊家莊,南圐圙,南團柏,王喬堡,東王喬,西王喬, 武鄉, 澗村,官廠,榆林,永安,加樂,曉義,北堡,程家堡,戴家堡,鞏家堡,牛家堡,大義 |
| 下古縣,子洪,郜北,洛陽, 梁村,王賢,元台溝,澗法,大韓,溫曲,上古縣,下閻燦,小韓,申村,張名,閻漫,大桑,小桑,蒲桑村,閻名,東城,榮仁堡,任何堡, 祁任村,上閻燦,孫家河,北建安,魚池,南建安,新寨,伏坪,上八洞,許子溝,北崗頭,神堂頭,胡累 |
| 城趙,固邑,建安, 西韓村,朴村,雅安,鄭家莊,高 城, 韓家莊,九汲,西白圭,常家堡,城趙莊,里村,豐固,苗堡, 馬堡,思賢,原東,原西,修善 |
| 賈令,東陽羽,李家堡,沙堡,塔寺,谷戀, 吳家堡,姜家堡,范公,左墩,南左,北左,後營,夏家堡,西高堡,前營,西陽羽 |
| 峪口,坳坡,天居,北團柏,牛居,中梁,段家窯, 魯村,王家嶺,左家灘,下王莊,閻家莊,侯家莊,生茂 |
| 來遠,東魚溝,南風溝,東山,北關, 團城,谷峪口,盤陀,磨支 |
人口民族
人口
常住人口
根據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祁縣常住人口為265310人,同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53829人相比,共增加11481人,增長4.52 %,年平均增長率為 0.44%。
家庭戶人口
祁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81233戶,家庭戶人口為254141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6人減少了0.33人。
性別構成祁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38336人,占52.14%;女性人口為126974人,占47.8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9.06下降為108.95。
年齡構成祁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48153人,占18.15%;15-64歲人口為195208人,占73.58%;65歲及以上人口為21949人,占8.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67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4.7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4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祁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 1420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29207人;具有國中程度的人口為139727人;具有國小程度的人口為5693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
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936人上升為535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515人上升為11008人;具有國中程度的由46009人上升為52552人;具有國小程度的由27306人下降為21461人。
祁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586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8368人,
文盲率由7.36 %下降為2.70% ,下降4.66個百分點。
民族
祁縣大部分為漢族,少數民族中以維吾爾族、回族、藏族居多。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祁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2°12'5“-112°39'6“,北緯37°4'5“-37°28'6“之間。至2013年,祁縣總面積854平方公里。平面輪廓呈東南至西北長條狀。縣城位於縣境西北部,距山西省會太原市67公里。
地貌
祁縣地勢由東南漸向西北傾斜。從山地、
丘陵逐漸過渡到平原。三類地區各占總面積的46.6%、12.4%、41%。
祁縣山地峰巒重疊,溝壑交錯,表層為土石結構,大部分為灌木覆蓋,宜林適牧。丘陵地區表層為厚層黃土覆蓋,糧豐林茂。平川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主要產糧區。
水文
祁縣河流屬汾河水系。多年平均地面水徑流量7037.6萬立方米。
氣候
祁縣屬溫暖帶
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9.9°C,年平均日照時數267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無霜期171.2天。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澇、風、雹、霜等自然災害,以乾旱現象最為普遍。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祁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8943.7萬立方米。
氣候資源
祁縣年平均日照時數2675小時。
經濟概況
綜述
2006年,祁縣生產總值完成84.4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14%;一、二、三產業比為42∶35∶23,人均
GDP8081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53.4%,人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48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5.5%;祁縣工業總產值達到94.5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5%;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總產值49.5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0%;完成增加值13.7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4.8%;完成民營經濟總產值127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32%;實際利用縣外資金12.6億元;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3個,億元以上項目3個;完成農業總產值75.5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49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16.2%;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3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17.4%,其中稅收完成6606萬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73%,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50.6%,人均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元,一般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5%;年末各項存款餘額31.4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3.3%;城鎮居民儲蓄餘額28.8億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2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3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完成用電量1.98億千瓦時,較2005年同比增長29%;移動用戶達到13.6萬戶,增長25.9%
農業
2006年,祁縣小麥種植面積75萬畝,總產30萬噸,
秋糧種植面積50.9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0萬畝,總產18萬噸,人均糧食產量595.8公斤;辣椒種植面積10萬畝,總產30萬噸;棉花種植面積39萬畝,總產1.5萬噸皮棉;
油料作物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達5.2萬口電;花生種植面積23萬畝,產量8萬噸。食用菌種植規模達10萬袋。菜花5萬畝,年產5萬噸。
祁縣現已建成優質小麥、
大蒜、花生、棉花、辣椒、菜花、香菇等生產基地,無公害農業產品生產基地30萬畝。目前,建成11個大蒜生產專業鄉鎮、150多個大蒜生產專業村、15個無公害生產示範基地,種植面積達60萬畝,產量80萬噸,居全省第一位。大蒜畝產值4000元以上,總產值達25億元,畝均純收入2000多元,祁縣農民人均來自大蒜的收入1000多元,建成保鮮冷庫510座,年貯藏能力20萬噸。通過冷藏、保鮮、加工,年增值5億元以上。
新建規模養殖場219個,發展養殖專業村120個,養殖專業戶4488戶。畜牧業產值20.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3%。祁縣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61家,年加工能力100萬噸,年產值12億元,利稅3億元。
工業
祁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5000畝,截止2006年底,落地項目占地1100畝主要項目有棉紡、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加工、化工等項目,已入駐園區項目18個,其中2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8個,億元項目3個,固定資產投入到位資金8.7億元。2007年,工業園區計畫完成工業總產值12億元,實現利稅1.3億元,實現工業用電量1.8億度,企業用工達6200人。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祁縣圖書館藏書11.7萬冊,其中古籍圖書5.03萬冊,善本圖書3萬餘冊,宋版書《昌黎先生集考異》系海內孤本,被譽 為“國寶”。祁縣文物管理所館藏文物達4600多件,其中古字畫1000多件。歷代名家如南宋
管道升、明唐寅、
仇英、藍瑛、
董其昌、清傅山、何紹基、
錢載等人的真跡,均有所藏。
教育事業
祁縣主要中等學校有:
祁縣中學、
祁縣第二中學、職業中學、東觀高級中學、祁縣第三中學、祁縣第五中學、豐澤中學、城趙中學、東觀初級中學、喬家堡中學、東王喬中學、曉義中學、古縣中學、西六支中學、賈令中學、峪口中學等,駐祁縣的中等教育學校有
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
2006年,省政府安排祁縣中國小危房改造資金818萬元(中央財政撥款409萬元、省財政撥款159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250萬元),計畫危房改造項目27個,其中國小22個、國中5個,計畫改造總面積16361平方米(24個新建項目總面積14194平方米,3個維修改造項目總面積2167平方米)。
醫療衛生
祁縣縣內主要醫療機構有:祁縣人民醫院、祁縣計畫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祁縣中醫院、祁縣第二人民醫院以及各鄉鎮醫院。
被省政府確定為2007年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縣祁縣參合農民76.6萬人,參合戶數19.9萬戶,祁縣農民參合率80.66%。農民籌資766.2萬元,縣財政配套459.7萬元,市財政配套306.5萬元。確定了縣、鄉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27家,村級定點醫療機構690家。
交通運輸
古時有兩條
驛路通過。一條是
秦隴等地北上必經之路,另一條是由晉中通往晉東南的孔道。子洪口,東有板山,西有白寺嶺,海拔均在1100以上,溝寬500米,長20公里;建國後,
南同蒲鐵路東西向橫貫縣境,長20公里,設祁縣、東觀2個車站。祁臨高速、
國道108線、208線及大運公路縱橫貫穿縣境,鄉村公路網路交叉。縣境內公路通車裡程204公里。
民族風俗
民族文化
戲曲文化
晉劇。 祁縣為晉劇主要發祥地。七年(1868)創辦的上下梨園,是較早的晉劇班社。張莊的榮升班也培養了眾多的晉劇藝徒。
祁太秧歌。1951年榆次專署在祁縣成立“祁太秧歌研改社”,正式定名為《祁太秧歌》。最初之秧歌曲主要用於元宵社火,略事化裝,隨社火隊在街頭演唱,所以也稱“過街班”或“踩街”。
書畫藝術
書法。 祁縣社會各階層長於書法者有韓定中、
楊芳、渠本橋、喬思遠、劉奮熙、喬尚謙、喬佑謙、高錫華、趙維基、高敘賓、渠晉山、閻永年、賈家鼐、范敘賓之6幅條屏“
石壕吏”存於民俗博物館。
紙紮藝人,俗稱“畫匠”。主要從事於建築物彩繪、油漆。紙紮所用材料主要是泥巴、竹、秸桿和紙。人物有方相
魌頭(俗稱口口進寶)、
侍俑(俗稱美人人)、白鶴童、南極仙翁、十、引、善財、龍女等。建築物有亭、閣、院、戲台、金銀山等。
晉商社火發源地之一。社火是祁縣人民一種街頭表演藝術,具體形式有
龍燈、背棍、
撅棍、頂桿帆、火流星、抬扛箱、高蹺、獅子舞、二鬼摔跤、張瓮背張婆、竹馬、牛斗虎、旱船、劉三推車、抬轎、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明逗柳翠、撲蝴蝶、鑽錢鬼、紅鞋前程等。
民居文化
祁縣民居建築。集實用、藝術於一體,實現了二者和諧的統一,被列入《中國民居精華》系列片,已介紹到國外。全城共有古院落1000多所,明清建築風格的房屋2萬多間。民居代表作
喬家大院和
渠家大院,被譽為“雙璧”。
非物質文化遺產
祁太秧歌
祁太秧歌源於農民田間勞作即興吟唱,後加入舞蹈,加入故事情節,逐漸向戲劇化發展而形成一種璀璨的地方小戲——祁太秧歌。祁太秧歌是集音樂、舞蹈、唱、念(道白)、做(表演)、打(武秧歌)於一體,並以唱為主的綜合藝術。或一劇一曲,或一劇多曲,曲調優美動聽,語言生動活潑,內容主要反映祁縣、
太谷縣及晉中農民的勞動、愛情等農村生活,情節簡單,唱詞多為排比句式,舞蹈動作活潑多樣。
戴氏心意拳
戴氏心意拳是我國
內家拳種之一。戴氏心意拳發源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戴氏心意拳是現存三大著名內家拳(太極,八卦,形意)
形意拳的鼻祖。內講究心於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講究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即六合)。故人又稱戴氏心意拳為
心意六合拳。戴氏心意拳創始人名戴隆邦,自幼愛好武術,後得
曹繼武先生傳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傳授內功心法(小周天功),結合各種武術(螳螂,八卦等)創戴氏心意拳。武術界將他尊為心意拳的開山鼻祖。
城趙鎮剪紙
祁縣
城趙鎮的剪紙藝術發源於公元前150餘年左右的
漢文帝時期,兩千多年來,廣泛用於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日壽誕、祭祀祈福等各種民間活動,表現內容頗為廣泛其中多為吉祥作品。又拓展到民俗系列,做出《百業圖》、《千里送寒衣》、《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水滸一百單八將》等一大批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八音會
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以嗩吶為主,主要用於婚喪禮儀,又可分為粗樂、細樂、兩支嗩吶加鼓釵的稱“粗樂”。小嗩吶做主樂,笙、管、胡呼為和樂的稱為“細樂”。一九六二年春節文藝會演期間,特邀吹奏藝登台表演,以二瞎子為首的南左班,以李四元為首的東六支班,以劉林保為首的豐固班,以及城南樂班。
小磨香油
祁縣小磨香油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制油方法,方法為:將90度水加入到磨碎的芝麻醬中,使其非油物質吸收膨脹,其中油脂被擠出。芝麻油中含不皂化物比較多,一般達0.9%至1.7%,其中最重要的物質是芝麻酚素。芝麻酚素在高溫下能水解為芝麻酚。芝麻酚有特殊的香味,而壓榨萃取的芝麻油由於芝麻酚沒有高溫水解而被破壞,不能形成芝麻酚,故基本沒有香味。因此,同樣以芝麻為原料壓榨油稱為芝麻油,而水代油製作的稱為小磨香油。
曉義背鐵棍
曉義鐵棍、背棍是一項傳統的民間社火表演藝術,它興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初期,曉義村就以古廟座落劃分為六個社,如“娘娘廟”、“
三官廟”等。每個社有一到三組鐵棍,二十多根背棍。曉義村鐵棍還有六組,每個小組有一組鐵棍。背棍每個小組數量不等,總共約有四十多根。2006年入選山西省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祁城泥人
祁城泥人起源於清代,祁城泥人發祥地位於晉中市祁縣西六支鄉祁城村,祁縣西六支鄉西南方向,距縣城約4公里。祁城泥人以兒童玩具為主,而且還是民俗風情的載體,在製作上有“粗貨”和“細貨”之分。“粗貨”是用模具生產,“細貨”是以手捏為主的方法來製作,作品多樣,有人物、飛禽走獸,做工精美,特別在著色上輔以蛋清,技藝獨特考究。
溫曲武秧歌
祁縣溫曲武秧歌是在祁太秧歌向戲劇化發展中派生出來的。是祁太秧歌和武功拳術有機結合的一個藝術品種。它主要的表演手段是武打。其劇目大都是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水滸傳》的武戲,由藝人自編自演,著力歌頌中國古代見義勇為、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
風景名勝
景點 | 簡介 | 備註 | 類型 |
---|
|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喬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 |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旅遊區。 | 晉商文化 |
| 在祁縣城內有十幾個大院,千餘間房屋,占地三萬多平方米,人稱“渠半城”。 |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晉商文化博物館 | 晉商文化 |
| 除珍藏書、版、字畫外,又是傅山、閻若璩等反清志士和學者聚會的地方。 | 歷史著名的“丹楓閣”所在地。 | 晉商文化 |
裕川晉商茶莊博物館 | 位於山西省祁縣段家巷北口的長裕川大院內。該院三面臨街,院牆高聳,儼然一座城堡。四個院子共有房屋六十六間,占地面積二千二百多平方米。 | 是明末清初祁縣四大財東中首屈一指的渠家著名的老字號之一,也是晉商中開設時間長、規模大的茶莊之一。 | 晉商文化 |
晉商鏢局博物館 | 位於渠家大院以西30米,是渠本翹故居九如堂舊址,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 | | 晉商文化 |
珠算博物館 | 珠算博物館位於祁縣古城東大街原渠家經理院的主院內,較系統地向遊人展現了徵集收藏部分珠算資料和近千種各式各樣的算具。 | 館內陳列著古代原始的算具模型和各個時期的算盤,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一家專門收藏、研究、弘揚珠算文化的博物館。 | 晉商文化 |
祁縣古城 | 始建於北魏孝義帝太和年間(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古城東西長850米,南北700米,周長三公里。 | 1994年1月,祁縣古城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古城四條大街即“ 晉商老街”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 文化民俗 |
鎮河樓 | 賈令鎮河樓俗名回門樓,位於祁縣城東北7.5公里的賈令鎮。樓正好建在五里長街的南端,稱為“昭余勝景”。 | 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川陝角衢”的必經之地。古“昭余勝景”之一 | 文化民俗 |
| 位於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內陳展有羅貫中家譜、神軸以及羅貫中使用過的硯台等一批珍貴文物。 | 羅家祠堂現為晉中市重點保護單位。 | 文化民俗 |
| 位於祁縣古縣鎮小韓村戴街西部,門牌26號。宅院坐北朝南,兩進院落,各帶西偏院,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築風格。 | 《戴氏家譜》共分四冊,始纂於清雍正六年。 | 文化民俗 |
| 現存東觀中學校內。始建於宋天聖三年(1025),原址東觀鎮西管村,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遷移今址,留存大雄寶殿,塑像在文革被毀。 | 2006年與渠家大院同時列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 | 文化民俗 |
| 北起賈令鎮賈令橋南至來遠鎮東魚溝口,河道總長33公里,總面積1.34萬畝,其中濕地面積0.69萬畝,占公園總面積的51.30%。 | 山西省第三個國家濕地公園 | 自然風光 |
四縣垴山西省自然保護區 | 位於祁縣東部山地(來遠鎮、峪口鄉),總面積16000公頃。保護對象有金錢豹、黃羊、艾虎、天然次生混交林。 | 山西省省級重點自然保護區 | 自然風光 |
紫金山自然保護區 | 位於祁縣來遠鎮南風溝,祁縣、榆社縣、武鄉縣三縣交匯處,距祁縣城五十餘公里,海拔1765.6米。 | | 自然風光 |
九溝風景旅遊區 | 位於祁縣東觀鎮西南10公里處,緊靠208國道西側,北距太原市50餘公里;風景區占有土地面積一千餘畝,水域面積500畝。 | | 自然風光 |
麓台山風景區 | 位於山西省祁縣來遠鎮石佛窯村西南,主峰海拔1770米,頂部平坦似台,有“跑馬坪”之稱。 | | 自然風光 |
東峪溝風景區 | 祁縣境界最長溝,全長18公里,地處祁縣城的東南方向35公里。主景區來遠鎮梁坪寨 | | 自然風光 |
著名人物
祁縣人傑地靈,歷代名人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列入《辭海》、《辭源》、《中國歷代名人辭典》和《中華大字典》的名人有百餘人,列入《山西通志》的名人有225人,有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醫學家、教育家、武術家、晉商實業家和革命家等。
人物 | 所處時期 | 簡介 |
---|
堯帝 | 上古 | 帝王,生於丹陵,育於母家伊侯之國,後徙祁,故姓伊祁。 |
| 東晉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宋朝 | 尚武帝女武安公主駙馬都尉,官至左光祿大夫 唐高祖李世民妹夫,尚 同安公主駙馬都尉,隋州刺史。 尚唐高祖之女 千金公主駙馬都尉,官至延州刺史。 尚唐太宗女南平公主拜駙馬都尉,封南城縣男。 唐太宗原配皇后,李治作太子時,王氏為太子妃。 唐睿宗李旦夫人,生惠宣太子李業、淮陽公主和涼國公主。 唐睿宗賢妃,僅次於皇后四夫人之一,撫養趙王李業長大。 唐玄宗皇后,臨淄王時期為妃。 尚唐睿宗之女 涼國公主駙馬都尉,官至太僕卿。 尚唐玄宗李隆基女 宋國公主駙馬都尉,官至秘書監。 尚鄭國長公主駙馬都尉,官至入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 周朝晉 漢朝 漢朝末 三國魏 東晉 南朝梁 南朝梁 北朝魏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後周、宋 | 拜晉悼公輔佐大臣中軍尉,封公族大夫。 王允祖父,拜漢順帝首輔宰相司空,封光祿勛。 拜漢獻帝首輔宰相司徒、尚書令,錄尚書事、總朝政。 拜魏齊王首輔宰相司空、太尉,車騎將軍。 拜晉明帝、成帝首輔宰相侍中、中書令,出驃騎大將軍,封始安郡公。 拜梁武帝首輔宰相太尉、司空,出車騎將軍,望蔡縣公。 拜梁元帝、敬帝首輔宰相尚書令、司徒,錄尚書事、總朝政。封永寧郡公。 拜孝武帝、孝文帝尚書左僕射、中書令,出大將軍,祁國公、太原郡公。 拜唐太宗首輔宰相侍中,封永寧公 。 拜唐太宗首輔宰相中書令、尚書僕射,封虞國公。 拜唐代宗首輔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神念從弟後裔,拜唐憲宗、文宗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拜後周太祖世宗恭帝、宋太祖首輔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狀元,封祁國公。 |
| 南朝宋 南朝宋 南朝齊 南朝梁 南朝梁 北朝周 北朝周 北朝魏周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 鎮北大將軍。 車騎將軍,掌握宋國軍政大權的顧命大臣。 冠軍將軍,歷黃門侍郎、永嘉太守。 右衛將軍。 驃騎大將軍,位至開府儀同三司,封平原縣公。 開府儀同大將軍,進爵黃縣公。 授小司徒、大將軍,進位柱國。隋朝賜進爵平昌郡公。 襲爵太原公,授驃騎大將軍,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任征西軍副帥,升夏州都督,授太原郡公。 名將,贈左金吾大將軍。 歷左羽林軍上將軍,河東、河西等節度使。 河中節度使,以功升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
| 三國魏 南朝宋 北朝魏 北周 隋朝 隋末唐初 唐朝 金朝 明朝 明末清初 清末 清末 | 在才性“四本論”中,主張才性離為離異派。 國子博士,精通儒學,言化俗推移之理。 佛學家,俗姓王,出於達摩門下,南傳禪法到南朝地區。 北周露門學士,隋朝國子博士,通五經。撰《五經大義》三十卷。 儒學家,隋開皇年初國子博士,承詔著《興衰論》七篇。 世人稱文中子,代表作《中說》倡導實行“仁政”。 思想家、史學家,宣揚順應天意的宿命論觀點。 儒學家,王珪後裔,論學以為孔氏能兼佛老。 儒學六經有研究,通國頌獨立清修之傑,著有《詩經集說》等。 思想家,反清義士,主張“擇君而仕”。 學者,注重“衛民生”,撰寫《孝廉方正源流考》等。 教育家,20世紀初著名的婦女解放運動的先行者。 |
| 北朝魏 隋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唐朝 元末明初 明朝 清朝 | 溫嶠後裔,文學家,撰《永安記》三卷。 傳奇小說家,著有《古鏡記》等。 詩人,文學家,有《王無功文集》五卷本行世。 文學家,著《翰苑》三十卷、《紳誡》三卷。 詩人,現存《王子安集》16卷。 詩人,畫家,著有《山居秋暝》等。 詩人、文學家,著有《鐘陵送別》。 詞人、詩人,著有《溫飛卿集》。 詩人,著有《觀山燈獻徐尚書》等。 詩人,著有《題崇慶寺壁》等。 小說家,著有《三國志通俗演義》等。 文學家,著有《洗心台文稿囈言》等。 詩人,翰林,著有《澄觀草堂詩集》等。 |
| 三國魏 唐朝 宋朝 宋朝 元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近代 近代 | 最知名善畫,人得其書,皆以為法。 醫學家,編著《外台秘要》。 金石家,著成歷史上最早的金石著作《琬琰集》。 書法家,素不習隸書,受詔書寫《獻穆公主碑》。 畫家,詩賦草隸俱佳,人稱三絕。 篆刻家,京都考工第二名,現存《醉翁亭記印拓》等。 醫學家,精通醫學,著有脈理秘訣一部。 武術家,戴氏心意拳創始人,尊為心意拳的開山鼻祖。 武術家,創建廣盛鏢局,被稱“華中第一鏢局”。 刻本家,訂成《山右金石文鈔》。 戲曲家,人稱“鼓王”,致力晉劇的發展和祁太秧歌改革。 音樂家,致力晉劇的研究,編寫成《晉劇音樂》四集。 |
|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清朝 | 旅蒙第一商號大盛魁創始人之一。 晉商名門喬家發跡始祖,創復盛公字號。 開設“長源川”等茶莊,中國國際茶葉貿易的開始。 晉商名門孫家資本家,獨資開設著名票號元豐久票號。 合盛元票號創始人之一,中國第一家涉外國際金融機構。 晉商名門喬家資本家,開設大德通、大德恆兩大票號。 晉商名門渠家資本家,著名票號三晉源票號創始人。 開創山西近代民族工業,創辦了益晉染織有限公司。 著名大德恆票號經理,山西省銀行首任經理。 實業家,開創山西最早民族工業和煤礦企業。 著名商號大盛魁經理,兼任綏遠省和庫倫商會會長。 著名票號合盛元經理,在朝鮮、日本等處設立分號。 晉商名門何家資本家,永聚祥茶莊等七大商號總主管人。 |
| 現代 | 晉綏軍區軍官團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設計東方紅一號四名成員之一。 革命烈士,祁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歷新華社山西、北京、江蘇分社社長、陝西日報社黨委書記等。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解放軍第40軍新華支社記者。 會計管理學派創始人之一,歷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等。 畫家,原山西省美術院書記、副院長,創辦《漫畫林》。 歷中國剪紙研究會副會長,主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山西卷)。 王中國戲曲年畫攝影第一人,玻利維亞《中華工商報》社長等。 國家一級美術師,歷山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 晉劇表演藝術家,二度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當代晉商,歷賽格集團董事長、富士康集團總裁特助總裁辦主任。 運動員,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男子10米氣手槍個人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