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計畫(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保障計畫
- 外文名: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
- 所屬學科:管理科學技術
- 公布時間:2016年
社會保障計畫(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
社會保障計畫(social protection program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定義包含補充的退休金計畫、健康保障計畫等的一攬子計畫。出處《管理科學技術名詞》第一版。1...
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的規定,推進新就業形態技能提升,強化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和勞動保障。 第四節 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 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畫、基層成長計畫,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
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以智力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為重點,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崗位;鼓勵各地根據發展實際有序引進高校畢業生,加強人才儲備;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畫和...
這一特徵在《貝弗里奇報告——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中得到充分體現,“該計畫(社會保障計畫)覆蓋所有的公民並且沒有收入上限的規定”。社會保障是一種公總計劃,其實施主體是行政部門,對於社會成員來說,不論其是何種身份,只要符合享受...
根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梅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謀劃推進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制定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十一五”時期,是建國以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發展最快的時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修訂了《工傷保險條例》。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
(三)社會保險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畫,推動社會保險全覆蓋。機關事業、企業職工、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人數分別達到13.5萬人、25.42萬人、203.84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全面完成,35628名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
“十三五”時期,全市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更加穩定。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13.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0%以內。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畫,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全市參加...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規劃 前 言 公共服務是政府為滿足公民生存和發展需要,運用法定權利和公共資源,面向全體公民或特定群體,組織協調或直接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社會保障是國家為維護社會公平和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對社會成員...
《遼寧省“十四五”就業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是依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的通知》(國發〔2021〕14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47號)和《遼寧省...
聘用2000名養老助殘員,所有街鄉配備養老助殘服務車。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辦法,65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公交、逛公園、游博物館。1255個村的“山區星光計畫”建設任務完成,惠及農村老年人口約45萬人。建立殘疾人專項生活補助制度和殘疾居民...
加強危機情況下失業風險的預防和有效調控,鼓勵企業切實履行穩定就業的社會責任,縮短失業周期。完善就業與社會保障聯動機制,增強就業的穩定性,提高就業質量。專欄3:促進充分就業行動計畫(略)第五節 大力加強職業培訓 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
全球的社會保障模式,大致可分為國家福利、國家保險、社會共濟和積累儲蓄四種,分別以英國、前蘇聯、德國、新加坡為代表。目前我國在建的社會保障制度,屬於社會共濟模式,即由國家、單位(企業)、個人三方共同為社會保障計畫融資,而且這是...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著力建設民生福祉全面增進的現代化新湖南,促進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全面...
實施高校畢業生“雙證”制度和崗前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繼續組織實施農村鄉鎮人才隊伍建設計畫。積極促進轉戶居民就業,妥善解決轉戶居民的權益維護、社會保障、子女入學、住房保障、土地流轉等問題,讓其在城市“安居樂業”,真正實現穩定就業。...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
嚴格落實社保減負政策,為企業減免社保繳費27億元。——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全面完成43家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出台並實施《湘潭市產業人才引進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潭辦發〔2017〕17號),深入實施《...
加大工傷事故調查力度,全面推廣工傷醫療智慧型監管系統,加強工傷康復管理,積極推進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工作。2.實現社會保障應保盡保。繼續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促進實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由制度全覆蓋到實際人群全覆蓋,城鄉居民...
規劃全面總結了“十三五”期間貴州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並對“十四五”發展規划進行安排部署。專項規劃明確了“十四五”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包含四個方面:一是社會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城鎮職工...
以重殘、失能、留守、空巢、獨居、計畫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為重點,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落實殘疾人社會保險政策,加強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加快發展殘疾人照護和托養...
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計畫由政府舉辦,...
第三章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17 第一節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17 第二節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17 第三節 健全社會保險待遇調整機制...
2.社會保障體系更趨完善。全力推進實施全民參保計畫,紮實開展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社會保障網不斷織密織牢,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器”作用愈發明顯。一是社保改革深入推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工傷保險實現市級統籌,機關事業單位...
實施“黃石社保共享計畫”,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16年上調,2020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月人均基礎養老金較“十二五”期末分別增長35.8%和22.7%,工傷保險待遇水平穩步提升,失業保險保障範圍逐步擴大,累計發放穩崗...
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制定實施職工工資增長計畫,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各級政府改善民生政策績效的重要指標考核。全面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到2015年達到職工平均工資的40%...
2012年6月1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檔案由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社保基金會制定。制訂單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
雲南省計委關於印發《雲南省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十五”規劃》的通知 目錄 雲計規劃〔2002〕1237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區行政公署,省直各委、辦、廳、局:雲南省發展計畫委員會牽頭編制的《雲南省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十五”...
“十五”時期,我市高度重視人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嚴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千方百計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完成了“十五”計畫確定的目標與任務,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積極促進就業,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對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
社保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用於貫徹指導社保體系構建運行的政策方案。基本簡介 社會保險計畫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