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

甘肅省天水一般指本詞條

天水市,古稱秦州上邽甘肅省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天水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批覆確定的甘肅省域副中心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截至2024年3月,天水市轄2個區、5個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5.44萬人。

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擁有約8000年的文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天水市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24年3月,天水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42處。

2022年,天水市地區生產總值813.8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政治,經濟,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綜述,公路,鐵路,航空,軌道交通,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石窟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天水市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大地灣遺址發掘證明,早在8000年前天水市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夏商時期,天水市為戎族所據。
西周時,天水市曾是夏禹重臣的伯益後裔的一支中遷徙西垂(後名西犬丘),至非子時,天水市為周王室牧馬有功而封為附庸,賜號秦嬴,秦民族因此以天水市為中心建立了秦國,位列春秋列國之一。秦國越隴山東擴以後,周莊王九年(前688年),秦武公在天水市境內設定了中國最早的縣級行政建置縣冀縣
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設隴西郡,郡縣制在境內確立。
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從隴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從此有“天水”之名。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一度設秦州。因秦邑而得名,從此有秦州名稱。
西晉始,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晉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設立,境內大部分地域屬秦州天水郡,南北朝因之。
隋唐時,實行州縣二級制,秦州地域縮小,和今轄區大體相當。
元代,秦州轄成紀、秦安、清水3縣。明代,秦州轄秦安、清水、禮縣3縣。
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直隸甘肅省,轄秦安、清水、兩當、徽縣、禮縣5縣。
民國二年(1913年)2月,改稱隴南道。撤秦州設天水縣。
民國三年(1914年)1月,寧遠縣改稱武山縣。6月,隴南道改稱渭川道,轄14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渭川道改稱渭川行政區。不久,撤銷行政區,實行純粹的省縣二級制。
民國十八年(1929年),伏羌縣改名甘谷縣。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甘肅省政府設立天水行政督察區。次年,改稱甘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轄10縣。
1949年8月3日,天水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成立,轄8縣。
1950年2月,以天水縣城為天水市,城區以外為天水縣。
1951年4月,設天水區,轄12縣(市)。
1955年2月,天水區改稱天水專區,轄13縣(市)。
1969年10月1日,天水專區改稱天水地區,轄11縣(市)。
1985年7月8日,撤銷天水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天水市升格為省轄地級市。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8月3日,天水縣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成立,轄天水、甘谷、武山、徽縣、兩當、通渭、秦安、清水8縣。1950年2月,析天水縣置天水市,以城區為天水市的行政區域。5月25日,平涼專區析出莊浪縣劃歸天水專區;撤銷岷縣專區,所屬隴西、漳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莊浪、隴西、通渭11縣,81個區公所,614個鄉。1952年,天水專區轄91個區公所,635個鄉。
1953年7月6日,將清水、秦安、莊浪、隴縣38鄉合併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區(1955年10月改稱縣),屬天水專區。同年底,天水專區轄1市12縣887個鄉。1956年1月,天水專區的隴西縣、通渭縣劃歸定西專區,武都專區的禮縣、西和、成縣劃歸天水專區,天水專區的莊浪縣劃歸平涼專區。同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禮縣、西和、成縣、徽縣、兩當、武山、漳縣、甘谷、清水、張家川12縣,67個區,531個鄉,9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4月4日,撤銷兩當併入徽縣。4月8日,撤銷武都專區,所轄宕昌、文縣、武都、康縣、岷縣5縣劃歸天水專區。9月5日,撤銷西和縣、禮縣,合併成立西禮縣;撤銷徽縣、成縣,合併成立徽成縣。12月16日,天水專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專區。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甘谷、漳縣、武山合併成立武山縣;撤銷張家川縣和清水縣,合併成立清水回族自治縣。同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禮、徽成、武都、文縣8縣,129個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1年11月5日,恢復武都專區。原劃歸天水專區的武都、宕昌、康縣、成縣、文縣仍劃歸武都專區。12月15日,恢復天水、甘谷、漳縣、兩當、西和、禮縣、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漳縣劃歸臨洮專區。至年底,天水專區轄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禮縣、徽縣、兩當、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等10個縣,60個區,440個公社,4個街道辦事處。
1969年10月1日,天水地區轄天水市、天水縣、甘谷縣、武山縣、清水縣、張川縣、秦安縣、徽縣、兩當縣、禮縣、漳縣等1市11縣,223個公社,5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1980年,天水地區轄1市11縣,232個公社,5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
1983年,政社分設,改社為鄉。
1985年7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天水地區,天水市升為地級市,設立秦城、北道兩區。以天水縣西南17鄉及原天水市(縣級)轄區設秦城區,以天水縣東南、西北其餘22鄉和北道鎮設北道區。天水市人民政府駐秦城區。將原天水地區的徽縣、兩當、西和、禮縣劃歸新成立的隴南地區;漳縣劃歸定西地區。天水市轄兩區五縣;即秦城、北道兩區,秦安、清水、張家川、甘谷、武山等5縣,138個鄉,11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200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天水市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
200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天水市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
2015年,甘肅省民政廳下發甘民復〔2015〕12號,批覆同意秦州區撤銷中梁鄉,設立中梁鎮;麥積區撤銷三岔鄉,設立三岔鎮;清水縣撤銷白沙鄉,設立白沙鎮;秦安縣撤銷五營鄉、葉堡鄉、魏店鄉,設立五營鎮、葉堡鎮、魏店鎮;甘谷縣撤銷金山鄉,設立金山鎮;武山縣撤銷山丹鄉,設立山丹鎮;張家川縣撤銷馬鹿鄉,設立馬鹿鎮。同年甘肅省民政廳下發甘民復〔2015〕113號,批覆同意秦州區撤銷大門鄉、楊家寺鄉、齊壽鄉,設立大門鎮、楊家寺鎮、齊壽鎮;麥積區撤銷利橋鄉、琥珀鄉,設立利橋鎮、琥珀鎮;清水縣撤銷王河鄉、郭川鄉、黃門鄉,設立王河鎮、郭川鎮、黃門鎮;秦安縣撤銷千戶鄉、興豐鄉、安伏鄉、王尹鄉,設立千戶鎮、興豐鎮、安伏鎮、王尹鎮;甘谷縣撤銷大石鄉、禮辛鄉、武家河鄉、大莊鄉,設立大石鎮、禮辛鎮、武家河鎮、大莊鎮;武山縣撤銷溫泉鄉、龍台鄉、樺林鄉、榆盤鄉,設立溫泉鎮、龍台鎮、樺林鎮、榆盤鎮;張家川縣撤銷馬關鄉、梁山鄉,設立馬關鎮、梁山鎮。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政區圖

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天水市下轄2個市轄區、5個縣,共設有10個街道辦事處、113個鄉鎮。市政府駐秦州區民主西路34號。
轄區
政府駐地
面積(km
下轄地區
秦州區民主西路30號
2442
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東關街道、中城街道、西關街道、石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鎮、太京鎮、藉口鎮、皂郊鎮、汪川鎮、牡丹鎮、關子鎮、平南鎮、天水鎮、娘娘壩鎮、中梁鎮、楊家寺鎮、齊壽鎮、大門鎮、秦嶺鎮、華岐鎮
麥積區區府路56號
3480
道北街道、北道埠街道、橋南街道、社棠鎮、馬跑泉鎮、甘泉鎮、渭南鎮、東岔鎮、花牛鎮、中灘鎮、新陽鎮、元龍鎮、伯陽鎮、麥積鎮、石佛鎮、三岔鎮、琥珀鎮、利橋鎮、五龍鎮、黨川鎮、天水經濟開發區、天水市高新技術工業園、天水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工業示範區、天水市麥積區廿鋪工業示範區、天水市麥積區東柯河工業園區
甘谷縣冀城廣場北
1572.6
大像山鎮、新興鎮、磐安鎮、六峰鎮、安遠鎮、金山鎮、大石鎮、禮辛鎮、武家河鎮、大莊鎮、古坡鎮、八里灣鎮、西坪鎮、謝家灣鄉、白家灣鄉
武山縣城關鎮寧遠大廈
2011
城關鎮、洛門鎮、鴛鴦鎮、灘歌鎮、四門鎮、馬力鎮、山丹鎮、溫泉鎮、樺林鎮、龍台鎮、榆盤鎮、高樓鎮、楊河鎮、嘴頭鄉、沿安鄉
秦安縣興國鎮
1604
興國鎮、蓮花鎮、西川鎮、隴城鎮、郭嘉鎮、五營鎮、葉堡鎮、魏店鎮、安伏鎮、千戶鎮、王尹鎮、興豐鎮、中山鎮、劉坪鎮、王鋪鎮、王窯鎮、雲山鎮
清水縣永清鎮中山路11號
2012
永清鎮、紅堡鎮、白駝鎮、金集鎮、秦亭鎮、山門鎮、白沙鎮、王河鎮、郭川鎮、黃門鎮、松樹鎮、遠門鎮、土門鎮、草川鋪鎮、隴東鎮、賈川鄉、豐望鄉、新城鄉、清水縣科技養殖示範園區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家川鎮阿陽大道168號
1311.8
張家川鎮、龍山鎮、恭門鎮、馬鹿鎮、梁山鎮、馬關鎮、劉堡鎮、胡川鎮、大陽鎮、川王鎮、張棉鄉、木河鄉、連五鄉、平安鄉、閻家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水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之間。天水市東與陝西省寶雞市相接,西與定西市相接,北與平涼市相接,南於隴南市相接。天水市總面積為1.43萬平方千米。
天水市

地形地貌

天水市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最高峰天爺梁,高3120米;最低點牛背村,海拔760米,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天水市地貌區域分異明顯。東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層褶皺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質沉陷和紅、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區因受緯向構造帶的斷裂,形成渭河地塹,經第四紀河流分育和侵蝕堆積,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渭河及其支流橫貫其中,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土壤在河流和溝谷區為衝擊、洪積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經過開墾耕種熟化而形成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的耕作土壤。土層深厚,山塬開闊,是糧、油、菜、果主要生產區。中東部為秦嶺、關山山區。以西部盡皇山、雲霧山、景東梁為主體的西秦嶺山地和東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嶺大堡、關山為主體的小隴山、隴山山地,重巒迭嶂,山險谷深。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麥積山石窟

氣候

天水市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無霜期約185天;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中東部山區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時,渭北略高於關山山區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為46—50%,春、夏兩季分別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季升溫快,秋多連陰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適中。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仙人崖景區

水文

天水市地跨長江、黃河兩流域,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北部地區為黃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積11673平方千米,占天水市總面積的81.49%;南部地區為長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積2652平方千米,占天水市總面積的18.51%。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麥積山溫泉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天水市屬華北、華中、蒙新和喜瑪拉雅植物交匯處,樹種成份複雜,森林資源豐富。天水市現有森林總面積589.91萬畝,森林覆蓋率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東部、東南部的隴山、西秦嶺和關山林區,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屬804種,其中喬木312種,灌木437種,藤本55種,常綠植物122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水杉;二級保護的有連香樹星葉草杜仲銀杏、大白紅杉、大果青桿金錢松、小白樹、水青樹;三級保護的有秦嶺冷杉廟台槭、穗花杉、華榛、領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野生藥用植物660多種,其中常用藥220多種。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特產花牛蘋果
天水市棲息30多種野生動物,有國家一類保護的羚牛梅花鹿金貓雲豹等;二類保護的有羚麝、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獺猞猁獼猴紅腹角雉、蘭馬雞、紅腹錦雞大鯢暗腹雪雞淡腹雪雞、勺鳥、血雉黑熊、秦嶺紅鱗鮭等。

礦產資源

天水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銀、鐵、銅、鉛鋅礦產,零星分布有鎢、鉬、錫、鉻、鎳、鋰、鈾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透輝石、白雲岩、長石、螢石、磷、建築用石材等、能源礦產主要有地熱。截至2020年底,天水市已發現礦床、礦(化)點335處,其中大型礦床28處,中型礦床30處。

人口

人口數量

截至2022年末,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5.4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0.8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7.66%,比上年末提高0.9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2.54萬人,出生率為8.58‰;死亡人口2.69萬人,死亡率為9.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2‰。
2021年天水市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
295.65
100
城鎮
138.01
46.68
男性
148.71
——
女性
146.93
——
0-15歲
64.63
21.86
16-59歲
180.70
61.12
60歲及以上
50.32
17.32
參考資料: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民族構成

截至2022年8月,天水市共有4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0.12萬人,占天水市總人口的8.1%。

政治

天水市主要領導
機構
職務
姓名
書記
副書記
常委
王東紅、王文東、邵建斌、張曉強、宋英武、王洋、張慶利、張宇晶
秘書長
張慶利
市長
王國先
副市長
張曉強、張宇晶、董小平、汪小娟、郭慶祥、胡志勇、康泰來
秘書長
馬軍勝
黨組書記、主任
黨組書記、主席
註:截至2024年3月
參考資料:

經濟

2021年,天水市地區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748.7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1.14億元,增長10.3%;第二產業增加值195.07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412.56億元,增長7.1%。
2022年,天水市地區生產總值為813.8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5.65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220.32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437.91億元,增長5.2%。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夜色中的天水市區
2022年,天水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其中,項目投資增長11.0%;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3.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2.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5.8%。三大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4%、14.3%、84.3%,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投資占比下降0.4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占比下降0.2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占比提升0.72個百分點。從實物量指標看,房屋施工面積下降2.5%,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3.7%。民間投資增長2.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9%。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市地區生產總值(2017年-2022年)變化
(註:參考資料)

第一產業

2022年,天水市糧食總產量134.98萬噸,增長1.47%。其中夏糧產量45.67萬噸,增長1.64%;秋糧產量89.31萬噸,增長1.39%。蔬菜產量255.68萬噸,增長9.14%;園林水果產量188.42萬噸,增長8.46%。全市豬、牛、羊、家禽出欄分別增長7.9%、3.95%、5.19%、2%。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第二產業

2022年,天水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190戶工業企業中,產值同比增長的有105戶,下降83戶。全市規上工業29個行業大類中,有19個行業的產值處於正增長,其中10個行業增速在10%以上。占規上工業總產值85.5%的五大行業生產呈四升一降態勢: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1%,菸草製品業增長3%,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49.2%,建材行業增長0.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2%。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30.5%;製造業增長4.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4%。從新動能新經濟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9%、6%和6.4%。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長城電工天水電中壓電器元件生產線

第三產業

2022年,天水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37億元,同比下降5.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8.09億元,下降5.4%;鄉村實現61.28億元,下降6.6%。按消費類型分,全市實現商品零售242.26億元,下降5.6%;實現餐飲收入37.11億元,下降6%。限額以上22類商品零售類值中,有8類增長,14類下降。重點行業中,石油及製品類同比增長9.4%,汽車類下降10.5%。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寶天高速公路天水段
2022年,天水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939.38億元,增長10.72%;貸款餘額1472.61億元,增長5.91%。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38億元,自然口徑下降21.6%(同口徑下降13.3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21.05億元,增長2.85%。
2022年,天水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41元,同比增長4.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6元,增長6.8%。天水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4%。分類別看,食品菸酒上漲3.1%,衣著下降1.9%,居住類下降4.2%,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6%,交通和通信上漲3.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4%,醫療保健下降0.3%,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4%。

交通運輸

綜述

天水市處於蘭州西安銀川成都四個省會城市的中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隴東南交通樞紐。

公路

天水市擁有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天水—平涼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擁有310國道316國道等國道。
截至2020年12月,天水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139.619千米,其中國道771.744千米,省道1380.596千米,縣道2310.733千米,鄉道2685.251千米,村道6991.295千米。從等級結構來看,天水市高速公路272.865千米,一級公路120.641千米,二級公路649.811千米,三級公路953.48千米,四級公路12109.969千米,等外公路32.853千米。等級公路占比達99.77%,公路網面積密度為每百平方千米98.9千米。

鐵路

天水市擁有隴海鐵路徐蘭高速鐵路寶蘭段、天平鐵路等鐵路線路;擁有天水站天水南站東岔站秦安站等鐵路車站。

航空

天水麥積山機場位於天水市麥積區羲皇大道,為3C級軍民合用機場。天水麥積山機場占地634畝,跑道長2800米,寬45米,停機坪9300平方米,候機樓2158平方米。天水麥積山機場於2008年9月28日正式通航,截至2022年4月,天水麥積山機場開通天水直飛天津、杭州、南京、重慶、西安、銀川6條航線。2020年,天水麥積山機場旅客吞吐量17.7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6.1噸。
天水中梁機場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國家民航“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確定的重大建設項目,於2020年10月27日開工建設,建設跑道長3200米、寬45米,新建航站樓7000平方米,站坪停機位4個。

軌道交通

天水有軌電車開通於2020年5月1日,使天水市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座開通有軌電車的城市。
截至2023年2月,天水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線路共有1條,為天水有軌電車1號線,運營里程12.9千米,運營車站12座;天水市正在建設有軌電車線路共有1條,線路全長21.597千米,共設定車站19座。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21年,天水市共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重點實驗室8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7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23家,高新技術企業75家。全年登記市級科技成果171項,其中,基礎理論7項,套用技術類成果134項,軟科學30項。專利授權量112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57件。

教育事業

2021年,天水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17萬人,在校生2.55萬人,畢業生0.45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55萬人,在校生7.93萬人,畢業生2.65萬人。國中招生4.24萬人,在校生12.17萬人,畢業生4.44萬人。普通國小招生4.09萬人,在校生25.87萬人,畢業生4.27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19人,在校生817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0.7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69%,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5.7%。

文化事業

截至2021年,天水市共有文化藝術表演團體27個,其中國有7個,民營22個。文化館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13個,公共圖書館8個,各類藏書92萬冊。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9.51%和99.5%,有線數位電視用戶8萬戶。

體育事業

截至2021年,天水市共有體育場地5896塊,體育場地面積396.34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33平方米。全民健身點265個。2021年,天水市在省級以上各類比賽中共獲得金牌38枚、銀牌30枚、銅牌43枚。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末,天水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236個,其中醫院110個,醫院中有綜合醫院57個,中醫醫院21個,中西醫結合醫院1個,專科醫院3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096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93個,衛生院136個,村衛生室250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7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8個,衛生監督所(中心)6個,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機構3個。衛生技術人員2055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814人,註冊護士954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9408張,其中醫院15057張,衛生院2935張。

社會保障

截至2021年末,天水市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社會保險分別為13.66萬人、26.53萬人、202.73萬人、19.4萬人、12.08萬人和19.41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0.11萬人。城鎮職工離退休人員11.13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3.7萬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7.14億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3.98億元。集體勞動契約簽訂率87.3%。年末全市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82萬戶、4.48萬人,累計發放低保補助資金2.62億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8.07萬戶、26.15萬人,累計發放低保補助資金7.05億元。農村臨時救助34.15萬人次。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天水清水縣紅堡鎮杜川村易地搬遷安置點

歷史文化

伏羲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現的伏羲文化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源頭。傳說伏羲皇發明網罟,教民漁獵,創八卦,別姓氏,倡導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龍文化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2019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大地灣文化

大地灣文化是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創造的古老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來源之一,中國新石器時代發現的最早的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北45千米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是黃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續時間最長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存在於約距今4800至60000年。

石窟文化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位於天水東南約30千米山中。據文獻記載,石窟始建於後秦(384年―417年),大興於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時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後又有所發展。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後,在這裡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間(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成為中國著名石窟群之一。

先秦文化

天水是秦國的發祥地,秦人先祖嬴非子在此牧馬有功,於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於秦亭,即今天水一帶,經二百多年的發展壯大,於公元前762年東遷陝西關中一帶,開始了統一六國的步伐。秦人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於公元前688年在天水市的清水、甘谷兩地建立了邽縣和冀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縣。秦國早期文化遺存主要集中在甘肅天水一帶。

三國文化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割據稱雄,因天水市戰略地位的重要,一些帝王將相,軍事首領在這裡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活劇,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維等故事,都發生在天水。街亭位於天水市秦州區東北100千米處的秦安縣隴城鎮,出土有“亂骨堆”、“大營”、“常營”、“萬人墳”等戰爭遺存,並有弩機、馬刺等遺物。境內有街亭天水關木門道諸葛軍壘等三國古戰場遺址多處。

文物

天水市共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47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99處。有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12家,館藏文物11萬餘件,有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105家。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個、歷史文化名村2個、中國傳統村落4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歷史文化名村2個,市級傳統村落9個。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2年10月,天水市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項、省級50項、市級144項、縣級570項;代表性傳承人956人,其中國家級5人、省級46人、市級397人,縣級956人;傳習所70個、傳承基地15個、非遺陳列館3個、鄉村記憶館20個、農耕記憶館2個、省級非遺就業工坊8家、文化交流中心1個。

風景名勝

天水旅遊資源富集,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截至2020年10月,全市有旅遊景區景點228處,其中5A級1處、4A級7處。明代建築伏羲廟和伏羲創畫八卦遺址卦台山,是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麥積山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5A級旅遊景區,有“東方雕塑館”之稱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石窟藝術走廊”,天水的山、水、林、泉等獨特的自然資源與城、寺、觀、閣等豐富的人文資源交相輝映,是旅遊休閒的理想勝地。
天水市(甘肅省天水)
魅力天水
天水市A級旅遊景區
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
國家4A級旅遊景區(133個)
國家3A級旅遊景區(233個)
佳•水岸小鎮旅遊度假區、齊壽山文化旅遊風景區、大地灣遺址景區、武山木梯寺景區、臥牛山森林公園武山縣蔬菜產業科技示範園區、麥積區崇福寺景區、甘谷縣姜維墓景區、古坡草原景區、清水縣溫泉休閒養生旅遊景區三皇谷景區、花石崖景區、張家川宣化崗拱北景區等
國家2A級旅遊景區(69個)
秦州區李廣墓景區服務中心、諸葛軍壘、秦安縣文廟景區、上關明清街、可泉寺景區、麥積區卦台山景區、龍園景區、鳳凰山景區、馬跑泉公園景區、導流山景區、甘谷縣新興鎮蔡家寺景區、尖山寺景區、海潭寺景區、天門山景區、清水縣趙充國陵園、小華山景區、張家川縣臥龍山老庵寺景區、街亭遺址森林公園、雲鳳山景區
註:截至時間2022年12月
參考資料:

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
時間
事件與榮譽
2013年10月
第四屆中國民族節慶峰會暨2013中國優秀民族節慶,天水市以成功舉辦甘肅省公祭伏羲大典暨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獲“最具魅力節慶城市”獎
2017年12月
天水市入圍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9年11月
“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發布,天水市排名第56
2020年10月
天水市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名單
2020年12月
天水市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6月
天水市入選2021年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名單
2021年12月
天水市被國家民委評選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2021年12月
天水市入選第三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2022年4月
在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中,天水市位列地級以上提名城市全國第十三名,甘肅省第一名
2022年4月
天水市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
天水市入選甘肅省首批試點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