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高中數學,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高中英語,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高中物理,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高中化學,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高中生物,出版信息,內容簡介,書籍目錄,
高中語文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9882
出版時間:2019.10
內容簡介
書分為4個部分:語言文字運用、古詩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和作文。
語言文字運用開闢了九個專題:實詞、虛詞、熟語、病句、擴展語句、壓縮段落、句式變換的技巧、修辭、語言表達,歸納出實用的解題方法。
古詩文閱讀,歸納了常用實詞和虛詞的用法及意義,包括118例實詞、18例虛詞、
古今異義詞、偏義複詞、通假字及詞類的活用;詳細講解了4種特殊句式和8種固定慣用句式的用法特點;歸納整理了巧妙靈活的解題技巧,比如推斷文言實詞和虛詞詞義的方法,斷句的技巧,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和方法等等。
現代文閱讀,立足論文類文本、小說、散文、傳記、新聞、訪談及調查報告等不同的文體,按照“歸納基礎知識—題型分析解讀—習題精煉鞏固”三步走,幫助同學們熟悉各文體及題型。
作文,講解了審題立意、標題擬定、開頭、結尾的技巧,並配有對應的範例解讀,同時針對議論文和記敘文,講解了結構布局和行文的技巧。
書籍目錄
第一篇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一 正確使用詞語·實詞
第一節 解題技巧
一、詞義輕重法
二、詞義範圍法
三、色彩辨析法
四、適用對象法
五、搭配習慣法
第二節 知識巧記
一、易混實詞辨析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 正確使用詞語·虛詞
第一節 解題技巧
一、詞性辨析法
二、搭配關係法
三、詞義辨析法
第二節 知識巧記
一、易混虛詞辨析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三 正確使用詞語·熟語
第一節 解題技巧
一、看是否望文生義
二、看是否錯用對象
三、看是否合乎語境
四、看是否褒貶誤用
五、看是否謙敬錯位
六、看是否合乎邏輯
七、看是否重複累贅
第二節 知識巧記
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二、容易錯用對象的成語
三、容易不合語境的成語
四、容易褒貶誤用的成語
五、容易謙敬錯位的成語
六、容易重複累贅的成語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四 辨析並修改病句
第一節 題型突破
一、語序不當
二、搭配不當
三、成分殘缺
四、成分贅余
五、結構混亂
六、表意不明
七、不合邏輯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緊縮法
二、類比法
四、語感審讀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五 擴展語句
第一節 題型突破
一、情景式擴展
二、中心闡髮式擴展
三、添枝加葉式擴展
四、續寫式擴展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添枝加葉法
二、舉例法
三、先總後分法
四、定義法
六、定位填補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六 壓縮段落
第一節 解題技巧
一、下定義
二、概括要點
三、提取關鍵字
四、新聞概寫
第二節 習題精練
專題七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第一節 仿用句式的題型
一、命題式
二、造句式
三、嵌入式
四、續寫式
第二節 句式的變換方法
一、長句和短句的變換方法
二、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變換方法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變換方法
四、整句和散句的變換方法
五、常式句和變式句的變換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八 修辭手法
第一節 修辭手法的分類
一、比喻
二、比擬
三、借代
四、誇張
五、對偶
六、排比
七、反覆
八、設問
九、反問
第二節 易混修辭手法
一、借代和借喻
二、對偶和對比
三、對偶和排比
四、比喻和比擬
五、反問和設問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九 語言表達
第一節 題型突破
一、簡明
二、連貫
三、得體
四、準確
五、鮮明
六、生動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語言表達簡明的方法
二、語言表達連貫的方法
三、語言表達得體的方法
四、語言表達準確的方法
五、語言表達鮮明的方法
六、語言表達生動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第二篇 古詩文閱讀
專題十 文言文閱讀·實詞含義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常見文言實詞118例
二、常見古今異義詞
三、偏義複詞
四、常見通假字
五、詞類活用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代入法
二、詞性法
三、結構推斷法
四、課文內容推斷法
五、上下文推斷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一 文言文閱讀·虛詞含義
第一節 虛詞用法分類
一、代詞
二、副詞
三、助詞
四、連詞
五、介詞
六、嘆詞
第二節 知識巧記
一、常見文言虛詞18例
第三節 解題技巧
一、語境分析法
二、位置分析法
三、對稱分析法
四、語法分析法
第四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二 文言文閱讀·句式
第一節 特殊句式
一、判斷句
二、被動句
三、省略句
四、倒裝句
第二節 固定慣用句式
一、表示疑問
二、表示反問
三、表示假設
四、表示揣度
五、表示選擇
六、表示比較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三 文言文閱讀·翻譯、斷句和歸納
第一節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第二節 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一、留
二、刪
三、補
四、換
五、調
第三節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
一、找名詞和代詞
二、找說話詞
三、找虛詞
四、依據總分
五、依據修辭
第四節 概括中心歸納要點的技巧
一、把握整體通觀全文
二、抓中心找關鍵理層次
三、初定選項回文比照
第五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四 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第一節 詩歌的形象類型
一、人物形象
二、事物形象
三、景物形象
第二節 常見詩歌意象
一、草木類
二、動物類
三、氣象地理類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五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
第一節 古代詩歌的鍊字
一、動詞
二、形容詞
三、名詞
四、數量詞
五、虛詞
第二節 古代詩歌常見的語言風格
一、豪邁曠達
二、沉鬱頓挫
三、慷慨悲壯
四、清新明麗
五、平實質樸
六、含蓄委婉
七、婉約細膩
八、生動形象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六 鑑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第一節 修辭技巧
一、比喻
二、比擬
三、雙關
四、借代
五、誇張
六、對偶
七、設問
八、反問
第二節 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
二、間接抒情
第三節 描寫方式
一、虛實結合
二、動靜結合
三、點面結合
四、細節 結合
五、白描
六、描寫角度的變化
第四節 表現手法
一、襯托
二、對比
三、象徵
四、聯想
五、想像
第五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七 鑑賞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
第一節 古代詩歌的常見題材
二、邊塞征戰詩
三、抒懷詩
四、送別詩
五、羈旅思鄉詩
第二節 古代詩歌的常見情感
一、憂國傷時
二、人生志向
三、思鄉懷人
四、離愁別緒
五、人生感受
第三節 重要詩人的詩歌風格
第四節 習題精練
第三篇 現代文閱讀
專題十八 論文類文本閱讀
第一節 題型突破
一、理解概念含義
二、理解句子含義
三、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四、分析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思想
五、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詞語對比法
二、關係對比法
三、論據結論對比法
第三節 題目陷阱歸納
一、混淆範圍與程度
二、混淆時態與模態
三、混淆概念與指代問題
四、邏輯混亂
五、無中生有與故意曲解
六、混淆肯否與主次
第四節 習題精練
專題十九 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小說的三要素
二、小說的種類
三、小說情節 安排的方法
四、小說的線索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鑑賞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鑑賞故事情節 的方法
三、鑑賞環境描寫的方法
四、鑑賞主題思想的方法
五、鑑賞標題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十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散文的特點
二、散文的分類
三、散文的表現手法
四、散文的線索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理解重要詞語的方法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三、歸納主題的方法
四、分析表現手法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十一 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傳記的定義
二、傳記的特點
三、傳記的分類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篩選整合信息的方法
二、鑑賞分析形象的方法
三、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十二 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新聞的定義
二、新聞的分類
三、新聞的特點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分析導語作用的方法
二、分析新聞結構的方法
三、概括文本信息的方法
四、分析語言特色的方法
五、探究社會價值的方法
六、探究新聞背景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十三 實用類文本閱讀·訪談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訪談的概念
二、訪談的特點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概括訪談內容的方法
二、評價訪談內容的方法
三、對訪談進行探究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專題二十四 實用類文本閱讀·調查報告
第一節 知識巧記
一、調查報告的定義
二、調查報告的結構
三、調查報告的分類
四、調查報告的特點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調查報告的閱讀方法
二、鑑賞評價調查報告的方法
三、鑑別文章內容科學有效性的方法
四、分析數字作用的方法
第三節 習題精練
第四篇 作文
專題二十五 審題立意
一、敘事類·同一人物對象與同一事件
二、敘事類·多個人物對象與同一事件
三、敘事類·多則材料多個故事與同一主題
四、漫畫類
五、寓意類
六、詩歌哲理
第二節 話題作文
一、審話題
二、審材料
三、審提示
四、審要求
第三節 命題作文
一、確定體裁
二、審題立意
三、明確範圍
專題二十六 擬題技巧
第一節 引用詞句法
一、引用詩詞
二、引用歌詞
三、引用俗語、成語和名言警句
第二節 數字元號法
一、巧借標點符號
二、巧借數字
三、巧用公式
第三節 修辭潤色法
一、比喻
二、借代
三、比擬
四、對偶
五、對比
六、雙關
七、反問
八、頂真
九、列錦
第五節 設定懸念法
第六節 妙用形象法
專題二十七 開頭技巧
第一節 開門見山
第二節 引用詩詞名言
第三節 用比喻作引子
一、採用博喻:喻勢如破竹
二、比喻+感悟式:寓意彌深
三、設問+比喻式:一問一答顯真情
第四節 運用排比
第五節 設定懸念
一、倒敘法
二、對比法
三、行為反常法
四、回憶法
第六節 情景烘托
第七節 故事引入
專題二十八 結尾技巧
第一節 反問式結尾
第二節 引用式結尾
第三節 抒情式結尾
第四節 比喻式結尾
第五節 點題式結尾
第六節 照應式結尾
第七節 排比式結尾
第八節 號召呼告式結尾
第九節 議論式結尾
第十節 借景寓意式結尾
專題二十九 議論文寫作技巧
第一節 結構布局技巧
一、總分式
二、並列式
三、對照式
四、層進式
第二節 行文技巧
一、舉例論證
二、對比論證
三、歸納論證
四、類比推理
五、逐層深入
六、借古論今
七、反證駁論
專題三十記敘文寫作技巧
第一節 結構布局技巧
一、時序貫穿式
二、空間轉移式
第二節 行文技巧·寫人
一、動作描寫
二、心理描寫
三、語言描寫
第二節 行文技巧·記事
一、順敘記事
二、倒敘記事
三、插敘記事
高中數學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7734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0
內容簡介
書籍第一部份是思想方法篇,總體概括了高中階段重要的解題思想方法,並通過經典例題列舉了各思想方法在各章節中的主要套用。第二部份是同步技巧篇,按照教材大綱的順序,對每個章節模組,進行了同步講解並給出對應的巧解方法。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思想方法篇
第一章 數學思想方法總結
一、數形結合思想
二、函式與方程思想
四、轉化與化歸思想
五、整體思想
六、綜合法與分析法
七、特殊與一般法
八、歸納法
第二篇 同步技巧篇
第一章 集合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列舉法
二、數軸法
三、互異法
五、空集法
六、關係法
七、變更主元法
八、概念法
第二章 函式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二、判別式法
三、導數法
四、配方法
五、數形結合法
六、局部換元法
七、均值換元法
八、三角換元法
九、變換主元法
十、反證法
十一、補集法
十二、參數法
十三、“1”的代換法
十四、極端思想法
十五、構造法
第三章 直線、平面和空間幾何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坐標法
二、化歸轉化法
三、特殊優先法 - 巧
四、反證法
五、函式方程法
六、割補法——構造直角三角形
七、割補法——構造平面幾何圖形
八、割補法——構造空間幾何體
九、定義法——求解二面角
十、垂面法——求解二面角
十一、三垂線法——求解二面角
十二、向量法——求解二面角
十三、平行四邊形性質法——求證線面平行
十四、平移法——求證線面平行
十五、中位線法——求證線面平行
十六、面面垂直法——求證線面垂直
十七、勾股定理法——求證線面垂直
十八、三線合一法——求證線面垂直
十九、兩條平行線法——求證線面垂直
二十、平移法——求解異面直線所成角
二十一、向量法——求解異面直線所成角
二十二、向量平行法
二十三、向量垂直法
第四章 直線和圓的方程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待定係數法
二、幾何性質法
三、判別式法
四、直譯法
五、代入法
六、坐標法
七、極坐標法
八、配方法
九、參數法
十、換元法
十一、變更主元法
十二、向量法
第五章 圓錐曲線方程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待定係數法
二、聯立消元法
三、設而不求法
四、幾何法
五、參數法
六、點差法
七、焦半徑公式法
八、代入法
九、分類討論法
十、換元法
十一、極端法
十二、轉化法
十三、補集法
十四、定義法
十五、向量法
十六、導數法
第六章 機率與統計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等可能事件機率的計算
二、互斥事件與獨立事件的區分方法
三、互斥事件與獨立事件機率的計算
四、對立事件機率的計算
六、條件機率
七、集合法求解機率
八、樣本抽樣識別
九、直方圖
十、用樣本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數字特徵
十一、計算常態分配
十二、獨立性檢驗
十三、回歸方程分析
十四、隨機變數機率分布與期望的計算
十五、隨機變數機率分布列性質套用
十六、隨機變數機率分布列與幾何結合
十七、隨機變數機率分布列與數列結合
十八、隨機變數機率分布列與不等式結合
十九、隨機變數機率分布列與函式結合
第七章 三角函式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降冪法
二、升冪法
三、函式名稱變換法
四、角的變換法
五、公式變形法
六、輔助角公式法
七、常數變換法
八、三角函式線法
九、配方法
十、差異分析法
十一、換元法
十二、消參變換法
十三、待定係數法
十四、構造對偶式法
十五、設參消參法
十六、特殊圖形法
十七、構造三角形法
十八、坐標法
十九、向量法
二十、導數法
二十一、等差中項法
二十二、構造等比數列法
第八章 平面向量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坐標法
二、基向量法
三、幾何意義法
四、共起點法
五、平方法
六、點乘向量法
七、特殊化法
第九章 數列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累加法
二、累乘法
三、逆序相加法
四、裂項求和法
七、疊代法
八、待定係數法
十、取倒(對)數法
十一、換元法
十二、化歸法
十三、周期法
十四、比較法
十五、反證法
十六、比例變換法
十七、構造非零常數列法
十八、構造對偶式解題
十九、特殊圖形法
二十、公式法
第十章 不等式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比較法
二、放縮法
三、數學歸納法
五、反證法
七、換元法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分類分步法
二、特殊優先法
三、捆綁法
四、插空法
五、捆綁法和插空法一起用
六、插板法(隔板法)
七、淘汰法(排除法)
八、除法(消序法)
九、查字典法
十、構造法
十一、待定係數法
第十二章 導數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特殊圖形法
二、切線問題的導數套用
三、單調性問題的導數套用
四、極值最值問題的導數套用
五、函式圖象問題的導數套用
六、四則運算求導法
七、複合函式求導法
九、由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式求導法
十、隱函式求導法
十一、分段函式的求導法
第十三章 複數
常用公式及結論匯總
一、化虛為實法
二、共軛複數法
三、複數除法
四、幾何意義法
高中英語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8397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9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份基礎提升篇,分為單詞和語法兩個章節。單詞章節介紹了拼讀記憶、構詞記憶、關聯記憶、形象記憶等單詞記憶方法,以及介紹了
記憶遺忘曲線等記憶規律;語法章節介紹了語法知識的要點,配有習題。
第二部份專題技巧篇,對聽力、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七選五、短文改錯及書面表達等專題,詳述了專題的解題步驟、解題技巧和題型突破。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基礎提升篇
第一章 單詞
第一節 記憶的規律
二、7±2法則——組塊化記憶法
第二節 單詞記憶技巧
一、自然拼讀記憶法
二、構詞記憶法
三、單詞關聯記憶法
四、形象記憶法
第二章 語法
第一節 冠詞
第二節 名詞
第三節 數詞
第四節 代詞
第五節 介詞與介詞短語
第六節 形容詞和副詞
第七節 動詞和動詞短語
第八節 時態和語態
第九節 非謂語動詞
第十節 情態動詞
第十一節 虛擬語氣
第十二節 狀語從句
第十三節 定語從句
第十五節 主謂一致
第二篇 專題技巧篇
第三章 聽力
第一節 解題步驟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聽力預測技巧
二、聽力速記技巧
三、臨場發揮要點
第三節 題型突破
一、短對話
二、短文
三、長對話
第四章 完形填空
第一節 解題步驟
一、步驟講解
二、經典例題
三、運用練習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首句分析法
二、語境分析法
三、上下求索法
四、邏輯判斷法
第三節 題型突破
一、語境語意題
二、習語搭配題
三、詞義辨析題
四、經驗常識題
五、語法結構題
第四節 真題演練
一、記敘文
二、議論文
第五章 閱讀理解
第一節 解題步驟
一、步驟講解
二、經典例題
三、運用練習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長句閱讀技巧
二、錯誤選項特徵的識別技巧
三、正確選項特徵的識別技巧
四、閱讀理解三大誤區
第三節 題型突破
一、推理判斷題
二、詞義猜測題
三、細節 理解題
四、主旨大意題
第四節 真題演練
一、記敘文
二、議論文
三、說明文
第六章 七選五
第一節 解題步驟
一、步驟講解
二、經典例題
三、運用練習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前後句意判斷法
二、辭彙鎖定線索法
三、關聯辭彙切入法
四、試題段落位置法
第三節 真題演練
一、說明文
二、議論文
第七章 短文改錯
第一節 解題步驟
一、步驟講解
二、經典例題
三、運用練習
第二節 題型突破
一、“不一致性”問題
二、“行文邏輯”問題
三、“平行結構”問題
四、“詞性詞形”問題
五、“動詞變化”問題
六、“疑問詞與關聯詞”問題
七、“多詞”問題
八、“缺詞”問題
第三節 真題演練
一、記敘文
二、議論文
三、說明文
第八章 書面表達
第一節 解題步驟
一、步驟講解
二、經典例題
三、運用練習
第二節 解題技巧
一、五大基本句型
二、句型結構最佳化
三、高頻辭彙
四、常用辭彙和句式
五、萬能模板
第三節 真題演練
一、諮詢信
二、邀請信
三、求助信
四、通知
高中物理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7741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0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份是思想方法篇,總體概括了高中階段重要的解題思想方法,並通過經典例題列舉了此思想方法在各章節中的主要套用。第二部份是同步技巧篇,按照教材大綱的順序,對每個章節模組,進行了同步講解並給出對應的巧解方法。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思想方法篇
第一章 物理思想方法總結
一、整體思想
二、隔離思想
三、臨界思想
四、轉化思想
五、補割思想
六、圖像思想
七、對稱思想
八、特殊與一般思想
九、極限思想
十、類比思想
第二篇 同步技巧篇
第二章 直線運動
一、平均速度的計算
1.等時段的兩種平均速度的計算
2.等位移的兩種平均速度的計算
二、運動圖像的比較
1.x-y圖象
2.x-t圖象
3.v-t圖象
三、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的計算
1.用公式x=v0t+(at^2)/2計算
2.用公式x=(v^2-V0^2)/(2a)計算
3.用x=(v0+v)t/2計算
4.用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計算
5.用Δx=at^2計算單位時間的位移差
6.用面積法計算
四、巧選參考系簡化解題過程
五、汽車剎車問題
1.求開始剎車ts後的速度
2.求開始剎車ts後的位移
3.求開始剎車後某位移所對應的時間
六、自由落體問題
七、豎直上拋問題
八、追趕相遇問題
1.追趕不上
2.相遇一次
3.相互追趕相遇兩次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重力的理解
1.重心位置
2.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大小
二、彈力問題
1.彈力的有無
2.彈力的方向
3.彈力的大小
三、摩擦力的析疑
1.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都可以是動力或阻力
2.相對運動的物體不一定有摩擦力,相對靜止的物體不一定沒有摩擦力
3.物體的運動與否不決定其受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
5.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
6.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所受拉力、推力等方向不一定在同一條直線上
7.摩擦力的有無
8.摩擦力的方向
9.摩擦力的大小
四、摩擦力的突變問題
1.“靜—靜”突變
2.“靜—動”突變
3.“動—靜”突變
五、受力分析
1.整體法
2.隔離法
3.受力分析的順序:重力——彈力——摩擦力
六、力的合成與分解
1.三角形法求合力
2.多邊形法求合力
七、力的動態平衡分析
1.圖解法
2.相似三角形法
3.正交分解法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理解
1.相互性
2.等大性
3.同性質
4.同生同滅
5.與平衡力的比較
二、連線體問題
1.整體法
2.隔離法
三、彈簧最值問題
1.最大最小拉力
2.最大加速度
3.最大形變數
四、誰先到達問題
五、皮帶傳送問題
1.水平傳送
2.向上傳送
3.向下傳送
六、超重失重問題
1.產生超重、失重的條件
2.實重與視重的關係
七、瞬時問題
八、臨界問題
1.接觸與脫離類的臨界問題
2.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問題
3.繩子斷裂與鬆弛的臨界問題
4.速度最大的臨界問題
第五章 曲線運動
一、小船渡河問題
1.渡河軌跡
2.最小渡河速度
3.最短渡河時間
4.最短渡河距離
二、平拋運動問題
1.斜面上的平拋運動
2.與垂直面有關的平拋運動
3.與圓有關的平拋運動
三、平拋運動的推論
1.速度偏向角的函式值規律
2.速度偏向角與位移偏向角的關係
四、傳動裝置問題
1.角速度相等
2.線速度相等
五、圓周運動模型
1.輕繩模型
2.輕桿模型
3.拱橋模型
4.轉彎模型
5.圓盤模型
6.圓錐擺模型與倒置圓錐擺模型
7.彈簧小球旋轉
第六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1.求軌道半徑
2.求運行周期
二、萬有引力和重力
1.萬有引力的計算
2.萬有引力和重力的關係
三、人造衛星和宇宙速度
1.近地衛星與赤道上物體的比較
2.同步衛星與赤道上物體的比較
3.衛星的變軌與對接
4.星球第一宇宙速度的計算
四、天體的質量和密度
1.星球表面重力與星球質量
2.衛星繞行周期與星球質量
五、星球衛星的v、ω、T、r關係
1.v與r的關係
2.ω與r的關係
3.T與r的關係
六、雙星或多星問題
1.雙星繞行半徑和雙星距離
2.雙星的質量
3.雙星的周期
4.多星模型
第七章 機械能守恆
一、力是否做功及功的正負
1.依據力與位移的夾角
2.依據力與速度方向的夾角
二、恆力做功W=Fxcosθ的計算
1.對位移距離x的準確理解
2.對夾角θ的準確理解
三、求合外力做功的方法
1.各外力做功的代數和
2.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做的功
四、變力做功
1.平均值法(力的平均值)
2.圖像法
3.微元法
4.通過動能定理轉換求解
5.通過機械能守恆轉換求解
6.通過能量守恆轉換求解
五、摩擦力做功
1.滑動摩擦力做功的計算
2.靜摩擦力做功的計算
六、功率的計算
1.瞬時功率
2.平均功率
3.曲線運動中的功率
七、汽車的啟動
1.以額定功率啟動
2.以恆定加速度啟動
八、機械能守恆的判定方法
1.通過做功判斷——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
2.通過能量轉化判斷-只有動能和勢能轉化
3.多個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九、機械能守恆的套用
1.拋體運動
2.豎直平面的圓周運動
3.滑輪問題
4.物體與輕桿
5.物體與彈簧
第八章 靜電場
1.電荷守恆定律的套用
2.驗電器
3.摩擦起電
二、電場強度計算
1.E=F/q
2.E=kQ/r^2
3.E=U/d
4.對稱法和補償法
5.微元法
6.E合=0
三、電勢高低的判斷
1.根據電勢的定義判斷
2.根據電勢差的定義判斷
3.根據電場線方向與電勢升降關係判斷
4.根據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關係判斷
5.根據等勢面判斷
四、電勢大小的計算
1.根據電勢差Uab=Wab/q計算
2.根據U=Ed計算
五、電場線的套用
1.判斷電勢高低
2.判斷電場強度大小
3.判斷電場強度方向
4.判斷所帶電荷的正負
六、等量點電荷的電場問題
1.電場線分布特點
2.電場的場強E與電勢φ的分布特點
七、電場力做功的計算
1.由W=Fscosθ計算——只適用於勻強電場
2.由W=qU計算——適用於任何電場
3.由電勢能的變化計算
4.由動能定理計算
1.電容器充電後斷開電源——電荷量Q不變
2.充電後仍與電源相連——電壓U不變
九、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問題
1.偏轉分析求解
2.推論1:偏移量y、偏轉角θ與帶電粒子的m、q無關
3.推論2:速度的反向延長線必過水平位移的中點
4.示波器的構造原理
十、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1.直線運動
2.拋體類運動
3.圓周運動
第九章 恆定電流
一、電流強度的計算
1.根據I=q/t
2.根據I=mqSv
3.根據I=U/R
二、電阻的計算
1.根據R=ρL/S
2.根據R=U/I
三、純阻電路和非純阻電路
四、簡化電路的方法
2.等電勢法
3.節點排列法
五、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
1.P-R函式關係法
2.P-I函式關係法
3.P-U函式關係法
六、等效電源模型
1.串聯等效電源模型及其套用
2.並聯等效電源模型及其套用
3.先串後並等效電源模型及其套用
4.先並後串等效電源模型及其套用
七、小量程電流表改裝
1.改裝成電壓表
2.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
3.改裝成歐姆表
八、電流表的內接法和外接法
1.內外接法的誤差
2.內外接法的選擇
1.分流接法
2.分壓接法
十、含容電路的分析
十一、閉合電路的動態分析
1.程式法——部分→整體→部分
2.極限法——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滑至兩端討論
3.特殊值法——代入特殊值判定
第十章 磁場
一、磁通量的“兩個有效”和“一個無關”
1.有效面積
2.有效條數
3.與線圈匝數無關
二、安培定則判斷電流磁場方向
三、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F=BILsinθ)
1.有效長度L
2.導線方向與磁場方向夾角θ
四、通電導體的安培力方向
1.左手定則
2.電流元法
3.特殊位置法
4.等效分析法——環形電流等效小磁針、螺線管等效條形磁鐵
5.推論分析法
6.轉換研究對象法
五、安培力作用下的金屬棒問題
六、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1.半無界磁場
2.矩形磁場
3.圓形磁場
七、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軌跡圓心的判定方法
1.對稱法
2.旋轉圓法
3.縮放圓法
4.臨界法
5.兩速度垂線法
6.兩點成弦的垂平分線與洛倫茲力的延長線的交點
7.三個點形成兩條弦的垂平分線交點
8.兩洛倫茲力延長線的交點
八、磁場中的動態圓問題
1.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向各個方向
2.速度方向不變,速度大小不同
九、帶電粒子在拼接場的運動
1.先電場後磁場
2.先磁場後電場
十、帶電粒子在拼接場運動的套用
2.質譜儀
3.環形加速器
4.顯像管
十一、帶電粒子在疊加場的運動
1.磁場力與重力並存
2.電場力與磁場力並存(不計重力的微觀粒子)
3.電場力、磁場力和重力並存
十二、帶電粒子在疊加場運動的套用
1.速度選擇器
2.磁流體發電
第十一章 電磁感應
一、磁通量變化量的理解
二、楞次定律中“阻礙”的理解
1.阻礙原磁通量變化
2.阻礙相對運動
3.感應電流阻礙原電流的變化
三、安培定則、左手定則、右手定則、楞次定律的綜合套用
四、公式E=BLv的運用
1.取平均速度求電動勢(導體棒在勻強磁場內轉動)
2.等效長度L的取值
3.速度v應是垂直於磁場方向的分速度
4.速度v應是導體棒相對於磁場的速度
五、電磁感應中的電路
2.動生電動勢電路
六、電磁感應中的圖像問題 (B-t、Φ-t、E-t、U-t、I-t圖像)
1.根據電磁感應過程畫出(選出)圖像
2.根據圖像分析電磁感應過程
七、電磁感應中的單棒導軌問題
1.阻尼式——a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最終靜止,電流為0
2.電動式——a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電流為0(或恆定)
3.發電式——a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電流恆定
八、電磁感應中的含容式單棒導軌問題
1.放電式——a逐漸減小的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電流為0
2.無外力充電式——a逐漸減小的減速運動,最終勻速,電流為0
3.有外力充電式——
勻加速運動,最終勻加速,電流恆定
九、電磁感應中的無外力雙棒問題
1.無外力等距式——棒1做a漸小的加速運動,棒2做a漸小的減速運動,最終v1=v2,電流為0
2.無外力不等距式——棒1做a漸小的加速運動,棒2做a漸小的減速運動,最終L1V1=L2V2,電流為0
十、電磁感應中的有外力雙棒問題
1.有外力等距式——棒1做a漸大的加速運動,棒2做a漸小的加速運動,最終a1=a2,電流恆定
2.有外力不等距式——棒1做a漸小加速運動,棒2做a漸大的加速運動,最終a1、a2恆定,a1≠a2,電流恆定
十一、等效電路在磁感應中的套用
十二、電磁感應中求熱量
1.直接法:Q=I^2Rt
2.能量轉化法:Q電=ΔE(其它能的減少量)
3.功能關係法:Q=W(克服安培力做功)
十三、自感現象(通電磁感、斷電磁感)
1.與線圈串聯的燈泡
2.與線圈並聯的燈泡
第十二章 交變電流
一、交變電流瞬時值表達式與圖像
1.根據瞬時值表達式求解圖像
2.根據圖象求瞬時值表達式
二、交變電流的四值
1.最大值
2.有效值
3.瞬時值
4.平均值
三、變壓器問題
1.只有一組副線圈
2.有兩組或以上副線圈
3.原線圈接有用電器的電路
四、遠距離輸電問題
1.輸電線上的電壓損失和功率損失
2.遠距離輸電的套用
第十三章 熱學
一、熱學中的關係辨析
2.分子平均動能、分子平均速率與物體溫度的關係
3.溫度、熱能和熱量的關係
二、熱學常見模型
1.單層分子模型
2.球體模型
3.立方體模型
三、微觀量估算
1.求分子的大小
2.求分子的間距
3.求分子的數量
四、分子力、分子勢能與分子距離的關係
1.分子力F與分子間距r的關係
2.分子勢能與分子間距的關係
五、分子內能變化分析
1.根據溫度、體積、物質的量分析
1.熱力學第一定律
七、氣體分析
1.封閉氣體壓強問題
2.理想氣體方程pV=CT
3.氣體狀態變化的圖像問題
第十四章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一、簡諧運動圖像的套用
1.位移的計算
2.路程的計算
3.速度、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判定
二、受迫振動與共振的辨析
1.受迫振動
2.共振
三、巧解彈簧振子問題
1.利用時間的對稱性
2.利用位移的對稱性
3.利用加速度的對稱性
4.利用速度的對稱性
5.利用回復力的對稱性
6.利用簡諧運動的能量守恆
四、單擺問題
1.求等效擺長
3.用等效模型求
五、振動圖像和波的圖像
1.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的比較
2.根據兩個時刻的波形圖求相關物理量
3.根據波速 和波形求某時刻的波形圖
六、機械波的多解
1.由傳播方嚮導致的多解
2.由波長大小導致的多解
3.由波形周期導致的多解
4.由質點振動方嚮導致的多解
5.由傳播時間導致的多解
6.由質點振動圖像導致的多解
第十五章 光學
一、求介質折射率的方法
1.根據入射角與出射角之比
2.根據臨界角(其實是上一種方法的特殊情況)
3.根據不同介質中的光速之比
4.根據光在不同介質中的波長之比
二、光通過不同形狀“玻璃體”的問題
1.稜鏡
2.兩邊平行的玻璃磚
3.球體
4.半球體
三、光的干涉與衍射
1.單縫衍射與雙縫干涉的比較
2.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和亮暗的判斷
四、光的全反射問題
第十六章 動量守恆
一、衝量的計算方法
1.用公式I=Ft求恆力的衝量
2.用動量定理求變力的衝量
3.用圖像面積求變力的衝量
二、動量定理的運用
1.求物體運動速度
2.求物體運動時間
3.求變力的衝量
三、人船模型
四、子彈打木塊模型
1.極值問題
2.能量損失問題
3.綜合問題
五、平射炮反衝模型
六、爆炸模型
七、碰撞的問題
1.彈性碰撞
2.完全非彈性碰撞
4.碰撞可能性的判斷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原子核
1.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2.物質波
3.機率波
二、光電效應
1.光電效應的理解
2.光電效應方程
3.光電效應中的圖像問題
三、能級與能級躍遷
1.能級與能級躍遷
2.能級躍遷的能量問題
五、半衰期
1.衰變方程及衰變次數
2.半衰期的計算
六、核反應三種射線的辨析
第十八章 實驗儀器
第十九章 力學實驗
二、彈力與彈簧伸長的關係 (胡克定律的套用)
四、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
五、動能定理
第二十章 電學實驗
一、電阻測量
二、金屬絲電阻率的測定
三、小燈泡的伏安特性
四、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
高中化學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7758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0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份是思想方法篇,總體概括了高中階段重要的解題思想方法,並通過經典例題列舉了此思想方法在各章節中的主要套用。第二部份是同步技巧篇,按照教材大綱的順序,對每個章節模組,進行了同步講解並給出對應的巧解方法。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思想方法篇
第一章 化學思想方法總結
一、守恆思想
二、數形結合思想
三、轉化思想
四、逆向思想
五、極限思想
六、關係式法
七、十字交叉法
八、差量法
九、歸一法
第二篇 同步技巧篇
第二章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套用
一、物質的量
1.物質所含微粒數的計算
3.量、物質的量、微粒數量的互算
1.同溫同壓下氣體體積比等於氣體物質的量之比
2.同溫同壓下氣體密度之比等於氣體相對分子質量之比
3.同溫同體積下氣體壓強比等於氣體物質的量之比
三、阿伏伽德羅常數的辨析
1.前提條件(溫度、壓強)
2.物質的狀態
3.物質的組成
4.微粒的變化
5.特殊物質的摩爾質量
四、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1.由相對原子質量定義計算
2.由阿伏伽德羅定律計算
4.由摩爾質量定義計算
五、物質的量濃度
1.物質的量濃度的理解
2.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換算
3.溶液的稀釋的計算
4.溶液的混合的計算
第三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一、物質的組成分類
1.物質的分類
2.溶液、膠體和濁液的比較
3.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的區分
二、離子反應
3.電解質強弱與溶液導電性的關係
1.符號與生成物狀態是否正確
2.物質拆分是否正確
3.配平是否正確
4.是否漏寫離子反應
四、離子共存
1.溶液的顏色
2.溶液的酸鹼性
5.絡合反應
6.雙水解反應
五、離子檢驗與推斷
1.離子檢驗
2.離子推斷
六、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判斷
2.根據氧化還原方程式判斷
3.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先後順序判斷
4.根據原電池原理
5.根據電解池中離子的放電順序
七、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基本技巧
5.零價法
6.待定係數法
7.均價配平法
八、氧化還原反應的三大基本規律
1.守恆律
2.轉化律
3.優先律
第四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一、鈉及其化合物
1.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鈉與水的反應
3.鈉與氧氣的反應
4.鈉與鹽溶液反應
1.氧化性
三、鎂、鋁及其化合物
1.鎂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鋁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3.鋁與氧氣的反應
4.鋁與酸的反應
5.鋁與鹼的反應
7.“鋁三角”的套用
8.鋁熱反應
四、鋁及其化合物的圖像及計算
1.鋁鹽溶液與鹼溶液的互相滴加圖像
2.偏鋁酸鹽溶液與酸溶液的互相滴加圖像
3.鋁鹽溶液和偏鋁酸鹽溶液的互相滴加圖像
五、鐵及其化合物
1.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鐵與酸的反應
5.“鐵三角”的套用
六、亞鐵離子與鐵離子的檢驗
七、銅及其化合物
1.銅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第五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一、碳及其化合物
1.碳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碳的存在、性質及同素異形體
3.CO、CO2的性質和碳排放問題
4.CO2與鹽溶液的反應產物或現象判斷
5.CO2與鹼的反應產物判斷
二、矽及其化合物
1.矽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矽與氫氟酸的反應
3.矽與NaOH溶液的反應
4.單質矽的製備
三、鹵素及其化合物
2.氯氣的實驗室製取
3.氯氣的漂白性
4.氯氣與鹼的反應
5.次氯酸的性質和套用
6.鹵素單質(Cl2、Br2、I2)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四、硫及其化合物
1.硫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五、濃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脫水性
3.強氧化性
4.與金屬的反應
1.漂白性
2.強還原性
3.氧化性
4.二氧化硫與二氧化碳的比較
七、氮及其化合物
1.氮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2.氨的鹼性
3.氨的還原性
4.氨的噴泉實驗
5.氨氣的製取
八、硝酸的性質
1.不穩定性
2.強氧化性
3.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比較
4.硝酸的性質及實驗現象
第六章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金屬性、非金屬的強弱比較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比較
2.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
三、微粒半徑大小比較
1.原子半徑的比較
2.元素粒子半徑大小的比較
3.“三看”規律比較微粒半徑的大小
四、“結構-位置-性質”的關係
1.位置與結構的關係
2.位置與性質的關係
3.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五、化學鍵與物質類別
1.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
2.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比較
4.化學鍵與物質的類別
第七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一、認識反應熱
1.反應熱與物質的能量
2.反應熱與化學鍵的鍵能
3.反應熱與物質的穩定性
4.反應熱與物質溶解的熱效應
5.反應熱與活化能的圖像分析
6.反應熱的大小比較
7.反應熱與燃燒熱、中和熱的區分
二、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的比較
三、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2.單組分反應熱的計算
3.混合組分反應熱的計算
4.利用蓋斯定律進行計算
四、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1.原電池的構成及工作原理
3.原電池的設計
4.原電池原理的套用
五、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
1.由組成原電池的兩極材料判斷
2.根據外電路電流的方向或電子的流向判斷
3.根據內電路離子的移動方向判斷
4.根據原電池兩極發生的化學反應判斷
5.根據電極質量的變化判斷
6.根據電極上產生的氣體判斷
7.根據某電極附近pH的變化判斷
六、電解池的工作原理
1.電解池電極產物的判斷
2.惰性電極電解後溶液酸鹼性變化
3.電解池的電極反應式書寫
4.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的判定技巧
七、電解時陰、陽兩極的離子放電順序
1.陽極放電順序
2.陰極放電順序
八、可充電電池問題
1.二次電池電極的判斷及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2.二次電池充電時的連線方式
九、電化學計算
1.原電池的計算
2.電解的計算
十、金屬的腐蝕及防護
1.金屬腐蝕的類別和原理
2.金屬腐蝕條件和金屬防護探究
一、化學反應速率概念
1.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
2.同一反應不同時間段反應速率的比較
3.同一反應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較
4.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計量數的關係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2.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4.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5.接觸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
1.化學平衡狀態的建立
2.化學平衡狀態的特點
3.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四、化學平衡的移動
1.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2.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3.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4.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五、化學平衡狀態的計算
2.利用平衡常數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5.單一反應平衡濃度的計算
6.多步反應平衡濃度的計算
7.差量法的套用
六、化學平衡圖像分析
1.速率-時間圖像
2.物質的量(濃度、含量)——時間圖像
3.物質的量(濃度、含量)——壓強(溫度)圖像
4.物質的量(濃度、含量)——時間——壓強(溫度)圖像
5.物質的量(濃度、含量)——溫度——壓強圖像
七、“等效平衡”問題
1.恆溫、恆容下等濃度的等效平衡
2.恆溫、恆壓下等濃度的等效平衡
八、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1.利用濃度熵與平衡常數判斷
2.焓變對反應自發性的影響
3.熵變對反應自發性的影響
4.反應自發性的綜合判斷
第九章 電解質溶液
一、弱電解質的判定及強弱比較
1.強、弱電解質的判斷方法(以HA為例)
2.弱電解質相對強弱比較
二、弱電解質電離平衡
1.濃度的影響
2.溫度的影響
4.加入能反應的物質
5.等體積、等pH同元強酸(或強鹼)、弱酸(或弱鹼)的比較
6.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同元強酸(或強鹼)、弱酸(或弱鹼)的比較
7.電離常數的套用
三、用勒夏特列原理理解水的電離平衡
2.溫度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
3.酸、鹼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
4.鹽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
四、溶液pH問題
1.pH的計算
2.弱酸、弱鹼的稀釋
五、酸鹼混合的判斷和計算
1.酸、酸或鹼、鹼的混合
2.酸、鹼的混合
3.pH值之和為14的酸、鹼的混合
六、鹽類水解問題
1.鹽類水解規律
2.溫度對鹽類水解的影響
3.濃度對鹽類水解的影響
4.雙水解
七、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
1.酸或鹼溶液(電離)
2.鹽溶液(水解)
3.兩種溶質混合且不反應
4.兩種溶質混合且完全反應
5.兩種溶質混合且不完全反應
6.兩種溶質混合時反應但量不定
7.不同溶液中的同種離子濃度比較
八、離子濃度間的定量關係規律
1.電荷守恆
2.物料守恆
3.質子守恆
1.沉澱溶解平衡
3.溶度積常數與物質的溶解度
4.沉澱溶解平衡的套用
5.沉澱溶解平衡圖像問題
第十章 有機化學基礎
一、同分異構體問題
1.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的書寫
2.等效氫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3.軸線移動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4.“定一移二”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5.基元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6.替元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7.排列組合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8.插入法確定同分異構體數目
二、有機物分子式的確定
1.有機物的元素分析
2.相對分子質量和元素含量法
3.燃燒通式法
4.商余法
5.平均分子式法
6.相對分子質量範圍法
三、有機物結構確定的常用方法
1.核磁共振氫譜法
3.質譜法
5.官能團性質定量實驗法
四、烴及烴的衍生物的結構與性質
1.脂肪烴
2.鹵代烴
3.苯及苯的同系物
4.醇與酚
5.醛、羧酸、酯
五、有機反應類型
1.取代反應
2.酯化反應
3.水解反應
4.加成反應
5.消去反應
6.聚合反應
7.氧化反應
8.還原反應
六、有機反應類型的判斷
1.根據有機物斷鍵方式判斷
2.根據試劑和條件判斷
3.根據反應物和產物結構判斷
七、有機合成
1.碳骨架的增減
2.官能團的引入與消除
八、常見的有機物
1.油脂
2.糖類
3.胺基酸和蛋白質
九、單體的判斷
1.單烯烴加聚型單體的判斷
2.二烯短加聚型單體的判斷
3.聚酯類縮聚型單體的判斷
4.聚醯胺類縮聚型單體的判斷
1.單體與加聚反應
2.單體與縮聚反應
3.有機高分子的合成
第十一章 物質結構與性質
一、能層與能級
1.能級的存在與能層
2.相同能層不同能級電子能量的比較
3.不同能層相同能級電子能量的比較
4.能層與電子數
5.能級與電子數
1.原子結構示意圖
2.電子式
3.核外電子排布式
4.軌道表示式
5.能量最低原理
6.泡利原理
7.洪特規則
三、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辨析
1.第一電離能大小的比較
2.運用電離能判斷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3.電負性的大小比較
4.運用電負性判斷金屬和非金屬
5.運用電負性判斷化學鍵類型
6.運用電負性判斷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
7.對角線規則
8.元素周期表分區
四、共價鍵
1.共價鍵的形成及鍵參數
2.單鍵、雙鍵和三健
3.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4.配位鍵
5.σ鍵和π鍵
五、分子空間構型的判斷
3.雜化軌道理論與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的關係
4.等電子原理
六、分子極性與分子的性質
1.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2.范德華力
3.氫鍵及其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5.分子極性的判斷
6.無機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比較
七、晶體常識
1.晶體與非晶體的判斷
2.晶體類型與組成微粒
3.晶體類型與相互作用
4.晶體類型與導電性
八、晶體的類型與性質
1.原子晶體
2.分子晶體
3.金屬晶體
4.離子晶體
5.常見金屬晶體的原子堆積模型
6.晶體熔、沸點高低比較規律
九、晶體中的常見計算
1.分攤法確定晶體的化學式
2.緊鄰法確定晶體的化學式
3.根據摩爾質量確定晶體的化學式
4.分攤法計算結構單元的微粒數和化學鍵數
5.晶體粒子之間距離的計算
6.空間利用率的計算
第十二章 化學實驗基礎
一、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二、化學儀器的選擇及使用
三、常見氣體的製備及收集
四、常見氣體發生裝置的類型
五、常見氣體的淨化及尾氣處理
六、裝置的氣密性檢驗
七、物質的檢驗與鑑定
八、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九、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高中生物
出版信息
作者:廣州優選文化有限公司,編
ISBN:9787545469875
出版社:廣東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0
內容簡介
第一部份是思想方法篇,總體概括了高中階段重要的解題思想方法,並通過經典例題列舉了此思想方法在各章節中的主要套用。第二部份是同步技巧篇,按照教材大綱的順序,對每個章節模組,進行了同步講解並給出對應的巧解方法。第三部份是知識速記篇,分為知識列表(不同概念之間的列表對比)和速記口訣,按章節劃分,通過概念對比和口訣,來幫助記憶。
書籍目錄
第一篇 思想方法篇
生物思想方法總結
一、逆向思想
二、特值思想
三、函式與方程思想
四、數形結合思想
五、極限思想
六、集合思想
七、守恆思想
八、排列組合法
九、比例法
第二篇 同步技巧篇
必修1
第1章 走近細胞
一、原核生物的判斷
二、顯微鏡成像特點
三、目鏡與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的關係
四、高倍鏡、低倍鏡與物像大小、亮度等的關係
五、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後視野中的細胞數量計算
六、判斷污物的位置
第2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
一、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
二、檢測細胞中的有機物
三、胺基酸結構通式與脫水縮合過程
四、多肽形成過程的計算
五、蛋白質的多樣性
六、核苷酸的種類
七、核酸和蛋白質的關係
八、糖類的種類和作用
九、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十、細胞中水分的種類和作用
十一、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第3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膜的功能
二、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驗證
三、細胞內外側的判斷方法
四、分泌蛋白的圖析
五、不同類型細胞圖像的識別
六、細胞器的種類判斷
七、細胞核功能的實驗方法
八、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第4章 細胞的物質輸入輸出
二、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三、驗證細胞膜選擇透過性的方法
四、生物膜的結構模式
五、物質運輸的方式
六、物質運輸的曲線圖
第5章 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一、酶的作用和化學本質
二、酶的實驗設計和分析
三、酶促反應的曲線圖
四、ATP和ADP的相互轉化
五、ATP產生量與O2、呼吸強度的關係
六、細胞呼吸的類型
七、細胞呼吸的探究
八、細胞呼吸的示意圖
九、細胞呼吸的計算
十、細胞呼吸的影響因素
十一、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十二、影響C3和C5含量的因素
十三、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十四、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圖解
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
一、細胞的周期
二、有絲分裂的結構和物質變化
三、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判斷方法
四、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量和DNA含量的變化
七、細胞的分化過程
必修2
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
一、親子代間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推導
二、顯隱性的判斷
三、基因型和表現型的判斷
四、雜合子和純合子的判定
五、自交和自由交配
六、運用分離定律巧解自由定律問題
八、致死問題
九、遺傳規律的驗證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係
一、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比較
二、細胞分裂的方式和時期
三、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變化
四、遺傳系譜圖
六、基因在染色體位置上的判斷方法
第3章 基因的本質
一、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的放射性分布
三、DNA片段模式圖
五、DNA的複製過程和特點
六、DNA複製過程中的計算
第4章 基因的表達
一、轉錄和翻譯過程的示意圖
二、遺傳信息和密碼子
三、核酸種類的判斷
第5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一、基因突變對性狀的影響
二、基因突變的類型
三、癌變發生的原因
四、基因重組的類型
五、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判斷
七、染色體組數的判斷
八、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判定
九、遺傳病的機率計算
十、遺傳病的種類
一、育種方式的比較
二、育種方法的選擇
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
二、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比較
三、基因的頻率及其計算
四、新物種形成的過程
必修3
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一、體液種類的判斷
二、內環境成分的判斷
三、生物體維持pH穩定機制的實驗
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反射弧各部分的判斷
二、膜電位變化曲線
三、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
四、興奮傳導和傳遞中的指針偏轉
五、血糖調節曲線
六、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七、激素調節的特點
八、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判斷
九、體溫調節
十、水鹽平衡調節
十一、下丘腦的功能
十二、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種類的辨別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
一、植物向性運動的探究
二、生長素的作用曲線
三、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四、其它植物激素的作用
五、多種植物激素之間的關係
六、植物激素在農業生產中的套用
第4章 種群和群落
一、種群的數量特徵及其之間的關係
二、種群密度調查
三、影響種群密度變化的因素
四、種群數量增長曲線
五、種群增長規律在生產中的套用
六、種間關係曲線
七、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判斷
八、群落的結構
九、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斷
十、群落演替過程及其趨勢
第5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二、食物鏈
三、食物網
四、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
五、能量流動的計算
六、碳循環過程
七、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
八、信息傳遞的特點和套用
九、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第6章 生態環境保護
生物的多樣性
選修1
專題1 傳統發酵技術的套用
一、發酵技術原理和操作流程
二、果酒果醋的製作裝置
專題2 微生物的培養與套用
一、培養基的配製和套用
二、微生物的培養和計數
三、微生物的分離和鑑定
專題3 酶的研究與套用
一、加酶洗衣粉的探究
二、酶及細胞固定化技術
專題4 生物技術的其它套用
一、DNA粗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操作
二、PCR技術和蛋白質的提取分離
三、植物有效成份提取的方法
四、植物有效成份提取的裝置
選修3
專題1 基因工程
一、DNA分子切割
二、基因工程中各步驟操作方法運用
三、基因工程中的流程圖
專題2 細胞工程
一、植物組織培養
專題3 胚胎工程
胚胎工程操作原理和流程
專題4 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生物技術的倫理
專題5 生態工程
一、生態工程的原理
二、生態工程的套用及前景
第三篇 知識速記篇
知識列表
必修1 分子與細胞
必修2 遺傳與進化
必修3 穩態與環境
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
選修3 現代生物科技
速記口訣
必修1 分子與細胞
必修2 遺傳與進化
必修3 穩態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