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著重研究了MOOC(
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背景下混合式學習的實現路徑和效果評價,探索網際網路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方向;研究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分析界定混合式學習的定義與內涵;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大學生對混合式學習的態度與認知、希望與評價;從學習者角度研究和分析影響混合式學習接受度的關鍵因素,探討混合式學習平台設計思路與實現路徑,並開展混合式學習的相關實驗;構建科學、完整的混合式學習評價指標和體系,探究混合式學習的評價方法並開展具體的評價工作。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網際網路時代,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由標準化、專業型向多元化、複合型轉變,而知識的生成、獲取、發展和傳播方式也在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影響下發生重大轉變,這雙重疊加的變化給高等教育發展帶來了困境,也帶來了機遇。研究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問題,正是在“網際網路+教育”背景下,為破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遇到的“瓶頸”與難題而開展的工作。《混合式學習研究》就對混合式學習相關概念進行了深入研究。
作品思想
一、該書通過定性與定量研究,得知混合式學習在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方面成效顯著,是高等教育“立德、樹人、開智、增能”的新途徑。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知識的生成方式、發展過程、獲取手段與傳播途徑,人類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也必將隨之發生改變。人們不能把混合式學習理解為一項科技發明或是一項技術創新,它是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人類學習史的一個嶄新階段。混合式學習把信息技術、網際網路資源和教育緊密結合,在教育模式上是重要創新和進步;混合式學習打破了不同國家、不同學校的知識壁壘,使優質資源不再是精英院校的專利,在教育公平上會發揮更大作用;混合式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重興趣的激發,將學生放到教學活動的中心,通過對學習過程的大數據挖掘和分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了教育質量。總而言之,混合式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更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理念,它給現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帶來的影響重大而深遠。
二、該書採用結構方程模型,測定了混合式學習的影響因素,驗證了學習背景的調節作用。在混合式學習中,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學習氣氛和互動行為等因素與混合式學習學生接受度呈正相關,學生接受度顯著正向影響學習效果,為教師提供了一個重新思考教學方式、最佳化教學實踐的機會;學習背景顯著調節感知易用性和學習氣氛與混合式學習接受度之間的關係,而在感知有用性和互動行為方面,學習背景並沒有起到顯著調節作用。對於學習背景缺乏的學生,感知易用性對混合式學習接受度的影響程度較大;對於學習背景豐富的學生,學習氣氛對混合式學習接受度的影響程度較大。
三、該書指出,推廣混合式學習的難點在於建立混合式學習評價指標和體系,這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效率的重要工作,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運用德爾菲法和AHP層次分析法為混合式學習構建了一套實用、規範、可行的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包括4項一級指標,14項二級指標,並依據混合式學習效果評價方法與實踐經驗,確定了評價指數標準;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從成績提升角度對混合式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證明混合式學習與傳統面對面學習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混合式學習的平均成績高於傳統面對面學習成績;通過X2檢驗,從學習過程的角度,驗證採用混合式學習方式的學生,不僅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習管理、學習信心等方面也得到質的提升。學習效果評價是混合式學習推廣和套用的重要依據,是推動混合式學習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杜世純,山東煙臺人,博士,山東工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講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數位化學習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