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是2024年05月0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
- 頒布時間:2023年12月22日
- 實施時間:2024年5月1日
- 標準號:SC/T 9446-2023
《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是2024年05月0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行業標準。
《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是2024年05月01日實施的一項中國行業標準。編制進程2023年12月22日,《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發布。2024年05月01日,《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技術規範》實...
地方標準《海水魚類增殖放流技術規範》(DB44/T 2280-2021)規定了海水魚類增殖放流的海域條件、本底調查,放流物種質量、檢驗與檢疫、苗種計數、人工標誌、苗種運輸、苗種投放,資源保護與監測,效果調查與評價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廣東省沿海海域的海水魚類增殖放流。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為逐步解決增殖放流工作中...
(二)放流技術不規範。增殖效果不明顯 增殖漁業發展過程中,對水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缺乏全面、深人的基礎研究,導致區域漁業資源量底子不清,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對區域生態系統功能影響的有效評價。在人工魚礁建設方面,缺乏對海水域的生物種群結構和生態容量、現有資源儲量、投放漁礁數量、海水域生態系統等...
(5)開展海水魚類標誌放流技術相關研究,支撐資源增殖效果評估 開發了一種適合牙鮃和半滑舌鰨鮃鰈類小規格苗種標誌放流的小型T型標誌牌,首次研究了CWT標籤對牙鮃小規格苗種的標記效果,建立了規範了標記操作技術,為鮃鰈類增殖放流效果評估提供了新技術支持。獲獎情況 (1)漠斑牙鮃引進繁育及養殖模式研究,青島市...
(8)規範和加強海洋工程管理,完善船舶污染物排放監控系統和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建立船舶防污底系統污染和含有外來水生物種壓艙水排放的有效監控制度,加強海洋廢棄物傾倒管理工作,減少海源污染。(9)開展生態養殖示範區和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區建設;推行清潔生產,加強沿海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2.中期目標(...
制定休閒垂釣管理辦法,提高規範化經營管理水平。7.提升科技支撐引領能力。充分利用相關科研院校資源,通過項目、資金引導,建設我市海洋漁業科技支撐創新平台,鼓勵科研集成創新,解決制約我市海洋漁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性、瓶頸性技術難題。建立健全市、縣、鄉水產技術推廣、疫病防控體系,有效構建科技與產業聯盟,加快科研技術...
深化海洋碳匯基礎研究。加快海洋碳匯機理研究,明確浙江主要海洋碳匯生態系統面積、分布及其固碳機理。深化碳儲量、碳增量、碳匯形成機制研究,探索人類活動的碳匯形成機理和效率研究;探索建立海洋碳匯項目方法學,為開展海洋碳匯自願交易提供技術規範;建立健全海洋碳匯標準制度體系,為系統、全面、規範推進海洋碳匯項目提供依據...
山東省海洋牧場發展雖然走在全國前列,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總體上處於初級階段,仍面臨建設質量有待提高、生態效益發揮不足、深遠海空間擴展不夠、智慧化水平不高、產業融合程度較低、技術標準及管理不規範等問題。一是部分海洋牧場規劃布局、礁區選址、建設規模等不合理,且過於強調經濟效益,在保護和...
在教學方面,在國內首次開設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的“海洋牧場原理”和“海洋牧場工程技術”兩門課;先後主持了多項國家、省、市以及企業的人工魚礁研究課題,包括國家863計畫子課題“人工魚礁生態增殖及海域生態調控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工魚礁的生態環境效應研究”、農業部“人工魚礁建設技術規範”、遼寧省...
大力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轉變;推進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積極開發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強海洋碳匯功能;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放,加強重點河口海灣污染整治和生態修復,規範入海排污口設定;有效保護自然岸線和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提高海洋生態...
大力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轉變;推進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積極開發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強海洋碳匯功能;嚴格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放,加強重點河口海灣污染整治和生態修復,規範入海排污口設定;有效保護自然岸線和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提高海洋生態...
一是創建了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功能區劃評價技術和自然保護區社會、經濟及生態效益評價模型,提出了自然保護區評價技術規範和自然保護區調整評價技術規範;二是系統研究了海灣生態系統對人類活動影響的回響,建立海灣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模型,定量評估了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海灣生態系統演替的時空規律、生態效應及生態回響;三是開展...
6. 農業部漁業局項目:廣東省2009年度中央海洋經濟物種增殖放流效果監測評估和標誌放流研究,2010.1~2012.12,主持。7. 農業部財政項目:黑鯛增殖放流技術規範,2011.1~2011.12,主持。8. 農業部財政項目:真鯛增殖放流技術規範,2011.1~2011.12,主持。9. 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與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項目:...
(四)漁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漁業基礎研究薄弱,追蹤水產前沿技術和團隊建設方面略顯不足;水生動物防疫、水產品質量、水產技術推廣、漁政執法、漁船管理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還需完善;漁業科研、水產保種育種、標準化及品牌建設等經費投入不足。漁業從業人員總體文化水平不高,組織化程度低,規範有效管理難度加大。三、...
(四)規範漁業資源增殖管理。制定增殖技術標準、規程和統計指標體系,建立增殖計畫申報審批、增殖苗種檢驗檢疫和放流過程監理制度,強化日常監管和增殖效果評價工作。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要進行生態安全風險評估;人工魚礁建設實行許可管理,大型人工魚礁建設項目要進行可行性論證。三、負責任捕撈管理 (一)實行捕撈...
增殖放流各類海洋生物超過170億單位,制定省地方標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術規範》。順昌縣麻溪半刺厚唇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獲批。編制實施市縣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累計清退超規劃養殖面積2.29萬公頃,清理各類廢舊漁排23.1萬口、白色泡沫球495萬個。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養殖尾水處理模式。組織實施環...
加強增殖放流和人工魚礁建設效果評價,構建科學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效果評價體系。強化漁業生態安全管理,規範社會性放流行為,防止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保護重要水產種質資源和珍稀瀕危海洋生物。加快漁業水域保護立法,建立漁業基本水域保護制度,劃定岸線開發保護紅線,將重要的...
加大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力度,規範經營利用行為,切實加強對中華鱘、江豚、中華白海豚、斑海豹、海龜等重點物種的保護。積極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快建設人工魚礁和海洋牧場,加強監測和效果評估。(二十二)全面推進以漁淨水。大力推廣以魚控草、以魚控藻等淨水模式,在湖泊水庫、城市景觀水系等公共水域,因地制宜開展...
加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全省八大水系統一的禁漁期制度,科學引導和規範管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到2025年,土著魚類逐步恢復,不斷提升水生生物多樣性。(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省水利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參與)3.海洋與海岸帶 完善海洋災害觀測預警與評估體系。整合最佳化提升...
日本每年都有全國和地區性的增殖漁業會議,對漁業資源情況、增殖放流實施情況、放流效果評估情況和相關研究等進行交流。日本每年放流增殖的,主要是洄游小、固著性大的魚礁性品種,近年來,放流種苗均在50億尾以上,其中有鮭、真鯛、黑鯛、鰈類、牙鮃等魚類,日本對蝦、獨角新對蝦、三疣梭子蟹等甲殼類,鮑魚、魁蚶...
完善綠色製造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綠色技術創新龍頭企業和綠色工廠,加快園區生態化、綠色節能化改造,建設一批綠色產業示範基地、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園區。強化企業清潔生產,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生態產品調查監測機制,健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制度規範,推進自然資源...
考慮海水溫度、鹽度等變化,研究修訂LNG氣化設施的相關技術標準,考慮海床穩定性,研究修訂LNG海底管線抗海底沖刷、抗震等級等相關規範。(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氣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六)提升交通領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持續提升綜合交通體系韌性。打造臨港多式聯運中心,提升外高橋、蘆...
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築。制定實施綠色建築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完善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制度,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設計標準。加強綠色建築技術標準規範研究,開展綠色建築技術的集成示範。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通過建築布局、立體綠化、建築材料使用等被動式節能措施,降低建築能源需求。加快提高建築用能效率。...
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藉助多雙邊和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國內農業資源環境與生態等方面的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國外先進環境治理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力度。(四)深化改革創新。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
蟹、蝦混養模式:中國學者穆占昆等(2001),周志新(2006),劉志明(2007),蔣萬釗等(2006),劉寶金等(2001)對三疣梭子蟹與對蝦混養進行了初探。這些生產性試驗條件缺乏一致性、嚴密性和規範性,所得的養殖參數的可比性差,養殖效果不穩定。蟹、貝、蝦混養模式:蟹、貝、蝦混養的原理:三疣梭子蟹能翻扒池塘...
藉助多雙邊和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國內農業資源環境與生態等方面的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國外先進環境治理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力度。 (四)深化改革創新。 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
藉助多雙邊和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國內農業資源環境與生態等方面的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國外先進環境治理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力度。 (四)深化改革創新。 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民家庭經營主體地位,引導土地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
做精做專資源綜合利用業,加強秸稈、尾礦、煤矸石、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等綜合利用,規範廢舊物資回收利用,構建協同高效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生態環保產業與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型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高產業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三)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1.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