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十四五” 規劃

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根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精神,為全面深化“信用浙江”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省社會信用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限為2021—2025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十四五” 規劃
  • 規劃期限:2021—2025年
  • 實施地區:浙江省
  • 發布機構:浙江省政府辦公廳
  • 成文日期:2021年5月14日
  • 發文字號:浙政辦發〔2021〕29號
  • 依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總體要求,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加強組織保障,加強制度保障,加強人才保障,加強資金保障,

總體要求

“十三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回顧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信用“531X”工程,聚焦企業、自然人、社會組織、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5類主體,推動信用建設體系化、規範化、數位化,基本建成公共信用指標體系、信用綜合監管責任體系、公共信用評價及信用聯合獎懲體系3大體系,建立全省一體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推動信用體系在若干重點領域創新套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類信用服務機構約460家,從業人員近6萬人,信用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全面實現“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同時,“十三五”期間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也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各地信用建設不平衡、不規範的現象依然存在;二是重點領域失信問題比較突出,誠信環境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信用制度建設和重大理論問題研究有待突破;四是信用服務市場有待進一步健全。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視窗”主題主線,貫徹落實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決策部署,堅持依法依規、問題導向、綜合集成、社會共建原則,以疊代提升信用“531X”工程為主線,以全方位誠信、全數據入信、全社會用信為目標,健全信用運行機制,深化行政管理、社會治理、市場領域信用套用,構建全社會良好的信用環境,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信用支撐。

發展目標

以數位化改革為統領,全面建成信用“531X”工程2.0版,建成科學化指標體系、精準化信用監管體系、多層級評價和法治化聯合獎懲體系,疊代提升全省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快形成行政信用分級監管機制、信用保障市場暢通機制和信用賦能社會有效治理機制,著力打造以“兩省兩高地”為標誌的信用浙江升級版,實現主體全覆蓋、數據歸集優、社會套用好,全社會信用環境明顯改善,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爭創信用數位化建設先行省。建成信用數據標準體系、多層級信用產品體系和國內一流的以公共信用總樞紐為核心的技術支撐體系,打造信用大腦,融入全省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全力支撐全域數位化改革。實現公共信用信息應歸盡歸,提高信用數據歸集合規率。
———爭創信用新型監管先進省。社會信用和政府履職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建成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和省市縣一體化社會智慧型治理機制。實現信用監管機制覆蓋重點領域、行業部門數量全面提升,政府行政監管和社會治理精準化、科學化水平全面提升。
———打造全社會信用套用新高地。全面推進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社會治理和市場領域套用。大數據信用服務機構加快發展,信用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信用賦能經濟高質量、高效率運行,為金融風險預警和企業融資服務提供信用支撐。
———打造誠信環境新高地。形成政府、社會、學校三位一體的誠信文化宣傳教育大格局,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誠信環境。

主要任務

以建成信用“531X”工程2.0版為重點,打造信用數位化建設先行省。
1.構建數位化信用運行機制。全面建成信用“531X”工程2.0版,加快推進公共信用和行業信用指標範圍拓展、規範和質量提升,形成科學化公共信用指標體系。以事前管標準、事中管達標、事後管信用為重點,加快完善信用綜合監管責任體系。以立體化場景套用為導向,構建多層級信用評價體系。以法治化和規範化為目標,健全信用聯合獎懲體系。聯通行業、地方業務套用平台,建設全省公共信用總樞紐,全力打造全省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以數據融合為抓手,全面推進行政管理、社會治理和市場領域信用套用,構建數位化供給和套用完整信用鏈,全方位支撐數位化改革。
2.健全科學化公共信用指標體系。建立信用信息自願註冊機制,拓展信用信息歸集範圍。疊代更新公共信用信息目錄清單,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質量監控機制和數據溯源整改機制。推動機構編制、民政、農業農村、市場監管等登記管理部門加強賦碼管理,嚴格控制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重錯碼率,全面提升數據歸集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切實提高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歸集合規率。
3.構建數據雙向開放共享體系。制定數據開放目錄,明確信用數據開放屬性,建立數據授權查詢使用機制。重點優先開放與民生保障、數字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信用數據。推動政府部門與信用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加強信息共享,探索建成集公共信用、融資信貸、市場交易等信用信息於一體的社會化綜合數據池,營造良好的信用數據共享共用環境。
4.構建多層級信用產品體系。加快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在信用產品研發和套用環節的使用。疊代完善公共信用評價體系、信用檔案,開發專業化信用數據包等公共信用產品,全面提升信用檔案年查詢使用量。推動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和行業信用評價產品升級,加快行業信用評價標準化建設,推進信用產品在社會治理等場景的多層級套用評價。鼓勵信用評級、徵信等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引導信用服務機構加強公共信用與市場信用產品整合,開發市場化徵信、信用評級和預警的信用產品,滿足社會和市場多樣化需求。
5.打造全省公共信用總樞紐。以智慧型化為方向,構建以公共信用套用為主、地方特色套用為補充的全省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設具有感知、分析、決策能力的信用大腦,提升信用數據挖掘和多維關聯分析能力。在政務服務、行政管理、市場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統一提供信用查詢、分類監管、智慧型分析等通用性和個性化相結合的信用服務,推動實現行政管理精準高效、市場資源配置合理有效。
6.完善互聯互通信用網路體系。著力提升行業信用建設信息化水平,重點加強公安、衛生健康、市場監管、消防救援、法院等領域信用信息系統(信用功能模組)建設,實現行業信用信息自動歸集、信用監管自動評價、監管措施自動匹配。堅持信用套用的需求導向,最佳化完善地方場景套用系統。推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長三角”平台,以及行業、地方場景套用系統深度融合和協同互動。
(二)以建成信用分級監管機制為重點,著力推進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建設。
7.健全信用承諾機制,提供便利政務服務。選取與企業和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次較高或者獲取難度較大的18個證明事項,以及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許可條件行為、有效防範風險的108個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改革。推動事前信用承諾融入投資項目承諾制,建立以信用為基礎、承諾為核心、全程監管服務為保障的新型企業投資項目管理模式。制定告知承諾數據標準,依託省“網際網路+監管”平台,建立全省統一的告知承諾核查機制,推動信用承諾信息公示,將告知承諾和承諾失信信息納入信用記錄。逐步拓展信用承諾機制在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套用,切實提升公共服務效率。
8.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實施科學高效監管。深化公共信用產品在行業信用監管、社會化協同監管中的融合套用。全面建立重點行業信用監管機制,健全行業信用評價結果與監管資源掛鈎機制,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信用關聯度,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加強企業信用風險預警,完善“網際網路+信用+監管”機制,提升對風險主體和事項的識別能力,實現對企業信用風險水平的自動分類處置。支持行業協會、商會在行業自律等方面開展信用協同監管,鼓勵市場主體將信用狀況作為選擇交易對象的重要依據,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信用協同監管體系。
9.規範信用獎懲機制,維護市場主體權益。依法規範紅名單和嚴重失信名單認定標準和程式,強化全省統一的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措施清單管理,依法依規清理聯合懲戒措施,構建聯合懲戒規範化長效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嚴重失信信息公示和聯合懲戒,發揮信用在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管理秩序等方面的保障作用。按照失信行為發生領域、情節輕重、影響程度等,嚴格依法分別實施不同類型、不同力度懲戒措施,防止信用懲戒過當,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三)以建立信用保障市場暢通機制為重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10.加強生產環節信用建設。強化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工程建設等重點企業安全生產信用建設,建立覆蓋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信用監管平台,實施分級分類、重點監管,加大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懲戒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健全產品質量信用體系,以食品藥品為重點,全面提升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全鏈條信用保障質量安全水平。以關係人身安全的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全流程信用監管為關鍵,探索開展產品質量追溯,完善公告和召回不合格商品機制,健全質量不良信息的跨部門跨地區收集、共享和發布機制,加大對質量違法案件和產品質量失信企業的曝光力度。
11.加快流通環節信用建設。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設,構建並完善信用管理制度體系,出台交通運輸信用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建設全省一體化的信用管理系統。開展超限運輸、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等重點領域失信問題治理。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有效發揮信用在最佳化物流分撥中心和末端配送網點布局、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幹網、推進冷鏈物流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加強對寄遞物流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信用管理,提高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周轉效率。強化片區信用聯動,提升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信用綜合服務監管能力。
12.拓展消費環節信用建設。圍繞養老、文化、教育培訓、旅遊、健康、家政、托幼等消費熱點,聚焦5G、智慧型設備、線上內容等新消費,聚力社區電子商務、直播電子商務、網約車、外賣平台等新模式新業態,研究建立市場化信用信息歸集、信用評價、信用套用機制。依託全國網路交易監測平台和全國網際網路廣告監測中心,加強對網路失信行為的風險監測,發揮省電子商務失信懲戒聯盟作用,加強對網路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建立完善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機制,依法支持行業組織開展信用評價,向社會提供電子商務信用評價服務。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網路傳銷,懲戒通過惡意刷單、惡意評價等方式偽造交易記錄的違法失信行為。建立健全消費者信息保護制度,暢通消費者訴求渠道,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3.創新金融財稅領域信用建設。完善支持信用貸款投放的政策措施,鼓勵創新信用貸款產品,引導金融機構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高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發放能力。推動全國信易貸平台、省市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互聯互通,為金融風險預警和企業融資服務提供信用支撐,不斷擴大信易貸規模,持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加強網際網路金融管理,適時發布網際網路金融黑名單。加大對網路金融欺詐、惡意逃廢債務、內幕交易、披露虛假信息、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健全納稅信用管理制度,完善納稅信用評價體系,建立納稅信用預警機制,深化納稅信用結果運用,構建閉環信用管理機制。深入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釋放納稅信用紅利。落實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激勵措施,促進涉稅專業服務行業健康發展,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
(四)以建立信用賦能社會有效治理機制為重點,加快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14.提升基層治理領域信用智慧型預警水平。創新“信用+”治理體制,積極探索將信用機制和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台”“全科格線”等對接融合,完善重大社會風險預警體系。探索開展商圈、街道等“信用+治理”試點。構建格線化信用管理模式,提高格線化監管和服務水平,推動矛盾糾紛、問題隱患、突出訴求等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置,進一步在源頭上化解和消除社會風險。
15.加強網路空間領域信用綜合治理。加大網路治理力度,建立網路監測評價體系,完善網路運營者信用記錄,落實用戶實名登記核驗和主體身份信息公示制度。探索實施網路運營者事前信用承諾制度,健全網路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建立跨部門網路信用監管和協同處置機制,實現新聞網站信用監管全覆蓋。根據信用狀況對網路運營者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全面提高網路綜合治理水平。
16.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信用建設。加強環境、節能等領域信用數據採集和整理,完善以排污單位、環評中介機構等為重點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以能耗企業為重點的企業節能信用評價體系,構建以環境和節能信用評級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模式。完善生態環境信用制度體系,推進生態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在信貸、保險等金融領域的運用。完善綠色金融保障機制,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消費。依法開展節能失信等級認定,加大節能領域失信信息社會披露力度。推進節能領域信用信息共享和套用,實施跨部門聯合激勵和懲戒。
17.加強社會民生保障領域信用建設。建設“智慧醫保”平台,加快形成全省統一的醫療保障信用監管平台和信用評價信息系統。加強醫療衛生機構信用管理和行業誠信作風建設,推動建設誠信醫院、誠信藥店等,加大對醫療衛生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和各類參保人員的違規、欺詐、騙保等行為的懲戒力度。不斷強化對企業欠薪、擾亂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等違法行為的信用監管,大力推進信用業務協同和部門聯合懲戒,健全人力社保全領域的信用監管體系。完善企業、個人捐贈和志願者信用激勵機制,打擊各類詐捐、騙捐等失信行為,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18.加強教育、科研、智慧財產權領域信用建設。開展教師誠信師德教育活動,推進校外培訓機構非接觸式智慧型監管體系建設,加強校外培訓機構信用監管。依託科技大腦平台,完善全主體、全流程、全覆蓋的科研誠信體系,全面推行科研誠信承諾制,加強科研誠信審核,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嚴肅查處各類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加快智慧財產權強省建設,加快布局一批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快保護平台,推進智慧財產權信用體系建設,完善智慧財產權領域失信主體聯合懲戒制度。
19.提升社會治理自律自治水平。通過信用激勵正向引導,創新組織民眾工作機制,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平台企業等作用,引導各類組織和個人主動參與疫情防控、群測群防以及醫療、養老、生態環境保護等事務,構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自治體系。加強行業協會、商會誠信建設,深化村規民約、社區公約建設,完善誠信管理和誠信自律機制,推進個人誠實守信。依靠民眾自律自治,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整體效能。
(五)以實施信用建設十大工程為重點,打造“信用浙江”升級版。
20.實施信用數位化提升工程。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建設信用中心公共技術組件,打造一體化智慧型化公共數據平台基礎性、泛在性重大信用模組。建立涵蓋全領域信用數據共享模型,不斷疊代完善公共信用庫,開發評價、分析、預警、指數等通用化和個性化相結合的信用產品,貫通“網際網路+監管”、政府採購雲平台等重要套用系統,完善“浙里辦”“浙政釘”“信用浙江”網站等信用服務視窗,支撐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等套用系統,為政府核心業務和全社會提供全方位智慧型化信用服務。
21.實施誠信政府表率工程。加強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設,強化依法行政,按照權責清單制度要求,推進依法決策、依法執行、依法監督。堅持政務公開,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入口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載體,依法公開政務信息。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突出債務融資、政府採購、招商引資等市場交易領域,嚴格履行誠實守信要求和各項約定義務。推動政府勤政高效,最佳化行政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高政府履職成效,完善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營造新型親清政商關係。加強政府信用信息歸集,建立政府機構和公務員信用檔案。鼓勵第三方機構參與,適時發布可比較、可排名的市縣政務誠信指數,倒逼各級政府提升誠信水平。加強政務誠信監測,開展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整治,建立政府嚴重失信事件責任追究制度。
22.實施重點機構人群誠信提升工程。以金融服務、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證券評級等中介機構為重點,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建立評級評價制度,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定期向社會公布一批失信典型案例。推進重點人群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建立企業法定代表人、律師、教師、會計審計稅務人員、金融從業人員、涉稅專業服務人員等重點職業人群的個人誠信檔案,完善個人信用記錄形成機制。
23.實施社會誠信環境提升工程。圍繞醫療衛生、公共運輸、文化和旅遊等公共服務領域,為守信主體提供免押金、先享後付等優惠便利,營造守信激勵、失信受限的社會氛圍。開展電信網路詐欺、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領域失信問題、交通運輸領域失信問題、騙取社會保險、法院判決不執行等民眾反映強烈問題專項治理,加大金融領域失信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失信問題、長租房市場失信問題、預付卡消費失信問題等社會普遍關注問題整治力度,依法將失信記錄納入信用檔案,定期向社會公布一批失信典型案例,提高社會震懾力。
24.實施鄉村誠信建設提升工程。堅持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三位一體,建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探索建立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信用可追溯機制,開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推廣道德銀行、農戶小額普惠貸款等經驗做法,最佳化農村金融生態。建設省級信用鄉鎮(街道)180個、省級信用村(社區)650個,探索建立文明誠信檔案,弘揚鄉村文明新風。
25.實施信用服務市場培育工程。開拓“信用+融資服務”“信用+園區”“信用+市場”等市場化套用場景,鼓勵使用信用評級等信用產品,為信用服務產業發展培育市場容量,持續擴大全省信用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謀劃設立信用服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引導網際網路、大數據企業進入信用服務市場,加速引育一批龍頭信用服務機構,鼓勵信用服務機構規範化國際化發展。強化信用服務行業監管,實行信用服務機構備案管理。加強信用服務機構自身信用建設,建立信用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全面開展信用服務機構公示和信用承諾,形成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信用服務機構監管體系。探索建立信用服務產業統計體系,規範市場發展秩序。
26.實施信用長三角一體化工程。圍繞信息共享、監管共為、市場共育、規制共建、品牌共鑄的目標,聯合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深入推進長三角社會信用合作示範區建設,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信用一體化建設。推動完善“信用長三角”平台,強化長三角區域紅黑名單等信用信息共享。以生態環境、旅遊、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等領域為重點,構建跨區域跨部門信用協同監管和聯防聯控網路。充分發揮長三角徵信機構聯盟作用,建成長三角徵信鏈,服務長三角區域中小企業融資,釋放地區經濟活力。
27.實施信用試點建設工程。爭創國家信用新型監管先進省。加強與國家城市信用監測平台互動,監測全省城市信用狀況,積極爭創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大力開展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試點、青年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守信激勵創新試點等國家級試點。推進開展信用縣、信用園區等省級信用試點,鼓勵地方結合自身發展特色,創新信用套用場景,運用信用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28.實施信用素養提升工程。強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內容的誠信教育,推動誠信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生活行動和文明好習慣養成工程,引導全社會講誠信、守信譽、重踐諾。弘揚誠信文化,發揮誠信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組織“誠信建設萬里行”“誠信點亮中國”“最美誠信浙江人”等主題宣傳活動,創作一批誠信主題文藝作品,大力普及誠信理念、規則意識、契約精神,切實讓誠實守信成為人們的內在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
29.實施權益保障提升工程。完善有利於市場主體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暢通信用修復、異議處理等權益保護救濟渠道,規範公共信用信息查詢、異議處理和修復等工作。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徵信機構等企業數據安全合規管理,防範信用信息被泄露、篡改、毀損、竊取等風險。提升基礎設施安全、數據安全、套用安全等技術防護能力,充分保障各類信用主體合法權益。

保障措施

加強組織保障

完善信用浙江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大對各地、各部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加強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健全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聯動機制,加快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地、各部門要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構,促進規劃有效實施。

加強制度保障

健全社會信用制度體系,加強信用信息管理、信用修復、聯合獎懲、協同套用等重點環節制度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設區市出台社會信用地方性法規,加快我省現行法規規章和政策性檔案的清理和修訂工作,及時修改不符合國家信用建設規範化要求的相關內容,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加強人才保障

加強專業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健全信用管理職業培訓與專業考評制度,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推動高校信用管理相關專業和學科建設,加強基礎人才培養儲備。依託高校、研究機構、信用服務機構等,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大問題及前瞻性理論研究,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加強資金保障

各級政府根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將應由政府負擔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各級財政加大對信用數位化建設、信用標準體系構建、信用宣傳培訓、信用服務機構培育、重點領域創新工程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信用服務業發展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