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地熱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水路,公路,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文物遺蹟,藏書刻書,文化遺產,革命鬥爭,文藝創作,旅遊觀光,旅遊景點,節慶活動,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位於今沙家浜鎮境內的法華庵築朗城,成為鄉民聚居地。後鄉民東移,逐漸聚居於尤涇河及語溪狹窄處,搭橋建屋,漸成集市,舊名尤涇,又稱語溪。
唐代,今沙家浜鎮境域常熟縣屬雙鳳鄉。
南宋寶祐二年(1254年),現沙家浜鎮西片已有橫涇、洋澳、畢澤、金澤、三家村、草盪等村,隸屬常熟縣雙鳳鄉第四十三都莫邪里;東片唐市隸屬常熟縣雙鳳鄉第四十三都進賢里。
元代,都以下改里為圖,莫邪里、進賢里分別改為莫邪圖、進賢圖。
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屬雙鳳鄉四十三都進賢里、朗城裡、莫邪里等。聚居尤涇河畔的鄉民以唐姓居多,對尤涇進一步開發,逐漸繁榮,故改名唐市,隸屬雙鳳鄉第四十三都進賢里南一場。
清雍正四年(1726年)常熟、昭文兩縣分置,境域仍屬常熟縣雙鳳鄉。清宣統二年(1910年),推行地方自治,常、昭兩縣共劃為4個市、31個鄉,現沙家浜鎮境內東片設東唐市,地域範圍包括石牌、李市;西片設橫涇鄉,地域範圍包括橫涇、儒浜。
民國元年(1912年),常熟、昭文兩縣光復,合併為常熟縣,仍為市、鄉建置,境內區劃未變,各市、鄉設董事會,行使行政職能。
民國十八年(1929年)8月,縣以下實行區鄉制,以區轄鄉,東唐市、橫涇鄉合併為第三區(橫塘區),區公所設在唐市鎮河西街從善堂內。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每10戶為1甲,10甲為1保,全縣15個區縮編為8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為第八區(唐市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日偽政權將常熟縣行政區劃恢復為民國十八年區劃;9月,國民黨建立常熟縣流亡政府,在沙洲一帶活動,仍沿用原區劃,今沙家浜鎮境域屬常熟縣流亡政府所轄地下第八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3月,日偽當局廢除區制,由縣直轄鄉,全縣35個鄉合併為31個鄉,今沙家浜鎮境內有唐市鄉、橫涇鄉。5月,葉飛率領的
新四軍六團以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名義東進抗日到達唐市、橫涇,日偽政權名存實亡,今沙家浜鎮境域為
中國共產黨實際控制。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在常熟、吳縣、崑山三縣交界處劃出橫涇區及辛莫區的一部分,跨縣建立陽澄縣
抗日民主政權。7月,日偽當局恢復區制,鄉名改為區名,區以下設鄉鎮。9月,蘇州縣人民抗日自衛會成立(為抗日民主政權,後改組為縣政府)。此時,蘇(州)常(熟)太(倉)抗日根據地形成,東唐市設有辦事處;不久,東唐市成為中共江南特委、蘇常太公署和蘇州縣政府駐地。蘇州縣轄6區1鎮,其中位於今沙家浜鎮境內的有唐市鎮(蘇州縣的直屬模範鎮)、唐市區(曾稱唐藕區)、橫涇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1月,偽縣政府又變更區劃,區及小鄉鎮與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同,今沙家浜鎮境域為第八區(唐市區);4月,陽澄縣建置撤銷;7月,日偽發動“
清鄉”,抗日民主政權遭到嚴重破壞,偽縣政府將全縣劃為10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屬第四區,偽區政府設在語溪鎮,直至1945年8月偽政權瓦解。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流亡的國民黨常熟縣政府回城接收政權,全縣恢復抗戰前的區劃,今沙家浜鎮境域為第八區(唐市區)。9月,中共常熟縣委建立縣政府,轄6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屬東橫區,轄唐市、橫涇、白茆一帶;11月,共產黨組織奉命北撤,以後直至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政權。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鄉鎮擴並,今沙家浜鎮境域屬第一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常熟縣劃為6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為唐市區,區署設在唐市集鎮;4月,常熟解放,常熟縣調整為6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為唐市區。
1950年3月,常熟縣調整為14個區,今沙家浜鎮境域大部分屬唐市區,一小部分屬昆承區;唐市區政府駐唐市鎮。
1956年3月,唐市區與古蘇區合併為古里區,區政府駐古里鎮。轄古里、淼泉、新蘇、藕渠、王澤、塢丘、九里、橫涇、唐市9鄉鎮,唐市鎮為區直屬鎮。今沙家浜鎮境域大部分屬古里區,一小部分屬練塘區。
1958年9月,原唐市鄉成立唐市人民公社,原橫涇鄉成立橫涇人民公社。
1968年10月1日,唐市、橫涇相繼成立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5月,橫涇人民公社更名為蘆盪人民公社。10月9日,撤銷唐市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唐市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撤銷蘆盪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成立蘆盪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7月,政社分設。撤銷唐市人民公社,設立唐市鄉;撤銷蘆盪人民公社,設立蘆盪鄉。
1986年4月,撤銷唐市鄉,設立唐市鎮。
1992年3月,撤銷蘆盪鄉,設立沙家浜鎮。
2003年6月,沙家浜鎮和唐市鎮合併為沙家浜鎮,鎮政府駐唐市鎮。
2013年8月,沙家浜度假區與沙家浜鎮實行“區鎮合一”管理體制。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第八區(唐市區)轄5個鎮19個鄉:語溪鎮、橫涇鎮、白茆鎮、李市鎮、任陽鎮,滃上鄉、橫南鄉、橫東鄉、橫西鄉、萬緣鄉、芙蓉鄉、顏浜鄉、蔣橋鄉、紫霞鄉、東新鄉、仕王鄉、蘇浜鄉、塢丘鄉、巷埭鄉、市澤鄉、石牌鄉、虎丘鄉、吳巷鄉、儒浜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蘇州縣唐市區轄儒浜、萬緣、 鮎魚、滃上、蘇浜、王澤、蘇楊7個鄉;橫涇區轄橫東、橫南、橫西、橫北、北橋、草盪、蘇莫7個鄉和橫涇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 偽第四區轄語溪鎮、橫涇鎮、東新鄉、白茆鄉、任陽鄉、任南鄉、滃上鄉、石牌鄉、儒浜鄉、仕王鄉、巷埭鄉、蘇浜鄉、市澤鄉、緣浜鄉、蔣丘鄉、李市鄉,直至1945年抗戰勝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第一區轄2個鎮、5個鄉(語溪鎮、白茆鎮、儒浜鄉、橫涇鄉、任陽鄉、石牌鄉、李市鄉),共有71保,958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唐市區轄語溪鎮、任陽鎮、白茆鎮、橫涇鎮、古蘇鄉、漁樂鄉;4月常熟解放後,唐市區轄語溪鎮、白茆鎮、古里鄉、漁樂鄉、任陽鄉、橫涇鄉6個鄉鎮,共有71保,967甲;10月底,廢除保甲制,鄉以下設行政村、行政組。
1950年3月,唐市區轄15個鄉:唐市鄉、白茆鄉、徐政鄉、李市鄉、塢丘鄉、紫芙鄉、石牌鄉、任陽鄉、任南鄉、王澤鄉、蘇潭(蘇浜)鄉、新建鄉、橫涇鄉、北橋鄉、羅盪鄉。另今沙家浜鎮境域還有一部分屬昆承區昆南鄉。其中,橫涇鄉政府設在橫涇鎮,轄橫涇、湖浜、晏南、雙浜、新閘、潘滃、廟王、水南8個行政村;北橋鄉政府設在總管廟內,轄曹浜、胡頭、黃曹、北橋、溪沿、沈陳、南橋7個行政村;羅盪鄉政府設在羅家草盪總管廟內,轄羅盪、黃橋、三家、畢澤、倪家、前盪、龔浜、顧巷、顏浜9個行政村;昆南鄉政府設在洋浩村張根泉家,轄陸家、橫漊、洋浩、南涇、東安全、西安全、堰唐、新涇、蛇涇、張涇、陸涇、北涇、周涇、徐石14個行政村;王澤鄉政府設在唐市鎮滿周弄,轄石灣、中心、繆浜、東厙浜、楊西5個行政村;蘇潭鄉政府設在張家段張桂元家,轄陳橋、下東、許浜、南湖、蘇浜、市新、張湖7個行政村;新建鄉政府設在北徐家浜毛定歐家,新彭、儒浜、宗家浜、戈家村、三塘、厙浜6個行政村;唐市鎮政府設在唐市繁榮街打狗灣,下設街道。
1952年7月,唐市鎮劃為唐市區直屬鎮,同時設唐市鎮人民委員會。
1956年1月,唐市區下轄的石牌鄉劃歸崑山縣。
1956年3月,蘇潭、新建一帶併入王澤鄉,北橋、羅盪一帶併入橫涇鄉,昆南鄉改稱
新南鄉,屬練塘區。古里區轄古里、淼泉、新蘇、藕渠、王澤、塢丘、九里、橫涇、唐市9鄉鎮,唐市鎮為區直屬鎮。另今沙家浜鎮境域還有一部分屬練塘區新南鄉。
1957年9月,唐市、王澤合併為唐市鄉;新南6個村與橫涇合併為橫涇鄉;塢丘鄉劃歸白茆鄉。
1958年9月,張家港以東原屬橫涇鄉八社的4個村(溪上、沿湖、沈浜、任家村)劃歸唐市人民公社,公社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
1961年4月,橫涇人民公社劃分為19個大隊,167個生產隊。
1962年10月,橫涇人民公社劃分成21個農業大隊、1個漁業大隊,189個生產隊。
1968年5月,橫涇人民公社轄22個大隊,176個生產隊。
1983年,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其中山涇大隊改為三興村,墾植大隊改為山塘村。
1985年,蘆盪鄉轄廟王、水南、徐石、辛閘、潘滃、陸家、洋浩、新涇、安全、張涇、龔浜、三家、草盪、下浜、倪家、湖浜、雙浜、黃曹、北橋、南盪、曹浜21個行政村和1個漁業村,共184個村民組;唐市鄉轄中心村、三興、繆浜、河東、河西、陳橋、下東、許浜、蘇浜、南湖、市新、張湖、石灣、楊西、厙浜、墾植、宗戈、溪沿、南橋、儒浜20個行政村和新漁1個漁業村,共244個村民組。
1999年,儒浜村、宗戈村合併為儒浜村,三興村、山塘村合併為三塘村,河西村、厙浜村合併為西厙村,陸家村、洋浩村合併為陸陽村,新涇村、安全村合併為新安村,下東村、許浜村合併為
朗城村,蘇浜村、南湖村合併為
蘇南村,楊西村、新漁村合併為華陽村,廟王村、水南村合併為廟南村,三家村、草盪村合併為蘆盪村,下浜村、倪家村合併為下家村,辛閘村、潘滃村合併為辛滃村,湖浜村、雙浜村合併為雙湖村,曹浜村、北橋村合併為曹浜村,黃曹村、前盪村合併為紅石村。
2003年,儒浜村、南橋村、溪沿村合併為
唐北村,朗城村、陳橋村合併為朗城村,繆浜村、中心村合併為
唐東村,華陽村、河東村合併為
華陽村,市新村、張湖村、石灣村合併為
新湖村,廟南村、龔浜村合併為
沙南村,徐石村、張涇村合併為
崑承湖村。
2004年10月,三塘村、西厙村合併為
常昆村,陸陽村、新安村合併為
昆南村,蘆盪村、下家村合併為蘆盪村,辛滃村、雙湖村合併為橫涇村,曹浜村、紅石村合併為紅石村,蘇南村與唐市社區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沙家浜社區更名為蘆盪社區,與崑承湖村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沙家浜鎮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家浜鎮位於常熟市南部,北靠
虞山鎮、
古里鎮,南接
崑山市巴城鎮、蘇州市相城區
陽澄湖鎮,西鄰
辛莊鎮,西北瀕
崑承湖,鎮域地跨北緯31°30′09″—31°34′46″,東經120°44′16″—120°53′57″,東西最大距離約15.3公里,南北最大距離約10公里,鎮界周長約50公里,行政區域面積70.24平方千米(2017年)。鎮人民政府駐唐市集鎮中環路145號,在常熟市政府駐地東南17千米處。
地形
沙家浜鎮地處長江下游三角洲沖積平原,總體地勢北部略高,其中鎮域東片(原唐市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鎮域西片(原沙家浜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全境最高海拔4.85米,最低海拔2.5米,平均海拔3.6米(吳淞標高),大部分農田的高程在
太湖平均水位以下,每逢暴雨即患澇災。
氣候
沙家浜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多西北風,寒冷少雨;夏季多東南風,炎熱多雨;春秋兩季氣候呈乾濕、冷暖多變的特點。全年平均氣溫15.4℃,1月平均氣溫2.7℃,7月平均氣溫27.9℃,歷史最高氣溫40.1℃(1934年6月26日),最低氣溫-12.7℃(1931年1月10日)。全年平均降水量1055.8毫米,全年平均雨日(日降水量0.1毫米)127.6天;4至9月降水較為集中,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1%,其中4至5月為春雨,6至7月為梅雨,9月為颱風秋雨;月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暴雨多出現在梅雨和晚颱風季節;最大年降水量1694.2毫米(1931年),最小為481.1毫米(1935年)。年平均日照數2202.9小時,占可照時數的50%。年平均霜日40.6天。全年以東南風為最多,春夏季多東南、西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7至9月份常受颱風影響。
沙家浜鎮屬低洼水網圩區,洪澇災害特別嚴重,此外時有乾旱、颱風或龍捲風、冰雹、寒凍等自然災害。
土壤
沙家浜鎮境內土壤的成土母質以太湖
湖相沉積物為主。土壤分布規律不甚明顯,最佳地理分界線是低田與高平田的界線。一般低田、圩田高程在2.5米(吳淞標高,下同)左右的是青泥土、烏泥土等土壤,黏粒含量32.13%;—般高程在4米左右的是較為疏鬆的烏黃泥土土壤,黏粒含量23. 64%。據1982年土壤普査結果,全境有1個土類(
水稻土),2個亞類(瀦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6個土屬(烏黃泥土、黃泥土、烏柵土、烏泥土、灰蘆土、青泥土),10個土種(烏黃泥土、粉沙底烏黃泥土、烏泥底烏黃泥土、鐵屑黃泥土、烏柵土、豎頭烏柵土、夾沙烏柵土、烏泥土、灰蘆心土、青泥土)、1個變種。其中烏黃泥土分布最廣,質地以
重壤為主,土壤養分含量豐富,保水保肥性能好,除北橋外各村均有分布。
水文
沙家浜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河浜縱橫,湖盪密布,水面面積占總面積的20.7%。
河道
張家港是通向上海的主航道,境內河段稱橫涇塘,由七星橋入境,經南橋、厙浜、陳橋、南湖等地,向南流入崑山,境內段長11.8公里,平均寬約100米。尤涇河自北新橋向南穿過唐市,出北新橋至南湖村連張家港,向南流入崑山,境內段長5.35公里,以北新橋、南新橋為界,分為北尤涇、市河、南尤涇三段,平均寬50米,是南北主航道。語濂涇連線尤涇河和張家港,全長3550米,平均寬50米。此外還有金莊涇、小尤涇、山涇塘、北閘河、戚浦塘、蛇涇、大滃江、青魚塘、南草盪、北草盪、小滃等主要河道。
湖盪
崑承湖位於鎮域西北部,面積18.3平方公里,正常水位下東部深2米,總蓄水量7200萬立方米。隱湖為沙家浜景區的一部分,是1989年後由原大東圩改造形成的600畝小湖泊。草盪面面積558.2畝,水深1—3米,蓄水量97萬立方米,是沙家浜景區之一。此外境內還有北草盪、長洪灘、長浜圩、朗城潭、市澤潭、葉家湖、白潭、陳家潭、四十畝灘等湖盪水潭。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地熱資源
常熟市崑承湖東南地熱勘查區面積99.12平方公里,為蘇州市礦產資源重點勘查區。2008年,沙家浜風景區西側發現地熱資源。沙家浜地熱1號井水位在地下2758.5米深的
二疊紀地層中,日湧水量超過500立方米,井底溫度超過81℃,出水溫度超過52℃;水中礦物含量豐富,其中氟、偏矽酸含量超過醫療熱礦泉標準濃度,可命名為氟、偏矽酸、偏硼酸複合型醫療熱礦水,是江蘇地區珍貴的一種醫療熱礦水類型,可作為醫療熱礦水開發利用。
人口民族
年份 | 總戶數 | 總人口 | 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
---|
1964年 | 9846 | 34896 | 17339 | 17557 |
---|
1970年 | 11573 | 41045 | 20397 | 20648 |
---|
1980年 | 12894 | 42635 | 21130 | 21505 |
---|
1990年 | 11990 | 43523 | 21327 | 22196 |
---|
2000年 | 13205 | 41633 | 20370 | 21263 |
---|
2009年 | 12615 | 40430 | 19720 | 20710 |
---|
2010年,沙家浜鎮登記戶數20430戶,登記人數78627人,其中
戶籍人口40372人,
外來人口38157人。人口年齡構成方面,0—4歲1147人,占總人口的2%;5—19歲6377人,占11.4%;20—59歲38578人,占69.3%;60歲以上9605人,占17.2%。民族構成方面,
漢族40317人,
土家族21人,
壯族12人,
苗族3人,
滿族3人,
蒙古族3人,
回族2人,
納西族1人,
黎族1人。
截至2014年末,沙家浜鎮常住人口72096人,其中城鎮人口32286人;從業人員52643人,其中二三產業從業人員49028人。
截至2017年,該鎮(鄉)常住人口57789人。
經濟
綜述
沙家浜鎮經濟自古以農業為本。新中國成立後,集體工業、鄉鎮工業逐步建立。改革開放後,工業企業向高質量、多層次方向發展。20世紀90年代後,私營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迅猛發展,鄉鎮企業轉制;前來沙家浜觀光的遊客數量連年增長,旅遊服務業不斷發展壯大。
年份 | 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 三次產業之比 | 財政收入(億元) |
---|
1980年 | 0.2261 | 65.72:28.35:5.93 | 0.3856 |
1985年 | 0.5070 | 36.69:52.31:11.00 | —— |
1990年 | 1.3915 | 28.91:55.54:15.55 | 0.1242 |
1995年 | 4.4984 | 19.38:58.67:21.94 | 0.2177 |
2000年 | 7.4364 | 21.04:49.74:29.22 | 0.3751 |
2005年 | 29.7078 | 6.89:67.76:25.35 | 2.2313 |
2010年 | 58.6423 | 4.56:76.68:18.76 | 3.0904 |
2014年 | 93.1596 | 4.07:75.11:20.82 | 4.6310 |
2014年,沙家浜鎮有企業607家,實現
地區生產總值93.1596億元,在常熟市9個鎮中排名第4位,比2013年增長8.58%;三次產業比重為4.07:75.11:20.82;
財政總收入12.0847億元,入庫稅金11.25億元,其中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631億元,在常熟市9個鎮中排名第5位,比2013年增長20.95%;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22.4976億元,比2013年下降7.36%;農民人均純收入26208元,比2013年增長10.03%。
第一產業
漁業
沙家浜鎮水域面積大,有發展淡水養殖的基礎。民國年間民間養魚已盛,以
草魚、
鯉魚、
鰱魚、
鯿魚等品種為主;漁民漂流各地,常年以捕魚挖鱔為生。1953年開發石墩圩800畝養殖基地。1956年,漁民分散加入農業合作社。1958年,各合作社漁民聯合成立漁業大隊,上陸定居。1968年、1980年,橫涇公社、唐市公社分別開始實行漁農聯合經營。七八十年代養蚌育珠盛極一時。70年代起到1992年,允許漁民在陽澄湖捕撈魚蟹。80年代實行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各村河浜水面承包給個人,並大規模開挖精養魚池,養殖面積擴大,養殖密度增加。1985年,厙浜村最低洼地段開挖魚塘300畝,建成特種水產養殖廠,減輕排澇壓力的同時也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做出了示範。1992年唐市鎮分得陽澄湖水面4733畝,開展圍網養蟹。90年代全面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將一部分農田改為水產養殖基地,水產品產量逐漸增加。1999年,唐市鎮實施江蘇常熟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園水產養殖區國家級綜合開發項目。2005年後,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4.2萬畝左右,水產品產量穩定在1萬噸以上。2009年,沙家浜鎮在陽澄湖尚有圍養面積1500畝,承包戶47戶。2010年,新建占地10350畝的沙家浜現代漁業科技產業園,全鎮水產養殖面積達4.28萬畝,占全鎮農業耕地面積的85.7%,占常熟市水產養殖總面積的27.7%,水產養殖戶3000多戶,水產經紀人300多人,建成水產品無公害生產基地6個,創立水產品牌10多個,獲得蘇州市、江蘇省名牌產品等榮譽。2012年,沙家浜現代漁業產業園成為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命名為江蘇省常熟現代漁業產業園區。2013年,沙家浜鎮水產品總產量11081噸,2014年為9734噸。到2015年,水產養殖業成為沙家浜鎮農業的支柱產業,水產品年產量1.14萬噸,約占常熟市水產品總產量的三分之一,總產值近7億元,占全鎮農業總產值的90%。
農業
沙家浜地區種植的農作物向來以
水稻、
三麥(
小麥、
大麥、
元麥)和
油菜為主。民國年間,由於地勢低洼,境內72%的耕地只能種一熟水稻,部分高田為稻、麥(油)兩熟;正常年景水稻畝產約100公斤,三麥畝產約50公斤,油菜籽畝產15—20公斤。1950年10月到1951年7月實行
土改。1953—1956年,先後成立了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和生產隊。50年代逐步變一熟為兩熟,糧食產量逐年提高。1969年建立100畝蔬菜種植基地。六七十年代種植三熟糧。1972年起試種蘑菇。1978年興起蘑菇種植熱潮;同年起陸續建成多處豐產方,對農業生產起到示範和推動效應。80年代全面恢復稻麥兩熟制,蘑菇逐漸停止種植。1983年初全面推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4—1995年建起全國農科教結合示範區。1998年後,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建設占用土地,糧食種植面積逐漸減少。21世紀初,豐產方逐步淘汰。2014年,沙家浜鎮耕地面積2291公頃,其中高標準農田面積333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5公頃,總產量1661噸,蔬菜作物播種面積61公頃,總產量2179噸;農機總動力9926千瓦;實現農業總產值7.45億元。
第二產業
綜述
明末清初,毛晉
汲古閣刻板印刷規模較大。民國年間,境內有4家碾米廠以及鐵器、木器、竹器、櫓行、紡織、縫紉等手工作坊。20世紀六七十年代辦起農具廠、服裝廠、石灰水泥廠、化肥農藥廠、製糖廠、造船廠等社辦工廠。1979年開始,鎮辦、村辦工廠數量增多,建材、化工、紡織業起步。80年代村村都有
工業企業,到1992年有鎮辦工業企業47家。1993年成立第一家
私營企業。90年代末,鎮村企業全部轉制為
民營企業。2001年規劃建設常昆工業園區,分為5個區域,規劃面積1099.45公頃。到2009年,沙家浜鎮形成了機械、輕工、電子、建材、紡織、化工、服裝等7大工業門類和光電信息、裝備製造、玻璃模具、休閒服飾4大新興產業體系。其中輕工行業以玻璃模具為主導,有玻璃模具民企44家,個體企業66家;有機械行業民企58家,主要生產電纜、礦山專用設備等產品;有服裝行業私企107家,個體企業305家;有化工企業28家,以生產橡膠、染料、醫藥化工、生物化工、渡片隔離劑等產品為主;有紡織企業35家。2014年,沙家浜鎮有工業企業512家,其中私營工業企業484家;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9億元;實現
工業總產值296.1084億元,比2013年增長8.9%;工業銷售收入278.73億元,工業利稅15.02億元;其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5家,實現產值251.6921億元,占全鎮總量的85%。
主導產業
到2015年,玻璃模具產業、服裝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在沙家浜鎮工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玻璃模具產業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崛起,90年代實現量的提升,2008年沙家浜鎮被中國日用玻璃協會器皿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玻璃模具之鄉”稱號。截至2015年,全鎮有玻璃模具企業100餘家,玻璃模具產出約占國內市場份額的70%。
服裝產業主要受
常熟服裝城帶動效應發展起來,2004年沙家浜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命名為“全國休閒服裝名鎮”,2015年服裝產業產出占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服裝、紡織、印染及羊毛衫生產的從業人員2萬多人。
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起始於2010年,到2015年有新能源項目15個。2015年1—8月,新能源產出占沙家浜鎮總產值的50%以上,是支撐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沙家浜成為國內重要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
第三產業
沙家浜鎮
第三產業以旅遊服務業為主。2014年,沙家浜鎮有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4603人,完成服務業投資10.6億元,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9.3981億元。
旅遊業
“文革”年間,由於京劇《
沙家浜》的傳播作用,“沙家浜”之名家喻戶曉,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1971年建起沙家浜革命傳統教育陳列室,到1974年陳列室關閉前,共接待參觀人員11萬人次。1988年重建的沙家浜革命歷史展覽館和崑承湖游泳場開放,1989年又開放4公頃天然蘆葦盪,1991年沙家浜風景區正式掛牌對外開放,遊人蜂擁而至,6—8月的日客流量均達1萬人次以上,《
新民晚報》稱“大上海擠垮了沙家浜”,年客流量由1989年的10萬人次增長到1998年的20萬人次。1999年景區由前盪村交沙家浜鎮管理。2000年起,陸續舉辦了沙家浜陽澄湖大閘蟹美食節、阿慶嫂民俗風情節、中國常熟沙家浜旅遊節、沙家浜啤酒節、沙家浜風箏節、沙家浜紅色旅遊節、沙家浜濕地節等節慶活動。2005年1月,沙家浜旅遊發展公司成立;3月,橫涇老街影視基地建成。2007年遊客數量突破100萬人次。2009年成立沙家浜旅遊度假區管委會。2010年,沙家浜鎮獲得“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2013年,沙家浜景區創建為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獲批
國家濕地公園。2014年,沙家浜景區接待遊客210萬人次,比2013年增長5%,實現自營收入1.1億元,比2013年增長14.7%。
商業貿易
境內商業集中於唐市、橫涇兩個集鎮。其中唐市集市建於明代,是常熟四大鎮之一,民國年間河東街為商業中心,以油坊、米行、魚行、茶館、糞行為盛。抗戰爆發後商業蕭條。1952年,唐市、橫涇分別成立供銷合作社。1955年開始對私改造,成立合作商店。1965年,唐市、橫涇分別成立合作商業中心店。1979年起私營商業和集市貿易恢復發展。80年代以來新建、改建了多處集貿市場。1989年建成唐市商廈。1999年供銷社開始轉制。2009年,沙家浜鎮有個體商戶2355家,其中批發零售業戶1059家。2010年,新建唐市農貿市場開業;唐市、橫涇供銷社只保留機構1—2人;全鎮有大閘蟹交易市場3處,攤位2000餘個,年銷售量1.5萬公斤。2014年,沙家浜鎮實現集市貿易交易額7.312億元,外貿供貨額24.87億元,自營出口額3.95億美元。
市場名稱 | 啟用時間 | 建築面積 |
---|
唐市集貿市場 | 2010年9月 | 14726平方米 |
---|
沙家浜集貿市場 | 1998年12月 | 4050平方米 |
---|
沙家浜陽澄湖大閘蟹交易市場 | 1997年10月 | 8000平方米 |
---|
陽澄湖水產品交易市場 | 2000年8月 | 6600平方米 |
---|
蘆盪陽澄湖大閘蟹交易市場 | 2007年9月 | 8000平方米 |
---|
金融業
清末,唐市有永春、源大2家
典當行,俗稱“南典當”和“北典當”。1934年唐市鎮上開辦
中國農民銀行。1937年農行、典當行均停業。抗戰勝利後,農民銀行復業,唐市信用合作社成立。因物價飛漲,農行和信用社於1948年撤銷。1951年,
中國人民銀行常熟縣支行唐市區營業所成立。1953年,唐市、橫涇信用合作社成立。1961年,唐市區營業所改為人民銀行唐市分理處。同年設立人民銀行橫涇營業所,1963年撤銷。1964年成立常熟縣農業銀行唐市營業所,1965年撤銷。1972年重設人民銀行橫涇營業所。1980年復建農行唐市營業所,與信用社合署辦公;中國人民銀行基層營業所業務移交
中國農業銀行基層營業所辦理,人民銀行唐市分理處撤銷,橫涇營業所更名為蘆盪營業所。1987年設立
中國工商銀行唐市儲蓄所。1992年,蘆盪營業所改名為中國農業銀行常熟市支行沙家浜辦事處。1996年信用社與農行分設。2005年,工行唐市辦事處撤銷。2001年成立沙家浜農村商業銀行。截至2014年末,沙家浜鎮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8.89億元,人均儲蓄存款5.4萬元。
交通
水路
沙家浜地區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大小河浜交織成網,在公路交通興起之前,水運一直是當地的主要交通方式。舊時交通工具以航船為主,載貨載客。1900年始通輪船,後逐漸有常熟至崑山、常熟至上海、滸浦至崑山、支塘至常熟等客輪線路途經唐市。在人員往來較多的過河點設有渡口。隨著公路橋樑的建設和陸路交通的發展,1987年境內最後一個渡口結束擺渡,客輪航班亦於1991年全部停運。此後境內航道仍承擔水路貨運功能,其中南北方向的有張家港、尤涇河、蘇虞航線等,東西方向的有金莊涇、山涇塘、戚浦塘、大滃江等航道。
航道 | 境內長度 (公里)
| 寬度 (米)
| 通航噸位 (噸)
| 備註 |
---|
張家港 | 11.8 | 100 | 80 | 為申張線(上海—張家港)的一段 |
北閘河 | 5 | 18 | 40 | 東通小尤涇,西出七星橋入張家港 |
小尤涇 | 2.6 | 18 | 40 | 北接北閘河,南連北尤涇 |
南北尤涇 | 3.35 | 40 | 60 | 北接小尤涇,南過南湖大橋入張家港 |
東尤涇 | 18 | 20 | 20 | 南接南尤涇,東經市新村入崑山境 |
山涇塘 | 2.4 | 90 | 100 | 西接北尤涇,東流經繆浜、三興,入白茆界 |
語廉涇 | 3.35 | 50 | 15 | 東接唐市市河,西北流經南橋,入張家港 |
金莊浜 | 3 | 40 | 10 | 西接唐市市河,流經楊西村,入白茆界 |
西塘河 | 4.2 | 26 | 50 | 北自崑承湖,南流經新涇村,直通蘇州市 |
大滃江 | 3.16 | 35 | 40 | 西自崑承湖,東流經七星橋入張家港 |
青魚塘 | 4.93 | 18 | 20 | 北至橫涇,南流經三家村,通往陽澄湖 |
戚浦塘 | 7.6 | 20 | 40 | 西自張涇村,東流經三家村,通往陽澄湖 |
公路
蘇嘉杭高速公路自常昆村至蘆盪村,境內長8.7公里,2003年10月建成通車。
227省道南起蘆盪村接蘇嘉杭高速公路,北至橫涇村,境內長7.1公里,寬25.5米,2003年10月建成通車。
常昆公路南起新湖村許家段,向北經華陽村、唐市集鎮、常昆村、唐北村至七星橋。境內長8.6公里。其中唐市集鎮段路面寬32米,1983年2月通車。
沙南公路自橫涇集鎮河北老街西市梢起,東到橫跨張家港的南橋接常昆公路,境內長4.3公里,1983年12月通車。
沙蠡公路自沙南公路向南延伸,至蘇州陸巷,境內長4.5公里,1991年11月通車。
常昆、沙南公路築成通車後,全鎮各村相繼闢築村內道路,主要有聚隆路、金樁路、南湖路、石灣路、厙浜路、振興路、儒浜路、宗戈路、溪沿路、楊西路、繆浜路、中心路、陳許路、潘瀚路、雙浜路、曹浜路、水南路、蘆葦盪路、倪家路、湖浜路、新南路、草盪路、徐石路、辛石路、廟王路等。截至2014年,沙家浜鎮鎮村主幹道總長161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清朝初年,顧炎武、楊彝分別在唐市成立了亭林書院、鳳基園兩所書院。1902年唐市創辦語溪中西學堂,為境內第一家新式學堂。1913年成立橫涇鄉立第一初等國小校。1919年設立唐市高等國小。30年代唐市曾設有農民識字班,進行局部掃盲。抗戰爆發後教育停頓。1945年抗戰勝利後設唐市中心國民學校(語溪國小)。1948年成立私立語溪中學(唐市中學前身)。1951年唐市中心國小附設幼兒班。1956年唐市實行國小、掃盲、農中三普及。1958年唐市公社有學校28所,學生2634人,掀起突擊掃盲運動。1959年橫涇公社有國小16所,學生2061人,橫涇初級中學(沙家浜中學前身)成立。“文革”期間教育秩序遭破壞,掃盲工作亦停頓。1968年唐市國中增設高中部。1971年重組市鎮國小,教師陸續回校,掃盲運動恢復。80年代中期,唐市、蘆盪鄉相繼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校。1993年,沙家浜鎮有中心國小1所,村小19所。1996年,唐市鎮有中心學校1所,完小4所,初小13所;同年唐市中學撤銷高中部,蘆盪中心幼稚園落成。90年代中期以來對國小、幼稚園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撤併。2007年成立沙家浜鎮社區教育委員會。截至2014年,沙家浜鎮有中國小4所,在校中小學生3212人,在職教師291人。
文化事業
民國年間,橫涇關帝廟內有戲台,逢年過節有戲班子表演,唐市鎮上有3個書場。1930年,唐市辦起農民教育館,進行文化教育活動。抗戰時期橫涇有抗日宣傳隊。1940年成立的江南出版社船隊常隱匿於境內蘆葦盪中,印刷出版《大眾報》《江南》等刊物。1942—1945年日偽辦有農教館。1952年,唐市區文化站成立。50年代還成立了劇團、文藝宣傳隊、文工團、農村俱樂部等組織。1958年,兩公社建起廣播站。1961年成立橫涇公社文化站。1962年初辦唐市圖書館。70年代兩公社組建電影隊。80年代初,唐市、橫涇先後建立文化中心。1986年,橫涇大禮堂改為影劇院。2003年兩鎮合併,設立沙家浜鎮文化廣電服務中心和沙家浜鎮文化中心。2004年,鎮文廣服務中心分設為文化站與廣電站,在飄香園新建圖書館。2006年挖掘整理出1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新建沙家浜歷史文化館。2007年成立了文聯、書協等7個文藝組織。2008年成立了阿慶嫂民間藝術團、沙家浜民間藝術團和11個文體特色隊伍。2008年完成數位電視整體轉換。截至2009年,沙家浜鎮有文化站1個,廣電管理站1個,村級圖書室藏書4.2萬冊。
醫療衛生
民國初期,唐市有中醫藥業戶20多家。1929年始有西醫。1941年,唐市醫師協進會成立。新中國成立前,境內
血吸蟲病肆虐,
天花、
霍亂、
傷寒等
傳染病時有發生。1951年分別組建唐市、橫涇聯合診所。1958年成立唐市人民醫院和橫涇公社醫院,各大隊組建衛生室。1960年起開展大規模查螺滅螺、治療血吸蟲病運動。60年代中期,血吸蟲病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七成以上。1970年普及
農村合作醫療。2002年起實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3年兩鎮合併後調整組建了1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008年,新農合改稱居民基本(農村合作)醫療,全鎮有晚血蟲病人148人,其中15人尚需治療。截至2014年,沙家浜鎮有醫院2所,病床125張,社區衛生服務站15個,居民基本(農村合作)醫療參入率100%。
歷史文化
文物遺蹟
古遺址 | 朗城遺址、毛晉舊居遺址、文昌閣遺址、釣鮮閘遺址、市澤潭遺址、分水墩遺址等 |
---|
古寺觀 | 崇福寺、福民禪寺、東嶽廟、關帝廟、靈惠廟、福民庵、三元道院、土地祠、觀音庵、財帛司祠、法華庵、廣福禪院、圓通庵、增福禪院、夏澤庵、毘廬庵、聞香庵、積善庵、太尉廟、土地堂等 |
---|
古橋樑 | 北新橋、華陽橋、萬安橋、萬匯橋、紅橋、聚隆橋、鳳基橋、三塘址橋、萬緣橋、釣渚渡橋等 |
---|
古園林 | 鳳基園、水東丘園、柏園、北宅園、東莊、飄香園、晚香小築、翳特軒、松梅老圃、亦園、語溪小園、曠亭、西坡園、語溪草堂等 |
---|
古墓葬 | 唐將軍墓、楊子常墓、廣州府通判李勛墓、餘干縣知縣李賦墓、贈文林郎許鑒墓、上蔡縣令許河墓、平陸府同知陸枝墓、工部主事許汾墓、餘干縣令許時省墓、柏小坡墓、文苑許重熙墓、孝子方誌貞墓、庶常許彀墓、檢選知縣趙同鈞墓、刑部湖廣司主事張璐墓、檢選知縣程國玲墓、昌華知縣陶元淳墓等 |
---|
古碑刻 | 增福禪院古碑、周孝子廟牒碑、唐市周孝子廟碑、公田記碑、重修藏真殿記碑、《重建崇福庵殿記》石刻、塢丘山重建大殿並完殿緣起小記碑、獨建通濟橋引碑、積善庵初建原流碑、改建萬安橋銘碑、《石祠記略》石刻、重修廣福禪院記碑、重築分水墩記、重修東嶽行宮記等 |
---|
舊宗祠 | 嚴文靖公祠、李勛祠、譚氏世祠、楊氏世祠、蘇氏世祠、殷氏雙孝祠、許氏宗祠、殷氏家祠、張氏支祠、陳氏享堂、邵氏享堂、石氏宗祠、王家祠堂、何家祠堂等 |
---|
革命遺址 | “江抗”東路司令部舊址、“江抗”後方留守處舊址、蘇常反“清鄉”鬥爭大會會址、八字橋殲敵處、湖浜村殲敵弄舊址、湖浜村擒敵處舊址、湖浜村慶功場舊址、“江抗”東唐市辦事處舊址、徐青萍烈士墓、四縣自衛隊大會操舊址、“江抗”與新“江抗”活動舊址、新四軍後方醫院舊址、“江抗”修槍所舊址、新四軍印報所舊址等 |
---|
上述文物遺蹟部分因時間久遠而湮沒,在20世紀50至70年代又有一批遭到毀壞。2009年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沙家浜鎮新發現單體文物30處。其中古建築23處,17處為清代民國年代的民居,有北新橋、華陽橋、釣渚渡橋3座橋樑和望賢樓、民國老郵電局、飄香園中廳等;有石刻1通,為清代重修萬安石橋碑;其餘6處為近代革命舊址。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體3個(北新橋、華陽橋、石板街),市級保護單體4個(福民禪寺、殷氏故居、李雷故居、望賢樓),市級控制建築2座(繁榮街51號、飄香園中廳)。
唐市集鎮自明代因河成市,河街並行,整體風貌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風貌。歷史街區普查結果顯示,唐市集鎮的繁榮街、中心街、北新街、倪家弄4處歷史街區街巷完整,古建築集中。2008年,沙家浜鎮被評為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藏書刻書
明末清初刻書業興盛,橫涇毛氏出身的毛晉終身從事藏書、刻書,其汲古閣毛氏刻本數量多、影響大、流傳廣,在中國私家刻書史上推為第一。
藏書方面,毛晉藏書8.4萬冊,來源為購買、自抄和贈送。從版本看,其收藏了大量宋刻本、元刻本、宋抄本、元抄本、名家抄本和孤本。宋元善本藏於
汲古閣,其餘藏在綠君亭、目耕樓、讀禮齋、載德堂、篤素居、寶月堂、追雲舫、續古草廬等處。最為著名的汲古閣分上下兩層,每層三間,書架以十二地支為序排列,藏書分為儒、釋、道三大部分。毛晉藏書樂於開放,吳偉業贊他“君獲奇書好示人,雞林巨賈爭摹印”。藏書多有題跋,有《隱湖題跋》等傳世,並有“汲古閣”“汲古主人”等數十個鈐記。
刻書方面,始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至其幼子毛扆康熙末年結束,長達90多年。毛晉共刻書602種、110879頁(不包括不詳頁數者49種、數十種佛經和部分代刻之書),總字數超過8000萬字。規模最盛時期,擁有編校、寫樣、刻印、裝訂人員近百人。毛刻本多左右雙邊,有界行,行款不一,書口多有“汲古閣”三個大字和“毛氏正本”小方印,白口為主;刻本重視選擇底本,校刻較精,大多有題跋,內容又多自成系列,如有十三經,十七史、《周易》、詩話、兩漢魏晉南北朝文集、唐詩、雜劇、小說筆記、書畫等系列。又以叢書輯刊著稱,《津逮秘書》等開啟其後刻書新風。
毛晉之子毛扆克承父志,從事藏書、校書、刻書活動50多年,著有《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汲古閣刻本後流落四方,有“海內爭傳汲古書”的之說。
唐市人楊彝愛藏書、校書,其藏書樓鳳基樓藏書逾萬卷,與毛晉汲古閣、
錢謙益絳雲樓齊名。刻有宋謙《護法緣》十卷、釋法護譯《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五卷、釋不空譯《聖迦棍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大沙門百一羯磨法》、釋義淨《手杖論》一卷、《觀總相稱論》一卷。
文化遺產
水鄉婚俗
沙家浜水鄉婚俗具有江南普遍特色,除常規的婚俗禮節之外,其顯著特點是:有迎親船、嫁妝船,用於接新娘、接嫁妝;新娘上轎時哭哭啼啼,親娘同時也要哭哭啼啼,哭被認為大吉大利,哭得越響,婆家越有財;迎親船行駛中,要有人“外出跳”(搖船時水手與搖船人以相反方向站立搖晃而不落水中),以此顯示船家和水手的高超技巧;迎親船要在新郎家前頭的河道里來回行駛三次,稱為“搖出水”;迎親船到達男家前,男方的父親必須拿兩隻提桶,搶在新娘起岸前到迎親船前飛快地提兩桶水,用於廚房中落團圓,俗稱“公爹搶水落團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婚禮特邀堂名鼓手演奏樂曲,有茶擔藝人為結親新人擔任司儀;此外婚禮中還有“傳代”、吃“跳板茶”等習俗。蘇南水鄉婚俗被列入江蘇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石灣山歌
沙家浜有“
山歌之鄉”之稱,尤以石灣村的石灣山歌為最。石灣山歌題材十分廣泛,包含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歌詞非常講究比興的運用,句式以四句七字韻文為基礎,但又不限於七字,長短句參差又不失音樂節奏。石灣山歌曲調柔美,特別是女性所唱的情歌,輕柔婉約,分外纏綿。“文革”以來,石灣山歌漸趨衰落。2008年成立了石灣山歌藝術團,共搶救挖掘各類歌謠近千首,初步整理826首,譜曲40首,具有代表性的有《長工苦》《長工歌》《姐勒園裡摘楊梅》《亮月亮》《十二月花名山歌》《為啥勿替我做媒人》等。2010年沙家浜鎮舉辦了民歌邀請賽和石灣山歌高峰論壇。2011年彙編出版了《沙家浜石灣山歌集》。2016年被列入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江南船拳
船拳是在船上打的拳術或器械。為適應船身的晃動,習武人需樁牢身穩;船頭狹窄,武者以身為軸,一般在原地轉動;船拳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敏捷,收招迅速;防禦動作以手為主,雙手不離上下,如門窗一樣,似開非開,似閉未閉。明清時期江南船拳開始在立夏、端午、中秋等節日裡亮相,有擲石鎖、疊羅漢等表演內容。民國後期至解放初,船拳成為重大節慶廟會活動的必備節目。解放後活動逐漸減少。主要表演項目有對打、飛魚叉、鐵石鎖等。2016年被列入江蘇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革命鬥爭
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3月,橫涇青年石楚材組織成立橫涇農民暴動委員會,在唐市、橫涇地區開展土地革命運動。“四·一二”政變後,活動基本停止。1928年石楚材恢復黨組織,率領常熟紅軍在橫涇、唐市、滸浦、趙市一帶開展游擊戰爭,1929年被捕犧牲。
抗日戰爭時期
1939年5月,由葉飛率領的新四軍六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名義東進抗日,與常熟的地方抗日武裝民抗、新六梯團會師,打擊日偽勢力和土匪武裝,依靠水網湖盪密布、交通閉塞的自然條件開闢了以陽澄湖東唐市為中心的蘇常太和澄錫虞抗日根據地。當年10月,江抗西移,僅留下警衛班、常備隊數十人以及流動的後方醫院和36個傷病員,後方醫院在民眾的掩護下不斷轉移,躲避敵人“掃蕩”。11月,以
夏光、劉飛等痊癒的傷病員為骨幹,配合當地抗日武裝,成立了江抗東路司令部(新江抗),組建了江抗東路指揮部特務連。滬劇《蘆盪火種》與現代京劇《沙家浜》即取材於新江抗建立前後的那段史實。新江抗發展成一支擁有6個支隊的抗日力量,鞏固並發展了根據地。1940年4月,
譚震林來到唐市領導中共蘇南東路地區工作,發動民眾開展“紅五月”運動,建立縣、區、鄉、村各級政權機構和農民、職工、青年、少年抗日組織,橫涇、唐市地區成為新江抗的後方基地。江抗成立一年內,組織參加大小戰鬥47次,擊斃日軍147人、偽軍357人,打傷日軍113人、偽軍433人,生俘偽軍298人。“皖南事變”後,新江抗恢復新四軍番號,為新四軍六師十八旅。1941年7月,日偽發動大規模“清鄉”,中共領導的大部分武裝撤離,根據地遭到重大破壞。留在當地的少數幹部發動民眾,組建武工隊,堅持進行武裝游擊。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1月,新四軍北撤後留下的武裝人員組成蘇常昆太武裝工作隊,在沙家浜地區發展中共黨組織,發動民眾抗租、抗捐、抗丁,進行武裝游擊。武工隊遭到國民黨打擊,在流血犧牲中逐漸發展壯大。1949年4月27日,武工隊接收唐市、橫涇等鄉鎮,沙家浜地區解放。
文藝創作
抗日歌曲《你是游擊兵團》
鑒青作詞,黃葦譜曲,講述了“沙家浜團”的團史,為《沙家浜》的最早源頭。歌曲於1943年首次演唱,很快就在新江抗部隊中廣泛流傳開來,後被“沙家浜團”列為團歌。
紀實文學《血染著的姓名——三十六傷病員鬥爭紀實》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中,華野一縱司令員劉飛對戰地記者
崔左夫說:“參加淮海戰役的某團的前身是新四軍十八旅五十二團,最早一批骨幹是留在陽澄湖蘆葦盪里的‘江抗’傷病員,他們的經歷,以後你可以寫一寫。”1957年夏,崔左夫在蘇州、無錫、常熟、太倉採訪了兩個多月,寫出紀實文學《血染著姓名——三十六傷病員鬥爭紀實》,為《沙家浜》最早的藍本。
長篇回憶錄《火種》 1957年,時任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的劉飛寫下長篇回憶錄《火種》,敘述了1939年底到1940年初在陽澄湖後方醫院養傷的經歷,著重描寫了36個傷病員的英雄形象以及民眾與子弟兵的魚水情。1961年劉飛將《火種》中的有關章節命名為《陽澄湖畔》,相繼發表在《萌芽》《雨花》雜誌上。
1958年,上海人民滬劇團工作人員赴南京軍區尋找創作素材,見到了36個傷病員名單和崔左夫的《血染著姓名》,在此基礎上由
文牧執筆創作出革命現代戲《碧水紅旗》。出於藝術角度考慮,將現實中的36個傷病員改為劇中的18個,茶館男老闆改為女主角阿慶嫂,故事發生地取名為富有江南特色的“沙家浜”。後劇名改為《蘆盪火種》,1956年在上海首演。
1964年,《蘆盪火種》在北京參加會演,毛澤東、劉少奇等人觀看了演出。《蘆盪火種》演出成功後,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等將其改編成京劇,劇本由中國戲曲出版社1964年出版。此後汪曾祺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對劇本進行改編,1965年3月劇本《沙家浜》在《人民日報》上發表。該劇主要講述了抗戰時期新四軍某部指導員
郭建光帶領18名新四軍傷病員在沙家浜養傷,“
忠義救國軍”司令
胡傳魁、
刁德一假意抗戰實則暗投日寇,地下黨員
阿慶嫂依靠以
沙奶奶為代表的進步抗日民眾,與敵人鬥智鬥勇,巧妙掩護傷病員,最終消滅頑敵武裝的故事。1967年,京劇《沙家浜》被定為八個
革命樣板戲之一。1971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其攝製成電影。
1965年,中央樂團觀摩《蘆盪火種》後,由楊牧雲、鄧宗安、談炯明、羅忠等人將其改編成交響音樂,定名為《沙家浜》。作品保留了京劇《沙家浜》中幾乎所有正面人物的唱腔,還在部分樂章創作了大量交響合唱段落。1967年被定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之一。
中篇小說《沙家浜》
青年作家薛榮創作,約3萬餘字,發表於浙江大型文學雙月刊《
江南》2003年第一期,被稱為“風流版《沙家浜》”。小說在人物上增加了阿慶,以阿慶的經歷作為貫穿全文情節發展的主線;由新四軍和地下工作者與日偽做鬥爭,變為聯合胡傳魁共同抗日;補充了樣板戲中隱蔽掉的人性描寫,阿慶嫂是“風流成性”的女人,胡傳魁成為“有義氣在,有豪氣在”的炸碉堡、除漢奸的抗日豪傑,郭建光被描寫為“膽小”的“窩囊廢”,與胡傳魁爭風吃醋等等。該小說面世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並演變成一起“文學事件”。
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
根據滬劇《蘆盪火種》改編,
沈星浩執導,高景文編劇,
陳道明飾刁德一,
許晴飾阿慶嫂,
任程偉飾郭建光,
劉金山飾胡傳魁,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
常熟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攝製,2006年4月首播。劇情圍繞救治新四軍傷病員展開,並以阿慶嫂為保護新四軍與刁德一、胡傳魁鬥智鬥勇為主線,京劇中春來茶館“智斗”、“軍民魚水情”以及“火燒蘆葦盪”等經典橋段在電視劇中都一一保留下來;同時在《蘆盪火種》的基礎上結合常熟當地民間流傳的故事,進行充實、開掘、細化。
六集文獻紀錄片《沙家浜》
由江蘇新暉文化傳媒公司和中國新四軍研究會鐵軍影視中心等聯合承制,江蘇宏鑫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鐵軍雜誌社出品。該片共分“根在閩東”“浴血蘆盪”“魂歸何處”“風雨奠基”“舞台經典”“血凝豐碑”6集。2015年11月9日在南京電視台十八頻道首播。
旅遊觀光
旅遊景點
| |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是沙家浜風景區的核心景點,建築面積4492平方米,布館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平面展示區1800平方米,聲光電展示區600平方米。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兩大主題,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歷史、新四軍抗日游擊戰歷程、後方醫院傷病員養傷、京劇《沙家浜》誕生歷程和沙家浜部隊發展歷史等情況。
|
蘆盪濕地 | | 水上蘆盪迷宮是模擬當年新四軍藏身養傷的場景;陸上迷宮略小於水上迷宮,內有小徑、竹橋、涼亭;迷宮百菜園是一處包含種養殖、觀光、採摘等功能的現代農業展示區;濕地植物園位於景區西北角,主要展示蘆葦、菖蒲、香蒲、荇菜等江南濕地植物品種;濕地漁樂園位於景區東南角,有蟹趣灘、覓蝦台等沼澤體驗區及淨水潭、濁水潭等展示濕地生態循環系統的景觀設計。 |
橫涇老街 影視基地
| | 橫涇老街影視基地於2005年竣工,還原了20世紀30年代橫涇古鎮的風貌,有城牆、市河、老街、小石橋、更樓、碑亭、民居、江南農俗館、春和博物館、翁家酒槽、刁家大院、染坊等景點,《沙家浜》《 精武飛鴻》《 春去春又回》《 風聲傳奇》《 激戰江南》《 金色年華》《 閃閃的紅星》《中國酒王》等電視劇先後在此取景拍攝。 |
紅石民俗文化村 | | 紅石民俗文化村以江南水鄉特色建築為主,再現抗日戰爭時期江南水鄉小村風貌,包括牌坊、文昌閣、土地廟、根雕館、婚俗館、春來茶館、戲台等景點。 |
國防教育園 | | 沙家浜國防教育園位於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北側,占地130畝,由拓展訓練區、彩彈射擊區、軍事武器展示區、搶灘登入射擊場、戶外野營帳篷區等部分組成。 |
節慶活動
節會名稱 | 首屆年份 | 舉辦時間 |
---|
沙家浜陽澄湖大閘蟹美食節 | 2000年 | 每年9月中下旬 |
阿慶嫂民俗風情節 | 2003年 | 每年4—6月 |
中國常熟沙家浜旅遊節 | 2006年 | 每年9—10月 |
沙家浜風箏節 | 2008年 | 每年3—5月 |
沙家浜端午文化節 | 2008年 | 每年端午節 |
沙家浜紅色旅遊節 | 2009年 | 每年6月下旬開幕,持續數月 |
沙家浜童玩節 | 2013年 | 每年5—6月 |
沙家浜濕地文化節 | 2014年 | 每年10—12月 |
此外,在每年春節、三八婦女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節日以及11月6日新江抗成立、新四軍東進、抗戰勝利等重大節日,沙家浜風景區亦舉辦相應的節慶紀念活動。
著名人物
嚴訥(1511—1584),字敏卿,號養齋,常熟唐市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善文章、書法,工花鳥畫。時三吳地區遭倭患,又遭災荒,百姓流離失所,而地方官吏仍加緊征糧征款。嚴訥上書陳情,極言百姓困苦,得以免徵。授翰林學士,歷禮部、吏部侍郎代禮部、吏部尚書。後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患病乞歸,孝養父母終年。卒贈太子少保,謚“文靖”。存《
嚴文靖公集》《
春秋國華》。
楊彝(1583—1661),字子常,號谷園,別號萬松老人,常熟唐市人。一生究心經義,矜尚氣節。曾以歲貢生授松江府學訓導,歷五年,薦授都昌知縣,不赴。天啟四年(1624年),
張溥、
張采、周锺造訪楊彝,創設了研究經學、探討時藝的學術團體“應社”,以鳳基園為社友會文之地,與
顧夢麟等人相與講論辨難,力明先儒之說,稱“楊顧學”、“唐市學派”,弟子著錄者數百人,為
復社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明清易代,歸隱鄉里,教授生徒。著有《四書大全節要》《谷園詩文集》《懷舊詩》等。
毛晉(1599—1659),明末清初藏書家。原名鳳苞,字子九;後易名晉,字子晉;別號潛在、隱湖、戊戌生、汲古閣主人、篤素居士等,生於常熟橫涇毛家宅基。家藏圖書八萬九乾余冊,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閣、目耕樓以儲書;曾校刻《
十三經》《
十七史》《
津逮秘書》《元十種曲》等書,流布天下,為歷代私家射書最多者。毛晉尤好抄錄罕見秘籍,繕寫精良.後人稱“毛鈔”。亦自編著書,有《
毛詩陸疏廣要》《
蘇米志林》《海虞古文苑》《毛詩名物考》《
明詩紀事》《隱湖題跋》等。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