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樣板戲”的創作,在“文革”期間,被描述為是與“舊文藝”的產物,強調它們開創“文藝新紀元”的意義。從題材來源和藝術經驗上說,除個別外(如《海港》),大多數劇目在被納入“樣板”製作過程時,都已具有一定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樣板戲”是對已有劇目
“樣板戲”一詞源於
《紅旗》雜誌第6期社論《歡呼京劇革命的偉大勝利》。隨後,《
人民日報》社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第一次開列了“八個革命樣板戲”名單,它們是京劇《
紅燈記》、《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海港》、《
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
紅色娘子軍》、《
白毛女》,交響音樂《
沙家浜》。後來陸續出現的京劇《平原作戰》、《龍江頌》等9部作品,不在“樣板戲”之列,而被稱為“樣板作品”。
從內容上看,“8”個樣板戲和“9”個樣板作品有區別,但“8”個與“9”個有著密切的聯繫,其產生年代接近,作品風格特徵相同,加之學術界在研究樣板戲時亦有將樣板作品相提並論的做法,鑒於此,筆者認為還是以兼收並蓄為佳。
從年代上看,樣板戲資料應限於1966年5月前後,至1976年10月“
四人幫”倒台為止的10年間產生的有關資料。那么1976年10月以後產生的有關文字、圖片、曲譜、音像製品等等,不屬於“文革”遺物,也就可以不在此列。但從樣板戲收藏這一概念來說,就不應只限於這10年間產生的物品。
同時為了學術研究對原始資料收集利用的需要,更應擴大範圍、拓寬領域。更何況“文革”後產生的有關物品,也較有收藏研究價值。更值得注意的是,樣板戲在成為樣板之前,有的作品已有“前身”。如《沙家浜》的前身是滬劇《
蘆盪火種》,《紅燈記》的前身是電影《革命自有後來人》,《海港》的前身是淮劇《海港的早晨》等。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收藏的視線和觸角延伸到樣板戲產生的歷史背景上,那么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延安“戲改”(戲劇改革)運動(歌劇《白毛女》即為
延安時期首創)和上世紀50年代的全國性現代戲創作,直至樣板戲產生、傳播的全過程。
“樣板戲只有八個”是誤傳
“樣板戲”指文革時期(1966年至1976年)主管文藝的江青特別關注的舞台藝術作品,包括京劇《
智取威虎山》、《
紅燈記》、《
沙家浜》、《
奇襲白虎團》、《
海港》、《
龍江頌》、《
紅色娘子軍》、《
平原作戰》、《
杜鵑山》、《
磐石灣》、《
紅雲崗》,芭蕾舞劇《
紅色娘子軍》、《
白毛女》、《
草原兒女》、《
沂蒙頌》等大戲,京劇《
審椅子》、《
戰海浪》、《江津渡》等小戲,以及“革命交響音樂”(是交響樂伴唱,或是名為戲的清唱劇,實屬於聲樂套曲)《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鋼琴伴唱《紅燈記》和鋼琴協奏曲《黃河》等音樂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
杜鵑山》,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或者再加上京劇《龍江頌》等六七個劇目。此外當時(主要是文革後期)公演的戲劇作品還有京劇非樣板戲的很多劇目(《鐵流戰士》、《蘆花淀》、《
瑤山春》、《
苗嶺風雷》、《草原銀河》、《
紅色少年》、《三斤化肥》等等)、各種地方戲劇目和話劇劇目等等。
1967年5、6月間,已有的八個樣板作品,即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七個戲劇,及“交響音樂”《沙家浜》,在首都集中上演,並被高度讚譽和宣傳。這時報紙上有一篇著名的評論文章,即《人民日報》社論《革命文藝的優秀樣板》,其中五次出現了“(這)八個革命樣板戲”的字樣。這篇文章,或許還有同時的其它文章,讓人們知道也記住了“樣板戲只有八個”。“樣板戲”發展了新作品以後,也不斷有過不再提“八個”的報刊文章。但是“樣板戲只有八個”已先入為主,而且這些文章幾乎再也沒有提到數目字了,儘管有“革命樣板戲進一步發展”之類的字樣,很多人卻對文章中擴大的“樣板戲”名單視而不見了。
本來,說“樣板戲只有八個”的多數人就是人云亦云,他們也不關心是哪八個劇目以及這類劇目有沒有超過八個。而且,文革過後揭批“四人幫”時的傾向性思維,使人簡單地認為江青等人以八花取代百花來抵制文藝繁榮,這個錯誤便得到進一步的流傳和認可。
“樣板”本是工業生產用的模具。早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隨著“趕比超”勞動競賽的開展,到處“樹立樣板”,用“樣板”表示“榜樣”、“模範”的作法得以流行。1965年3月16日上海的《解放日報》發表短評《認真地向京劇〈紅燈記〉學習》以後,這個詞開始用於文藝作品。樹立學習的楷模是很普通的事情,所以“樣板戲”之“樣板”並沒有模具或者其它特別的含義。說既然為“樣板”就只能是“八個”,更是無稽之談。
“樣板戲”一直同時存在三種稱呼:俗稱為“樣板戲”,非正式稱呼為“革命樣板戲”,正式稱呼為“革命現代京劇”(開始有“革命現代京劇”和“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兩種稱呼,最晚在1970年,“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因有重複和拖沓之義而停用)或“革命現代舞劇”(開始為“革命現代芭蕾舞劇”,最晚在1970年,因當時多數芭蕾舞劇為歐洲古典題材,“芭蕾”二字似乎帶有非無產階級色彩而停用)。非正式稱呼是一些劇目的統稱,因此“革命樣板戲”用於報刊文章和通常的宣傳中。而單個劇目名稱總是伴著正式稱呼這個前綴,所以,在電台戲劇節目、劇本、劇照、電影片頭、單個劇目的演出海報上、戲單上和舞台報幕時,只能見到正式稱呼,報刊文章在評論或提到單個劇目時也只使用這個前綴。有些人不清楚這三種稱呼的區別,於是,早先的強勢宣傳和民眾對俗稱的頻繁使用,後來的電台廣播日夜播放和劇照家家張貼,或者更後來的新劇目先後單個出現,就引起了一些錯誤記憶。例如:從1971年林彪倒台到1975年反擊右傾翻案風時一度不提“樣板戲”了(那兩年是有一些詞語上的變化,但不涉及“樣板戲”)。“(革命)樣板戲”後來改稱“革命現代京劇”和“革命現代舞劇”了。後來的劇目不是“(革命)樣板戲”而是“革命現代京劇”了。
所謂的“革命樣板戲”里除了樣板戲劇作品,其實還有少量樣板音樂作品。老百姓往往誤以為“交響音樂”《沙家浜》等作品不是“樣板戲”,所以非專業的大眾的理解倒是正確的。最初,文革小組顧問康生把七個戲劇和“交響音樂”《沙家浜》隨意地統稱為“八個革命樣板戲”,尚可將錯就錯,畢竟“交響音樂”《沙家浜》和鋼琴伴唱《紅燈記》算得上是京劇清唱。可是,後來“革命樣板戲”中卻出現了更加異類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一方面,“革命樣板戲”的名稱簡便通俗並且已被普遍接受,不便為了一個《黃河》而改稱“革命樣板舞台藝術作品”之類。另一方面,媒體為避免貽笑大方又不得不含糊其辭。“初瀾”在1974年7月發表的《京劇革命十年》中說“無產階級培育的革命樣板戲,現在已有十六、七個了”。這個江青直接控制下的文藝評論寫作班子竟然似乎說不準樣板“戲”的數目,就是因為名單中顯示有《黃河》。在一些報刊文章的正文裡,有時用“等等”在名單里隱去《黃河》而統稱“革命樣板戲”,有時在顯示有新劇目和《黃河》的名單後不做統稱,或者統稱“革命樣板作品”,反正就是不敢明確說《黃河》是“戲”。這就是新劇目被誤認為只是“樣板作品”而不是“樣板戲”的根源。
1967年6月,《人民日報》率先號召“普及革命樣板戲,推動文藝革命的發展”,直到文革晚期媒體上仍在號召“進一步掀起普及革命樣板戲的熱潮”。從事實上看,後來的“樣板戲”劇目也同前“八個”一樣,都是被普及的對象。正因為它們都是“樣板戲”,學術界才會相提並論。
文革過後,有人以為“樣板戲只有八個”並以為是包括《龍江頌》在內的前八個戲劇而稱其為“八大樣板戲”,有人僅僅把“樣板戲”新劇目當作“樣板戲”看待,或者認為是“非正式”的“樣板戲”,並造出原本沒有的“準樣板戲”、“亞樣板戲”和“廣義樣板戲”等不明不白的詞語,都是主觀錯誤。
總之,與“旅鼠集體自殺”稍似,“樣板戲只有八個”只是個傳說。
起源與發展
它們的醞釀、創作成型較早,最終修改定型並定於一尊則是在江青發表《談京劇改革》後的1964年~1966年間。江青曾組織、參與、經手過這些作品的改編、排練等後期加工的部分工作,於是被打上了“江記”標誌。1967年5月23日紀念毛澤東《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那天,樣板戲在北京各劇場同時上演。毛澤東先後多次率
政治局成員出席觀看,以此給予強勁的政治支持。江青進入中央文革小組並由此活躍於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與此有關。
其後又陸續加上的京劇《龍江頌》、《平原作戰》、《磐石灣》、《
紅色娘子軍》、《
杜鵑山》,芭蕾舞劇《沂蒙頌》及《草原兒女》,鋼琴伴唱《
紅燈記》等,也得以廁身樣板戲之列。
由於這些作品描寫的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
武裝鬥爭和經濟建設的現代生活,被賦予了更廣泛的政治意義:被納入了與所謂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占領舞台相對立的革命文藝路線,被當作批判
劉少奇、周揚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論據和武器,被奉為
工農兵占領文藝舞台、文化革命的典範。
《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該劇由
河南豫劇院三團在1958年5月19日首演於
鄭州,編劇
楊蘭春,導演楊蘭春、許欣,音樂設計
王基笑、姜宏軒等,
舞台美術設計關朋。
馬琳飾銀環,
王善朴飾拴保。同年6月調京演出。在其後的演出中,魏雲主演銀環,馬琳飾演二大娘。期間,
常香玉曾經扮演過拴保娘這一角色。1963年由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戲曲藝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