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現代京劇)

海港(現代京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港有多個含義,這裡是指的戲劇的名字。我們所謂的海港是指現代京劇(為八大樣板戲之一)、電影(1972、1973年兩個版本)。

基本介紹

  • 導演:謝鐵驪、謝晉
  • 編劇:上海京劇團《海港》劇組集體
  • 主演:李麗芳,趙文奎,朱文虎,郭伸欽,周卓然,艾世菊
  • 出品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
  • 對白語言:國語
  • 中文名:海港
  • 外文名:Harbor
  • 其它譯名:ハーバー
  • 出品時間:1972/1973年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京劇藝術片
  • 片長:120分鐘
  • 上映時間:1972/1973年
  • 分級:無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彩色
電影視頻,1972年版戲劇電影,基本信息,主創人員,主要演員,劇情簡介,影片評述,1973年版戲劇電影,主創人員,主要演員,現代京劇,簡介,創作背景,精選曲目,經典唱段,交響組曲,唱片曲目,場次名稱,

1972年版戲劇電影

基本信息

片名:海港
顏色:彩色
類型:戲曲片

主創人員

編劇:上海京劇團《海港》劇組集體
攝影:錢江
美工:陳翼雲
錄音:劉士達

主要演員

演出:上海京劇團
配音: 李長春
李麗芳.... 方海珍
趙文奎.... 高志揚(李長春配音)
朱文虎.... 馬洪亮
郭伸欽.... 趙震山
周卓然.... 韓小強
艾世菊.... 錢守維

劇情簡介

碼頭上,一批稻種要裝上舶船,一批援外小麥要裝進倉庫;青年裝卸工韓小強輕視裝卸工作,搶運中精神渙散,跌落麥包。
中國電影《海港》(京劇)DVD 封面中國電影《海港》(京劇)DVD 封面
暗藏的階級敵人錢守維,乘機將玻璃纖維連同散麥一起裝人包內,繼而又指使韓將一包稻種當做麥包扛進倉庫,企圖製造錯包事件,破壞我國的國際聲譽。
裝卸隊黨支部書記方海珍發現散包事故,立即發動民眾,追查事故起因。
在她的領導下連夜翻倉,迫使錢守維露出破綻;她又和退休工人馬洪亮一起對韓小強進行回憶對比的思想教育,韓覺悟了,揭發了錢守維的罪行,從而揪出了這個暗藏的階級敵人,完成了援外任務。

影片評述

這部現代京劇產生於"文革"前,它原來的主旨在於表現碼頭工人階級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為社會主義多作貢獻的主人翁精神,同時貫穿了對青年工人的培養和教育。
中國電影《海港》(京劇)劇照中國電影《海港》(京劇)劇照
後來,這部京劇被劃入"樣板戲"的序列,經過反覆修改,使之在京劇唱腔、演出等方面的改革上均取得不少成績。其中激烈的階級鬥爭描寫反映了當時高漲的革命熱情,以及敵我鬥爭的複雜性。
影片基於原舞台京劇的特點,同時發揮了電影藝術的長處,使之在表現能力上優於舞台。

1973年版戲劇電影

主創人員

導演:謝鐵驪 謝晉
編劇:上海京劇團《海港》劇組集團
攝影:錢江
美工:陳翼雲
錄音:劉士達

主要演員

演出:上海京劇團
中國電影《海港》連環畫 封面中國電影《海港》連環畫 封面
配音:李長春
李麗芳 .... 方海珍
趙文奎 .... 高志揚(李長春 配音)
朱文虎 .... 馬洪亮
郭伸欽 .... 趙震山
周卓然 .... 韓小強
艾世菊 .... 錢守維

現代京劇

簡介

60年代,碼頭青年工人韓小強輕視裝卸工作,在裝運出國稻、麥過程中,不慎造成散包錯包事故。暗藏敵人錢守維趁機將玻璃纖維放在麥包內,企圖破壞中國國際聲譽。
裝卸大隊黨支部書記方海珍一面教育韓小強,同時對錢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並帶領大家連夜翻倉,查清散包,追回錯包,勝利完成援外任務。

創作背景

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劇現代戲創作。以需要一出寫工人題材的戲為由,決定改編李曉民創作的淮劇《海港的早晨》為京劇。
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接見《海港的早晨》劇組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接見《海港的早晨》劇組
196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石西民、市文化局副局長李太成具體負責。郭炎生、何慢、楊村彬編劇,取名《海港早晨》,楊兼導演,舞美設計幸熙等。童芷苓飾金樹英,小王桂卿飾劉大江,趙文奎飾老娘舅,童祥苓飾俞寶昌。
劇中主要寫了人民內部矛盾,並無暗藏敵人。1965年2月1日首演於人民大舞台。
江青看後,認為此本突出中間人物,要求修改為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國際主義精神,並對“風雨追舟”一場運用追光造成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大為反感,決定重組創作班子,改由聞捷鄭拾風、李曉民、郭炎生、何慢五人參加改編,要求用新詩樣式代替老唱詞。1965年4月2日完成試演本,將童芷苓換成蔡瑤銑,導演章琴,音樂設計于會泳江青看後又指責“無衝突論”。此後,反覆修改,於1966年5月又完成一稿,定名《海港》。
革命現代京劇《海港》封面革命現代京劇《海港》封面
劇中人物名字全作了改動,馬科導演,李麗芳飾方海珍。1966年10月1日演於滬東工人文化宮
1967年春,該劇赴京參加《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紀念演出,於6月22日在中南海請中央領導審看;毛澤東看後說:“《海港》可以成為樣板戲,但要改成敵我矛盾。”
創作組又先後調張士敏王煉黎中城、劉夢德進一步反覆修改,強調了階級鬥爭,塑造了階級敵人錢守維的形象。導演張鳴義,伴奏採取中西混合樂隊。1971年12月該劇在京定稿。
紅旗》雜誌1972年第二期發表了此劇1972年1月演出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隨即播送了全劇錄音。
1971~197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先後拍了兩次彩色戲曲片;導演傅超武謝晉謝鐵驪李麗芳飾方海珍,趙文奎飾高志楊(李長春配唱),朱文虎飾馬洪亮,郭仲欽飾趙震山,周卓然飾韓小強,艾世菊飾錢守維。
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劇本主旋律曲譜、總譜。

精選曲目

經典唱段

01 定要把這深情厚誼送往那四面八方
02突擊搶運到江岸
現代京劇:海港(HDCD)封面現代京劇:海港(HDCD)封面
03 大躍進把碼頭的面貌改
04 行船時須提防暗礁險灘
05 一石激起千層浪
06 細讀了全會公報
07 暴風雨更增添戰鬥豪情
08 想起黨眼明心亮
09 千難萬險也難不倒共產黨人
10 你要把解放前後兩對照
11 共產黨毛主席恩比天高
12 這扛棒跟隨咱經歷過艱難世道
14 堅決戰鬥在海港
15 毛澤東思想東風傳送

交響組曲

專輯中文名:京劇交響組曲《海港》
交響組曲《海港》CD封面交響組曲《海港》CD封面
專輯英文名: On The Docks
音樂類型::民樂
出版發行:Yellow River Chinese
唱片編號:82043
監製:龔國泰
錄音:胡桃源
錄音日期:1993年4月
錄音地點:中國·上海
笛子:俞遜發
嗩吶:劉英
二胡:楊瑞
演奏:上海樂團管弦樂隊
指揮:王永吉

唱片曲目

01. 序曲 [0:01:31.00]
02. 深情厚誼(嗩吶) [0:02:15.00]
03. 突擊搶運到江岸(二胡) [0:02:10.00]
04. 自從退休離上海(嗩吶) [0:03:01.00]
05. 行船時須提防(笛子) [0:02:12.00]
06. 一石激起千層浪(嗩吶) [0:05:50.00]
07. 江山如畫(笛子) [0:03:49.00]
08. 暴風雨(二胡) [0:05:22.00]
09. 眼明心亮(二胡) [0:07:30.00]
10. 千難萬險(笛子) [0:03:08.00]
11. 解放前後兩對照(二胡) [0:04:05.00]
12. 恩比天高(二胡) [0:06:48.00]
13. 這槓棒(笛子) [0:01:50.00]
14. 忠於人民忠於黨(嗩吶) [0:08:39.00]
15. 東風傳送(笛子) [0:03:41.00]
16. 滿懷豪情回海港(嗩吶) [0:02:39.40]

場次名稱

編劇:《海港》編劇組
現代京劇:海港(CD)封面現代京劇:海港(CD)封面
演出:上海京劇院《海港》劇組
第一場 突擊搶運
第二場 意外散包
第三場 查問事故
第四場 追根尋源
第五場 深夜翻倉
第六場壯志凌雲
第七場 海港早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