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豫劇院
- 時間:1956年3月
- 院長:常香玉
- 解散:1985年
- 重建:2013年
- 院長:李樹建
1956年3月由文化部批准建立,交河南代管。院長常香玉,副院長周奇之。時為全國八大劇院之一。院部設鄭州。轄三個表演藝術團體和行政辦公室、藝術室、河南人民劇院。...
豫劇(英文:Yu Opera)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當代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台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
河南豫劇院青年團為推動新時期豫劇事業的創新發展,加強青年演員的鍛鍊和培養,經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同意,河南豫劇院在全面接收中國戲曲學院2009級豫劇本科班...
商丘市豫劇院於1948年成立,原商丘地區豫劇團,1997年撤地更改為商丘市豫劇一團,2004年撤團建院更名為商丘市豫劇院。現任商丘市豫劇院院長、書記為陳新琴。(概述...
河南省第五屆青年演員戲曲大賽金獎,河南曲劇大師王秀玲再傳弟子,當代中國曲劇十大新秀,汝州市農村信用社形象大使,CCTV豫劇“一戰成功”十強優勝獎得主,豫劇大師常香玉...
河南豫劇院一團前身為人民藝術家、豫劇大師常香玉創辦的“香玉劇社”(創立於1948年)。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曾帶領劇社到全國各地巡迴義演,捐獻“香玉劇社號...
王惠,1963年7月生,河南孟州人,國家一級演員,現任河南豫劇院副院長,河南省豫劇一團團長。作品有《五世請纓》、《義烈女》等。...
河南省豫劇三團前身為河南省歌劇團,現為全國唯一專演現代戲的表演團體。該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演出了200多出劇目,形成了富有鮮明時代特點、生活氣息濃烈、講究塑造...
河南豫劇院二團1956年3月4日成立,成員多是原河南省大眾劇團、河南省人民劇團的演職員,有八十多人。蓋韻秋、甘廷倫任正副團長,陣容強大,行當齊全。...
1993今日中國豫劇十大名旦選拔賽揭曉,張寶英(河南)、牛淑賢(河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李喜華(湖北)、菅愛梅(河南)、朱巧雲(河南)、李金枝(河南)、...
李金枝,1962年11月出生於河南孟津,中專學歷,國家一級演員。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優秀專家。現任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二團副團長,民進河南省委會副主委。...
河南省豫劇一團前身為豫劇大師、愛國藝人常香玉創辦的“香玉劇社”(創立於1948年)。河南省豫劇一團現有國家一級演職員9名,國家二級演職員20名。...
鄭州市豫劇院原始於鄭州市豫劇團(1955年7月成立)和鄭州市豫劇二團(1982年5月成立),2000年7月兩團合併成立為鄭州市豫劇院。合併前的鄭州市豫劇團和鄭州市豫劇二...
高潔,女,1934年生,河南省豫劇三團旦角演員,河南省文聯委員。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即以《羅漢錢》中的“小飛娥”和《朝陽溝》中的“拴保娘”等人物形象享譽全國。...
河南豫劇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於2015年03月10日在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水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關效宇,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文藝演出,演出經紀代理,舞台美術設計,服裝...
河南省豫劇二團是革命戰爭年代我黨組建起來的一支文藝隊伍,當時被人們親切稱之為“娃娃劇團”。經過戰火的洗禮,該團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不斷發展壯大,為宣傳黨的...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張妙玲,出生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為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文聯...
魏俊英,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豫劇一團著名演員。1974年,魏俊英考入了河南省戲曲學校。這是培養多名著名演員的搖籃,常香玉等許多戲曲名家都曾在這裡授課。從此,她一...
李建欽是河南豫劇三團首席板胡、河南豫劇板胡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多年來的藝術實踐使其形成了獨特的板胡演奏風格。他主奏的舞台劇目主要有《朝陽溝》、《紅果紅了》...
李樹建,男,漢族,1962年4月生於河南汝州市寄料鎮觀音堂村,中共黨員,當今豫劇領軍人物,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劇協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
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劇協理事。1956年河南豫劇院成立,常香玉、趙義庭、李蘭菊、馬蘭香、馬天德、趙錫銘、王素君、高興旺等一批豫劇名家匯聚一...
高頌喜(1941一) 女。鄭州市人。1953年經推薦參加河南省人民劇團。1954年調河南省歌劇團,1956年轉為河南豫劇院三團。...
河南省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劉益民 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歌唱家吳侃 河南藝術研究院主任及製片人邱科申 河南豫劇童星馬躍 錄音師李志 北京新銳音樂人、音樂製作人、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