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戲
文革時期,有一些被樹立為文藝榜樣的,以戲劇作品為主,加上少量音樂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藝術作品,統稱為“革命樣板戲”或“革命樣板作品”,俗稱“樣板戲”。
當年,對於“樣板戲”這個從不被解釋的響亮稱呼,人們往往似懂非懂,就連樣板戲的編劇汪曾祺也不例外。他在得知“樣板”是某地對某種板狀模具的稱呼後,認為“樣板戲”的意思說不通。可見,樣板一詞,難以顧名思義,它的引申義更是牽強,無論是“榜樣”,還是如今增添的“樣品”“示範”“實驗”等義。
(一)作品的發展
“樣板”和“樣板戲”之稱,最初分別見於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報》刊登的署名“本報評論員”者讚揚《(京劇)紅燈記》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的兩位上海工人讚揚《(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後至1966年底,報刊上又出現了“革命樣板戲”“革命藝術樣板”“革命現代樣板作品”等稱呼。
“革命樣板戲”這個稱呼被叫響,始於1967年5月至6月。當時,江青扶植的舞台藝術作品會集北京,在六大劇場反覆上演。同時,《人民日報》等“兩報一刊”多有報導和評論,稱其為“革命樣板戲”,或者臨時稱其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並列出如下名單:“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1968年7月1日,《(鋼琴伴唱)紅燈記》上演,立即被大力宣傳和高度讚譽。它被稱為“江青同志親自培育的”“革命文藝的新品種”,並與先前的“八個革命樣板戲”相提並論。此後,《人民日報》在1968年9月26日和1970年2月10日的《工農兵英雄的壯麗頌歌——贊革命樣板戲》《革命樣板戲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等重要文章中,列出了含有《(鋼琴伴唱)紅燈記》的九個作品的名字。1969年,在北京參加國慶二十周年遊行的革命樣板戲方陣里,新華社報導所稱的“九個革命樣板戲的舞台彩車”中,有《(鋼琴伴唱)紅燈記》的舞台彩車。
七十年代,從1970年到1973年,又逐年推出了江青扶植的《(鋼琴協奏曲)黃河(5月1日推出)》,《(京劇)龍江頌》《(京劇)紅色娘子軍》,《(舞劇)沂蒙頌》《(上海交響樂團的交響音樂)智取威虎山》,《(舞劇)草原兒女》《(京劇)平原作戰》《(京劇)杜鵑山》等作品,使樣板戲的數目增加到了十七個。這十七個樣板戲,除了最後一個音樂作品外,都在這幾年被拍成電影或投入拍攝。這些影片和《(京劇)磐石灣》的影片,先後參加了江青把持的文化部在1974年5月以及後兩年5至6月舉辦的“革命樣板戲影片匯映”,以及有的地方另外舉辦的匯映。
1974年年中,一些報刊文章中公布了樣板戲新的名單和數目。例如,5月23日,新華社在《人民日報》上報導了《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文藝路線指引下,我國革命樣板戲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其中列出了上述十七個作品的名字。7月,江青直接控制的文藝評論寫作班子“初瀾”在《紅旗》雜誌上發表了《京劇革命十年》一文,礙於《(鋼琴協奏曲)黃河》實在不是“戲”,宣布“革命樣板戲,現在已有十六七個了”。(另外,兩文中分別提到的“第一批八個革命樣板戲”以及後來的“一批革命樣板作品”中的“批”,是“些”的意思。“一批革命樣板作品”是指從鋼琴伴唱《紅燈記》開始,逐個推出的“一些”樣板戲。文革後的樣板戲研究中,把它們稱為“第二批”樣板戲,或者把它們再分批的作法,都是不對的。)
文革末期,又有一些樣板戲陸續出台。例如,1975年5月21日新華社在《革命樣板戲劇組深入基層為工農兵演出》“革命樣板戲全劇和折子戲”的報導中,所提到的1974年下半年推出的《磐石灣》《紅雲崗》《審椅子》《戰海浪》,1975年上半年推出的《津江渡》等京劇劇目。從《在毛主席的無產階級文藝路線指引下,我國革命樣板戲進一步普及和發展》一文中的“還有一批劇目正在修改和創作”這句話來看,這些樣板戲全是戲劇作品。這些作品,雖然有的已經在電台播出並拍成電影公映,但是不久文革就結束了,所以它們影響都不大。
(二)“八個樣板戲”之誤
難以置信的是,雖然樣板戲紅極一時,倍受推崇,人們卻普遍不知道它實際上至少有二十多個。因為,“八個樣板戲”和“八大樣板戲”等詞,甚至比“樣板戲”一詞更加流行。眾口鑠金,這兩個當年的口頭詞語,終於演變為習焉不察,以假亂真的偽歷史名詞。
換言之,從文革時期開始,很多人,包括一些高層人士,都流傳“八個樣板戲”或“八大樣板戲”的說法,並且對其具體所指或不甚清楚,或認識不一。例如有的人,包括一些樣板戲劇組成員,認為只有最早的八個樣板戲才是樣板戲。再如更多的人認為,只有包括《龍江頌》或者還包括《杜鵑山》在內的,影響最大的八個樣板戲才是樣板戲。
“八個樣板戲”之說容易流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從1967年5月到1970年上半年,樣板戲中的戲劇作品只有五個京劇和兩個芭蕾舞劇。這個階段,京劇劇名的前綴有“革命現代京劇(1966年始)”“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芭蕾舞劇劇名的前綴有“革命芭蕾舞劇(1966年始)”“革命現代芭蕾舞劇”“革命現代舞劇(1969年始)”。此外,本是泛稱的“革命樣板戲”也常被當作劇名前綴,尤其是京劇劇名的前綴出現在報刊文章中。1970年下半年,樣板戲真正得到普及,稱呼自然變得規範。從此開始,作為劇名前綴,只稱“革命現代京劇”“革命現代舞劇”,例如《(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另外,“革命現代”也是文革時期非樣板劇目的屬性,所以有“革命現代越劇《半籃花生》”“革命現代京劇《鐵流戰士》”之類的稱呼。)總之,當時並不強調各相關作品的“樣板戲”名義,有的作品甚至從來沒有冠稱過“樣板戲”。所以,實際上人們普遍不能清楚地知道樣板戲都有哪些,更想不到《(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等音樂作品也是樣板“戲”。
除了有心於文藝的人外,實際上人們並不熟悉所有的樣板戲。例如,很多經歷過文革的人,居然根本不知道唱了五年之久的《(京劇)紅色娘子軍》的存在。人們普遍比較熟悉,並且容易回憶起來的樣板戲,最多是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杜鵑山》,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八個左右的最優秀的作品。
文革時期,樣板戲大都被拍成電影,而非樣板的京劇劇目卻無一被拍攝。廣播電台播出的戲劇節目主要是樣板戲,到文革末期,才播出了一部分地方戲劇目和非樣板的京劇劇目。失衡的宣傳,使大多數人不知道,文革時期還存在非“樣板團”創作演出的大量非樣板的京劇劇目,如《鐵流戰士》《蘆花淀》《瑤山春》。這樣,即使是熟悉更多劇目的人,也容易把一部分樣板戲劇目誤以為是非樣板戲劇目。
作品簡介
《紅燈記》
革命現代京劇之一;《紅燈記》的故事取材於電影《
自有後來人》,它的原創作者是黃泳江。《自有後來人》是一部以
東北抗日聯軍為背景、反映東北人民抗日鬥爭的電影。上世紀60年代,電影在全國上映,不久,該劇便由上海滬劇團改編為
滬劇,接著由
哈爾濱京劇院率先搬上京劇舞台,當時名叫《革命自有後來人》。此劇是
中國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六十年代至今,眾多藝術家
李少春、袁世海、
杜近芳、高玉倩、
錢浩梁、劉長瑜、
李維康、
馮志孝、
孫岳、
王晶華、杜富珍、
張嵐等都曾先後參加演出。近幾年來,青年團排演此劇,得到老藝術家們的指導,演出取得成功。
《智取威虎山》
編劇
陶雄、
李桐森、
黃正勤、曹壽春、申陽生(執筆);導演以陶雄為主,
李仲林、李桐協助;樂隊主要成員為
王燮元、趙濟羹等;舞台美術設計有
幸熙、
周凡等;主要演員有李仲林(飾楊子榮)、
紀玉良(飾少劍波)、
王正屏(飾李勇奇)、賀水華(飾坐山雕)等。1958年8月首演於南京中華劇場,其後又在蘇州、上海等地公演,廣受觀眾歡迎。 這一稿《智取威虎山)的劇本曾於1959年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在上海京劇院以後的演出中,由
沈金波飾少劍波,
童祥苓飾楊子榮,唱做繁重。
《海港》
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劇現代戲創作,以需要一出寫工人題材的戲為由,決定改編李曉民創作的
淮劇《海港的早晨》為京劇。1964年由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
石西民、市文化局副局長
李太成具體負責。郭炎生、何慢、楊村彬編劇,取名《海港早晨》,楊兼導演,舞美設計幸熙等。
童芷苓飾金樹英,
小王桂卿飾劉大江,趙文奎飾
老娘舅,童祥苓飾俞寶昌。劇中主要寫了
人民內部矛盾,並無暗 藏敵人。1965年2月1日首演於人民大舞台。江青看後,認為此本突出中間人物,要求修改為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
國際主義精神,並對“風雨追舟”一場運用追光造成
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大為反感,決定重組創作班子,改由聞捷、
鄭拾風、李曉民、郭炎生、何慢五人參加改編,要求用新詩樣式代替老唱詞。1965年4月2日完成試演本,將童芷苓換成
蔡瑤銑,導演章琴,音樂設計
于會泳。江青看後又指責“無衝突論”。此後,反覆修改,於1966年5月又完成一稿,定名《海港》。劇中人物名字全作了改動,
馬科導演,李麗芳飾方海珍。1966年10月1日演於滬東工人文化宮。1967年春,該劇赴京參加《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紀念演出,於6月22日在
中南海請中央領導審看。
毛澤東看後說:“《海港》可以成為
樣板戲,但要改成
敵我矛盾。”創作組又先後調張士敏、
王煉、黎中城、劉夢德進一步反覆修改,強調了階級鬥爭,塑造了階級敵人錢守維的形象。導演張鳴義,伴奏採取中西混合樂隊。1971年12月該劇在京定稿。《紅旗》雜誌1972年第二期發表了此劇1972年1月演出本。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隨即播送了全劇錄音。1971~1973年由
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拍了兩次彩色戲曲片。導演
傅超武、
謝晉、
謝鐵驪。
李麗芳飾方海珍,趙文奎飾高志楊(
李長春配唱),朱文虎飾
馬洪亮,郭仲欽飾趙震山,
周卓然飾韓小強,
艾世菊飾錢守維。
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出版劇本主旋律曲譜、總譜。
《奇襲白虎團》
該劇由李師斌、
方榮翔、
李貴華根據
中國人民志願軍偵察兵副排長
楊育才在
金城戰役中的英雄事跡編寫,參照的是《
志願軍英雄傳》中《奇襲》一文,後經孫秋潮執筆加工。此劇的初創是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早在1955年就進行了首演,1958年志願軍回國後,該團與山東省京劇團合併,遂修改上演此劇。1964年,為參加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進行復排,
尚之四導演,孫樟、曲志剛等舞台美術設計。
宋玉慶扮演嚴偉才,
邢玉民扮演韓大年,方榮翔扮演志願軍團長,
殷寶忠扮演志願軍政委,俞硯霞扮演崔大嫂,栗敏扮演崔大娘。 “文革”期間,《奇襲白虎團》被封為“樣板戲”,該劇的導演尚之四和編劇之一孫秋潮卻成為“
反動學術權威”、“牛鬼蛇神”橫遭批鬥。山東省京劇團曾一度調往北京,編入中國京劇團。1972年,該劇由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藝術片,基本保留了該劇的風貌。近來,山東京劇院青年團
劉建傑等復排了這齣戲,同樣非常成功。
《紅色娘子軍》
本劇是六十年代在
周恩來總理直接關懷下創作演出的;是我國芭蕾舞按照周總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民眾化”進行改革的首次嘗試。1964年9月在
人民大會堂小禮堂首演時,周總理出席並邀請了高棉國家元首
西哈努克親王觀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觀看,稱讚《紅》劇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對頭的,藝術上也是好的。”此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相繼觀看,並屢屢招待來訪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等。1964年由編導蔣祖慧等赴阿爾巴尼亞為地拉那歌舞劇院排演本劇。周總理在當地觀看了演出。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也排演了本劇,由松下洋子飾瓊花。1986年中央芭蕾舞劇團去英國、蘇聯和1979年中國藝術團訪美時都演出了《紅》劇第一場。1994年被評為“中華民族二十世紀舞蹈經典作品”。 在國內演出《紅》劇的藝術單位遍及全國。《紅》劇在中央芭蕾舞劇團曾復排多次。先後飾演瓊花的有白淑湘、鐘潤良、趙汝衡、
薛菁華、
郁蕾娣、
張丹丹、馮英、王珊等;飾演洪常青的有劉慶棠、王國華、孫正延、王才軍、孫傑等。
《白毛女》
1964年上海舞蹈學校根據同名歌劇改編 。藝術指導
黃佐臨,編導
胡蓉蓉等。主要演員有顧峽美、
蔡國英和凌桂明。後逐漸發展成大型舞劇。1965年首演。舞劇塑造了喜兒、大春、楊白勞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礎上,融匯了豐富的中國民間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結合的典範。
《沙家浜》
《
沙家浜》的前身是
滬劇《蘆盪火種》。《
蘆盪火種》是由上海市人民滬團於1958年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一個抗日傳奇,講的是1939年秋,在
江陰縣顧山鎮對“忠義救國軍”的戰鬥中,時任新四軍江南
抗日義勇軍第二路政治部主任的
劉飛,在戰鬥關鍵時刻,親自率領警衛班向敵人發起衝鋒,打退敵人進攻,但自己也身受重傷。戰鬥結束後,面對日偽頑匪相互勾結、下鄉“掃蕩”的險惡環境,在地方黨組織和民眾的支持幫助下,帶領數十名傷員,不畏艱險,重建武裝、堅持抗日的鬥爭事跡。滬劇《蘆盪火種》上演後,在戲劇界和觀眾中引起了廣泛興趣和強烈反響,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劇種的9個劇團對《蘆盪火種》進行移植,而在全國演出《蘆》劇的竟有31個劇團之多。 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盪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
汪曾祺、楊毓珉、肖甲、
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作為主要執筆者,在改編過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劇本的文學性上。改編後的《蘆盪火種》的京劇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
趙燕俠飾阿慶嫂,譚元壽飾郭建光。後經國家領導人審看,批准對外公演。劇名最後由
毛澤東主席一錘定音,他幽默地說:“蘆盪里都是水,革命火種怎么能燎原呢?再說,那時抗日革命形勢已經不是火種而是火焰了嘛……戲是好的,劇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發生在這裡。”於是劇名定為《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