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電影

樣板電影是新中國文革時期的大陸電影形式,大多播放正能量或抗戰系列電影,以極左思潮為指導,擯棄一切晦澀含蓄的藝術表現手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樣板電影
  • 外文名:Sample film
  • 含義:樣板戲電影
  • 形式:中國電影在文革期間的特殊形式
簡介,手法特點,主要事件及作品,

簡介

樣板電影為“樣板戲電影”,中國電影在文革期間的特殊形式。

手法特點

樣板電影以極左思潮為指導,擯棄一切晦澀含蓄的藝術表現手法,赤裸裸地迎合當時社會政治語境,把電影的意識形態性發揮至極至。在拍攝過程中必須遵守江青提出的文藝作品“三突出”原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具體到電影的視聽語言層面,即“對英雄人物要‘近、大、亮’,對反面人物要‘遠、小、黑’”,隨後,這條原則又被創作人員簡單歸納為一批“三字經”、“四字訣”:“我近敵遠、我正敵側、我仰敵俯、我明敵暗”等。

主要事件及作品

1967年,恰逢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5月1日至6月17日,江青在北京舉辦了“八大革命樣板戲匯演”,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以及交響樂《沙家浜》等八大樣板戲集中獻演218場,歷時一個多月,觀眾多達33萬。
匯演的成功之後,江青開始籌劃將樣板戲迅速地搬上銀幕,以鞏固京劇革命的成果,擴大樣板戲的影響。就這樣,一種被稱為是“樣板戲電影”的片種在濃厚的政治氣氛下將要粉墨登場。
1968年初秋,江青親自選定《智取威虎山》和《紅燈記》兩部樣板戲作為首批拍攝的劇目,由謝鐵驪負責拍攝工作。
1970年,第一部“樣板戲電影”——彩色京劇藝術片《智取威虎山》攝製完成。
1971年,完成“樣板戲電影”《紅燈記》(京劇)、《沙家浜》(京劇)和《紅色娘子軍》(舞劇)的拍攝。
1972年,完成“樣板戲電影”《奇襲白虎團》(京劇)、《海港》(京劇)、《白毛女》(芭蕾舞劇)的拍攝
1974年,全國上映《火紅的年代》、《艷陽天》、《青松嶺》、《戰洪圖》等由“樣板電影”帶動拍攝的影片。
1974年至1975年7月第二撥的“樣板戲”彩色影片陸續上映,它們一共是7部:《平原作戰》、《杜鵑山》、《紅色娘子軍》(京劇)、《沙家浜》(交響音樂)、《沙家浜》(粵劇)以及兩部新的“革命現代芭蕾舞”——《草原兒女》和《沂蒙頌》,但影響顯然已大不如前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