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我矛盾是人民與人民的敵人之間的矛盾。同“人民內部矛盾”相對。是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之一。敵我矛盾是由於敵對階級之間根本利益的相互衝突而產生的矛盾,是社會對抗性矛盾。敵我矛盾在不同國家和各個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其解決方式也不盡相同。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是敵我矛盾;人民通過社會革命、推翻三大敵人的統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方式解決。在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社會集團同人民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同人民之間的矛盾,都是敵我矛盾;人民通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式解決。在一定條件下,敵我矛盾可以向人民內部矛盾轉化。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重大問題之一。毛澤東關於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的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學說的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 敵我矛盾
敵我矛盾是人民與人民的敵人之間的矛盾。同“人民內部矛盾”相對。是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之一。敵我矛盾是由於敵對階級之間根本利益的相互衝突而產生的矛盾,是...
- 對抗性矛盾與非對抗性矛盾
對抗性矛盾與非對抗性矛盾是反映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哲學範疇。...... 採取與矛盾性質相適應的鬥爭形式,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區分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
- 內部矛盾
內部矛盾廣義上講是指事物內部所固有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部原因。 在中國多半是指“ 人民內部矛盾 ”。所謂的人民內部矛盾是與階級矛盾相伴的概念。階級矛盾是不...
- 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
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這一概念。...
- 兩類社會矛盾
兩類社會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社會矛盾學說,作為馬克思主義新的理論,是在1956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的《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中...
- 對抗性矛盾
對抗性矛盾是與“非對抗性矛盾”對稱。指內部包含著對抗因素、最終要採取外部衝突的、對抗的形式才能解決的矛盾。在自然界,如火山爆發、炸彈爆炸等。在社會生活中,...
- 黨內對抗性矛盾
所謂黨內對抗性的矛盾,是指在黨內發生的同黨的綱領路線、性質宗旨、組織原則和紀律嚴重分歧或根本對立的矛盾,是在政治方向、重大原則和根本利益對立基礎上的矛盾。...
- 矛盾科學分類法
社會實踐表明,按“矛盾”的“鬥爭性”與“同一性”的形式不同,客觀存在著下列兩類現實的和具體的矛盾著的事物:第一類:“互不相容性”的矛盾;第二類:“互相...
- 反右派鬥爭
1、關於社會主義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講話中,毛澤東指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還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必須區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
- 非對抗性
矛盾科學分類法 科學史證明,對研究對象進行科學的分類,可以進而暴露其各類的本質和聯繫。唯物辯證法把一切事物科學地抽象概括為各種對立統一體,即矛盾體。用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