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特色
王晶華基本功紮實,戲路寬,表演深沉大方。她嗓子高亢寬亮,唱、念極有力度,音色甜美脆爽,善於以細膩的唱腔刻畫人物的性格、氣質。
主要作品
人物經歷
20世紀60年代,在藝術影片《
楊門女將》中主演
佘太君,獲第一屆電影藝術片“百花獎”。20世紀70年代曾在藝術片《
紅色娘子軍》中扮演鄭阿婆。1979年10月赴港演出。20世紀80年代後,在中國京劇院四團、三團任主演。在新編古裝戲《
四郎探母》、《
強項令》、《佘太君抗婚》、《金龜傳奇》、《錦車使節》中均有上乘表演和突出創新。
王晶華歡喜收徒
張蘭從小就與著名老旦表演藝術家王晶華老師相識,且師生都生活在北京。從張蘭八、九歲起,王晶華老師就為她把關、說戲,幾乎很少收徒的王老師還很風趣地說:她和張蘭都是小眼睛,我們就有這師徒的緣分,這棵苗子她是從小就扶著長大的。話雖如此,但她對張蘭的考驗也是很嚴格的。看過張蘭近期演出的《
釣金龜》之後,一向很是嚴格,不輕易誇讚學生的王老師蹦出了三個字:“還不錯。”
張蘭心裡想,這可是這么些年來,老師第一次當面肯定自己。對於精心挑選的演員,老師都有心栽培,並寄予了無限厚望。張蘭表示要抓住這絕佳的機會,好好學戲,不負這難得的師生緣分。
演出方法
說起王晶華,不能不提《楊門女將》“靈堂”一場戲,
佘太君那段悲憤激昂的[
西皮]唱腔早已膾炙人口,成為廣大戲曲愛好者熟悉和喜愛的唱段。王晶華和有關同志在設計、琢磨這段唱腔時,從劇情和人物出發,在傳統老旦唱腔藝術的基礎上,適當地借鑑和吸收了老生、
花臉等行當唱腔的某些旋律和唱法,使這段唱氣宇軒昂,別具風采。起首一句[導板],“一句話惱得我火燃雙鬃”,王晶華唱得慷慨激昂,情緒十分飽滿,一股凜然正氣咄礎逼人。第二句“王大人且慎言莫亂猜我忠良之心”的“心”字,拖了一個長腔。這裡,王晶華充分運用老旦唱腔獨特的“擻音兒”技巧,唱得情深意切,委婉動人,把這位四世同堂的百歲老人在皇帝面前,對於誣衊楊家將的言辭不得不據理力辯、一訴苦衷的心理狀態表現得細緻入微。接下去“自楊家統兵馬身應重任,為社稷稱得起忠烈一門”兩句,“稱得起”三個字借鑑了
花臉的唱腔和唱法,聽來雄渾豪爽,堂堂正正,理直氣壯。“忠烈一門”四個字,又採用老生演唱的行腔方法,聽來剛勁有力,稜角鮮明,其語氣的堅定讓人不容置疑。從“眾兒郎齊奮勇衝鋒陷陣”開始,唱腔由慢逐漸加快,八句[二六]板式,旋律盤旋上升,逐步遞進,演唱時節奏越來越緊湊,情緒越來越激昂,一直唱到“李陵碑碰死了我的夫君”一句,達到了高潮。“李陵碑”三個子如異峰突起,“碑”字用高音拖腔,將老太君又氣又恨、又悲又怨的心情宣洩無遺。 在“碰死了”的“了”字上節奏放慢,運用了一個“擻音兒”技巧,把老人家追憶悲壯往事、痛不忍訴的心理活動傳神地表達出來,哀切之中不失豪邁,悲憤之中猶存隱忍,揉碎肝腸,推人淚下。從“哪一陣不傷我楊家將”開始,唱腔轉為[快板],旋律鏗鏘,節奏明快,王晶華唱得乾淨利落,正氣凜然。“才落得老老少少,冷冷清清,孤寡一門,歷盡滄桑,我也未曾灰心”這個長達二十五個字的大疊句,唱得感情豐富,深沉含蓄,在起伏跌宕的旋律中,把老太君那種悲而不戚、痛而不怨、恨而不餒的心情表達得恰到好處。接下去“楊家報仇我報不盡”,用叫散拖腔,“仇”字一出口,突然頓住,感情內在、深邃,“報不盡”三個字,前兩個字唱得頓挫分明,鏗鏘有力,“盡”字最後一拖,唱得一瀉千里,成功地表現出老太君不可遏抑的悲憤心情。
剛勁雄渾英氣奪人
形態傳神,喜唱聲腔更逼真。
遵循劇本出新意,再頌楊門,正義忠魂,
這首《採桑子》是著名戲劇家
李超同志看罷王晶華新上演的《
佘太君抗婚》之後,欣然命筆,書贈給王晶華的。中國京劇院的王晶華是目前京劇舞台上中年老旦演員中的佼佼者。在二十多年的舞台實踐中,她先後刻畫了《
楊門女將》和《佘太君抗婚》中的佘太君、《
強項令》中的
湖陽公主、《錦車使節》中的
解憂公主等許多老年婦女的藝術形象,她那剛勁雄渾的演唱風格,英氣奪人的舞台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尤其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她塑造的佘太君。王晶華扮演佘太君由來已久。早在1958年,她剛剛從中國戲校畢業來到中國京劇院不久,就接受了在新創編的《
四郎探母》一劇中扮演佘太君的任務。緊接著,她又接受了扮演《
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的創作任務。最近,她在《佘太君抗婚》中再扮佘太君。王晶華與
佘太君真是結下了不解之緣,她的形象同佘太君的形象仿佛重疊在一起,難分彼此了。王晶華初扮佘太君時年僅
二十歲,卻要在《
楊門女將》里塑造年已百歲的古代女英雄形象,這個任務是相當艱巨的。但是,經過各方面創作人員的共同協作和艱苦努力,《
楊門女將》的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王晶華扮演的百歲掛帥的佘太君,以其磅礴揮灑的唱腔、嫻熟精彩的表演和氣薄雲天的氣度,博得了廣大觀眾的交口稱讚,並且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熱情鼓勵。六十年代初,這部成功的劇作又被拍成了電影,銀幕上佘太君的形象同
穆桂英等人的形象相映生輝,激動了億萬觀眾的心。
敢於創新
時代的前進和藝術的發展,要求新一代的戲曲演員不僅能夠勝任古代人物形象的刻畫,而且應該對現代人的藝術形象也能駕馭。王晶華除了演好傳統戲之外,對現代老年婦女的塑造也做過許多探索和嘗試。1958年在校學習期間,王晶華曾經參加過移植劇目《
朝陽溝》的演出,後來,她又演唱過《
紅燈記》、《沙家浜》,還扮演過《
紅色娘子軍》里的黎族老阿婆。畢業以後。王晶華接受的第一個現代老年婦女形象的創作任務,是扮演《紅松店》中的老紅軍女幹部韓梅。《紅松店》是根據同名歌劇移植的一出京劇,劇中韓梅的一段[
西皮搖板]轉[流水]的唱腔,王晶華唱得豪邁、爽朗,意氣飛揚,充滿革命的樂觀主義激情。特別是其中“風雪征途江山美”一句,唱得搖曳多姿,質樸而又俏麗,恰如一枝傲雪
紅梅,從而把井崗山上的詩情畫意和革命老人對老革命根據地的深切執著的愛戀心情,一齊烘托出來,產生出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王晶華的藝術才能還表現在她對京劇傳統劇目的大膽而又審慎的改革和創新上。她明確意識到:重新上演傳統劇目,即便是一些優秀的傳統戲,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上,也都有整理、充實和提高的必要。七十年代末期,經她整理演出的《岳母刺字》,就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
成功背後
國家一級演員王晶華當年扮演
佘太君時還僅僅是個剛滿21歲的小姑娘,卻要在《
楊門女將》里塑造一個百歲掛帥的古代女英雄。片中其他演員也基本是剛畢業的學生,可以說當時任務是相當艱巨的。然而,《
楊門女將》的演出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周恩來總理還經常帶著這部電影接待外賓。《
楊門女將》的劇本寫好以後,剛好趕上王晶華這一班的學生畢業,那時他們正是風華正茂,可以說,這部戲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也可以說,他們成就了這部戲。雖然是戲校的第一屆畢業生,但是王晶華的名字並不在當年新生入學的名單上,她是後來從東北過來的插班生。1947年,家境貧寒年的王晶華就進入一個名為泳風社的科班學戲。在當時的戲班裡學戲,其艱苦是現在的學生難以想像的,她至今還記得那一段坎坷的生活。王晶華回憶到:那陣演戲不是像現在似的,七點半開始。您演兩個鐘頭就散了,不可能。最少得四個小時。完了這戲之後,我們這個泳風社孩子幹嗎呢?到台下揀紙,揀菸捲頭。第二天,把菸捲頭撕開了,弄成一堆,就那菸絲了。完了,賣錢,賣這個廢紙,補貼一點我們的生活。年剛八歲的王晶華進入了梨園,並按當時的規矩簽下生死字據。舊時戲班裡流行的教戲方式通常是以對學生進行體罰為主。它就叫打戲打戲。老師的責任是什麼?就是讓你記住這能耐學得不容易,要刻苦,不怕挨打。伸手十板五板,大同學們說這疼得不得了,剛開始就哭呀。往地下摁。你犯錯誤了,這十個(同學)都因為你挨打,它叫打通堂。那我就幾乎兩年時間從大腿根,從這個屁股根到大腿根這一段,沒本色兒過。
活動年表
1984年10月31日,農曆甲子年十月初八日,19時:梅蘭芳誕辰90周年紀念演出第六場 文化部和中國文聯等6個單位在北京聯合舉辦梅蘭芳誕辰90周年紀念會和演出活動,演於人民劇場。
馬彥祥觀摩了全部演出並主持了部分討論會。
演出劇目
1990年10月,農曆庚午年:香港舉行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演出 香港舉行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演出,大陸與台灣京劇演員首次同台合作。
劇目有:
《徐母訓子》(王晶華,于魁智)
《打金磚》(于魁智)
《洪羊洞》(孫岳)
1993年5月12日,農曆癸酉年閏三月廿一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一場 中國京劇院赴台演出團一行97人首次赴台灣演出,他們受《
中國時報》和傳大藝術公司的邀請,在台北
國父紀念館演出,此為赴台演出第一場。
演出劇目
1993年5月21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一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八場
中國京劇院赴台演出團一行97人首次赴台灣演出,他們受《
中國時報》和傳大藝術公司的邀請,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出,此為赴台演出第八場。
演出劇目
1993年5月25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五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十一場
中國京劇院赴台演出團一行97人首次赴台灣演出,他們受《
中國時報》和傳大藝術公司的邀請,在台北市立社教館演出,此為赴台演出第十一場。
演出劇目
1993年5月29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九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十五場
中國京劇院赴台演出團一行97人首次赴台灣演出,他們受《
中國時報》和傳大藝術公司的邀請,在台北市社教館演出,此為赴台演出第十五場。
演出劇目
1993年5月30日,農曆癸酉年四月初十日:中國京劇院首次赴台演出第十六場
中國京劇院赴台演出團一行97人首次赴台灣演出,他們受《中國時報》和傳大藝術公司的邀請,在台北市社教館演出,此為赴台演出第十六場,即最後一場,與台灣復興劇團、海光國劇隊聯合演出。
演出劇目
1994年4月29日,農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開台祝賀演出舉行 1995年2月12日,農曆乙亥年正月十三日:東方雅韻“菊壇名家鬧元宵”京劇匯演舉行
2月12日至2月18日,東方電視台等主辦的東方雅韻“菊壇名家鬧元宵”京劇匯演先後在商城劇院和逸夫舞台舉行。
2002年10月,農曆壬午年:中國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成立 藝委會是對劇院藝術創作、藝術生產、日常演出、人才培訓等工作進行指導、諮詢、參謀和監督的機構。本著“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和“推陳出新”的方針,藝委會對劇院制定的藝術創作規劃及確定重點劇目提出指導性和建設性意見;參與新創劇目、重點劇目的選擇、研究、論證工作;指導劇院排演工作,特別是重點劇目的創作、修改、加工和提高;協助制定劇院藝術人才培養規劃,並充分利用劇院老藝術家多的優勢,承擔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向全國甚至海外京劇院團開辦進修班;對劇院舉辦的“演出季”以及其他日常演出進行質量監督和評議等。
2005年5月26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十九日:王晶華收王本秀為徒 王晶華在山東省威海市老年大學,收該市著名京劇票友王本秀為徒。這是王晶華近20年來首次開門收徒,也是第一次收票友為徒。
在收徒儀式上,王晶華和王本秀合作演出了《
打龍袍》,馬少童和票友們也紛紛登場。
中國京劇院在北京
晉陽飯莊,為三名青年演員組織集體拜師儀式。顧謙、周婧、張蘭分別鄭重拜尚長榮、張曼玲、王晶華為師。院、團主要領導紛紛到場,吳江院長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
對於老師們的厚望,三位青年演員均表示要抓住這絕佳的機會,好好學戲,不負這難得的師生緣分。
2006年9月29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初八日:紀念范鈞宏先生誕辰九十周年京劇演唱會舉行 演出唱段(不完全統計)
《調寇審潘》(馮志孝)
《白毛女》(張建國,陳淑芳)